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诱众人,而且还不会让你在不知不觉间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赵林峰也不例外,尽管脸上依然保持着镇定,但抑制不住的上扬的嘴角出卖了他,他内心里十分享受和满足,直到他在不经意间看到那一幕。那是一个夹杂在人群中非常不起眼的一个佝偻的身影,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她不像她身边其他人一般挥舞着手臂,向赵林峰狂热地欢呼,她的一双眼睛一直在长长的队列中逡巡,但是一直没见到那个她想看到的身影,昏花的眼睛中渐渐出现焦急的神采。这一个老妇人在找什么,赵林峰心里很清楚,她肯定在找他的儿子,她的儿子肯定就在密云军中,但是看她的样子很显然并没有找到,很可能她的儿子已经倒在了后关,倒在了追击的路途中,倒在了激烈的战场上。在那些尸横遍野的战场上的某一个角落,她的孩子静静地躺在那里,再也无法来到她身边,亲口喊她一声:“娘!”
看到这个老妇人的样子,赵林峰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她现在怎么样?肯定以为自己已经死了,一定非常难过吧?她会不会也像这个老妇人一般,在家里看着自己的照片,幻想着自己也有一刻能重新出现在她面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已经长大成人的自己,竟然连半日的孝道都没尽,就让自己的母亲遭受丧子之痛。
而像这位老妇人的人肯定不在少数,虽然这次追击大获全胜,但是肯定也会有所损伤,而这些对于将军们来说很可能只是一个数字的士卒,他们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双双期盼、担忧的眼睛在看着他们,他们是别人的儿子、丈夫、父亲。这一战下来,又会有多少家哭声震天,经历这种丧亲之痛?赵林峰不知道,他也不敢去想,心中那种飘飘然的感觉早就没有了,那种大胜而归的喜悦之情也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刹那间,在赵林峰脑海中闪过这么一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在那“万骨枯”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伤心甚至破碎的家庭。
当时赵林峰正率领大军入城,也不好停下来去问这个老妇人,但他悄声对身边的慕容燕吩咐,让他在之后查一下这个老妇人的情况,看是否有她的儿子在密云军中当兵。入城之后,回到官邸中,赵林峰无心处理政事,那些政务几次被他拿起来,又几次被他放下去,他现在就在等慕容燕的回话。慕容燕办事效率很高,很快他就带回了确切的消息,那位老妇人的确有儿子在密云军中当兵,经过确认,老妇人的儿子已经战死沙场。在她家里,还有一个小儿子,今年还不到十岁,她们一家三口是逃难来到密云城,之前赵林峰“以兵代赈”,从难民中招募士兵,老妇人的大儿子应征入伍,而大儿子的军饷也是这一家三口赖以生存的救命稻草。而现在,这根稻草沉没到水底。
赵林峰听后默然良久,最后喟然而叹,重重地叹了口气,对慕容燕说道:“鹏飞,你马上派人,去查探看看那些战死、残疾士卒的家人家人情况如何。”慕容燕先是领命,而后问道:“大人,您让末将去查这些干什么?”“这些士卒为我密云城战死沙场,既然他们将性命交付于我,那我不能让他们的家人受苦。”赵林峰说道。慕容燕一惊,他从来没听说过还为战死士卒的家人操心的主公,他对赵林峰说道:“主公,我密云军征战无数,不知有战死了多少士卒,更不知有多少士卒伤残回家。如果真要按主公所说的话,恐怕花费巨大,我们可能承受不住啊!”
赵林峰不说话,他只是带着慕容燕来到了三楼,一指城门方向的一座巨大的石碑说道:“鹏飞,知道那是什么吗?”慕容燕看了一眼,对赵林峰说道:“末将当然知道,那是英烈碑,英烈碑上将历次大战中战死将士的名字雕刻其上,全军上下无不为此感念主公,愿为主公效死!”赵林峰点点头:“不错,那正是英烈碑。鹏飞,你可记得,我在决定立英烈碑的当日,还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吗?”赵林峰问完后,不等慕容燕回答,又自问自答道:“那日我曾断剑立誓:‘卿等不负我,我定不负卿等!’如今一年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当日之事现在回想起来历历在目,当日之誓言言犹在耳,可是我并没有做到。还好,现在还不算太晚。”赵林峰说完转过身,看着慕容燕郑重说道:“所以,我要补上这一年多来我未曾实现的誓言,否则我心不安。”“末将领命!”慕容燕看着赵林峰,突然单膝跪地,抱拳低喝一声,声音中蕴含着压抑的激动。很快,慕容燕就以一种极高的热情来完成赵林峰的命令,除了那些实在是查不到半点消息的士卒之外,其余那些战死和伤残的士卒家人全都找到,并且从公孥中拿出专门的银子让他们不至于衣食无着,甚至还专门设置了相应的机构精忠司,来负责这一系列的事务。这一切在此次赵林峰率军出征乌桓之前,已经颇具雏形,军心大涨,士气大振,人人乐死,无不踊跃。但是赵林峰还是决定,能少死伤点士卒,就少死伤点士卒。
“主公,既然那楼无暇他顾,末将以为不如我们将楼班围起来,如此一来,他见逃跑无路,定将归降主公。”慕容燕建议道。一旁的赵雷提出了反对意见:“主公,末将以为鹏飞此计不妥,我军只有三万五千人,楼班整个部落恐不下五六万之数。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如今我军不要说是楼班的十倍,甚至士卒数量都不如楼班,这种情况下还包围楼班,就算能包围,恐怕也会被楼班轻易突破包围,甚至还可能利用我军兵力分散之机,将我军各个击破。”赵雷说得也很有道理。
“可是如果我军不将楼班包围起来的话,楼班万一跑了怎么办?”慕容燕说道。赵林峰沉思了,又开始借鉴之后发生的诸多战例,然后对众将说道:“我看不如这样,不如将我军一分为三,每部一万人,互成犄角围住楼班。剩余五千骑兵作为机动,防止楼班突围。在三部之间,多派斥候,查探楼班的一举一动。”众将听后眼前一亮,赵林峰这个主意好啊,谁会包围就只能围个水泄不通的?如此一来不但围住了楼班,断了楼班逃跑的可能,还避免了兵力分散的弊端。赵林峰提出这么好的办法,众将自然是毫无异议,全都支持。于是,很快密云军就分成了三部,分别由慕容燕、赵雷和刘裕统帅,赵林峰亲率五千骑兵作为机动,将楼班包围起来。
密云军的动向自然瞒不过扎木合他们,楼班接到消息之后有些焦急地问扎木合:“赵林峰他到底要干什么?”扎木合神色严峻:“大人,赵林峰很可能想将我们包围起来,不放过我们任何一个人。”楼班有点急了:“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赵林峰将我们包围起来?他们现在兵力分散了,正好给了我们各个击破的机会,我们正好可以将其一一击破!”“大人,此事没这么简单,密云军这三部之间的距离并不远,相互之后都能很快支援,如果我军不能在短时间内将其一部击溃的话,就要面临腹背受敌的险境。而密云军每一部都有上万兵马,凭我军现在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将其击溃。”“那我们现在到底该怎么办?”“大人莫急,只要等到那楼的援军,就算赵林峰不想撤也不行。时间过了这么久,传令兵想必马上就要回来了。”扎木合安慰道。
扎木合所料不差,果然没过多长时间传令兵就回来了,而之所以这个传令兵能够活着回来,都是赵林峰想让他回来,如果真想隔绝楼班与外界之间的联系,这个传令兵早就被在楼班部落附近游荡的斥候给干掉了。赵林峰之所以让传令兵活着回来,是因为他带来了赵林峰想让他带回来的消息:“大人,不好了,那楼大人那里正在遭受鲜卑贺六浑的进攻,战事吃紧,那楼大人根本抽不出兵力还援救我军!”
传令兵带回来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将扎木合等人全都劈傻了。如今他们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那楼身上,结果那楼这个救星现在都已经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那楼班他们又该怎么办?楼班当场暴走:“这个该死的贺六浑,平日不见他如何生事,怎么偏偏在今天来了?真是该死!”随后,他又把气撒到了扎木合身上:“扎木合,这就是你的好计谋,说只要向那楼求援,那楼就一定会派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