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忙跟着大哥来到了钱氏的院子里。钱氏正带着两个女儿摆好了饭菜等着蒋德功呢。
一家子人正好团团围坐在乌木八仙桌旁。蒋德章就把外头听来的话学说给了钱氏听。
钱氏忙对自己两个女儿蒋诗静和蒋诗韵吩咐,“你们拣些饭菜到里屋吃吧。”
蒋德章顿时脸红脖子粗起来,他一个大男人家。身下只有秀姑一个女儿,还是跟在王氏身边的,哪里知道这些忌讳?
忙放下筷子朝钱氏施了一礼,红着脸。“大嫂,是兄弟鲁莽了。没想到这些话两个侄女不能听!”
“罢了,你一个大男人家,关心仕途就够了,这些内宅的龌龊事儿你上哪儿懂?”钱氏拿起雪白的帕子揩了揩嘴角。淡淡道。
“这事儿既然传扬出去,看来瞒是瞒不住的了。都怪我治家不严,等我查出来是哪个下人胡说八道的。看我不拿家法治他!”
钱氏一脸的恨意,看上去悔恨无比。
蒋德章一听自己这个贤良淑德的大嫂自责上来。惶恐不已。大嫂是个什么样的人儿?
那是出身名门望族,让他和大哥敬重敬仰的人,从未被人说过不是,这两年要不是大嫂亲自打理他的生活起居,他怎能顺顺当当地中了进士?
自打王氏过来,给大嫂添了多少麻烦?如今又出了这等丑事,让大嫂没日没夜地给他操心不说,还要担上一个治家不严的名声。
他,实在太不应该了。
蒋德章涨红了脸,一拳砸在了八仙桌上,震得桌上的盘子碟子一跳老高。
“大嫂,这不关你的事儿,都怪小弟不好,让大嫂您担心了。等秀姑的亲事定下来,我就休了那淫妇,让她滚出蒋府去!”
钱氏揉着眉心,装作为难的样子,“二叔功成名就,本是阖家团聚,喜乐荣华的时候,谁曾想出了这等事儿?”
见蒋德章一脸的羞愤,钱氏眼波一转,叹息一声,“只是京中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关乎王氏的流言蜚语,我看这事情还是宜早不宜迟。晚了,连秀姑的名声都跟着败坏了。”
蒋德章望着大嫂一脸的悲悯神色,心中感动不已。他到底是个书生,只知道读死书,不懂后宅这些手段。当即点头道,“等明儿我就让人去告诉大姐一声,让她尽快和安国侯府的老太君商议,看看这两日能把亲事定下来不?”
钱氏一听这话,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她千算万算,就是想败坏了王氏的名声,好让蒋诗韵无人问津的。
可是大姑姐一心想撮合那蹄子和宋徽,她拦也拦不住。
如今出了这事儿,她不信安国侯府还敢娶那贱蹄子?
趁着现在亲事还未定,蒋德章一纸休书把王氏赶出去,蒋诗韵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可蒋德章这个木头呆子偏要等着女儿亲事定下来再写休书,这怎么能行?
钱氏面上带了丝不悦,瞪了蒋德章一眼,“二叔这是没把大嫂的话放在心上啊?弟妹出了这等丑事,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的,还留在我们府上,岂不是连你那两个侄女都跟着遭殃了?”
蒋德章听着这话有些重了,不由犹豫起来。
他虽然是个只读死书的呆子,可也知道休了生母的女儿不会有什么好名声的。
正犹豫着,钱氏忽地一下撂了筷子,起身怒气冲冲地往外走去。
蒋德章一下子懵了。
他真是该死,怎能让大嫂生气呢?
他立即追出了院外,连声喊着,“大嫂,我这就写,我这就写!”
已经到了院门口的钱氏身子顿了顿,唇角上翘了一个愉悦的弧度。
夜深人静,京中除了偶尔的梆子声和犬吠,就没有别的杂声了。
安国侯府的一处院子里,却忽然灯火大作,人声鼎沸起来。
正屋的床上,麻青色的纱帐被扯烂在地上,屋内两个小丫头战战兢兢地避在墙角,两个值夜的老成婆子正搓着手不知所以。
一个婆子看了一眼,忽然惊叫一声,“快去报老太太……”一个小丫头就慌不择路地往外跑。
等安国侯府的孙老太君气喘吁吁地赶到的时候,就见屋内一片狼藉,自己的长房长孙宋徽正躺地上,身子蜷缩着,浑身痉挛,面色青紫,口吐白沫,已经没有了意识。(未完待续)
ps:还有一更
九十二章 提亲()
孙老太君只觉得自己的头嗡的一下胀大了,浑浊的泪沿着松弛的脸颊就滚落下来。
这个孙子幼年丧母,跟在她身边长大,又是长房长孙,担负着整个侯府的责任,怎能不让她又急又痛?
见孙儿的牙齿咬得咯咯响,孙老太君双目一立,呵斥着手足无措的丫头,“都是死人吗?怎么伺候的少爷?”
上前就抓过一个丫头的手往宋徽嘴里拼命地塞,“徽儿,好孩子,别咬着自己的舌头!”
已经陷入昏迷状态的宋徽,下意识地就狠命地咬住了丫头的手,疼得丫头“啊呀”大叫起来。
孙老太君的龙头拐杖往她身上打过去,怒喝,“再敢叫立马打死你!”那丫头只好咬牙忍着钻心的疼,面色苍白,浑身抖得如同秋风中的落叶。
宋徽的嘴里冒出血水,可被咬着手的那个丫头却一声都不敢吭。
足有一刻钟,宋徽忽然两眼一翻,昏倒在地上。
孙老太君立即命人把宋徽给抬到了床上,而那个丫头的右手,已经鲜血淋漓,惨不忍睹。
大丫头琉璃这才扶着孙老太君走上前,看着宋徽气若游丝,面色青白,她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琉璃忙问,“老太太,可否让人去请太医?”
孙老太君却缓缓地摇了摇头,只道,“你留下伺候徽哥儿。”
琉璃忙答应了,孙老太君这才扫一眼立在角落里的宋徽的丫头和婆子,扬声朝外头吩咐,“把二太太叫来!”
外头伺候的丫头赶紧答应一声,不多时。就听见外头一阵脚步声,蒋氏挑帘而入。
深更半夜的,蒋氏已经歇下了,闻听连头都没顾得上梳,只挽了一个圆髻,就披了一件裘衣扶着大丫头翡翠的手赶了过来。
一进屋,就见孙老太君正坐在外间的太师椅里。琉璃正给她轻轻地揉捏着太阳。
蒋氏忙问。“老太太,您这是怎么了?”来的路上她就听说了宋徽病发,自是知道老太君这是着急上火了。
“无妨。不过是太阳这处紧巴巴的。”孙老太君异常疲乏,让丫头给蒋氏看了座,这才言归正传,“想必你也知道徽哥儿的病了。叫你来,不为别的。先把这几个丫头婆子给料理了,她们可是看见了的。”
伸手一指角落里的丫头婆子,吓得那几个人浑身瑟瑟发抖。
蒋氏明白孙老太君的意思,以前也不是没干过这样的事儿。略一沉吟,就道,“这两个丫头就卖到偏远的地方吧。这两个婆子年纪大了。暂时先送到庄子上安置了。”
这样的小事孙老太君也不想操心,只是点点头。蒋氏就挥挥手。自己带来的几个婆子饿虎扑食一般本想角落里的几个人。
那几个人吓得面色发黄,赶紧跪下磕头求饶,可是涉及到侯府的秘辛,蒋氏怎么可能会松口?
宋徽的怪病万一传出去,京中哪家名门闺秀还敢嫁给他?
处置了下人,孙老太君就问起蒋氏来,“上次你二弟家的侄女来给我拜寿,我见了,觉得那丫头倒是朴实无华,别有一番风韵。眼看着徽哥儿年岁也大了,不如,明儿,你带了官媒去一趟?”
听见孙老太君吐口,蒋氏的一颗心终于落到了肚子里。
可心里还是忍不住暗骂:上次答应的好好的亲事,后来不是又不提了吗?这次要不是宋徽发作了,这老狐狸才不会这么痛快呢?
蒋氏面儿上分毫不露,点头应承,“媳妇谨遵老太太的指示!”
第二日,一大早,蒋氏就带了官媒和庚帖来到了蒋府。
而此时,蒋德章已经写好了休书。
他终是不大放心,想先让人去问问大姐,还没等人去,就听门上人来报大姐来了。
他连忙把写好的休书压在了书案上,自己风风火火地就向花厅走去。
钱氏带着两个女儿蒋诗静和蒋诗语迎了出来,和蒋氏携手入了花厅。
蒋氏见二弟也过来了,就笑道,“……正好要找你呢。”
钱氏一听这话,心里就漏跳了一拍。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蒋氏好端端的怎么会找蒋德章?
她陪着笑脸问道,“不知道大姐找二叔何事?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