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书记,真巧。”周鸿基一脸笑意,“正好我和建豪一起出去吃饭,走,一起去。”
周鸿基此时流露出来的是爽快和热情。
夏想无意和周鸿基在此时共进晚餐,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忙,再说,一旁的聂建豪只是冲他微一点头,态度很是冷淡,他何必去凑没必要的热闹?就婉拒了。
周鸿基兴致很高,见夏想执意不去,就将夏想拉到一边,说了几句话。
“夏书记,纪委的结论,明天我会正式提交到省委。省公安厅提供的材料,证据不足,不予采信。”
“不过五岳的调查,好象进展不大,令传志和唐郑杰两位同志有了分岐,我准备向省委提交建议,调回令传志同志,由他具体负责鲁成良案件的善后工作,另外再派纪委副书记穆正一到五岳和唐郑杰同志配合调查。”
“以上,只是我的一个初步设想,明天准备提交到书记办公会,先和夏书记通个气。”
周鸿基说,夏想听,二人头碰头,在楼道的一角呆的时间也不长,不过一两分钟,但却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一幕。
夏想等周鸿基说完,笑而不语,只想了一想,就伸手和周鸿基握手:“我一向都很支持纪委工作,鸿基,你还欠我一顿洒,呵呵。”
等夏想走远了,周鸿基脸上的笑容也淡了,他微微摇了摇头,自言自语说了一句:“第一次合作,看看你是不是一个有信用的合作伙伴。”
夏想如何和邱仁礼汇报,又在幕后做了什么,周鸿基并不清楚,也不关心,他只需要知道一个结果就可以了。
第二天上午,周鸿基正式向书记办公会提交了纪委的调查结论,全盘推翻先前省公安厅的相关证据,并将纪委常务副书记令传志的结论也一并推翻,证实了鲁成良的清白,而作为鲁成良贪污受贿证据的一栋别墅,是盐业局集体建造的别墅,作为职工福利分配给鲁成良个人使用,鲁成良虽然接受,但并未入住,并不构成收贿。
而盐业局违反规定,大肆兴建了几十栋超标的别墅,作为福利分给盐业局中层以上领导,其中涉嫌挪用公款,纪委正准备着手调查此事。
同时,纪委决定调回令传志,由令传志负责鲁成良同志的善后事宜,代表省纪委向鲁成良的家属致歉,并由令传志负责深入调查盐业局非法兴建别墅背后的违法乱纪问题。
书记办公会最后达成一致,对省纪委的决定,表示支持。
——作为趁令传志不在省委的一次重大反击,周鸿基借助鲁成良事件,加紧了收权之举,不但借证实鲁成良清白的机会,大大削弱了令传志的威望,也有意让令传志介入调查盐业局违章别墅一事,制造矛盾,化解来自令传志的侧面压力,从而达到最终在纪委一手掌权的目的。
也标志着齐省的局势,正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期。
因为书记办公会并没有请何江海参加,何江海得知消息的时候,省纪委副书记穆正一已经动身启程,出发前往五岳。而令传志已经正式接到通知,要求即刻返回省委。
何江海怒了,腹背受敌,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两派联手带来的巨大的压力。
然而更让他难以接受的一个消息是,副省长李丁山也去了五岳,似乎是一项重大的招商引资的项目,作为省政法委书记,招商引资的工作和他没有一点关系,他无权过问,所以并不知道细节。
不知道还好,如果让他知道的话,就更是气急败坏了。
何江海初尝苦果,自然不会善罢干休,但他哪里知道,夏想的反制手腕,通常不是一波,而是层出不穷
为了大计,不但要在省委打开局面,在下面的地市,夏想也要掌握局面,因为时间不等人。
就在周鸿基采取了一系列的手腕之后,有两件消息突然传出,预示新一轮反击的到来。
PS:老何一天不休,节假日从来都三更一章不少,兄弟们,多求几张票票,是不是能得到兄弟们的认可?
第1521章 火,越烧越旺
第1521章 火,越烧越旺
首先,齐省省长孙习民动身前往京城,向国务院述职。
依照惯例,还不到述职的时候,孙习民却意外动身,而且还事发突然毫无征兆,外人或许不知其中内情,夏想却是清楚,孙习民是被紧急召回了京城。
至于是总理的手笔,还是孙习民幕后人物出手了,夏想不得而知,但他知道,孙习民此时突然回京,绝对与最近他和邱仁礼走得过近有关。
换言之,是周鸿基一连串的举动引起了一些重要人物的警惕。
其次,有关总理即将视察齐省的风声终于尘埃落定,国务院办公厅正式通知齐省省委办公厅,就总理视察一事进行前期接触。
也就是说,总理的齐省之行,传闻成真
两件事情其实合并成一件,都是在围绕齐省即将纷乱的局势。
恐怕不止总理没有料到,孙习民和周鸿基来到齐省之后不久,竟然和夏想联手压制齐省的本土势力,估计就连反对一系主要人物也对孙习民在齐省的立场颇有微词。
其实夏想也明白,孙习民和邱仁礼有限合作,再正常不过。只要不触动第三方根本的利益,基本上就能达成一个相对平衡的局面。但周鸿基大刀阔斧的出手,不留情面的做法,触动了何江海的根本利益,震动了总理,同时,也让反对一系的幕后人物,终于坐立不安,要亲自过问了。
对于后备力量的培养,其实是一件十分为难的事情。不放手,又难以成长为真正可以独立自主的一省大员。过于放手,又唯恐走的路子不符合规划。虽然只是孙习民紧急进京,而周鸿基却没有被召唤,但夏想清楚,周鸿基肯定也会在其后收到相关指示。
必须承认,相对而讲,反对一系和平民一系,还是有着天然的合作意愿,如果周鸿基和他的合作过于紧密,压制得何江海难以抬头的话,就会引发高层之间的对话了。
不过夏想有信心过关,古人讲,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孙习民身为一省之长,还是有自主决定许多重大事件的自由度,不可能事事听从上面的意思。
同样,周鸿基也是如此。
对于孙习民,夏想自认有所了解,基本上算是有担待的一个人,就算进京受到了一定的压力,对于在齐省已经基本达成了合作共识,不会轻易改变。但周鸿基的性情如何,才接触不久的他,不敢妄下结论。
作为反对一系的王牌之剑,周鸿基似乎并没有太耀眼的过人之处,其实不然,夏想一开始也认为周鸿基缺点很多,优点很少,初出京城,傲慢而高高在上,在齐省复杂纷乱的局势之中,有点不知所措。
但很快夏想就发现了周鸿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好学和适应能力,没错,他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
一个能意识到并且正视自己不足的人,才是最可怕的对手
从初出京城的傲慢,到现在冷静地面对现实,从和何江海合作受阻,到现在认清形势,借和自己一方联手打压何江海,周鸿基的转变之快,以及适应能力之强,都让夏想刮目相看。
也让夏想认定,周鸿基不愧为反对一系着力培养的后备力量,确实有过人之处。和叶天南相比,他更年轻,更有魄力,或许没有叶天南手腕老辣,但他学习能力强。
最主要的一点,也是他比叶天南更难对付的地方,他审时度势,圆润有余,遇方则方,遇圆则圆,机智多变,假以时日,真有成长为一名重量级人物的潜质。
夏想更清楚的是,他现在和周鸿基之间的合作,基础不牢靠,彼此之间的信任度不够,还有一个关键点是,目前的合作是基于何江海过于强硬和不肯退让的前提之下,如果何江海转变了立场,退让一步,从某种程度上讲,周鸿基更有和何江海合作的迫切意愿。
夏想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总理的来访,必定会点醒何江海,不管何江海愿意不愿意,他必须做出让步以换取周鸿基的支持。
进一步讲,如果何江海再拿出足够的诚意的话,周鸿基转变立场,转身离去,然后和何江海握手言和,并且转而将枪口对准他,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是大有可能。
在总理来访之前,如果发生一件大事,让周鸿基必须表明立场,然后不得不和他同舟共济,哪怕只同舟共济半年也好,只要坚持过了开局最艰难的一段时期,只要不因总理的工作视察而将眼前刚刚建立的信任和合作毁于一旦,就是最大的胜利。
大事件已经准备好了,只差最后的一点火候了。在点火之前,夏想还有一件事情要做,事情的成败,决定了他的计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