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越有可能提高。第五,关税同盟成员国对非成员国出口商品的进口需求弹『性』越低,非成员国对关税同盟成员国进口商品的出口供给弹『性』越低,则贸易转移的可能『性』越小。第六,关税同盟成员国对外关税越低,贸易转移的可能『性』越小。第七,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越多,贸易转移的可能『性』越小,资源重新配置的利益越大。第八,关税同盟前成员国彼此之间的贸易量越大,或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量越小,关税同盟后贸易转移的可能『性』越小,经济福利越可能提高。第九,一国国内贸易比重越大,对外贸易比重越小,则参与关税同盟获利的可能『性』越大,福利水平越有可能提高。第十,关税同盟成员国的经济结构的竞争『性』越大,互补『性』越小,关税同盟成立后福利水平越有可能提高。
2。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关税同盟还具有动态经济效应,即刺激各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并带来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这些动态效应会通过一系列渠道表现出来。
(1)规模经济效益。它是指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balassa)认为,关税同盟可以使生产厂商获得重大的内部与外部经济之利。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自对外贸易的增加,以及随之带来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外部规模经济则来源于整个国民经济或一体化组织内的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某一部门的发展可能在许多方面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同时,区域『性』的经济合作还可导致区域内部市场的扩大,市场扩大势必带来各行各业的相互促进。也就是说,建立关税同盟,将使各成员国的国内市场联结成统一的区域市场,而更大的区域市场将增加在经济范围内或产业范围内实现规模经济的机会。这就有利于推动企业生产规模和生产专业化的扩大。而且通过一体化*和市场扩大也有助于基础设施(如运输、通讯网络等)实现规模经济。这些对于小国尤为明显。
(2)市场结构效应。区域经济贸易一体化组织的建立,摧毁了原来各国独立的受保护的市场,提高了市场的竞争『性』。市场竞争将增强比较价格作为相对稀缺『性』指标的可靠『性』,从而导致市场效率和透明度的提高,并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即使在寡头或垄断市场结构下,在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存在的条件下,广大市场范围内所增强的竞争将限制或削减相互串通或其他滥用市场力量所带来的社会成本。竞争还将刺激公司改组和产业合理化,推动先进技术的广泛使用,从而将促进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些自然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增进社会利益。
西托夫斯基(t。scitovsky)认为,竞争加强的影响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最重要的影响。他认为关税同盟建立后,促进了商品流通,可以加强竞争、打破独占,经济福利因此提高。这是因为高关税会促进垄断,使一两家大公司统辖为数较多而效率低下的小生产者,它们宁愿用高价来排挤小企业而不肯提高产量。如果关税较低,大公司则不得不进行竞争,小企业也会联合、合并,提高效率。
但是有些学者对此持相反的看法,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贸易壁垒消除,内部市场扩大,易于获取生产的规模经济,从而产生独占,导致效率和福利下降。
(3)刺激投资效应。通过多国协定的约束,*扩大了市场规模,改善了投资环境。这样,它对成员国内部的投资者和非成员国的投资者都大大加强了投资吸引力。关税同盟从以下几方面使投资增加:首先,关税同盟成立后,成员国市场变成统一的大市场,需求增加,从而使企业投资增加。其次,商品的自由流通,使同行业竞争加剧。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厂商一方面必须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必须增加投资,更新设备,提高装备水平,改进产品质量,并研制新产品,以改善自己的竞争地位。再次,由于关税同盟的成员国减少了从其他国家的进口,迫使非成员国为了避免贸易转移的消极影响,到成员国内进行直接投资设厂,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以绕开关税壁垒。这一点被认为是欧共体成立后,美国到欧共体国家投资剧增的主要原因。
更大区域的市场以各种形式所增加的投资机会,也会提高创新的利润率。因为研究与发展的固定成本将在更广的市场范围内加以分散,并促进规模经济的实现。同时,竞争引起的公司改组、合理化、现代化和技术改进将进一步提高投资的水平和效益。
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关税同盟建立后,由于受贸易创造效应影响的产业会减少投资,且外部资金投入会使成员国的投资机会减少等原因,关税同盟内部的投资不一定会增加。
(4)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效应。关税同盟成立后,市场趋于统一,生产要素可以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提高了要素的流动『性』,劳动力和资本从边际生产力低的地区流向边际生产力高的地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有利于人尽其才,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素质。自然资源的流动能使物尽其用。关税同盟还能促使企业家精神在成员国之间传播和发扬。这些都将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要素利用率提高,降低了要素闲置的可能『性』,从而有益于生产资源的最佳配置。
(5)技术进步效应。关税同盟后,市场扩大,竞争加强。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厂商必然要努力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而投资增加、生产规模扩大使厂商愿意投资于研究和开发活动,这样导致了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
(6)经济增长效应。如果以上的各点有利的动态效应得以发生,则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的国民经济必可获得迅速增长。
19。2。2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1。协议『性』国际分工的含义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是由日本教授小岛清提出的。他认为在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如果仅仅依靠比较优势原理进行分工,不可能完全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反而可能会导致各国企业的集中和垄断,影响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分工的和谐发展和贸易的稳定。因此,必须实行协议国际分工,使竞争『性』贸易的不稳定『性』尽可能保持稳定,并促进这种稳定。
协议『性』国际分工是指一国放弃某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另一国,而另一国放弃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对方,即两国达成互相提供市场的协议,实行协议『性』分工。但协议『性』分工不能指望通过价格机制自动地实现,而必须通过当事国的某种协议来加以实现,也就是通过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把协议『性』分工组织化。如拉美中部共同市场统一产业政策,由国家间的计划决定的分工,就是典型的协议『性』国际分工。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建立在长期成本递减理论的基础上,a国和b国x、y两种商品的成本递减曲线,其中纵轴表示两国分别生产两种商品时的成本。现假定a国和b国达成互相提供市场的协议,a国要把y商品的市场、b国要把x商品的市场,分别提供给对方,即:x商品全由a国生产,并把b国x2量的市场提供给a国;y商品全由b国生产,并把a国y1量的市场提供给b国。两国如此进行集中生产,实行专业化之后,两种商品的成本都明显下降。但这仅仅是每种商品的产量等于专业化前两国产量之和的情况,如果同时考虑随着成本的下降所引致的两国需求的增加,实际效果将更大。
但应该注意分工的方向,并不是因为x商品在a国的成本较低,y商品在b国的成本较低,即不是由比较成本的价格竞争原理决定的。从图中可以看到,x商品在a中的成本较高,y商品的成本两国相同。这就是说,尽管x商品与比较优势的竞争原理所指示的方向相反,y商品两国成本相同,但是若能互相提供市场,进行分工,就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互相买到低廉的商品。
此外,还应该注意,如果情况相反,即a国对y商品实行专业化,b国对x商品实行专业化,也可以获得分工的益处。但由于新的分工使y商品的成本与图示相比没有多大变化,而x商品专业化后的成本则高于图示的成本,因而其分工的益处要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