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人!”就在仆人站在原地看着赵林峰等人离去时,忽然听到别院之中传来了许邵的声音。“来了!”仆人连忙应了一声,小跑着向别院内而去。“大人有何吩咐?”仆人来到许邵面前,躬着身对许邵说道。“去,将我从兄许靖找来,下一次‘月旦评’,要加上一个人物。”“是,大人,小的这就去。”仆人说完,便去传命。在仆人走后,许邵又重新回到亭子中,又唤来一个仆人,让其温好一壶酒,并拿来两个酒杯。等到酒已温热之时,许靖也来到了别院之中。“子将,听你的仆人说,你打算在下一次‘月旦评’加上一个人,不知贤弟要加上什么人?”许靖来到亭子内,坐到了许邵对面。许邵没先回答许靖的话,而是端起酒壶,给许靖面前的杯子里倒上一杯酒:“文休兄,你来的可真是时候,我这酒刚刚温好,来尝尝如何。”许靖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啧啧称赞:“不错,温得刚刚好。对了子将,你还没跟我说呢,你想加谁?”
“我想加上渔阳太守赵林峰?”许邵说道。“渔阳太守赵林峰?此人虽说在这两年也算是有些功劳,但其不是士人,又不已才学著称于世,官职也不高,这样的人物放到‘月旦评’上恐怕不妥吧?”许靖对许邵的建议持一种迟疑、反对的态度。许靖的反应早就在许邵的预料当中,他也想好了该如何去说服他:“不满文休兄,此人是我平生以来,看不透的第一人。”“你说什么,连贤弟你也看不透?”许靖大惊,他可是直到许邵的本事,之前的人物都被许邵一眼看穿,现在居然有一个看不穿的。“正是,完全看不透,但我总有一种直觉,此人来日必定前途不可限量。这等人物,应该能上‘月旦评’了吧。”许邵说道。“既然如此,下次‘月旦评’就加上他。”许靖答应道。
赵林峰不知道他已经上了下一次“月旦评”的名单之中,他将许邵给自己说的话跟赵雷刘裕两人说了之后,两人都是十分愤懑,但是事已至此,木已成舟,又能如何?赵林峰将准备回去找许邵的二人拉住之后,赵雷说道:“主公,那之后我们该朝哪里走?这颍川还去不去?”这颍川还是要去的,就算没有许邵的评语,这颍川还是得去的,万一运气爆棚真的撞到了一个呢!“我们去颍川!”
赵林峰一行人开始向西北反向而行,这汝南郡紧挨着颍川郡,几日光景,赵林峰就来到这颍川境内。颍川境内,人烟稠密,人口众多,经济繁盛,人才济济,在汉末三国出了不少名士,这些名士当中,最让赵林峰敬佩、喜欢的,就是有“鬼才”之称的郭嘉。郭嘉一生算无遗策,几乎所有的谋划从未失手过,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可惜天妒英才,郭嘉年仅三十八岁便英年早逝,而郭嘉去世那一年,刚好是公元208年,也正是在这一年,曹操举大兵南下,意图剿灭刘备,横扫江东,一统九州,结果在赤壁被周瑜一把大火,将他统一全国的抱负烧的一点不剩,而赤壁之战,也是被后世认为是“智慧的化身”的诸葛孔明出山之后的第一次正式亮相。可惜,就差那么一点,真的就差那么一点,郭嘉和诸葛亮就可以正面碰撞出火花。郭嘉死之前,曹操是战无不胜,可是郭嘉一死,便立有赤壁之败,在赤壁之战之后,才会有演义中曹操那著名的一句话:“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不过一想郭嘉在170年才出生,现在也就是个14岁的少年,而且郭嘉家境还不好,找到郭嘉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还是找荀彧、荀攸之类的比较靠谱。
第九章:荀氏荀彧()
颍川郡,毗邻司隶州,有“天下之中”的美称,在汉晋时期,流传着“颍汝多奇士”的说法,在汉晋时期许多著名的士卒都出自颍川地区,其中颍川荀氏,更是其中众多士族的代表。整个荀氏家族,为史籍所记录在案者,就有一百多人,要知道古代的史书都是惜字如金,能在其上露个脸那是多么大的荣誉,平常人家恐怕能有一两个青史留名的,就得供起来,供后人膜拜,而后家族中人更是将其后人的身份视为荣耀,动不动就说“我是谁谁谁的后人,谁谁谁是我祖宗!”说话时,自豪感油然而生,可是这种人物,对于颍川荀氏来说,就是要显得普通得多了,青史留名那是正常,如果有一代人居然一个人都没被史书写上去,那才叫不正常呢。而在这些荀氏英才当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要数荀彧和荀攸两叔侄。既然来了颍川,就算知道荀彧荀攸这等大才很可能是看不上自己的,但是自己也得过去看看啊。而荀氏位于颍川颖阴,赵林峰也是马不停滴,率领众人直奔颖阴而去。
众人来到颖阴,虽然知道荀氏一族就在颖阴,但是不知道在哪。赵林峰将商队众人安置下来之后,留下刘裕看管,他和赵雷二人一人换了一身书生装扮,来到街头。可是他俩人生地不熟,谁也不知道荀彧荀攸他们住在哪,只能靠问。
赵林峰在街上拦住一个过往的行人,很是客气对他说道:“这个兄台打扰了,在下想问一下荀彧荀文若家住何处?”行人一听赵林峰问的话,当即说道:“荀大人家啊,你顺着这条道一直走,走到头儿向左拐,然后再向南走,过了两个路口之后再向左拐,进去之后第三个口再右拐,你就能看到荀府了。”行人很是热情,说得也是非常详细,洋洋洒洒说了一堆,终于是把赵林峰给说迷糊了。赵林峰想在自己脑海中回忆刚才行人所说的话,但是努力了半天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随后用一种有些抱歉的语气接着对行人说道:“这位兄台,刚才在下没有记住,能否请兄台再说一遍,在下感激不尽。”“这样啊,那这样,你顺着这条道一直走,走到头儿你再问别人好了。”行人想了想,对赵林峰说道,说完之后转身欲走。赵林峰见状连忙一把拉住了他,行人被拉住后有点疑惑地看向赵林峰。
赵林峰一脸歉意说道:“这位兄台,如果我们走到头儿之后,没人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走,那又该如何?所以,在下恳请兄台能否能为在下引路,当然,在下肯定不会让兄台白跑一趟。”说着,赵林峰从袖子里掏出几两碎银子,递向行人。那行人没把那银子接下来:“这荀氏一族是我颖阴名门,在我们颖阴,谁人不知荀氏家在何处,你就放心去吧。这些银子你也收着,我现在真有急事,不能带你们去,不过你们放心,听我的没错,肯定能找到荀大人的府邸。”说完之后,行人转头继续急匆匆地赶路。人家都这么说了,赵林峰也不好意思继续拦着人家,也只能让其离开。
“主公,我们现在怎么办?要不要再拦住一个人问一问?”赵雷低声问道。“不用,走吧,听那人的口气也不似说谎。”赵林峰说完,率先迈步而去,赵雷紧随其后跟上。两人顺着当前这条街走到头儿之后,又拦住一个行人询问荀氏的府邸,果然这个行人马上说出了该怎么走,但是说到后来这个行人自己都觉得自己说得啰嗦,索性最后说了一句话总结:“你就一路走一路打听就行了,整个颖阴就没有不知道荀府的人。”事实证明,这句话所言不虚,一路上赵林峰随便问个人,无论是男是女,无论是老是少,都知道荀府到底往哪走,本来以为颇为难走的一段路,没想到竟然如此顺利,不多时,两人就来到了荀府门前。
如今到了荀府,赵林峰却在门前有些踌躇不前,他感觉有点忐忑,就好像一个小粉丝即将见到偶像是一个感觉,当初见到曹操和孙坚的时候,是在战场上,当时一门心思都在怎么破敌,而且是先见的面,后知道的他们二人的身份,没有心理准备,见了也就见了,这跟见荀彧不一样,这一次是赵林峰知道他要见的就是荀彧,有了心理准备,这感受自然又不一样。但赵雷不知道赵林峰的真实身份,他有些纳闷,为何主公好不容易来到荀府门前,却又久久不去扣门,反而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不过赵雷也没去出声,他只以为赵林峰在想些他所没想到的一些东西。
赵林峰看着府门之上大大的两个“荀府”二字,心中又将荀彧的评价默默过了一遍:“荀彧,被人称之为有‘王佐之才’,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赫赫功劳,为曹操推荐了戏志才、郭嘉、陈群、荀攸等等众多人才被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今天,终于能有机会见一见其面目了。”终于,在站了许久之后,赵林峰迈步来到荀府门前,敲响了荀府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