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良攸点了点头就没说话了,她这个大哥一向是话少,又是个外冷内热的人,莞清与他虽是一母同胞,却总觉得不如和五哥在一起亲近。没自尽的时候,常常与大哥吵架,吵得最凶的便是祖母去世的那一次,以至于后来都再无来往,只当是断了这份血亲,可真当自己落了难,温良攸还总是托人来帮忙。
莞清如今再见温良攸心里倒很是愧疚,是自己太不懂事了想到这眼眶就有些微红,两人就都不说话了。
后院里傍着山十分安宁,莞清踩在落叶之上,偶有轻微的断裂声,她缓缓抬起头看着走在前面的刘翊与公主,公主牵着他的手,也不知道同他说些什么,刘翊也不回嘴,只笑着看着公主,偶尔给个肯定的目光或是点点头。莞清这才明白,那样的眼神,不需言语都能让人知道他心疼她,
原来置身事外方才能把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都看的如此透彻,原先很多不明白的事情如今都一目了然,其实是再简单不过了,一叶障目,你说多可笑。
静了半晌倒是又听得那不徐不疾的声音从温良攸的身旁传来
“你掉的那幅画,画的很不错,是唐斋的唐师傅画的吧?”
莞清淡淡答了句
“是。”
“在下也略通些丹青之艺,总也找不到唐师傅的影子,若是哪日得空了当去温家讨教讨教。”
莞清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接是不接,温良攸倒是开了口
“少阁老的丹青还需要去找唐师傅讨教?”
莞清一听这话猛地抬起头悄悄望了过去,才将这张脸同记忆里的少阁老对上了号,少阁老像是察觉到了什么也向着她望了过来,对着莞清微微一笑,莞清急忙转过了头,像是个偷了糖的孩子一般见不得人。
可脑子里却还是少阁老刚才的那个笑容,原来他笑起来右嘴角下有一方梨涡。明明只看了一眼,为什么记得这样深刻,莞清倒开始奇怪自己了。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温莞清还是说服了自己,觉着见着长得好看的郎君,记得深刻是自然的。温莞清缓缓地走着听见头上的树叶沙沙作响,秋日正午的阳光慵懒的斜照进这层层树叶之中,莞清突然想起了四九城里说颜令殊的那句
“君身似芝兰玉树,一笑盈梨清桃暖。”
透彻的很又清明的很,一双桃花眼与那微微绽放的梨涡又好看的很。一眼望去总觉得他的一切都是正正好好,让人觉得舒服。
第4章 这个月()
温老夫人与刘翊及公主正在殿内聊着天,大哥去安排同来的温意清和温良故,莞清是既懒得进去听他们聊天,也不想见到那两人,独自一人坐在小凉亭里躲清闲。
哪知道颜令殊站在廊下看见了自己,不偏不倚的向自己走来,熙熙还问到
“小姐,咱要不进去吧!”
莞清摇了摇头道:“听他一个人唠叨好比听三四个人一起唠叨的好,他又吃不了你,你怕什么?”
熙熙一听这话也就没回话了,少阁老走来的时候又向来处望了望缓缓道
“怎么不去陪你祖母,倒坐在这发呆?”
莞清淡淡答道
“我是个不会说话的,少说少错。”
少阁老咳嗽了两声也坐了下来。
半晌,才看着她道
“多年不见,我差点没认出来你。”
莞清看着他道,有些疑惑的问道
“咱们起先见过吗?”
少阁老倒是有些答非所问的说道
“我姓颜名令殊,表字非同。”
莞清不明就里的看着他,他也不忙着解释只是笑了笑道
“你或许不记得了。”
莞清也没细想,也就没答话了,倒是颜令殊说道
“怎么,唐师傅让你学着画清明上河图了?”
莞清一听这话撅着个嘴,学着五哥的口气说道
“哪里,浅薄的很,我的画技刚刚入门罢了,哪里画的了这样的名作。”
颜令殊听她这般说话的口气微微笑了起来,而后又道
“多看看也好,看了这么久看出些什么名堂?”
颜令殊理了理衣袖,也不望着她,莞清坐在那倒是问他
“少阁老,我想问问清明上河图,这画名是什么意思啊?”
颜令殊淡淡回道:“有人说是画的清明节上坟。”
莞清一听这话半天都没反应过来,有些失望的问道:“就这样啊?”
莞清看着颜令殊缓缓抬头望着自己,笑着问自己
“那你觉得呢?”
“我觉得应有盛世清明之意吧?”
他笑了笑淡淡道:“可能有吧!宋徽宗这个皇帝字写得好比皇帝当得好。”
莞清一听这话,倒是明白了颜令殊为什么年纪不大却已官至内阁了,一手做官之人必备的太极打的十分好,不说你对也不说你不对,倒是说起了宋徽宗。
远处的温良故正往殿内走,想必安排的差不多是要开席了,颜令殊一手仍旧搭在石桌上,好似没有走的意思,莞清这才注意到他的手好像还挺长,指节分明,在石桌上不急不缓的敲着。颜令殊有些不经意的问道
“你身体好些了吧!听你大哥说你前些日子掉到水里去了?”
莞清很是客气,答道:“劳少阁老挂心,已经大好了。”
颜令殊也没看他,只是微微点头说道
“好。”
说罢就起了身向着殿内走去,颜令殊还没走多远,熙熙连忙凑了过来小声问道
“小姐,这少阁老,都说了些什么啊?没头没尾的,我怎么都听不明白啊?”
温莞清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道,我刚才没说错话吧?”
熙熙摇了摇头,温莞清看着远去的颜令殊摇着头道
“管他呢!没说错话他也找不了我的茬,咱们走吧!”
熙熙不明就里的跟了上去,走到了殿内才发现人都到齐了,老夫人看着走进来的温莞清说道
“又跑哪疯去了?就等着你一个人呢!”
温莞清解下了披风递给了熙熙,才在祖母身旁坐了下来,看着桌上的众人刚准备开口解释坐在她对面的颜令殊倒是开了口
“今日见着老夫人倒是想起来了一件事。”
说罢众人皆向着他望了过去,颜令殊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说道
“我前几日去了趟宣南,正巧碰上了令郎,这是令郎温平暄托我转交的家书,本是准备择日登门亲自去一趟的,今日见了老夫人也就省了这趟麻烦了。”
说罢将信递了过去,又道
“他还嘱咐了我几句话让我转告您。”
老夫人接过信看着他道:“什么话?”
“母不忘身体珍重,妻不争一时长短,儿不能荒废学业。”
老夫人听了后点点头说道
“劳烦颜大人了!”
颜令殊客气的回道:“老夫人哪里的话,按照辈分我也是要叫您一声祖母的。”
老夫人笑了笑,可莞清倒是觉得奇怪
颜令殊的父亲颜阁老与自己的祖父乃是至交好友,颜令殊虽是家中最小的嫡子,那论辈分也是比自己大上一辈啊!怎么能同自己一样称祖母呢?
老夫人笑着问道:“你大哥怎么样啦?宣南是个好地方,水土养人啊!”
颜令殊一听这话倒是笑着道:“大哥在宣南开了几亩田,这些年田种的倒是很好,前几日还同我说今年秋收的收成一定好。”
老夫人笑着道:“他是宣南一方的父母官,能与百姓同受秋收之喜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颜令殊笑着点了点头,刘翊倒是说了句
“良攸也是昨日才回的京,家里都还不知道呢吧!这次也是因为圣上要修实录,良攸的学问好特意调他回来任了个副总裁,没成想在这碰上了。倒是平暄去宣南的这趟差跑的有些久了,估计再有个小半月也该回来了。”
老夫人笑答
“良攸就是个书呆子,修书对他来说是再适合不过的。我这一家老小承蒙圣上眷顾,吃的都是皇粮,跑再久跑再远也都是份内的事情。”
刘翊点了点头,又客套了几句就开始吃起了饭。
等长辈们动了筷子,温莞清也开始吃了起来。昭严寺的斋菜一向最合温莞清的心意,他们席上说什么、做什么,她倒是一点都不关心,只这桌菜她最关心。
单说莞清最爱的一道鲜莲炆斋,要先将鲜莲子洗净切开,腐竹洗净用清水泡软。再选上好的红薯粉丝,金针菜,云耳,冬菇,虫草花,秀珍菇,西芹,红萝卜这些食材一一用清水泡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