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人间的修士-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顷刻间,城门口只剩下孤零零一个守城官,所有的守城士兵都跑去长安城内清理鸿翎急使的通道去了。

    鸿翎信使过去后。紧张的气氛开始是从城门一直向皇城延伸,没有多久,紧张的空气弥漫整个皇宫,之后逐渐有向整个长安城扩散的趋势。

    此刻正在太极殿办公的李渊接到鸿翎急使的急报,接过文书,小心翼翼地展开,每一字他都没敢漏掉。

    看完后吓的李渊心惊胆颤。

    处罗可汗亲自带兵二十万精锐突厥骑兵,打着为始毕可汗报仇的旗号,已经正北而下,一路上势如破竹从丰州…朔州—隰州(xi州),只用几天工夫已经进了关中,大军离庆州已经不到三天的路程。

    要是庆州再失陷,估计用不了几天,突厥的二十万人马就要兵临长安了!

    李渊想到二十万突厥骑兵在大唐的土地上肆意纵横,自己拿什么去抵挡。别说二十万突厥骑兵,就是十万,不,就是五万,大唐现在也不是敌手呀!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目前大唐关中兵力空虚。李建成此时正率大军在河北,最能打仗的老二儿子,却是在吐谷番和异族交战,关中目前兵力防守一般的小型战争还行,与凶猛的突厥大军。

    想到这里,冷汗顺着李渊的脊背往下流。

    过了许久,李渊回过神来,惊恐地大声喊道:“快点敲响景阳钟。”

    “诺!”

    一旁战战兢兢的内侍,回答完,连跑带爬的向皇宫城楼跑去。

    一会工夫,悠长的景阳钟被敲响,大唐的文武大臣们听到一般不使用的景阳钟被敲响,再想下刚才的鸿翎急使,都明白发生大事了,急忙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纷纷赶往皇宫。

    李渊坐在龙椅上,看到下方所有大臣们都已经赶到。

    李渊急忙拿出鸿翎急使的急报,沉声说道:“处罗可汗亲自带兵二十万精锐突厥骑兵,打着为始毕可汗的口号,已经正北而下,一路上所有城池失陷目前离长安只有十天的路程了。”

    所有文武大臣们听完李渊的陈述后,吃惊当场,整个太极殿瞬间寂静了下来,紧张的气氛弥漫整个大殿,所有的大臣们相互看看对方,发现对方同样是一脸紧张,无计可施。

    李渊看到寂静的大殿,紧张的气氛,内心更是不安起来了。

    “咳,咳咳。”

    李渊看到下边的文武大臣担心模样。没有敢有一个人说话,干咳几声。

    “各位爱卿可有什么办法,都说说吧。”李渊愁眉苦脸的问。他起家之初就畏惧突厥人,起兵之前就向突厥称臣。

    只从二年前始毕可汗被打败,又被人射杀之后。由于处罗可汗和他弟弟,侄子因为争夺大可汗之位,突厥这二年并没有大举南下,有也只有小股突厥人过来骚扰边关而已。

    处罗可汗夺取到大可汗之后,迅速安定了突厥的内乱,这不就带兵大举南下,理由竟然是要替始毕可汗报仇。

    “陛下,臣以为处罗可汗说什么报仇,只是个名义上的借口,突厥以前不也是屡屡进犯关中,主要还是因为财富和人口都集中在长安,实因关中太过富庶,令突厥异族垂涎三尺。只要咱们焚烧了长安,将长安百姓迁移出关中,另找城市建都。以后突厥之危就可以迎刃而解。”宇文士及从大臣中,走出来大肆解说了一通。

    焚烧长安迁都,千百年来也只有董卓干过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董卓后来的下场证明,这样的事情不能做。

    而且假如焚烧了长安,关中民心尽失,简直就是昏招吗?

    宇文士及这话一说,朝堂上下瞬间就又是一片寂静。

    下边的人都在窃窃私语,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赞同他的意见的,而且纷纷嘲笑只有白痴才敢出的计策。

    虽然宇文士及的计策大臣们鄙视,但是同样给大臣们提供了一条思路。

    封德彝站出来禀报:“陛下!突厥离关中实在太近了,突厥又控制着我大唐门户,出入我大唐境内如入无人之境,对长安威胁太大。微臣也觉得长安不适合做我大唐国都,但也不必焚烧长安。”

    “现在突厥掌控着咱们的西门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长安正好处在突厥进攻的西门户上,要是突厥大军直逼长安城下。国都就会处危险之中,迁都保证安全,也在情理之中。”一个大臣走出来赞同道。

    “是呀!目前迁都才能解决这次突厥大举南下的危机。”

    大殿内的众多大臣此时议论纷纷,同样赞同迁都。

    (一更,新年过后,希望朋友们支持下。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

第212被人卖了的公主(求收藏)() 
耿直的萧瑀看到到朝中的大臣们,已经被突厥的二十万的人马给吓怕了,乱出主意起来,居然打的主意竟然全是逃跑的打算。

    气愤的萧瑀站出来大怒道:“无稽之谈,胡说八道,难道咱们迁都到别的地方,难道突厥人就不南下了吗?现在是如何解决突厥人南下的问题,而不是谈论迁都的问题。”

    萧瑀怒斥完,一脸黑青的看着大殿内所有的大臣。

    “陛下!现在关中的兵马,被太子调往河北大半又被秦王调去吐浑阻挡吐浑大军,现在关中兵力严重不足呀!如何抵御处罗可汗的二十万兵马?”裴寂站出来分析一番后问道。

    裴寂本人并不看好大唐这次能战胜突厥人一丝的希望,实力太悬殊了。

    “是呀!突厥以往几万人马,咱们都不是对手,这次可是是突厥精锐二十万兵马呀!”

    “我看这次咱们是凶多吉少呀!”

    “那可怎么办?我的家眷都在长安呀!”

    “”

    李渊看下边的大臣议论纷纷,朝堂现在犹如菜市场,李渊心里更是慌乱,不知道如何办了。

    看来所有的大臣根本就不看好这次的战争,大唐有获胜的希望,其实李渊他自己也没有一丝的底气可以战胜突厥人。

    即使太子和秦王不带兵去这二个地方,他也没有一点信心能打过突厥人,别看以前娘子军打败了始毕可汗,当初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可是一清二楚。

    “既然抵挡不住突厥人的兵峰,如此,那就迁都把,大家都商量下,看怎么来迁都之事吧!”李渊看下边乱糟糟,已经失去了方寸的李渊无奈的说道。

    李二手下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看到这个情况,知道要遭了,以往都是殿下在的时候可以阻拦皇上的意见,现在殿下不在,可如何是好。

    杜如晦和房玄龄相互看了对方一眼,同时相互点点头。

    房玄龄站出来,大气凌然地说道:“陛下!我大唐根在关中,当初夺取天下,大部分都是关中的子弟帮助平定了天下,而又立下了汗马功劳。此番迁都,怕是要引起军心动荡。若突厥这次占领了关中,再依靠关中的地里位置作为根据地,侵略中原腹地怎么办?迁都之事,是有亡国之危,亡族之危呀!”

    杜如晦清了清嗓子跟着站起来说道:“陛下,微臣以为迁都实在是下下之策,断不可行,另建新都工程浩大,势必会劳民伤财,我大唐现在刚刚安定天下,微臣恐——恐前隋之事重演。

    杜如晦说完,看看朝廷的大臣陷入了沉默,再次说道:“平阳公主曾经打败过突厥人,可以听听她的意思在决定不迟。”

    杜如晦心里十分明白,乱了方寸的李渊和已经吓怕的朝中大臣。目前现在能劝动李渊的,也许只有靠平阳公主来劝了,假如平阳公主也不行,那就没有任何办法了,不是迁都,就是让突厥二十万人马在屁股后追杀,以后整个华夏将要处于战火之中。

    杜如晦和房玄龄的话并不多,但字字珠玑,语语说到了重点,众朝臣听了房玄龄,杜如晦的话,同样感到要是迁都,突厥人占据关中,到时候突厥人利用关中的地理位置俯视中原,到那一天,华夏民族说不定就又要落入异族的手里,心里禁不住打起了冷战。

    李渊听二人的语言,再看看大臣们陷入沉默,他同样沉默起来,坐在那里忽然心惊起来,他自己想当初起兵的策略不就是,坐视关中,笑看天下风云,最后在平定天下吗?

    难道突厥人就不会学自己吗?这个赌是不能赌呀!风险太大了。

    想到此,李渊无可奈和的摇摇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同时再次心惊和恐惧起来。

    这次和上次始毕可汗攻击关中一样,同样是乘着关中兵力空虚,率军南下,让自己一点抵抗的能力也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