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是招手。可是,鸟已经飞得无踪无影了。伶伦回去后把此事报告黄帝,又把他学来的半生不熟的鸟叫声,断断续续地给黄帝吹了一遍。黄帝听后高兴地说:“这种鸟叫凤凰,是鸟中之王。桥国能招来凤凰,这正是吉祥之兆。”从此,便把凤凰停息的地方叫做“凤岭”。伶伦每天来到凤岭,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专等凤凰来鸣叫。果然,凤岭树林里不断有凤凰栖落。不过,落在这里的凤凰,不一定都鸣叫。伶伦经过长时间观察发现,在鸣叫的凤凰中,凤的鸣叫声音激情昂扬,凰的鸣叫声音柔和悠长。每对凤凰栖落后,一次各鸣6声,然后,连声合叫一遍,就飞走了。伶伦根据凤凰鸣叫的两个6声,经过长时间的揣摩、推敲,终于创制出音乐上12音律,受到了黄帝的赞扬。在此之后,伶伦又对各种飞禽走兽的叫声都一一记录下来,不断丰富他所创制的音律,比如用擂鼓可以表现马奔跑的蹄声;用口哨可以表现各种鸟啼声。有人说,现代音乐上用的简谱符号“1234567”,源于伶伦制定的音律,不过那时的简谱不这样写罢了。
整 理:兰 草
流传地区:陕西黄陵
skbshge
第二节 凤岭传奇()
说到黄陵县城东两里处的凤岭山,这里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故事呢!
远古时,东海龙王的护宫大臣海鳖,犯乱作恶,竟和天宫里的一只凤凰勾搭成奸,双双私奔到群峰秀丽、香花吐艳的西部山中,他们凶残地征服和统治着这儿的走兽鱼虾、飞鸟彩蝶,稍不如意就兴风作浪,把个鸟语花香、芳草如茵的西部山搅得天昏地暗、一片荒凉。他俩的所作所为被玉皇大帝发觉后,忙派天兵天将把凤凰抓回,准备惩罚。
这时,处在洪荒时期的桥国人们抵抗自然的能力很差,不会耕种、纺线和织布,只能靠钻木取火、围捕打猎维持简单的生活。部族之间经常为争夺生存空间发生战争,把对方身体强壮的当成奴隶,老弱病残者杀了吃掉。这种“人相食”的惨状惊动了玉皇大帝,于是他决定派一位天上大神来人间治理整顿。这位大神就是轩辕黄帝,协同大神的还有那只祸害作乱的凤凰,当然她是被贬下来到人间的。
这只凤凰因受玉皇大帝惩罚被贬到人间,整日哀鸣啼叫,凄凄惨惨。玉皇大帝本来是叫凤凰随轩辕降临人间带来吉祥喜庆的,没想到事与愿违,不得已“请”来海鳖陪伴凤凰,但是不准他们为非作歹、祸害人类。凤凰这才转忧为喜,翩翩起舞,引颈高歌,直唱得南谷黄花漫山遍野盛开,天下一片太平盛世景象。
凤凰的欢快鸣叫,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他就是黄帝身边的大臣伶伦。黄帝令他发明音律。伶伦是个聪明细心人,他从凤凰先前的哀鸣声和后来的欢快鸣叫声中受到启发,于是发明创作了音律,给人间带来了丝竹之乐。
为了表彰凤凰和海鳖的改邪归正和对人类的突出贡献,玉皇大帝一道圣旨从天而降,准许凤凰和海鳖结为百年之好,永不分离。于是他们把家安在凤岭,为了桥国父老乡亲的欢乐,在伶伦的伴奏下,演出了一曲曲动听优美的歌舞。
整 理:何炳武 刘 杰
流传地区:陕西黄陵
skbshge
第三节 黄帝手植柏()
走进轩辕庙大门,迎面便是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柏,这便是著名的“黄帝手植柏”。据说它是我国最古老的一棵柏树,距今大约已有5000多年了。外国人称赞它是“世界柏树之父”。黄帝手植柏下围10米有余,7人合抱不住,所以当地民谚说它是“七搂八扎半,二十四个疙瘩不上算”。
传说黄帝战败蚩尤,建立了部落联盟,定居在桥山。黄帝发现桥山一带群民,有的栖居于树,有的与兽同穴。既不文明,又不安全。黄帝便和大臣力牧、大鸿、共鼓等商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他们教化桥山群民在临水靠山的半坡上砍树造屋,离开树杈和洞穴搬进新屋;又把桥山改名为桥国。桥山群民住进房屋后,不但日常生活方便多了,而且也不怕野兽来伤害他们了。可是,那时候人们并不懂得毁坏森林将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他们经常乱砍滥伐树木,没有几年,桥山周围的树林全被砍光了。就连黄帝曾多次下令禁止砍伐的常年不落叶的柏树,也被砍伐得一棵不剩。就在这时候,一场暴雨袭来,山洪突然爆发,洪水像猛兽一样从山上猛冲下来,把几十人和黄帝得力的大臣共鼓、狄货都卷走了。黄帝悲痛万分。
雨过天晴,黄帝亲自带领大臣们上山查看,发现凡是树林被砍光的山峁,不仅挡不住水,连地上的草也冲得没有了。黄帝看见满山遍野都是洪水过后留下的沟沟洼洼,心情十分沉重。他对群民说:“今后再也不能乱砍树木了。如果再乱砍下去,桥国就没有树林了,野兽也没处藏身了。到那时,我们吃什么?穿什么?”当时有位大臣建议搬到另一个地方居住。黄帝说:“不可!如果那里树木也叫我们砍完,那时候我们还能往哪里搬呢?再遭洪水,我们又往哪里跑?”众臣觉得黄帝说得有理,都问他该怎么办?黄帝说:“我愿和大家一齐上山栽种树草,用不了几年,满山就会长满林草,既不怕洪水,又能招来野兽,那时桥国群民才能有吃有穿。”说罢,黄帝就自己带头栽了一棵小柏树。臣民们都学黄帝的样子,纷纷栽树种草。不几年,桥国的山山峁峁林草茂密,一片葱绿。人们都很感激黄帝。从此,植树造林便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世世代代延续下来。
传说黄帝在乘龙升天飞经桥国上空时,为了再看一眼自己亲手栽下的那棵柏树,还特意让巨龙停下来,又把群民送给他的干肉扔下来,落在自己栽种的柏树上。传说现在黄帝手植柏树干上长的疙瘩,就是那时黄帝扔下的肉块变的。
整 理:兰 草
流传地区:陕西黄陵
skbshge
第四节 黄陵古柏()
很早以前,桥山顶上没有树木,是光秃秃的一片。群民在黄帝陵前祭供的食物,常被飞禽走兽抢食一空。看到这种情况,群民心里很不安。有位叫青山的老人,便在黄帝陵冢周围栽种了很多树,想用树的树叶把陵墓遮挡起来,青山老人整天挖树、栽树,忙个不停。时间一长,被九天玄女发现了,她回到天宫便把此事禀告玉皇大帝。玉帝说:“青山老人对黄帝一片赤心,天宫早已知晓,只是他独自一人栽树,何年何月,才能栽满桥山?”说罢命九天玄女把王母娘娘收藏的常年不落叶的柏树籽,撒在桥山上,第二年春天整个桥山沟沟岔岔、山山峁峁,都长出了绿莹莹的柏树苗。青山老人见满山长出了树苗苗,高兴得不得了,他整天在山上给树苗培土、除草。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一棵棵柏树长得根深叶茂,整个桥山变得葱绿一片。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青山老人已年过百岁,虽然胳膊腿已不灵活,但每天仍然坚持上山护林。就在这时候,桥山来了一个名叫拾怪的恶霸,他凭着自己有10个儿子,暗偷明抢,胡作非为,无恶不作。拾怪发现桥山柏树长得又粗又大,便起了歹心,带领两个儿子明目张胆地上山砍树。青山老人发现后,急忙阻止,拾怪父子三人蛮不讲理地说:“满山遍野都是树,我们砍几棵有何不可!”青山老人说:“祖坟上的树,谁也不许砍!”拾怪根本不听这一套,继续指挥儿子砍树。青山老人上前把树身紧紧抱住。拾怪挥起一拳,就把青山老人打倒在地。年迈之人,哪经得起这样的拳打,青山老人两眼一闭死去了。这时候,正好陈抟老祖从桥山上空经过,见拾怪打死了护林老人青山,急忙返回天宫,告知王母娘娘。王母娘娘从南天门上往下一看,不由得怒从心起,随手拔下头上两支金簪,往下一抛,拾怪的两个儿子随即惨叫一声,便倒在血泊中了。原来两支金簪在空中变成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拾怪两个儿子的胸前。拾怪不知宝剑的来由,以为有人在暗算他们父子,一气之下,便放火烧山。桥山上顿时烧成焦蛋。再说,王母娘娘发现桥山树林起火,立即请龙王降雨。霎时大雨倾盆,很快就把烈火扑灭了,桥山柏树经过这场灾难,不但没有绝种,反而变得更加繁茂。所以民间有这样的传说:“桥山古柏,棵棵都是神树;谁要乱砍,全家都要遭殃。”有个名叫赖顺的人,偏偏不相信。此人好吃懒做,一贯靠偷人为生,有年冬天,雪下得有三尺深,赖顺冻得实在受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