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发老翁的小小责难与当年从囚笼入虎牢之苦、金殿痛打臀部、法场险遭车裂的奇耻大辱相比,又何足挂齿呢?
丽人公主且哭且叙,越哭越觉得仓颉的出走不可理解!
丽人公主出于对丈夫的恨,也出于母爱的本能,一直没有将仓颉留下的那卷写着逝字的竹简交给沮诵。
沮诵似乎在故意与其父作对,他自幼智慧过人,尽管仓颉在出走前特地在其名字前面加一个沮字,仍然未能阻止其才智如涌泉般的喷射。年仅十二岁的沮诵便子承父业继任左史,任职期间沮诵比仓颉更勤奋,更有灵气,造出了更多、更好、更有实用价值的文字。
30多年后,丽人公主已经是年过古稀,临终前她把儿子沮诵叫到身边,把仓颉一生中因造字而蒙受的苦难向他复述了一遍。在详细讲述了文曲星君下凡“挑刺”之后,丽人公主不无惋惜地叹道:“几死几生你父亲都挺过去了,文曲星君在数以万计的书契中仅仅挑出三五个错字来,他反倒挺不住了,为娘死也解不开这个谜啊!”
“听说父亲临走前留下了一节竹简?”沮诵恳求地问。
“这是你父亲的唯一遗物,千万不能丢了啊!”丽人公主将竹简交给沮诵时含泪叮嘱道。
“母亲放心,孩儿……”
“你父亲说过,人生最难得的是醒悟,最痛苦的也是醒悟,做娘的既怕儿永不醒悟,又怕儿经受不住醒悟后的痛苦,所以……”丽人公主的话还没说完便咽气了。
面对二尺见方的“逝”字,沮诵陷入久久的沉思:逝由走、折二字组成。走就是去,折是一种葬具。形状像床但没有脚,因此逝便是走向葬具,离开尘世,所以逝与世同音,本意是往、去。在这里是朝着葬具而往,向着死亡而去。因此,仓颉留下的这个“逝”字如言死逝。
因为走与奏相通,折与哲共义,逝又与誓相通,因此这死只能是心死并不一定是身死。与其说是走向死亡,不如说是“醒悟”之后,发誓要脱离这不可思议的尘世。
那么仓颉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有人说他上天堂去了,有人说他下地狱去了,更多的人说他躲进了深山老林继续造字去了。
那天上午,仓颉刚刚走到阳虚山下,就碰到一位樵夫请他造字。仓颉没来得及细想便答应了。那樵夫首先指着他挑来的那担柴说:“三句话不离本行,别人都喊我们这些打柴的为樵夫,我们又管这种干枯焦黑的木头叫做柴,你就先帮我造个樵字、枯字、柴字,怎么样?”仓颉望着那担焦黑的木柴说:“焦木为樵,古木为枯,此木为柴,还有别的字要造吗?”
樵夫见仓颉造得又快又在理,便说:“山里人管地下冒出来的一股水叫做泉水,管陡峭的石壁叫做岩,可是我们山里人只会说不会写……”当仓颉问明详情便用山石二字造了岩,用白水二字造了个泉字。那樵夫高兴地说:“先生,我们山里人最喜欢的就是像您这样的识文断字的人啊!”说完又真心诚意地请仓颉去为山里人造字。
仓颉去了,他在为山里人造完他们急需的字之后几乎跑遍了中国的大山圣景。每到一处都是首先为当地百姓造字,然后隐居于山间洞府,他将造好的字刻在龟板兽骨上埋藏起来供后人使用。据说,后来考古学家们在山里挖到的刻有甲骨文的龟壳兽骨,都是仓颉留下来的呢!
讲 述:李二伯 周海堂
整 理:周濯街
流传地区:湖北黄梅
skbshge
第二十一节 误入虎口()
黄帝封仓颉为左史大人,这本来是件好事,可他为什么要逃跑呢?
原来,黄帝在临行前曾吩咐陈仓部落的姜酋长,不要把这个千金赎死囚的消息传出去,以免发生意外。姜酋长既不敢违旨,又不忍让仓颉继续站在囚笼里受罪,便趁夜深人静之机把仓颉放了,并叮嘱他三天之内别出门,莫会客。
仓颉的父母侯冈和眉娘听了儿子神秘地讲完回家的经过,误认为三天后便是儿子的死期,便劝儿子逃走。
仓颉逃走后仅仅一天,黄帝的特使便到了。当特使说明来意并将一千两黄金抬下锦车时,仓颉的父母如梦初醒,后悔不迭。
姜酋长无可奈何地望着特使,除了摇头叹气之外,什么也没有讲。
特使直言相告道:“天子的脾气你们是知道的,接不到左史大人,不仅卑职有性命之忧,只怕诸位也难逃罪责啊!”
侯冈一直保持沉默,听完特使的话之后,他“唰”地站起身来吼道:“人要倒霉鹰啄眼,纵然跑死那匹宝马也要将仓儿追回来。”
侯冈已经是快五十岁的人了,毕竟不比当年,仓颉已走了一天一夜,能不能追得上呢?侯冈心里也没有底。“汪……汪……汪”,侯冈整鞍备马正准备上路,突然从远处传来几声狗叫。阿黄飞奔来到马前,放下一直衔在嘴里的桦树皮。侯冈接过树皮一看,忍不住惊叫一声“大事不好!”同时滚身下马,将树皮递给姜酋长。
桦树皮上画着一棵大树,树上捆着一个人,离大树不远又画了几位猎手手持弓箭瞄准大树。此外还画了一条狗衔着一样东西向另一个方向奔跑。侯冈解释说:“树上被捆的是仓颉,用箭瞄准仓颉的是与陈仓部落结怨较深的蛮民。画上的那只狗便是阿黄。仓颉派阿黄回来送信。”
酋长下令点燃入侵信号。全部落的男人在不到一顿饭的时间便全部聚齐了。酋长下令由侯冈率领两百勇士冲进蛮人部落将左史大人夺回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更不许左史大人有半点闪失。
蛮民靠狩猎为生,是一个不足500人的小部落。他们个个勇猛剽悍,狩猎本领极强,且野蛮倔强,常常为了追捕野兽而侵入异族领地,并与异族发生冲突。他们人心齐不怕死,在冲突中往往以异族退让而告终,只有陈仓部落例外。陈仓境内不仅有以侯冈为代表的狩猎高手,而且布满了诱捕野兽的陷阱。野兽被赶入其境内掉进陷阱被活捉,按照各部落公认的狩猎规矩谁先擒拿射杀便归谁所有。蛮民不仅失去了借口,而且实力也不及陈仓,不敢强抢。他们一直对陈仓部落的人怀恨在心,千方百计地伺机报复。前天手无寸铁的仓颉从蛮民的寨前经过,他们便不由分说地将仓颉捉进寨内,企图将仓颉处死。
蛮民们怕见人血。他们将仓颉用麻绳捆好,丢进马圈,让那些刚圈养不久的野马将他踩死。整整一个下午过去了,没有一匹野马敢去踏这位未来的造字之神。当天傍晚,蛮民们又将仓颉的皮衣裤剥下来,单衣薄裳地将他丢进虎牢。他们说:“今天夜里,这小子不成为老虎的晚餐,也会被活活冻死!”“如再不死,就只好绑在树上用箭射了。”“那样会出血的!”“在箭上涂上蛇毒*去,既不出血,又死得快!”
仓颉面对这群毫不讲理的蛮民和十几只不会说话的老虎,束手无策。幸亏蛮民们没有捆绑其手足。仓颉便用桦树皮画了一张画从门缝内塞给了爱犬阿黄。
阿黄通人性,它一直与仓颉保持一段距离,机警地观察周围的动静。当仓颉被丢进马圈之后,它便伏在附近的小土坡上,随时准备袭击敢于伤害仓颉的任何一匹野马。既保了主人的安全,又没有被蛮民们发现。当仓颉示意阿黄递树皮时,它犹豫了,可怜巴巴地望着仓颉,双眼泪直流,好像在说:“我不能走,我不能走,我一走老虎便会将你吃掉!”“你走吧,吉人自有天助,只有尽快把信送到,我才有希望活下去。”阿黄听懂了,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主人。
阿黄走了,仓颉因衣衫单薄而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驱寒,仓颉拼命地跑,围着虎牢绕圈子,十几头猛虎都被他“赶”到虎牢的中间,以不解的目光望着赤手空拳的小伙子。
仓颉只顾奔跑,直至筋疲力尽倒在石壁上昏睡过去。
次日天明,蛮民部落的一位传令者向酋长报告说:“那小子既没冻死又没被老虎吃掉,牢中的猛虎将那小子围在中间取暖。”酋长亲自到虎牢察看后,下令将仓颉捆在树上,用乱箭射死。哪料到牢中猛虎根本不让任何人靠近仓颉。
“给老子用箭射,老子就不相信老虎会舍命救人。”酋长恼怒地命令道。不料连射三箭都被老虎咬住了,又有人说用毒箭射。可是连射死了两只老虎,其他老虎照样冲上去用自己的身体为仓颉挡箭。酋长不得不下令停箭,因为这几十只活虎来之不易。酋长不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