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节 黄帝为啥取名叫轩辕()
由于长年累月的迁徙游牧生活,各种笨重的东西都要人担肩挑,每迁移一次都给先民们带来极大痛苦和不便。遇上女人生孩子,老人生病,更是叫苦连天。黄帝为此事也经常唉声叹气,但又不得不迁移。
有一次,黄帝带领他的先民迁移到北方黄土高原。这里森林茂密,地形平坦,便于长期生存。他们刚刚居住下来,有一天突然狂风大作,黄帝立即命全部先民,人人抱树,个个藏身,以防狂风卷走,黄帝只顾别人的安危,不料,自己头上戴的遮太阳的大圈帽,被狂风吹掉。他连忙抓住一棵小树,就地蹲下。黄帝发现他的大圈帽被狂风吹得就地滚动,并不倒地。这是啥原因呢?黄帝砍了一根树枝,扎成圆圈,放在地上用力往前一推,滚了不到一丈远又倒了。黄帝自小就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他深思了很久,然后,再扎了一个圆圈,把两个圆圈扎在这根树枝的两头,放在地上用力往前一推。这次虽然没有倒,滚不了多远就停下来。这时,常先、风后、仓颉一起走来,问黄帝在干什么?黄帝把刚才发生的事向三位参臣叙述了一遍。智多谋广的风后,连忙剥了一条树皮,拴在两个圆圈中间的横杆上,一手拉着往前走,两个圆圈一直滚动着,并未倒地。黄帝一看,突然哈哈大笑,脑子里一下醒悟过来。他叫常先再扎两个同样的圆圈,四个木圈连在一起,好比四个车轮,稳稳当当向前滚动着,再也不怕倒地。风后看后,好像脑子里一下也醒悟过来,他命常先去采石场弄两个圆形石盘,中间凿个洞。不到半天工夫,两个圆形石盘就做成了。风后从中间横安一根木棍。木棍中间绑了一条草绳,叫常先拉上使劲往前跑。后边跟随了一群先民看热闹。仓颉连忙向黄帝说:“我给这个东西起个名,叫做‘车’。”黄帝沉思了半天,表示同意。族人力牧对车产生了极大兴趣。他征得黄帝同意,命所有先民:一人制作两块圆形石头盘,大小规格要一样。不几天,造成的圆形石头盘堆积如山。常先让把四个圆石盘安装一辆车,全部安成后,黄帝召集所有先民前来观看表演。中华民族第一个地上运载工具——车,就这样诞生了。它是当今世界上所有车的前身。
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车轮也由石头改作为木制车轮。有了铁器以后,车轮由木制又改为铁车轮,成为迁徙游牧生活中的运载工具,大大减轻了先民们体力劳动。力牧在车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打仗用的“战车”。
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个功劳,仓颉和各位大臣商议:命车为“轩辕”。因黄帝当时还没有一个正式名字,就以“轩辕”命名,作为黄帝正式名字。这就是“轩辕”的来历。
黄帝自从被先民们拥戴为酋长,还没有一个正式称号,大臣们先后给黄帝起了很多尊称,黄帝都不同意。最后,还是由黄帝自己决定。黄帝发现土是黄色,土能生万物,土是人们生存的唯一依赖的靠山,先民们又是黄皮肤,所以,就确定他的尊称应该是“黄地”。从此“轩辕黄地”就这样定下来。
到殷商时代,一些文人觉得把祖先称“黄地”很不雅,他们借故“地”和“帝”是谐音,就把“黄地”改为“黄帝”。“轩辕黄帝”从此就这样沿用下来。秦以前,各国诸侯怕触犯祖训,有损祖德,轻易不敢称自己为“帝”,只好称王、称霸。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自己“始皇帝”。但他也没有敢沿用这个“黄”,只好用了白王“皇”。
整理:兰草
流传地区:陕西黄陵
第六节 黄帝和炎帝()
很古很古的时候,轩辕和神农合兵追赶蚩(chī,音吃)尤。蚩尤头上戴的牛角也被打掉了,眼看将要被捉住,于是便吐出了漫天大雾,使轩辕和神农的人马迷住了眼睛,分不清东西南北,蚩尤率领残兵败将乘机逃走了。轩辕气得叹气,神农急得跺脚。蚩尤逃到哪儿去了呢?后来,轩辕发明了指南针,便和神农商量想做一辆指南车,一直朝南追。
他们追过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一片片平原,一块块草地。不知追了八八六十四天,还是九九八十一天。一路上轩辕想着:在涿(zhuō,音捉)鹿与蚩尤战了那么久,被蚩尤抢掠的粟(sù,音速)米还没有全部夺回,掳(lǔ,音鲁)掳:把人抢走。去的部族也没有全部放掉。神农也惦念着:在黄河与蚩尤战了那么久,被蚩尤抢走的陶罐、陶釜(fǔ,音父)没有全部夺回,夺去的骨针、石矛也没有全部回来。这些都是他们的宝贝呀!
更令轩辕伤心的是:他最心爱的一个象牙雕筒在战争中丢失了,那个宝要雕,要磨,要钻孔,不知花了老雕匠五五二十五天,还是七七四十九天。还有他最心爱的一个装酒的兽形器皿,也在战争中打碎了,那个宝贝要做坯,要画尖顶山,要烧,也不知花了老陶工四四一十六天,还是六六三十六天。他们两人一发狠,决定带着部落人马,死死地追蚩尤。就这样,男人们持着石矛,举着骨刀,妇女、小孩背着粟米、兽肉,一个个都赤膊光脚朝前赶着。
不知追赶了多少日子,人们饿了便听轩辕和神农的安排:女人们在露天里烧着柴堆,架起陶鼎煮粟;男人们用树棍叉着鹿腿、熊掌、野猪屁股,烧呀烤呀。先让轩辕和神农吃好,再让强悍的男人们享受,最后才是女人、孩子和老弱的男人们。
不知又追赶了多少日子,人们冷了便听轩辕和神农的吩咐,男人们忙着割草、打猎;女人们在山洞里铺上枯草做床,用骨针缝着兽皮做衣裳。好床好衣先给轩辕和神农,再供强悍的男人们享受,女人、孩子和老弱的男人们睡的差些,穿的也差些。
人们都知道,打仗得靠轩辕、神农指挥,他们是部落推选出来的首领。强悍的男人们呢,要冲呀,杀呀,一旦打赢了,就可以得到蚩尤的粮食、衣裳、武器、住房。如果捉到他们的人,就牵着他们做工,自己也就可以清闲一些了。
一天,轩辕和神农率领人马来到了云梦泽。云梦泽是一个很大的湖,湖北的那一部分叫云泽,湖南的那一部分叫梦泽。他们望着漫无边际的湖水发起愁来,就在附近山上转来转去。忽然发现大片树林只剩下树桩,树干不见了,树枝杂七杂八地堆在地上;树桩旁边,留下了许多石片碴子、蚌(bàng,音棒)壳片子,这些都是石刀、石斧、蚌刀的碎块。于是,他们又在周围察看,发现山脚下有几条木船,还有一副鲤鱼骨项链。
轩辕对神农说:“我看,蚩尤是坐船逃走了,只有他们才戴这个项链的!”
神农答道:“我们也砍树做船吧,船做成了,你我各赶一方。”
他们商量好后,马上派人上山伐木,挖空树身做船。也不知道费了多少时日,也不知道砍断了多少石斧,凿断了多少石凿,压伤了多少人,好不容易才把独木船做成。
轩辕和神农各自带领部落向南出发了。不知道花了多少时日,翻了多少船只,淹了多少人,好不容易到了梦泽的一个河口——沅水口。大家登上了河岸,果然发现蚩尤部落的尖顶木架茅棚,搭在向阳背风的山脚下、湖水边。
一场混战爆发了,蚩尤经不住两支部落的包围痛打,自己头上换的两只新牛角也被打掉了。许多人马受了伤,被冲成两股,一股跳水逃进沅水南岸芦苇中,另一股上山逃入北岸丛林中。轩辕带人追到北岸,神农带人追到南岸,直到把蚩尤和他的残余人马全部俘获。
为了庆祝胜利,轩辕对神农说:“我们吃一餐好饭吧。”
神农回答:“行啊!烧制一些大鼎(dǐnɡ,音丁),煮上蚩尤的稻谷。”于是轩辕就带男人们做坯、挖窑洞,让女人们去南岸割稻;神农就带男人们砍柴、烧窑,让女人们去南岸舂(chōnɡ,音充)舂:把谷物放在石臼里捣去皮壳。米。
几天过后,十几口特别大的鼎坯做成了、上窑了,轩辕和部落的男人们全身上下全是黄泥,一个个变黄了。神农指着轩辕笑着说:“你这轩辕,干脆叫黄帝好了。”
鼎坯上窑生火了,神农和部落的男人们,全身上下都被烟熏火烤,一个个变红了。轩辕指着神农也笑了:“你不要笑我,你呀,干脆叫炎帝吧!”
不久,大鼎锅烧成了,黄帝和炎帝相抱而笑。
两个部落的男人们都高兴得又唱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