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园悠闲小日子-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的一处院子放开,作为书塾。周围村镇的孩子,只要给老师交了束侑都能去上学。那坐馆的老师是个落第的老秀才,手底下也教出过两个秀才,为人最是端方严肃的,村里那些皮猴子们见了他跟鼠儿见了猫似得,一个个老实知礼不少哩……”

    林氏听郭婆子说话,眼睛越来越亮,见郭婆子住了口,赶忙上去添茶,添完茶又不由得扭头去看公婆。

    谢王氏听了,不住点头,谢青山也坐在傍边微微颔首,有些满意的模样。

    “志远哥,志诚哥,嘿嘿……”谢萱朝兄弟两人努了努嘴儿,不怀好意的笑起来。

    谢志诚不由得苦了脸,他正是好动好玩的年岁,让他老实坐一会儿都像杀了他一样,何况坐一整天呢?

    谢志远反而笑出了花儿,以前看别人能上学识字,他是有些羡慕的。

    “我郭婆子一口唾沫一个坑,从来不说大话的,不信你们自去打听!赵家二姑娘那弟弟也在学堂里上学哩,倘若都进了学堂,那不是侄儿和小舅子一块儿学习?就是将来长大了,也能互相帮衬哩!”郭婆子又将话头转了回来。

    “那姑娘家姓赵?性情如何?她父母为人如何?”谢王氏就问,已经得了学塾的消息,他们肯定以后还要去仔细打听的,眼下还是先问问这赵家姑娘要紧。

    “这赵二姐啊!生的长条身材,杨柳腰儿、瓜子脸儿、杏仁眼儿、樱桃口儿,真是个花容月貌的!不只如此,赵二姐女工针指、厨上灶上都能拿的下来!最是个百伶百俐的人儿,正与你家二小子相配哩!”

    郭婆子一番夸奖,直把那赵家二姐夸的天上有、地下无,仿似个九天上的玄女、南海中的菩萨一般儿。

    谢平安原本浑身不自在,耳朵里听着郭婆子这番描述,不由得神思摇、目光恍惚,仿似看到那赵二姐站在他眼前似得,连谢萱嘘他都没听见。

    “我小舅这是思春了!你看他,魂儿都飞了……”

    嘘了他两声没得到回应,谢萱小声跟谢志远谢志诚两人嘀咕道。

    仔细想想,这个年纪在后世也是该上大学的青年了,理该身心萌动,不正是思春的时候?

    “什么是思春?”谢志诚还在低头苦恼将来上学堂的事,听得谢萱吐槽,不由得问道。

    “傻二哥!问你哥去!”谢萱无奈的白了他一眼。

    谢志远面对弟弟的问询,只是装傻。

    谢王氏却不像她那傻儿子一样,全信了郭婆子这一套说辞,只是问道:“倘若这赵二姐如此好煞人,怎地十八还没嫁人?又怎会说与俺们谢家这样寒家?”

    “哎唷!老姐姐,你可别恁说,你挑人家,不兴人家挑人?正是这赵二姐模样、性情、针黹、厨灶样样都好,也没个后生配得上,才多蹉跎了两年。要我说啊,这不正是给你家二小子留的嘛!这是天定的姻缘,月老牵的线呐……”郭婆子一副你们占了大便宜的表情。

    谢王氏有些迟疑的旁敲侧击道:“倘真是如此,我家平安也不知能不能配得上,她那样好闺女,彩礼想必不低吧?”

    “哎,什么彩礼不彩礼的,赵家说了,假如两个孩子对上眼儿了,就算不要彩礼,只要两个孩子过的和和睦睦,他们做父母的才是放心哩!”郭婆子眼睛一转,笑呵呵的说道。

    谢青山和谢王氏听得这话,不由得微笑着点头称是:

    “正是这个理儿!咱也见过那等嫁闺女的,要上许多彩礼,恨不得把闺女给卖了,弄得男方借债亏空的,等闺女真嫁过去,还不是要闺女一起还债受苦么!”

    “正是如此!”郭婆子笑的眯了眼,“这到底成不成还要相看相看,咱自把赵二姐说的花儿一样,也还得贵家相得中才行,是不?我可不是那等口空白话、满天胡扯硬撮合山……”

    “那当然,郭保山向来是有一说一,不是那等三姑六婆,混口胡编,两座山也要硬撮合到一块儿的人……”谢王氏也笑着说着客套话。

    于是两下里商定了相看日期和地方,就在定在三日后上午半晌,在县城长寿里的臭水巷,有个刘家茶局子,到时候去那里相看。

    谢王氏进房去拿了五十文钱做谢媒人的车驴钱,看郭婆子斜骑着毛驴儿摇摇晃晃的走了。

第33章 探消息() 
回到堂屋,大家一起说起这事儿来。

    谢王氏笑着看看谢平安,跟谢青山说道:“如今平安也大了,虚岁一十八了,也该是说亲的年纪了。即便咱自家不急,这有人替咱们想着这事儿哩!”

    “改明儿也该抽个时间,把西厢那两间房重新整整,再盖个倒坐房,把厨房和杂物间移过去,给腾出地方来……”谢青山就思量着说。

    “要我说,还是盖一座青砖大瓦房的四合院,住着冬暖夏凉,不用每到下雨就上房顶铺茅草,我姥爷在村里行走也有面子哩!”谢萱就笑着说。

    听谢萱这么说,大家都望向谢青山。

    谢青山一听,眼睛一亮,低头思索起来,口中念念有词道:“手头的银两倒是够,就是花完就没个余钱了,要是万一有个啥事体,手头还是挪移不开啊……”

    “咱家小麦也种了,庄子也买了,就是冬季种菜的草棚子也搭好了,菜苗也买好了,也没啥可花用的地方了。等冬季蔬菜下来,咱们还有不少进账哩!”谢萱就伸着指头盘算道,“对了,志远哥和志诚哥上学还需要交束侑哩!”

    “对,得抽个时间去柳树屯问问,看那学堂在哪儿?老秀才收多少束侑?”谢王氏就看着两个小孙儿乐淘淘的说。

    “爹,娘,明日也没啥大事,要不我和平田跑一趟去看看?”林氏一听此话,迫不及待的说道。

    “不用,这是事关子孙后代的大事,明天我和平田亲自去看看,你们娘俩在家。”谢青山一锤定音,林氏也便罢了。

    “盖房子的事儿再说,倘是今年冬季蔬菜挣了银钱,春天就盖青砖瓦房;倘是折了本,就只盖了倒座房,腾出东厢房来给平安娶媳妇用。”谢青山说道。

    这是老成持重的决定,大家都没意见。

    第二日,果然谢青山和谢平田两人赶着骡子去了柳树屯,去打听沈大户办理的书塾。

    原来这沈大户是个贩布起家的富商,早些年从松江贩三梭布、绫纱、剪绒毯、番布、兼丝布、药斑布,又从江宁﹑苏州﹑杭州贩纱罗﹑妆花锦缎,县城省城里都开着几个铺子,专管布匹生意,积攒了这大笔财富,光是手头银子也有几千贯钱,又在老家临漳县买地购房。

    因沈大户年纪大了,懒怠出远门,家里生意都交给儿子打理,就在老家柳树屯颐养天年起来。

    又因为早年往来贩布,受着几个官吏各种吃卡拿要的窝囊气,心中定要子孙争气,所以延请名师教导子孙。

    谁知,几个子孙里竟没一个读书的好苗子,每日只是斗鸡走狗混耍。于是这沈大户就将一处院子放开,专门作为学塾,向周围几个村落放开,只要交得起三两银的束侑都能来此上学,一是用旁人家孩子激励儿孙努力,二是如果学塾中将来出几个生员秀才,又甚至是为官做宰的,也要感念他的带契扶持,这对一个商人来说是有很大好处的。

    到傍晚时候,谢青山和谢平田回家来,晚间吃饭时,大家说话,谢青山和谢平田就将情况都说了。

    “眼下马上就要入冬,正是冬学开学的时候。那些家中有在学塾上学的人家说,六岁以上、十六岁以下都收的。哪怕五岁,只要懂事知礼,也能破例收得。”

    谢青山有滋有味的吃了一筷子油渣炒白菜,笑眯眯的看着八仙桌对面的两个孙子。

    听得此话,大家都心生欢喜,只有谢志诚愁眉苦脸,只将筷子在面粥里捣来捣去,就连平日里爱吃的金灿灿炒蛋都没了胃口。

    “志诚啊,我看你咋不高兴?不想上学?”谢青山注意到了小孙子神情萎靡,不像是高兴的模样。

    “啊……不是……”谢志诚还是会看脸色的,身旁爹和娘亲的脸色都阴沉下来,要是他敢说一个“不”字,恐怕马上就要屁股开花。

    “那怎地连最爱吃的炒鸡蛋都不吃了?”谢王氏关心道。

    “我……我肚子疼,吃不下饭!”他急中生智道。

    “嘿嘿……”谢萱忍不住笑出声来,“既然志诚哥吃不下了,拿我替你吃了呗!”

    “爹,娘,你们甭理他,想是白日里混耍时喝了风,明日拘他在家一日不准出门,便就好了!”林氏自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