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母后事务繁忙,总是没有时间与朕一道用饭。朕惟愿能够尽快亲政,为母后分忧。”
刘太后面上的笑意淡了淡:“皇上年纪还小; 哀家虽对你寄予厚望,可也担心,你不能处理好这些政务。国家大事,非同小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处理好的。”
皇帝垂下的眸子中闪过一丝讽刺:“万事开头难,朕先为母后分担一部分,母后看如何?”
似是怕刘太后不同意,皇帝又道:“这样,也好堵住那些大臣的嘴,省得他们成日里无事,总说母后要效仿武曌,牝鸡司晨。”
听到这话,刘太后的眼神犀利了起来。
皇帝温和地道:“母后忧国忧民,再没有人比朕,更明白母后的心,只要那些人看到母后在教导朕如何处理政…务,料他们也说不出什么话来了。自然,朕对政务一窍不通,这一时半会儿的,是理不顺的,总要母后多多教导朕一阵子。”
刘太后听到皇帝的话,良久才道:“皇上才是天下之主,依哀家说,那等倚老卖老之人,就该好生处置了,否则,省得他们仰仗着过去的一点儿功劳,不把皇上放在眼里!”
皇帝面露惶恐之色:“母后,这可使不得。父皇当初临终前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让儿臣好生听这些大臣们的话的,儿臣岂敢违背父皇的意思?就是母后,若是当真要无故处置了这些功臣,只怕也会寒了底下人的心。”
“哀家不过随口那么一说罢了。”刘太后叹了口气。
她要是真能够把那些难缠的老头子搞定,她根本就不需要这么烦恼。
刘太后的口气又变得温和下来:“皇帝,哀家知道,你是嫌哀家霸占着权柄,不肯还给你。可你也不想想,古人说,成家立业。你如今正是性子不稳的时候,连家都没成,哀家又怎能放心把国家大事交给你来打理呢?”
皇帝心下咯噔一声,明白重点来了。
刘太后若是压根儿就不想将权力交付给他,那么根本就不必与他吃这顿饭,说这么些话。
可她如今松了口,只能证明,面对那些老臣的压力,她有些顶不住了。又或者,她已经知道,那份名单,落入了皇帝的手中。若是她再不肯做出让步,皇帝会联系先帝留给他的班底,而后一步步蚕食她的势力。
刘太后看了皇帝一眼,说:“若能有贤良的皇后在一旁劝着皇上上进,哀家就什么也不必愁了。”
皇帝理所当然地道:“这事儿倒也好办,按照祖宗规矩,皇家挑选后妃时,应将适龄官家女召集起来,逐一筛选,直至最后,条件最优者为皇后。对于这些事,朕不大懂,不过想来,祖宗这样规定,必有其道理,母后说,是不是?”
刘太后自然不敢明着说大齐的祖宗规矩不对,可这样挑选后妃,显然不符合她的心意。
“妃嫔这样挑选,倒也无可厚非,只是皇后之位,到底非同小可,非德才兼备之女不能胜任。皇帝的表妹嘉姐儿,皇帝也是知道的,那丫头秉性纯良,为人大气,宫里的下人,就没有不喜欢她的。若是由她来做皇后,哀家也不必操心什么了——皇上看如何?”
刘希嘉只比皇帝小几个月。
当时,刘希嘉才出生时,太后就有意要为自家侄女与亲儿子牵线,奈何那时候太宗皇帝还在,中宫皇后也还在,她虽然得宠,却只是个小小的嫔。皇子的婚姻大事,没有她插嘴的份儿。
后来,太宗皇帝虽去了,小皇帝却也有了自家的主见,并不喜欢时不时腻在自己身边讨好自己的刘希嘉。因此,刘太后的心愿,一直没有实现。
而此时,刘太后以亲政为饵,要求皇帝立刘希嘉为后——
刘太后与皇帝对视着,彼此的眼神中,都透露出绝不退让的意思来。
良久后,皇帝才道:“母后也知道,刘家表姐,前一阵子,才刚在长宁侯府失禁,名声尽失。这样一个女子,便是入宫给朕做普通的妃子,都不够资格,何况是皇后?”
“朕,还不想日后被人耻…笑一辈子,说朕只能娶这样一个皇后。”
刘太后眉毛一扬:“待日后,她成了皇后,今日之事,众人自然会忘记。”
皇帝幽幽地道:“那天刘家表姐当中失禁之事,许多人都看见了,如今,消息只怕已经扩散到民间了。便是他们不敢议论,难道就会忘了此事不成?母后可否将心疼刘家表姐的心分给儿子一二分?”
“皇上!”刘太后的声音中,带着些许警告之意。
皇帝很失望:“母后,果然非要逼儿子娶刘家表姐不成?母后,将朕置于何地?将皇家威仪置于何地?”
“母后可知,立后乃是家国大事!便是朕同意立刘家表姐为后,底下的大臣们、宗室的宗亲们,也绝不会同意这样一个名声有瑕的女子母仪天下!”
刘太后闻言,面色愈发阴沉。
她知道,皇帝说的是对的。
在所有人都极力反对的情况下,她还真没有把握将刘希嘉扶上皇后之位。
可若是刘希嘉做不了皇后,难道她要眼睁睁看着其他的高门贵女嫁给皇帝,然后和皇帝一起对付她么?
不,她是绝对不会坐视这一切发生的。
刘太后刚想开口,就听皇帝说:“其实,朕不一定非要娶刘家表姐。刘家表妹也是很不错的,母后说,是不是?”
刘希慧?
刘太后眸光一转,神色渐渐放松下来。
刘希慧在刘太后面前,向来不及刘希嘉得宠。可在刘希嘉为后希望十分渺茫的时候,让刘希慧入宫为后,似乎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刘希慧到底也是刘家女,且平日里,对刘太后十分孝顺。日后若是入了宫,自然会跟刘太后一条心。
“你刘家表妹,虽不及你刘家表姐伶俐,但也是个好孩子。你若是选她做你的皇后,哀家没有意见。”
“可朕突然想到,刘家表姐乃是承恩公之女,刘家表妹的父亲身上……似乎并没有什么爵位,其父也只是个四品官。如此一来,刘家表妹身份上就欠缺了一些,怕是做不得皇后了。”
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刘太后一颗心又提了起来。
皇帝笑吟吟道:“母后看,朕以从二品妃位册封表妹,封号为慧,如何?如此,即可彰显表妹之聪慧,又暗合了表妹的名字。”
到手的皇后之位眼看着就要飞了,刘太后当然不乐意。
可皇帝说的话,又确实在理,他反驳不了。
这时候,刘太后心下暗自懊恼,平日里怎么就光顾着提拔弟弟去了呢?
刘希慧的父亲虽说如今也是个正四品官员,说起来身份地位也不算低了,又有个做侯夫人的姐姐,但依她的身份来说,要做皇后,还是不够的。京中世家多,许多人出身都比刘希慧强。
从前刘太后觉得这样很好,刘希慧与刘希嘉在身份上有一定的差距,前者威胁不到后者的地位,自然只有一心一意辅佐后者的份儿。可如今,刘希嘉入不得宫了,刘希慧又只能做个普通的妃子,刘太后自然就觉得哪哪儿都不好了。
“慧姐儿到底是你表妹,只封个妃位,是不是不大妥当?就封她为从一品贵妃吧,她虽不是你舅舅嫡亲的女儿,可也是你舅舅的侄女,你总得给她一些体面。”
刘太后道:“哀家想了想,这皇后之位,还是要慎重考虑,不能急于一时。这次,就先选几个妃子进宫伺候皇上,过个几年,待选好了人选,做足了准备,皇上再封后也不迟。”
只要有几年缓冲时间,刘太后自然就有办法将刘希慧扶上皇后之位了。
“有了贵妃这些懂事的孩子来照顾皇上,哀家也能够渐渐的将手头上的事交给皇上了。”
想要达成目的,自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皇帝若是愿意按照刘太后说的来做,刘太后也不介意给他一点甜头尝尝。
皇帝心中好笑,太后老是玩这么一手,她不嫌腻,他都嫌腻了。
“母后考虑问题向来全面,就依母后说的办吧。”
皇帝眸色沉了沉。
刘太后今日执意让他立刘希慧为贵妃,但愿,来日她不要后悔。
皇帝记得刘希慧,那位表妹,总是跟在刘希嘉的身后憨憨厚厚、任劳任怨,哪怕刘希嘉欺负她,她也从来不在意。可当二人的身份地位颠了个个儿,刘希慧对刘希嘉,真的还能一如往昔么?
刘家二房被大房压了这么些年,真的会没有一点儿想法么?
……
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