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使y商品的成本与图示相比没有多大变化,而x商品专业化后的成本则高于图示的成本,因而其分工的益处要小于图示中所得到的益处。这是因为,对y商品来说,两国成本曲线基本相同,初期生产量也基本相同,因而初期成本是基本一致的;而对x商品来说,初期生产量小的a国虽然成本较高,但是它的成本递减率很大,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成本越来越低。
2。协议『性』国际分工实现的条件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为了互相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实行协议『性』国际分工是非常有利的。但达成协议『性』分工还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1)参加协议的国家生产要素禀赋比率没有多大差别,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因而协议『性』分工的对象商品在哪个国家都能进行生产。
(2)作为协议分工对象的商品,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商品,一般是重工业、化学工业的商品。
(3)每个国家自己实行专业化的产业和让给对方的产业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否则不容易达成协议。这种产业优劣主要决定于规模扩大后的成本降低率和随着分工而增加的需求量及其增长率。
上述三个条件表明,经济一体化必须在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建立,而不能在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这种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之间建立;同时也表明,在发达工业国家之间,可以进行协议『性』分工的商品范畴较广,因而利益也较大。另外,生活水平和文化等较为类似的地区容易达成协议,并且容易保证相互需求的均等增长。
19。2。3 次优理论
福利经济学认为,帕累托(pareto)最优条件是经济活动中的最优决策法则,这是一种纯理论的表述。但在现实中,要让所有的生产和分配过程都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就不得不退求其次,这就出现了所谓的次优理论。次优条件是次优型经济中的决策法则,即在次优世界中才能采取次优决策法则。关税同盟是次优理论及其实践的一个特例。
主张自由贸易的经济学家一般认为,自由贸易是最优的,或者是帕累托最优的,因为自由贸易能促使国家和全球福利的最大化。
而维纳的研究认为,任何趋向于自由贸易的活动都将增加福利。维纳证明了关税同盟的形成可能增加或减少依据在这种同盟产生的具体环境下的成员和非成员的福利。这就说明了关税同盟是所谓次优的理论的实例,它表明如果在现实经济中所有达到最大化福利和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都不能满足的话,就可能导致次优状态。
组成关税同盟,撤除成员之间的关税壁垒并不能导致这个同盟中成员的福利明确的增加。维纳对次优理论的贡献以后又被米德(1955)和兰卡斯特(1957)进一步发展。
根据维纳的观点,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可依照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来度量。
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tc)。如果当某些关税同盟的国内生产者被来自于该同盟某个成员的较低成本的进口取代后就会产生贸易创造;贸易创造型的关税同盟,通过进一步扩大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生产分工将增加同盟成员国的福利;从各成员国实际增加的收入中产生的外溢效应,也会通过增加来自非成员国的进口,从而提高这些国家的福利。
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td)。如果当来自于某些非关税同盟成员的较低成本的进口被来自于该同盟某些成员的较高成本的进口替代后就会产生贸易转移。贸易转移型的关税同盟由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共同作用或者增加或者减少成员国的福利,具体将取决于二者的相对强度:
如果tc>td;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增加福利;
如果tc<td;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减少福利。
如果tctd;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福利。
假定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可达到区域和全球福利的共同提高,那么这是最优的选择,但是由于市场失灵等原因,只存在次优的选择;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次优理论的一种实践的案例。
19。2。4 大市场理论
大市场理论由陶斯基、德纽等人提出,其核心观点为:(1)目的是通过扩大市场才有可能获取规模经济,从而实现技术利益;(2)手段是依靠因市场扩大而竞争激化的经济条件,实现上述利益。
两者的关系是目的与实现目的的手段。即通过产生大市场→向大量的生产规模转换(以及其他的合理化)→生产成本的下降→大众消费的增加(市场的扩大)→竞争的进一步激化,从而进入到良『性』循环之中。
19。3 区域经贸一体化的可能影响()
19。3。1 区域经贸一体化的内部影响
区域经贸一体化对成员国自身的经济贸易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1。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立后,通过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形成区域『性』的统一市场,加强了区域内商品、劳务、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加深了成员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程度,同时集团内的国际分工使销售渠道稳定,这就推动了成员国内部贸易的发展,集团内部贸易在成员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显著提高。以欧共体为例,随着内部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成员国之间贸易迅速增长,其速度大大超过与区外贸易的增长。1965年欧共体内部贸易所占比重还小于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内部进口与出口分别占共同体国家全部进口与出口贸易的41。1%和46。3%,到1984年,前者已超过了后者。从1985—1989年,内部贸易从3370亿美元增加到6780亿美元,增长一倍以上,同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增长了46%。
在全球自由贸易难以实行的情况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无疑为小范围内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提供可能。由于成员国之间生产要素能更大程度地自由流动,这就为*内部厂商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条件。厂商规模经济的取得和提高,使得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从而直接增加了市场容量。这一结果带动*成员国贸易规模的扩大。据有关专家统计,欧共体成员国因取消彼此间贸易障碍而使相关的成本降低20%~30%。
2。改变了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格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对外贸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组织内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被称为区内贸易;二是组织内成员国与组织外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被称为区外贸易。由于区内贸易实行自由化,而区外贸易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存在着各种贸易壁垒,因此,区内贸易的发展大大快于区外贸易。
拉美国家在60年代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同美国和欧洲进行的,拉美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则非常有限。自成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后,区内贸易得到很快增长。如安第斯集团内部关税减免后,贸易总额由1969年的0。87亿美元,增加到1980年的14亿美元,增加了约17倍,年增长率达27。7%。
欧共体由于经济实力雄厚,一体化程度比较高,因此,它们与拉美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相比,这方面的情况更突出。1958—1972年区内贸易扩大的效果尤为明显。欧共体区内进出口贸易增长了80倍,而同期进出口贸易总额只增长了4倍。区内贸易占区域组织全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由1958年的37。9%上升到1972年的51%,1979年再上升到53。6%。近年来,欧盟区内贸易占全部贸易的比重都维持在50%以上。区内贸易的加速发展,而区外贸易发展相对缓慢,导致国际贸易格局的改变。
3。提高了经济一体化国家的整体贸易地位和谈判力量
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原来一些单个经济力量比较薄弱的国家以整个集团出现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其经济地位显然提高。由于其地位上升和竞争能力的加强,加重了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谈判桌上的分量,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本身的贸易利益。以欧共体来说,1958年创建时,其经济实力同当时美国这个经济大国相比,存在着极大的差距,6个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仅相当于美国的40%,出口贸易和美国相近,黄金外汇储备只有美国的55%。但到了欧共体发挥作用之后,大部分成员国经济增长率超过美国,而且欧共体的阵营不断扩大,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