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菩萨一笑:“善哉善哉,乃是自了之心,可说是个自了汉了,我教大开方便之门,天寿你以身二次作饵,应我佛舍身的教诲,可得罗汉果报,不知天寿公是否愿意入我释门?”
天寿老合掌道:“贫道自由在道门出家,尊的是三清圣人,从未听过沙门教诲,自然不明白菩萨所说罗汉果报是何许,不敢妄自答应。”
观音大士笑道:“善哉善哉,说什么道门沙门,什么圣人佛祖,一切圣人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只是你方才说还清孽债便是了了,乃应我沙门自了之悟而已。”说着以杨柳枝作指引,将天寿老的元神引去那化玉的躯壳,洒上一点回天恩露,那元神便入了肉舍之中,“这具肉躯乃是那化玉道士被业孽夺取的,我以佛法断去缠绕业力,新生一体,正好于天寿公做肉身。”转眼那化玉的躯壳睁开眼睛,朝菩萨一笑,跪倒扣头说道:“弟子得悟,愿随菩萨去灵山听教。”这一转变谁都始料未及,怎么天寿公方才还说佛道有别,入了这化玉的肉身便了悟了佛机?
菩萨言说:“善哉善哉,从此世上再无天寿公,也无化玉道士,只剩一个舍身罗汉。”一时间天女散花,梵音大唱,那五方揭谛、护法珈蓝、八部天龙等沙门护法齐齐现出法相金身,祝贺舍身罗汉得了正果。舍身罗汉脱去身上道袍,摇身换上一领僧袍站在菩萨身后。众修士从未见过如此状况,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却看云中鹤先一步上前祝道:“恭喜罗汉得成正果。”众人才恍然大悟,也来祝贺,舍身罗汉一一谢过。
圆圆又问:“不知菩萨要这万岁鼍龙的躯壳又有什么用处?”
菩萨说道:“我紫竹林前有一块石碑,那驼碑的赑屃因听我讲经,也得了正果,入身护法八部众中,如此我那石碑再无依托,今日便牵了这无有灵识的鼍龙去,正好负我的石碑。”
一切安排妥当,菩萨领着舍身罗汉,牵着那万岁鼍龙要回转紫竹林去了。众修士南海之上劫难已满,便随龙君去水晶宫一聚。
且说菩萨行出去没有几里,就听云上有人喊话道:“观音大士,你却抢我的徒孙为的何来?”
观世音菩萨止住鳌鱼抬头去看,见那白云之上立一个老者,童颜鹤发,一派道骨仙风:“原来是姜太公,一向少会。”姜太公手拿打神鞭立在云头之上,也不落下,言道:“如今你沙门在世上根基广大,却要到我道门之中抢我弟子,这是为何?今日若不说个明白,便叫你受我一鞭。”其实说话带笑,看来不过是句玩笑话。
菩萨笑道:“你便在云中看了这许久也不出手相助,亏得做了人家的祖师。”
太公笑道:“哪里话来,不过是人间一场难逃的劫数。”
菩萨正色道:“大劫降至,那圆圆却是应劫之人。落在你昆仑之内,恐怕殃及池鱼啊。”
太公笑说:“既在红尘中,便是红尘客。”
这时在菩萨身后的舍身罗汉接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引的却是六祖慧能的典。
“妙哉妙哉。”太公哈哈一笑飘然而去,观音大士也是一笑,回他的紫竹林去了。
李化登天传第一章到此结束,祝各位读者新春愉快,平安喜乐,福寿康宁。
第二百一十节 嘉陵江李然遇妖()
第二章一遇风云变化龙
210。
人心似铁非是铁,世事如炉真如炉,一心跳出三界外,闭门乾坤熬身骨,谁想是黄粱美梦梦犹在,岂料那黄雀在后把螳螂捕。
人世难熬,生活顺逆。就有人被红尘俗事磨了个万念皆空,或是遁入空门念句西方极乐,或是一心问道只想早日飞升。然而人存世间久矣,多只听古时候有白日飞升之事,谁又真亲眼瞧见了?可见这寻仙问道之事极为飘渺,除了有极大的恒心毅力之外,还要有极佳的运气:可谓是亿万里挑一之人物,才能遇到这样的好事呢。
李然就是这么一个不怎么有运气的年轻人。
正值炎炎盛夏,红日当头,直映得船下江水晃人双眼。李然独自靠在船舷上眺望远方点点青山,盘算着这一趟进蜀该先访何山再到何观。想着想着,不由得感慨,自己已过而立,一没有成家二没有立业,这已算是大大的不孝了。只因读数时,李然对那些仕途文章一点没有兴趣,而两书却是终日不肯释卷,日日做着自己得道飞升的春秋大梦,成天只与城里的道士神棍们在一起胡搅。自父母死后,李然越发没有管束,而那些道士神棍们越是盯上了他的家财:今日这位道兄设坛需要银钱,明天那位道友携一珍贵古物出让。一来二去,父母所留钱产都叫这不孝子败的差不多了。所幸家中有一老仆,拼死守住几亩薄田,才不叫李然饿死。如此一来,他倒也看透了这帮小人的嘴脸,多少收敛了些,后来开馆授课,替人家教教小儿,几年下来又有了些积累,方又起了求仙问道之心。
“这一年,我大江南北的走了一圈,满眼所见尽是些争名逐利的小人,别说仙人了,就是那一心求道的都没有见过。难道真是天不赐我机缘,叫我无功而返吗?”
正想着,忽然听岸上纤夫之中有人大喊:“不好啦!有水怪!”
李然寻声望去,果不其然,前方江面上忽然涌起大大小小七八个漩涡,领航的大船正在漩涡里摇摆不定。这大船在岸上共有百十来名纤夫,大都光着脊梁,露出黑灿灿一身肌肉,纤绳紧紧地缠在他们身上,早已经扣进了肉里。那些纤夫个个用尽力气,死死扯住纤绳想要稳住大船,无奈越是用力,大船摇得越厉害。江面上忽然浮出一只门板大的鱼尾,激起数人高的一道水浪打上岸去,有人大叫一声“不好!”,话音刚落,已有十几个人被卷进江中不见踪影。众纤夫见状无不惊骇,个个瘫软使不上力道,啪啪几声,又有十几个纤夫被纤绳的巨力甩到半空。没了纤夫的力道,大船顿时失稳,翻了个底朝天,船客船工纷纷落水。大半一下子就被漩涡吞没,还有些死命抱着浮木苦苦挣扎,就在这时水里如闪电般窜起一团巨大的黑影,不一会那哭喊声都就没了,江面上直泛起红红的一片血光。
“啊!水怪啊!水怪啊!”岸边的纤夫都撤了绳子想跑,余下小船上的客人也都乱做了一团。船老大先还不停往江里扔着预备的贡品,看到那血光泛上江面也不由吓得瘫在甲板上不省人事,更有心狠的人,拦腰抱起船上妇孺就往水下扔,边扔边喊:“鱼爷爷吃饱了就不吃我们啦!鱼爷爷吃饱了就不吃我们啦!”
坐船入蜀,本就是逆流而上,船支在这一段行走,全靠纤夫在岸上用力。那大船此时已经没了牵制,渐渐停下,忽然猛地朝后面的一串小船冲了过来。原来那水怪乃是江心一尾怪鱼,方才用力卷动水流,费了好半天劲才将大船打翻。见大船翻了个底朝天,这怪鱼也聪明,不再用蛮力去掀船,只叫大船顺流而下击沉后面连串的小船。有此想法,怪鱼在水里一个翻滚,撞向大船,大船借力就顺着滔滔江水直向后面的小船冲去。
李然暗叫一声命苦。不想出门求仙,却在蜀地遇到这样的祸事,难道真要做了那妖怪的腹中物?
远处山林中传来一声猿啸!
这巴山蜀地本就有极多猿猴,李白有诗云:两岸猿声啼不住。猿猴啸啼,在这里是极正常不过的。但是这一声猿啸却与平常的不同,那叫声似远而近又连绵不断,李然朝岸边望去,有一万丈的绝壁,绝壁上老藤遍布,一条身影就攀附在那些藤蔓上,闪转之间就下到江边沙滩,那一声啼叫便是从这里发出的。
随后,绝壁上又有大大小小数百条身影以相同的方式下到沙滩——竟是大小百来只猕猴。一个个爬下绝壁,也不胡乱走动,如兵士一般结成方阵,阵中猕猴不停朝水中吠叫,一时间猴叫声不绝于耳,甚是吵闹。
那为当先的猿猴,身形比沙滩上最大的猴子还要大上好几圈。它飞身而起,正落到李然所乘的这条船的船头。船客大叫着妈呀四下躲避,李然这才看清楚,这猿猴竟然仿如人形:虽然还是一脸猴相,却用两腿走路,手里托一根镔铁大棍。只见它站在船头,也不理会船工船客,见大船冲来,口吐人言叫一声:“来得好!”抄起船头铁锚朝大船掷去,铁锚一下子就穿透了大船底,这一掷的千斤巨力叫大船的来势缓了一缓。
“小的们!把这破船拉到岸边去啊!”碗口粗的铁锁叫它一把扯断,就当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