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有图谋。”
皇帝亦说:“皇儿说得对!国家大事面前,皇后不可糊涂。萧舜父子,野心勃勃。北江的皇位,他们已是唾手可得。他不可能屈尊来做明珠的驸马之一,还是想办法赶紧打消她这个念头,免得夜长梦多。”
皇后点点头:“臣妾知道了。”旋即,她又叹了口气。“臣妾原本也是属意将梁云嫁给齐王……这样吧,回头我再给他们俩安排点活动。”
太子提醒说:“记得提前把明珠支开……”
话音未落,门口的司仪便报了一声:“明珠公主到。”
还真是白天不说人,晚上莫说鬼。这一说曹操,曹操就到了。太子暗暗抹了把汗,幸好话差不多已经说完了。
“娘娘!”人还没到呢,温明珠清脆的唤声已经响起来了。随着一串轻快的脚步声,一身蛾黄衣衫的温明珠活蹦乱跳地跑了进来,眉开眼笑的,春风满面。显而易见,她的心情,非常好。
“咦,皇上和皇兄也在啊!”看到大家都在后,温明珠的脚步微微缓了缓,然后转了转眼珠子,笑嘻嘻地问。“该不会是在商量什么不好的对策吧,关于我的?”
“你啊!”皇上忍不住抬手点了她两下,宠溺的埋怨道。“鬼灵精!”
“还真在商量对付我呀!”温明珠立刻一副委屈地样子,坐去皇后身边,就搂着她的腰撒娇。“娘娘,你们怎么这样,都不疼我了!”
皇后在她胳膊上轻拍了一下:“谁叫你又欺负你皇姐了!”
“皇姐?”温明珠抬了抬眼。“她告我状了?”
“是啊!”皇后说道。“她约的齐王,结果被你喧宾夺主了,你自己说,你做得对不对?”
温明珠无奈地说道:“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啊,谁让我跟齐王殿下是老朋友。老朋友久别重逢,我总不能不与他说话吧?再说了,他与我说话,我总不能不理他吧?这不是我们东望的待客之道!”
“你还有理了啊!”皇后正声说。“趁着这会儿,皇上也在,姑姑再与你说一遍。你要招驸马,不管是陆状元,抑或是易探花,都可以,但是齐王萧舜,绝对不行。”
温明珠呶呶嘴:“我也没说要招他做驸马啊!”
“没有就好。还有,皇上是准备把你皇姐指给齐王的,你别再搅去他们中间搞破坏,知道吗?”
温明珠撇撇嘴:“可是,齐王不喜欢皇姐啊!皇上,娘娘,你们要乱点鸳鸯谱啊!”
皇后一拍她的背,责道:“他喜不喜欢,都与你无关。齐王你既然也见过了,以后别再跑去找他了,听见没有?”
温明珠不情不愿地“哼哼”,也不知道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
太子见状,赶忙加上一句:“多见齐王一次,驸马的名额就少一个!”
温明珠闻言,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对着太子怒目而视:“皇兄,你太无耻了!哪有这样的?!”
太子轻哼一声:“对付非常人,就要非常之法!”
“娘娘!”温明珠只得抱着皇后的胳膊喊屈。
皇后轻拍她的手背,柔声说:“早日将第三个驸马名额定下来,让皇上一道将圣旨下了。早日看着你成婚,姑姑也算了了一桩心事了!”
温明珠斜了太子一眼,告状道:“皇兄不给我介绍!”
“介绍谁啊?”太子没好气地说。“人家一听你的名字,早吓跑了。”
皇后突发灵感,说道:“今年的新科进士,大多进了翰林院吧?要不,明儿个,皇儿带明珠去翰林院转转。”
太子的脸骤然一黑,心里叫苦不迭,暗道母后您也是太有才了!带公主翰林院选驸马?
“好耶!”温明珠却已经拍手欣然应诺了。
“父皇?!”太子无语之下,只得求助于皇帝。
皇帝想了想,居然也同意了:“去吧。明珠换男装去,别被人发现了。不然,回头御史们的参本又要满天飞了!”
太子无力吐槽:您也知道这事传出去的话,御史们的弹劾的折子又要打鸡血似地呈上来了,那您还同意?!
但是,作为小辈,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第32章 你竟是这样的小人!()
第二天一早,温明珠就带着初一去东宫找太子。
太子看着眼前打扮得一模一样的两个小太监,就觉得一个头两个大。但是他大抵也能猜到皇帝的用意,为了能把温明珠的注意力从萧舜身上转移走,就只能牺牲自己的“爱卿”了。
翰林院掌院学士陈柏年一大早到任,就接到了太子要莅临翰林院视察的消息。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了,突然得连他这个为官多年的老臣都有些措手不及。反复自省,确定自己最近并没有做什么出格、会被人抓小尾巴的事情之事,赶紧召集全院的翰林学士、大学士,到门口列队迎接。
一应翰林学士正襟危立,以最隆重的架势迎接太子的大驾光临。不想迎接来的,却是轻装便服的太子,以及跟在他身后的两个小太监。
这使得学士们有些傻眼,但到底还是得隆重地见礼。
太子也有些傻眼。他这趟来,因为是皇帝昨晚临时决定的,他并没有派人通知翰林院他要来的消息。为什么,一众学士们却是一副早就得到消息的样子,还以这样隆重的架势,迎接他们?
难道是皇上派人通知了?
太子满腹疑问,然后就听到了身后温明珠“嘻嘻”笑了两声。太子的头上顿时挂下了两条黑线,他知道了,肯定是温明珠派人通知的。这家伙,为了让翰林院士倾巢而出,她好看个彻底,想得也够周到的!
“各位大人请起。”按捺下满腹的无奈,太子上前亲自扶起了掌院学士陈柏年。
翰林院,即为翰林学士院,是举国上下文才最好的人的聚集地。无秩品,却清贵无匹。翰林院之首,即是掌院学士,一般都是为官多年、官威,接下来一般都是直接进内阁的。历代的内阁首辅,往往也都做过翰林学士承旨。而他的老师,太子太傅沈同芳,也是在翰林院供职的。所以,对于他们,太子也格外尊敬。
“当不得众位大人如此大礼!”太子说道。“我只是一时兴起,过来看看。看看这一科的新进士们,在翰林院可还习惯?”
陈柏年会意,便遣了众学士回各自任上,他则引了太子往经书子史阁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向太子介绍说:“今科进士入翰林院者,共八人。三甲的状元和探花,二榜头名的案首,皆在其中。入院后,领了编修之职,现今都在书阁整理经史子集。”
太子问道:“陈大人觉得这八人学识如何,文才如何,可当得大任?”
陈柏年夸赞道:“论学识、论文才,八人中无人能及陆浸秋之项背。但他过于宅心仁厚,不通人情世故,不懂变通,所以若论能当大任,当数探花郎易玄之啊!易相爷教子有方,也是皇上慧眼识英才,这状元和探花,点得真可谓是实至名归!”
太子笑道:“陆状元确实有些木讷,多磨练几年,就好了。”
一边说着,一边进入了书阁所在的院区。陈柏年引着太子进入书阁转了一圈,便命人将今科的八位进士都唤了过来。易玄之与陆浸秋自然亦在其列。
易玄之向太子见完礼,起身退到一旁时,眼角的余光隐约察觉似乎有人在向他挤眉弄眼。抬头一看,赫然看到了跟在太子身后一副小太监打扮的温明珠。不由心中大喜,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他得了严凌重托,要想办法将温明珠约出来。不想,温明珠竟然像是遗忘了他这个“好兄弟”似的,一直没有来“骚扰”他。而偏偏,他最近也没有进宫的机会。
他想来想去,便想到找陆浸秋帮忙。毕竟陆浸秋还有个太子伴读的身份,三天两头会进宫。
但是没想到陆浸秋一听要给温明珠传讯,就立刻拒绝了,说是不想与她再有任何牵扯。任他怎么解释,陆浸秋就是断然拒绝。
易玄之无奈,只能作罢。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温明珠,竟然自己跑到翰林院来了!
真是,天助我也!
温明珠自然是瞧见了易玄之眼中的喜出望外之色,不由挑了挑眉。心想,易探花这是,想通了,要做我的驸马了吗?
当即向他眨了眨眼睛。
易玄之也使劲给她使眼色,暗示自己有话要给她说,让她造一个落单的机会。
温明珠回之以一个会意的眼神。她真的很好奇易玄之想跟她说什么,以往见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