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博格达峰博格达峰北邻准噶尔盆地,南隔达坂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遥遥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中。这里的气候,主要受西北高空气的影响。由于地处亚洲大陆腹地,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山麓炎热;中、高山区湿润寒冷。四季也不甚分明,一月最为寒冷,月平均气温为-16摄氏度~-19摄氏度;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10-12度。年降水量不超过200毫米,北坡多于南坡,大量降水集中于夏季的7月和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二。9月下旬至次年5月底为积雪期,积雪厚度可达65厘米,不宜进山。峰区大风甚少,年平均风速为2。7…2。9米/秒,在一天之内,一般午后风速和云量增大,天气变坏。总之,每年6、7、8月,是登山活动时期,根据多年攀登的经验登山最佳时期在7月中旬到8月10日之间。
在天山的诸多主峰之中,博格达并非最高,其海拔高度也仅能排名第三,然而它的名气却远在诸峰之上。长期以来,在西部各民族的心目中,博格达是最富有神性的山峰,它一直被人们视为神灵之宅、紫气之源而加以膜拜。博格达一词就是出自蒙语,即“神灵”的意思。早地古代西域的一些游牧民族中就有崇拜名山的习俗,因博格达山高大险峻,所以被这些民族誉为“神山”、“祖峰”,骑者见之下马,行者见之叩首,就连官员路过此地也要停车下拜。有一则叫《沙勒哈沙曼》的民间故事就有这方面的描述。故事说牧民们把博格达山称为“圣人”,而把博格达山上的石块视为圣人使用的石头,用这里的石头作武器去打击敌人无往而不胜。由此可见博格山在古代西域民族心中的地位。
雪线到博格达顶峰还有很远一段路程,那里的风光更有一番特色,然而登上峰顶非一般登山者所能为的,只有专业运动员才能为之。自1980年起,博格达就被国家列为10座对外开放的高峰,已有许多中外登山者领略它的风采。博格达已成为世界名山。
元代以后,博格达又渐渐被涂上道教的神话色彩,这大概与道教宗师邱处机西行有关。公元1219年,邱机应元泰祖成吉思汗诏命,率弟子18人西行,由山东登州出发,至燕京,出居庸关,北上至克鲁伦河,折向西,越阿勒泰山,再经准噶尔盆地至赛里木湖,又西行至中亚撒马尔罕,前后历时三年,行程一万多公里,邱处机同弟子一路讲道,修建道观,为道教在西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传说天池的铁瓦寺就是当年邱处机过阜康时率弟子所建,他那首赞美博格达的诗《宿轮台东南望阴山》就写在此时(这也是邱处机在此活动过的见证)。在道教的一些典籍中,博格达山一直被视为西王母的居所,所以博格达自然也就成了道教的神山。及至清代,这里便成了道教的圣地,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政府派驻乌鲁木齐大臣上博格达山祭拜,并颁布《博格达鄂拉祭文》,从此,每年官府都要组织民众举办大规模的祭拜活动。这就更增加了博格达的神秘色彩。
博格达山和它的母体天山一样,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之一,它在三亿年前的造山运时于海水中初露头角,及至六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才脱颖而出。博格达山主峰在天池南侧,其上三峰并立,成“山”字形,中峰略高,海拨5445米,东峰海拨5287米。远望三峰,屹立在一片茫茫雪海之上,就像三个擎天捧日的巨人,英武神勇,让人感慨万千。所以这被世人称作雪海三峰的美景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赞颂,写了大量的赞美诗篇。长春真人邱处机在那首《宿轮台东南望阴山》一诗中赞道:“三峰并起插云寒,四壁横陈绕涧盘。”清代学者宋伯鲁赞曰“三峰绝倚傍,终古插苍冥”。《新疆图志》的编修人王树楠则更加形象地写出了三峰的高大雄伟,诗曰“南山伸臂云天处,西域昂头到日边”。从这里我们多少可以领略到三峰的奇妙之处。
博格达以奇为着,以险为绝,三峰昂天挺立,银装素裹,神峻异常。三峰之下更是千峰竞秀,万壑流芳,景色迷人。目力所及,遍是原始森林和山甸草原,葱笼青翠,风光如画。登博格达山,最让你赏心悦目的是,能在一日之内可见到四季之景。适逢七八月间,谷底正值盛夏,遍地山花怒放,香气盈野,但多少有点暑气燎人之感;待你登至半山,暑气顿消,便觉春意盎然,遍地绿草如茵,如锦似毯,一切生命都迸发着勃勃微生机;再往上登,就渐感凉意袭人,草地也不似先前翠绿,而开始变得枯黄,给人一种秋天的感觉;及至到了雪线,便觉寒气逼人,举目望去一片银白,雪光刺得你目不忍睁。这雪线附近,按说应是生命的禁区,可是在这里却生长着许多奇异的雪山花卉,如雪莲、野罂粟、翠雀、金莲、金娇、百里香、梅花草等十几种,它们的种子可在零度发芽,幼苗可经受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虽然它们每年仅有两个月的生长期。但它们依然用一生的热情催放出艳丽的花朵,来装点寂寞的雪域。这真可谓生命的奇迹。
博格达峰这里的气候,主要受西北高空气流的影响。由于地处亚洲大陆腹地,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山麓平地上干燥炎热;中、高山区湿润寒冷。四季也不甚分明,—月最为寒冷月平均气温为…l6°c……19°c: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l0°c…12°c,年降水量不超过200毫米,北坡多于南坡,大量降水集中于夏季的7月和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二。9月下句至次年5月底为积雪期积雪厚度可达65厘米,不宜进山。峰区大风甚少,年平均风速为7。7一7。9米/秒,在—天之内,一般午后风速和云量增大,天气变坏。总之,每年6、7、8月,是登山活动的最佳时期。
第469章 太美了()
聂欢想了想到:“你们俩真是够愚蠢的!被人家卖了还的替人家数钱的主儿!告诉你们吧,你们被无法无天两兄弟给骗了!”
“不可能!你胡说八道!我们不会相信你的!”
聂欢忽然间将手放到她们俩的头上,运气神力,将她们体内的阴魔之气给排除掉!
达山北坡的峡谷攀援而上,既能看到山清水秀的牧场,也可以探寻雪厚冰坚的世界。博格达峰的冰川积雪,终年闪耀着白白的亮亮的光芒,与山谷中的天池绿水交相辉映,造就出风光独特的避暑胜地。
对攀登博格达峰的人来说,首先是体能训练,每天要进行5000米长跑,博格达峰虽然不高,如果没有充沛的体力,即使有技术也难以发挥。再就是冰雪技术的训练,包括冰坡行走,冰壁攀登,雪坡及冰坡横切,冰岩混合地带的攀登等。
对队方来说,首先要制定详细的登山计划,根据计划准备登山物资,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队伍攀登的大本营,大本营选址一般考虑交通方便,地势平坦、避风,避滚石,取水方便等因素。
博格达峰登山大本营通常选在三个岔达坂附近的盆地中,海拔3540米,当年日本京都大学登山队将大本营设在此处,京都队遇难的白水小姐石碑和98年香港三名失踪人员纪念碑就竖立在此,这个营地就是由来登山的传统大本营。从这个大本营登山必须跨越5公里左右的博峰北坡的大冰川,白水小姐就是在跨越冰川时掉入冰裂缝牺牲。在这个营地,队员出发后大本营无法跟踪队员的登山全过程,不利于指挥,另外由于冰川和山峰的屏蔽作用造成几处通讯死角,手持对讲机器有时不能和4700米的二号营地联通,但这个营地进出山的交通较为方便。另一个大本营设在四工河源头的冰川附近,距白水营地3公里处,这个营地视野宽阔,可清楚地看到整个登山过程,并且没有通讯的死角,有利于大本营的指挥。从大本营出发沿冰川东侧边缘行军三个时左右可以到达4300米的二号营地。1998年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首攀博格达峰时就将大本营地设在这里。
博格达峰主要有四条山脊:东北山脊、西南山脊、北山脊、东南山脊。除东北山脊坡度稍缓(平均坡度为60度),其余的几条山脊坡度达70…80度,且北山脊是雪崩的多发区,1998年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首攀登时目睹了一次特大雪崩,威力之大,令人惊骇。从大本营到4300米的一号营地,如果从98年中国队大本营出发,沿博峰北坡扇形冰川的东侧边缘行进,2小时间可达扇形冰川上端,海拔接近4000米,再往上是40…50度的冰坡,坡上盖了厚厚的一层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