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老眼中却是露出几丝倔强。
曾瑜将这一幕收入眼中,心里无声叹息一声,这该死的苦满儿,自家女婿都要拆台,苦家真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看来念在月姬的那丝情分,也越来越薄了,只是现在还不是算账的时候。
看着这些人迟疑的脸色,他也知道这些人始终是不甘心放开在虎策府地盘内仕途的想法,对于这些,曾瑜也考虑让出一些利益来弥补,至少眼前还需要这些腐朽的豪绅士族阶层。以后怎么办,还是得看庶族和寒门子弟自身的努力。
曾瑜亲自上去揽住蛮龙,将其搀扶起来,诚挚地说道:“蛮龙兄,科举这个事情也怪得我,没和大家详细探讨过,就贸然推广到了全境,你就不要自责了。”
众人听到曾瑜似乎有点退让的话语,精神忽然高涨起来,难道这一次居然在主公面前占了上风?众人几乎有点不敢相信,之前曾瑜的那些手段,让他们领教了什么是雷霆手段。况且现在地盘都扩大了十几倍的曾瑜,更加让他们不敢直视,这一次不是苦满儿那老儿卖着老脸,相信谁也不敢踏上县衙这个门口。
“各位兄弟、叔伯!我曾瑜可是个忘恩负义之人?”心怀坦荡的声音,蓦然在大厅中回荡。
“当然不是了,主公当然不是这样的人了。”
“呵呵,我们当初不过也是一个小地主,也是跟着主公,才有了今时今日这样的地位!”
有关自家主公人品问题,谁敢说不是呢?除非不想再到虎策府这个地面上混了!就连许久没有出现的马玩家族代表马宝强,也一个劲地说着讨好的话语。
“那我曾瑜可会让大家吃半点亏?会让大家的家族淹没在这科举大浪潮当中?”曾瑜再问道,“大家可都是伴随我曾瑜起事的栋梁之才!地位只会越发高涨,曾瑜岂会让你们受这种委屈?”
这可是字字诛心,这等诛心之语,一下将豪绅们逼到死角,慌忙跪下,表明心迹。
第215章 科举选拔(三)()
曾瑜看着被自己慑服的众人,这才松了口气,眼下领地军马、军械、被服,这些军用物质都是用官商协会的名义和这帮子豪绅合办,若是这帮豪绅摞了担子,也是一件大事。
况且,用生不如用熟,这其中还有不少类似蛮龙这等一路支持过来的豪绅,就算自己杀鸡儆猴,也难免让这些原住民离心离德,日后谁敢效忠于他?这苦满儿,这苦家!唉!
“诸位可以想想,那些寒门、庶族子弟,就算有我们扶持学院、私塾,让他们有识字的本钱。但是他们底蕴在哪里?比起底蕴,他们远远比不上诸位家族,识字读文,教化道德,都需要有积年老练的塾师教授。而我们办的学院,也只是初教识字而已。寒门、庶族子弟这个方面也远远比不上各位的家族。而且我敢断言,前几次科举必定是诸位这等有底蕴的家族取得,有了前几次的占据了仕途高位的各家子弟,后面的空缺自然也少了。”慑服只是一方面,关键还是得让各位信服,所以曾瑜还是耐心缓缓说道。
“当然,各位还是一味放纵自家子弟花天酒地,就别说科举了,风闻不行,就连按照旧历的举荐也上不了台面。照样还是不行!”曾瑜观众人,脸色都有所意动,他趁热打铁继续说:“这科举是大势,诸位想必也听闻了,许昌朝廷已经在实施科举制度,若是以他们朝廷的名义下压科举制度条条框框,我们更为被动。只有掌握主动,自家先行一步,才不能让许昌朝廷在自家领地扩充影响力。”
“我可以保证,诸位家族在科举最后两天的录用比例达到85%!”解释完毕之后,曾瑜便抛出最后的筹码,身为一地之主,各方面的妥协也是必须的。
“85%?”这番话却是苦满儿问出来的,这个筹码可是贵重,最后两天都是选拔县级以上的官吏,这可都是要职哦。有85%的录取比例,这样一来寒门子弟和庶族子弟只有15%的份额,并不会影响他们豪绅的大势。这一次终于在女婿面前抢了个面子,苦满儿心情激荡之下,就问了出来。
“当然,难不成,众目睽睽之下,我曾瑜还敢隐瞒众位兄弟、叔伯不成?”曾瑜凝视着自家岳父,眼神中已经有了几分疏离。
苦满儿火热的心情顿时就被这眼神给浇灭了,充了回领头人物,得罪了自家女婿,对于家族是好是坏?苦满儿心里有些迷茫起来了,不过想起自家那小外孙,苦满儿迷茫的心情一扫而空,难道在小外孙的面子上,曾瑜还敢薄待他不成?苦满儿的心中已经有了几分倚老卖老的想法了。
其他豪绅可不管苦满儿的心思,满心都沉在那85%的名额上面,叽叽喳喳说着拥护虎策府如何云云。有这个保证,家族兴旺指日可待呀!扎根千年的家族,不就是从遍布仕途的子弟开始吗?这可是新年最好的礼物了!
当下这个大堂内,一片乐融融的气氛,个个都是笑容满面,期盼那美好的未来。
这个时候,虎策府这第一天考试也恰恰结束了,考场里面的考生们个个兴高采烈地簇拥走出校场门口。
那个进场被赶出来的大汉,还守在门口,看到士子们从校场门口欢天喜地出来,这是一副充满希望的场景,他神色骤然就黯淡下来,心里埋怨着自己,为什么不多央求下村里塾师,只要识得自己的名字,就可以有资格进去了!可恨那些塾师只认得钱!想到那塾师说到钱的那副丑恶面容,大汉紧握着的拳头,都爆出蚯蚓般粗黑的青筋。
“大哥,我在这!”一个青年刚从校场走出来,就看见蹲在大门一旁,脸色郁郁的大汉,赶忙打招呼喊道。
听到叫喊,这位大汉脸色瞬间转忧为喜,连忙起身探头张望,这往来的人实在太多了,让这位大汉看得眼花缭乱,也没找到自己的小弟。这只是考试其中的一个校场,听说已经容纳了两千人考试。
“大哥,我在这呢!”不过一会儿,那青年已经喜滋滋地站在自家大哥身后。
“好小子!考得怎么样了?难不难?”
“咱家就指望你了!一定要成功啊!”
大汉激动得抓住青年的手臂,一个劲地问不停。
那青年笑道:“大哥,你看我这高兴样子,也知道答案了。这考题并不难,就是考些怎么扩大产量,怎么处理邻里纠纷,这些小事而已!”
听青年这么一说,大汉也高兴起来,这是他家七兄弟中最小的兄弟,打小就聪明,经常偷溜到乡中豪绅开办的私塾中偷听,大大小小的字都认识好几千了!这种考试应该也难不倒他家兄弟,这样他们家终于出了个摆脱寒门身份的人才啦!这个欢喜可真是新年最好的礼物!
“王郎哥,王余!”这两兄弟正抱在一起喜不自胜,身后又传来一声叫唤。
回头一看原来是同村的王大,别看名字土,却是村中一个地主家的子弟,他虽然是庶族,至少读书是没有什么钱财压力,看这高兴的样子,应该也是很顺利的通过考试。
都是村里的发小,三人虽然相处不同一个阶级,但也特别熟稔,那大汉王郎上前也关心问道:“王大,咋样了?能考过吗?”
“考过肯定没问题啊!郎哥,你真可惜啊!连士子这样的称呼都被你发明了,可见你才智过人呀,竟然因为不识字被阻大门外!这么好的机会,竟然擦肩而过,也只能等着主公大人下次再举办考试了!”王大对自己没有多谈,反而颇为关心王郎。他想起王郎在考场门前振臂一呼,士子这个口号,竟然全场响应,真是威风啊!可惜就是不识字,考场考的那些农活,对于他们农家子弟又有何难呢?
王郎那弟弟王余也叹道:“咱家穷,哥负担着全家伙食,又要种田,又要去伐木场兼着砍树。哪有时间像我这样,借着放牛的时间还能偷学一点。”
王郎摆摆手,故作大方,爽朗笑道:“这多亏了主公大人的政策贴心啊!让我们都有机会,虽然我没资格,但我弟弟总有机会?对于我们家来说,这也是一个希望啊!”
王大点头称道:“主公大人,真是有魄力,行这开天辟地之举!听说还要在各乡建立免费官学,让百姓都能读到书!”
“臭小子,回去一定要跟主公大人立个香案!多拜拜!这可是光武帝复兴呀!”王郎拍拍自家小弟的脑袋,有些激动地说道。
王余也是点着脑袋说道:“这当然,一定呀!没有主公大人,哪里会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家乡也没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