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肩髃:三角肌上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上臂外展平举时肩前呈现凹陷处(图12)。
(13)肩髎:肩峰外下方,肩髃穴后寸许凹陷中(图12)。
(14)颈臂:仰卧(用低枕头或不用枕头),头向对侧旋转,在锁骨内1/3与外2/3交界处上1寸,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缘处。
(15)阿是:阿是穴即压痛点,对颈椎病患者来说,阿是穴多在颈项部。
图12 肩髃、肩髎等穴示意图
skbshge
80。应用艾灸治疗颈椎病应注意些什么?()
(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穴位和艾灸方法,严防有艾灸禁忌证的患者进行艾灸治疗。治疗颈椎病常用局部取穴法选取颈项部穴位,施灸时取穴要准确,灸穴不宜过多,火力要均匀,切忌乱灸、暴灸。同时要注意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发生。
(2)施灸的顺序,一般是从上至下,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部、后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在特殊情况下则可灵活运用,不必拘泥。对皮肤感觉迟钝的患者,施治过程中要不时用手指置于施灸部位,以测知患者局部皮肤的受热程度,便于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避免烫伤。
(3)施灸过程中要严防艾火滚落烧伤皮肤或烧坏衣服、被褥等,施灸完毕必须把艾条、艾炷之火熄灭,以防复燃发生火灾。施灸后还要做好灸后处理,如果因施灸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疱者,注意不要擦破,可任其自行吸收;如果水疱较大,可局部消毒后用毫针刺破水疱放出疱液,或用注射器抽出疱液,再涂以龙胆紫,并用纱布包敷,以避免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
(4)艾灸疗法应注意与药物治疗、运动锻炼、针刺疗法、按摩疗法、拔罐疗法等配合应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skbshge
81。治疗颈椎病常用的艾灸处方有哪些?()
处 方 一
【取 穴】
风池。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先靠近风池穴艾灸,然后慢慢抬高,直到患者有温热感、感到比较舒适时,便固定在这一位置进行连续熏灸,至穴位局部皮肤发红为度。通常每次熏灸5~10分钟,每日灸治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椎动脉型颈椎病。
处 方 二
【取 穴】
大椎、颈夹脊(夹脊穴是第1颈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1寸处的穴位,计48穴,颈夹脊是颈椎棘突下旁开0。5~1寸处的穴位)。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先靠近大椎及颈夹脊穴艾灸,然后慢慢抬高,直到患者有温热感、感到比较舒适时,便固定在这一位置进行连续熏灸,至穴位局部皮肤发红为度。通常每次熏灸5~10分钟,每日灸治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各型颈椎病。
处 方 三
【取 穴】
天柱、大椎、风池、肩髃。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雀啄灸的方法,用艾条依次一上一下地活动旋灸天柱、大椎、风池、肩髃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灸治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各型颈椎病。
处 方 四
【取 穴】
大椎、风门、颈夹脊。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炷隔姜灸的方法,穴位上放3毫升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放中艾炷,依次灸治大椎、风门、颈夹脊穴。通常每次每穴灸3~5壮,每灸1壮患者感烧灼痛时,即将姜片在穴位处旋转移动,待艾炷燃尽为止,再易艾炷,隔日灸治1次,7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神经根型颈椎病。
处 方 五
【取 穴】
风门、阿是(压痛点)。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先靠近风门、阿是穴艾灸,然后慢慢抬高,直到患者有温热感、比较舒适时,便固定在这一位置进行连续熏灸,至穴位局部皮肤发红为度。通常每次熏灸5~10分钟,每日灸治1次,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颈椎病以颈项肩背部疼痛为突出表现者。
处 方 六
【取 穴】
阿是、肩髃、肩贞、肩髎。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用艾条依次悬灸阿是、肩髃、肩贞、肩髎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灸治1次,7~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颈椎病以颈项肩背部酸痛沉麻为突出表现者。
处 方 七
【取 穴】
颈夹脊、阿是。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先靠近颈夹脊、阿是穴艾灸,然后慢慢抬高,直到患者有温热感、感到比较舒适时,便固定在这一位置进行连续熏灸,至穴位局部皮肤发红为度。通常每次熏灸1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7~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各型颈椎病。
处 方 八
【取 穴】
大椎、肩井。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炷隔姜灸的方法,穴位上放3毫升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放中艾炷,依次灸治大椎、肩井穴。通常每次每穴灸5~7壮,每灸1壮患者感烧灼痛时,即将姜片在穴位处旋转移动,待艾炷燃尽为止,再易艾炷,隔日灸治1次,7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各型颈椎病。
处 方 九
【取 穴】
颈夹脊、阿是、大椎。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温和灸的方法,先靠近颈夹脊、阿是、大椎穴艾灸,然后慢慢抬高,直到患者有温热感、感到比较舒适时,便固定在这一位置进行连续熏灸,至穴位局部皮肤发红为度。通常每次熏灸1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灸治1次, 7~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颈型颈椎病。
处 方 十
【取 穴】
大椎、肩髃、阿是。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用艾条雀啄灸的方法,依次用艾条一上一下地活动旋灸大椎、肩髃、阿是穴。通常每次每穴熏灸5~10分钟,每日灸治1次,7~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
颈椎病以颈肩部疼痛不适为主要表现者。
skbshge
82。何谓耳穴贴压法?应用耳穴贴压法调治颈椎病应注意些什么?()
当人体内脏或躯体发生病变时,在耳郭相应的部位有投影表现,治疗时可探查出这些部位的敏感反应点,针灸学称之为“耳穴”。耳穴不仅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方法,而且还可以通过对耳穴的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过刺激耳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之为耳穴疗法。耳穴疗法的种类较多,有毫针法、电针法、梅花针法、埋针法等耳穴针刺法,以及贴膏药法、压丸法等耳穴贴压法。就调治颈椎病来说,方法简单、效果也较为明显的耳穴疗法是耳穴贴压法。
耳穴贴压法是选用质硬而光滑的小粒药物种子或药丸等物贴压耳穴,以替代耳针刺激耳部穴位的一种耳穴治疗方法。常用的压丸材料有王不留行、油菜子、六神丸、喉症丸、牛黄消炎丸等,同时宜将胶布剪成0。6厘米×0。6厘米大小数块备用。治疗时先探寻其压痛点(耳穴),颈椎病患者常取颈、肩、颈椎、枕、肩关节、锁骨、神门、交感等耳穴(图13)。之后用酒精棉球消毒局部皮肤,待干后左手固定耳郭,右手用镊子夹取粘有压丸的胶布小块,对准上述穴位贴压,并按压数分钟,以获得耳郭发热、发胀、放散的“针感”。
图13 常用耳穴示意图
应当注意的是,耳穴贴压前应对选用的耳穴处进行局部消毒,夏季多汗,贴压时间不宜过长,耳部有炎症、溃烂,以及冬季耳郭有冻疮时不宜贴压,对胶布、麝香止痛膏等贴用材料过敏者不宜贴压,每次贴压选取的穴位不宜过多,患者自行按压时切勿搓揉,以免搓破皮肤造成耳部感染。由于耳穴贴压法作用较弱,临证时还应注意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skbshge
83。调治颈椎病常用的耳穴贴压处方有哪些?()
处 方 一
【取 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