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寄沧海-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叹口气掉头而走,可是谁知步子刚动,林嬷嬷却一把拉住了她。

    “阿姝!”林嬷嬷眼里含着泪,声音里都是悲痛。

    “你还小,不知道长辈间的事,一时之间嬷嬷无法和你说清楚,但将军毕竟是你父亲啊。夫人泉下有知,不会想你因为上一辈的事,割断了你们父女之情。”

    提到林柔蓝,静姝不好继续走,但林嬷嬷后半句话,却让她忍无可忍。

    她不自觉涨红了脸:“嬷嬷,你太天真了!父女之情是什么,那李明诚但凡心存一点你说的父女之情,也不会在外面另辟外室抛妻弃女!”

    也不知道是她怒气太盛,还是抛妻弃女这四个字太过尖锐,总之林嬷嬷震在原地望着她张了张嘴再也没有发声。

    两两相望,彼此都被这气氛感染,静姝一时间心如刀绞。她闭上眼不忍再说什么了,道了声:“嬷嬷,对不起。”便欲转身离开这个乌糟之地。

    不成想,也就在这时,圆拱门口踏踏踏有脚步声响起,忽然从里面走出两个人。

    这两个人全都身着藏青戎装,一个年长,一个年轻。那年长之人,走在前面,只见他剑眉虎眼,深沉肃穆。深抿的嘴角,古铜的肤色,都让他看着有些冰冷,有些无情,还有点隐隐的铁血。

    林嬷嬷一看到此人,被他的眼光一触,先唤了一声:“将军。”

    而此人向林嬷嬷微一点头,眼光却径直向不远处那抹身影看去。

    清晨浅淡的日光下,女孩眼如寒冰,神似其母的容颜在一身素淡旗袍掩映下,稚嫩非常,却又动人心弦。

    清黛修眉,樱唇粉嫩,风起处,如瀑的长发袅袅翻转。。。多年不见,记忆里的小女儿已亭亭玉立。

    他心里五味陈杂。

    不错,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李家的男主,林柔蓝的夫君,李静姝的父亲,李明诚。

第4章 中有千千结() 
适逢乱世,枭雄尽起。

    放眼此时之中国,军阀割据,硝烟弥漫。

    而我们主人公李静姝的父亲,李明诚就是其中之一。

    李明诚年少离家,弃医从戎,几十年南征北战,如今正值盛年,督三省之军,追随者甚众。

    按理说枪杆子里出政权,但雄姿英发的李明诚,似乎并没有割据为王的心。如日中天的他,因极信奉民主主义,现正全力拥护该主义发起人执政。而他只坐镇军营维持四方安稳,不过问太多政事。

    就像近段时间,国内环境风起云涌,南方系和北地军阀你来我往摩擦不断,他亲自前往西江督促练兵,为一触即发的局势做万全准备。

    没料到如此殚精竭虑之时,会猝然接到来自常州的噩耗。

    身在老家的发妻林氏柔蓝,离世了。

    消息是从承京的督军府转到西江的。接到消息的那一刻,他有一瞬间的失神,因为林柔蓝的身份,更因为离世这两个字带来的冲击。

    在安排好军务赶回常州的途中,他内心深处还在极力否定这个现实,然而奔驰向前的列车,却不断提醒他这是事实。

    柔蓝她真的去世了。

    这个沉重的噩耗,击乱了他的神智,更将经年过往里那些他试图回避的问题一下子敲了出来。

    几十年枪林弹雨,世人皆知,在沙场上,他李明诚一直是常胜将军的代名词。然而,在这个名头的背后,几乎无人知道,在私人感情这个场地,他曾经是个逃兵。

    这个逃,一半是对林柔蓝。另一半则是对他的小女儿,李静姝。

    柔蓝是他的发妻,然而在内心深处,他对这个柔弱的书香女子怜惜大过于爱。那时年少荒唐,他因老爷子包办婚姻而心存不满,婚后便以一腔慷慨报国志为由愤而离家。脱去了家庭的优渥,初时生存艰难,他无暇四顾,只专心拼搏于世。等后来连年征战小有气候,偶尔回头向家而望之时,才发现,内心原本仅有的零丁温存也已经被沙场冲刷的凋零干净。

    不过,小囡囡静姝意外的降世,却将凋零重新浇灌出了绿叶。血脉有时候就是那么奇特,那时他刚接到家中来信报喜家妻怀孕,虽然震惊但并没有真切感受到其中真味。真正被柔软击中,是后来归家看见一个会动的小团子那一瞬。

    又肉又软,圆圆的,甜甜的,咿咿呀呀,是他的女儿。

    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就像干涸的内心忽然被温泉滋润,他忽然感受到了家庭的意义。

    因为这种骤然的温存,他深觉过往太过荒唐。不管怎样,林柔蓝是他的妻,既然娶了,就要为以后的人生负责任。他和父亲商议,决定带妻女和他一起去外生活,家人只要在一起,感情是可以培养的。

    但,怎么也没想到,家人都赞同,发妻却极力抵触。或许是常年的距离,柔蓝和他相对无话,他试图与她沟通,却发现闺阁世界与外面天地相隔实在太远,他不是个很会沟通的人,柔蓝又醉心于诗书琴瑟,稍微与她多说些外事,她只觉惊扰。更别说出去生活。

    大人若不愿出去,孩子尚小,总不能离开母亲和他一起出外。他带着遗憾,再次离家在外。这样此后经年,离散多,相聚少。国内战火,国外流浪,等真正打拼出了地盘,在承京稳定下来,已是十年后。

    这十年里,他与家庭渐离渐远,初一稳定,因思念女儿,便打算将家庭全部搬到承京。可谁知,回到常州,柔蓝仍是冰冷拒绝,父亲年迈,更是不愿远离故土。他一腔团聚热情空置,心凉之余,决定独自带小女儿静姝回承京一起生活。和老爷子商议,老爷子虽然不舍,倒是没有阻止。而且还告诉了一些他不知道的事,老爷子说他常年不在家所以不知道,他的小女儿其实内心很孤单,偌大一个李家,除了祖父,孩子和别人甚少交流。他常年不在家不说,连她唯一的母亲,都没给过她亲情的温暖。那时才知,原来柔蓝不但不关心尘事,连对静姝也是不管不问,除了老爷子,静姝一无所有。

    他知道消息后很惊愕,内心除了自责还是自责。他对柔蓝虽然没有很深的感情,但常年在外奔波的心底,女儿一直是他的柔软,他决定以后要对好好抚养静姝长大,过往父爱的缺失将在未来用一百倍的关爱偿还。

    他热切满满地和小女儿交流,渴望听听孩子对未来的意见,怎么也没料到,孩子在听了他的打算后,拒绝了他的决定。

    那时小女儿已经十二岁,十二年的时光里,他只和她相处了数年。多年未归,老家与他脱离,林林总总,在孩子长大后,父女已经生疏。但或许是父女天性使然,小阿姝虽然对他生疏,却并不漠然。她告诉他,老爷子对她说,他在外面建功立业,所以,他不在家时,她内心虽然很想他,却不敢表露。这话让他泪奔不止。他问她,那为什么不愿意随他去承京?小小的孩子却回答,她不想把祖父和母亲留在家里。祖父是他的至亲,养她长大,如今祖父已年迈,她更不能离开他。至于她的母亲,她说她虽然不懂大人的心,母亲终归是母亲。她愿意替他看着李家,看着家人,直到无能为力为止。

    就这样,携女去京的愿望终未成形。但因为和小静姝的这一番畅谈,两人有了前所未有的沟通。自此以后,无论在承京多么忙碌,三省内外军政之事压得人多么喘不过气,他都和家里保持着书信来往。书信里,他常单独与小女儿去信,问她近况,问她学业。虽然相隔千里,却似有咫尺的温暖。

    他以为他会一直和家庭,和发妻,和女儿如此维持下去,直到相聚的一天。

    没想到世事难料,他会遇到了生命里第二个女子,顾兰洲。

    兰洲出自承京百年大户顾家,出过国,留过洋,思想睿智成熟,感情上却又单纯热情。他和她相识在一个政界宴会,兰洲作为顾家小姐伴父出席,与他一见倾心。

    他承认,在多年没有感情生活,独自一个人生活的岁月里,兰洲的出现就像一束不曾有过的阳光,照亮了他干涸的生命。兰洲在感情上热情奔放,怀着一颗对他这个冰冷军人单纯的仰慕和照拂,初一见面,便要求和他来往。这种主动和热情,太意外,又太甜蜜,他几乎陷入其中无可自拔。最后还是女儿的日常来信,给他以闷头惊醒。

    不错,他还有家庭。发妻柔蓝虽然不是所爱,但至今毕竟仍是他的妻。更何况他和她还有个心头肉的女儿。即便是为了静姝,他也不能破坏这个家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