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无法被证伪的东西,你就不能说他是错的,林时忽然想到一个特别恐怖的例子,假设在我们睡觉的时候,有厉鬼目不转睛的盯着我们,而在我们睁开眼睛的时候,它又回归虚无。
这个事情能证伪吗?当然不能,所以你不能说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林时知道这个理论是因为他把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全部看了一遍。
虽然……
从头看到尾只看懂一个证伪理论,关于索罗斯所说的反身性理论,林时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也有可能他在金融圈呆的时间不够长吧,林时能感觉到这本书的精华,但是索罗斯好像不愿意用通俗的话来解释……
索罗斯的核心投资理论就是所谓“反身理论”。简单来说,反身理论是指投资者与市场之间的一个互动影响。
索罗斯认为,金融市场与投资者的关系是:投资者根据掌握的资讯和对市场的了解,来预期市场走势并据此行动,而其行动事实上也反过来影响、改变了市场原来可能出现的走势,二者不断地相互影响。因此根本不可能有人掌握到完整资讯,再加上投资者同时会因个别问题影响到其认知,令其对市场产生"偏见"。
林时只能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人的偏见导致的原来的股价出现了偏差?但这好像也不对,人的偏见是天生的,没人可以消除偏见。
或者理解成,索罗斯利用人们的偏见导致股价的波动来赚钱?不论怎么理解,林时都感觉有点绕,相对于这个和哲学有关的理论来说,巴菲特口中所说的内在价值,以及用5元钱买10元钱的理论简单的多了。
这次林时的书单有《原则》《对冲基金奇才》《最危险的交易:做空》《股市天才》以及《猜想与反驳》
随着职位的越来越高,在销售的时候,他只需要学习一下《道氏理论》《江恩理论》《艾略特波浪》就足以应付痴迷于技术分析的股民,如果加上一点专业的会计知识,客户们肯定会乖乖掏钱买他的产品。
而在分析师的时候,林时的这技术分析方法提供不了任何的用处,作为一个价值投资粉丝,在他心中也比较排斥这种只看图表的选股方法。
只需要一想就可以想通,整个华夏几亿股民,有几个看图表赚到了钱?反倒是那些出版技术分析书籍的作者赚到了一笔不菲的利润,每次股民亏钱出错,都把错误归咎于自己学艺不精,殊不知这种方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学不学的好很重要么?
牛市看图表,70%的正确率,熊市看图表20%的正确率,长期来看,没人可以利用技术分析赚到钱,也许会有散户说机构都是靠技术分析赚钱的。
但……
人家资金量在那里,吸筹、拉升、收割、获利哪一步不是有几千万仍至于几亿的资金在操作?换一句话说,他们凭借资金的优势,根本不需要用技术分析这种东西,他们就是图形制造者!
林时觉得今年股市的投机氛围就要低很多,小的题材股炒了没用,大的炒了停牌核查,导致大部分资金全部涌向白马股以及伪白马股,媒体觉得这是价值投资时代来临了,于是发表了各类文章疯狂向股民灌输这种思想。
而有些股民在买了这种股票之后也赚到了一笔钱,于是又向其他的股友推荐,在两者不断的影响下……
一批漂亮的、业绩过的去的、单边上涨的股票诞生了,在林时看到的大盘蓝筹,中盘蓝筹上涨的时候,脑中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浮现了“美国漂亮50”的这个名词。
漂亮50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盈利增长稳定,同时也具有较高的PE比率。这些股票被视作可以"买入并持有"的优质成长股,同时也成为七十年代早期牛市行情的重要推动力量。由于人们认为这些公司的运作非常稳健,即使在经历较长时期后同样如此,因此这些股票被称为"一次性抉择"股,也就是说,一旦决定买入股票,便再不用为投资理财而操心了。
漂亮50行情的爆发阶段是1970年7月至1972年12月,这段时间代表着美国最大市值的50家公司走出了漂亮的牛股行情,股价屡创历史新高,人们被疯狂所蒙蔽,没有意识到灾难即将降临。。。
崩盘总是伴随着市场走向疯狂而后发生的。美国1973年大暴跌,曾经的“漂亮50”,“一个跟着一个被抓出来枪毙”,拥有这些股票的人损失了90%的资金。我们知道的股神巴菲特最著名的战例就是在崩盘以前的行情中及时撤退并清算了所有人的委托投资,那时候他向合作人说,找不到可以投资的低估品种了,都太贵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一晚12%不满意?()
根本不可能有永远上涨的市场,每一轮的疯狂背后都是深渊,在上涨的时候忘记了控制风险,将面临灭顶之灾。当然,现在华夏漂亮50还没到疯狂的时候,还没有创出历史新高,但是对于连续创出历史新高的股票,那些十年已经上涨了十倍的白马股,投资者一定要抱着谨慎小心的态度。
在林时眼中,炒白马股和炒题材股,不过是换汤不换药,以前几天一星期割一次韭菜。
现在……
几个月一年割一次。
时间周期虽然长了,但是利润更多,抱团的机构更多,牵扯的利益关系网更多,林时几乎都可以想象未来白马股变成*的场景,一群爱吃蜂蜜的熊传着沾满蜂蜜的*,每传到一个熊手里,这个熊总是竭尽所能吃掉足够的蜂蜜,最后才依依不舍的把*传到另外一个熊的手里。
没人注意到那滴答滴答的*计时……
很多方法在刚开发出来的时候很赚钱,比如道氏理论,保持了长达四十多年的正确,还有乔尔格林布拉特提出的神奇公式选股方法,后面之所以失效了是因为知道的人太多了。
就好像如果所有的股民都去买指数基金的话,那就没有对冲基金与共同基金的事了。
第二天,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林时的手机铃声就响了起来,他得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关于金融方面的知识,争取在交易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就。
而……
他每天下班回来已经累的精疲力尽,再没有任何精力去学习,林时在仔细想了一下之后,只好把闹钟时间设置在了五点整,然后晚上早点睡觉,这样才能在早晨挤出一个半小时的学习时间,后在通过一个半小时赶到东坊证券上班。
只有这样,他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一个半小时,林时可以把五本书每本一字不差的读上二十页,如果集中精力的话,他甚至可以快速完整的读完一本书,别人可能会觉得头昏脑涨,但林时不会,从小学开始,林时就发现了自己的大脑与别人不同,别人需要想很久做出来的题目,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是任何问题。
用当代计算机术语来说的话,可能CPU的配置比较高。
而在初中的时候,林时接触到了生物学,知道基因是会遗传的。
但……
爸爸是初中毕业,妈妈小学毕业,在学习方面他们都没有多么大的建树,林时有时候甚至一度怀疑,他是被捡来的。
林时不需要刻意思考,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答案,就好像是自动的一样,这也使得在学习方面,他不用怎么努力依然可以甩出别人好几条街来。
来到东坊证券后,就看到杰克和布莱克顶着超大的黑眼圈,旁边则放着好几瓶已经喝完的雀巢咖啡。
两兄弟朝林时挥了挥手:“早啊。”
“你们两这是去做贼了?”林时用怪异的眼神看着他们。
两人的衣服没有变,精神看起来萎靡不振,身上的香水味道也消散了。
“没,我们昨天晚上在交易美股,一直操作到凌晨几点。”
杰克又评了一大口的咖啡,然后朝着一堆咖啡瓶的位置努了努了嘴,似乎是在炫耀他们今天早上喝掉了多少咖啡。
“交易美股也不用这么晚吧?你们是全程参与了?盘前、盘中、盘后?”
林时皱了皱眉头,不怎么理解这两兄弟的所作所为,为了交易而把身体给搞垮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哦!”布莱克身体一震,好像想到了什么,他打开了交易操作界面:“林,你来看看,我们昨天操作的就是你昨天发现的芯片股票。”
林时的眼神顺着他的屏幕看去,发现他的自选股里绿油油的一大片:“这是涨跌颜色喜好么?”
杰克点了点头:“美股和华股不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