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我顾”
青瑶不由得和邵堃面面相觑起来。季芸念的这首诗是诗经里的一首,名为日月,她念的这几句的意思是太阳啊月亮,你们的光芒照耀着大地。我嫁的这个人啊,却不再像过去那样对待我了。事情怎么变得这样了呢?一点也不顾念我呀。
这是一首弃妇申诉怨愤的诗,季芸此刻吟咏这首诗目的为何?是想控诉孔立生对她不像以前那么好了吗?还是在怨恨原来一直围着她转的公孙谡突然消失不见?
青瑶并不想用恶意去揣测别人,但这个季芸给她的感觉却让她不得不怀疑她的人品,怎么看都像是一个绿茶婊,还是见一个爱一个,霸着锅里的也不忘了盯着碗里的超级绿茶婊,难道墨礼言和公孙谡之前喜欢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
季芸终于回神了,她似乎对自己的失态有些不好意思,连连福身致歉。青瑶忙道不敢,又再三保证遇到了公孙谡后就立刻帮她转达原话,这才把她送走。
等到邵堃也取好了衣服,又帮青瑶挑了几套试题,回返的路上青瑶才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邵师兄,你说季芸那个姑娘是不是,呃,不太对劲?我记得她应该快要进孔家门了吧,现在这么做不太合适吧?她以前也是这样吗?”
邵堃摇摇头,“怎么可能?以前的她可比现在矜持多了,虽说也装模作样,但在其他人心里可是一朵冰清玉洁的高岭之花,现在?我估计是孔立生没给她好脸色看,她急了吧!”
青瑶想想也是,如果季芸以前也是这个样子,那她还真要怀疑墨礼言和公孙谡,甚至是孔立生的眼光了,不,哪怕她以前不是这样,她也要怀疑他们的眼光。
“不过她这样堂而皇之地让我给公孙谡带话,不怕孔立生更生气吗?公孙谡也不是傻的吧?不至于因为她一句话回心转意吧?”
邵堃却笑了笑,“这你就不懂了吧,她这招才叫高明呢!她让你传话未必是要真跟公孙谡怎么样,只是想勾起公孙谡对她的情谊,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足以让公孙谡忍不住照拂她一二。另外,她让你传的那句话其实不仅是要对公孙谡说的,估计她也想让孔立生听到,毕竟,和她有回忆的可不只是公孙谡啊!”
青瑶再一次目瞪口呆,不过同时她也半信半疑,真的如邵堃所说吗?
作者有话要说:收到站短,编编给了我一个app书城首页的榜单,好高兴!还以为会两周没有榜单,原来上周编编没帮我排榜单是准备让我上首页的榜单,超想送责编婳婳一个大大的么么哒!
第179章 五言八韵 良蛮翻脸()
第二天上午要考的是诗赋。青瑶拿到题目;发现只有一题,题为“赋得天心水面”,要求为“得知字,五言八韵”;意思是最后一个字要压在“知”字韵上,全诗为五言八句。
青瑶皱眉苦思起来,十三经注疏上可没有诗能让她参考,她只能靠回忆来想一想有没有读过这样的诗;实在不然,她也只能自己做。
其实在这个世界待了十四年;自三岁起就每日读书习文,哪怕天生没有那根筋;但熏也熏会作诗了。青瑶倒也不是没试过自己作,但作出来的诗总是一股匠气,所以她对自己并没有什么信心。不过眼下这种情况似乎也由不得她犹豫了;这样严格要求的诗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想得出来的;她记忆力虽好;但她的脑子也不是搜索引擎;能自动过滤。
诗赋考试只有一个时辰的时间,青瑶给自己留了一刻钟用来回想,一刻钟结束后若是想不出来那她就自己作。
许是上天注定了要她自己作诗,一刻钟结束了,她一无所获。
‘算了,自己作就自己作吧!’
青瑶甩甩头;抛除杂念。
刚刚一刻钟的时间里她虽然没有找到能贴合这个题目的诗,但也不是一无所获,“赋得天心水面”这个题目让她联想到了前世宋代诗人邵壅的清夜吟,“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这首诗里正好描述了天心水面的意境,她倒是可以借鉴一二。
不过,其实难还是难在了韵脚上,“知”字,也就是要压“i”,青瑶在纸上列了一些韵母为“i”的字,慢慢斟酌着。半晌,她才在草稿纸上试着写下诗句。
等到八句都写完了,她又细读了几遍,找出词义不好的地方反复斟酌,最后直到考试时间要结束了,她才终于勉强将诗作好,誊抄到答题纸上。
最后的全诗是这样的:
“夜月辉蓬岛,春风满液池。
天心昭朗澈,水面静涟漪。
溥博瞻如此,澄清念在兹。
玉衡悬自正,金鉴照无私。
消息先研易,文章孰悟诗。
虚明仙界回,飞跃化机随。
星采罗胸际,云光洗眼时。
慎修钦御论,至理圣人知。”
尾字“池”、“漪”、“兹”、“私”、“诗”、“随”、“时”全部都是韵母为“i”的字,最后一个字也恰好落在了“知”上。
不过虽然韵脚没有问题了,但这首诗青瑶还是没什么底的,因为整首诗基本上是围绕着邵壅的清夜吟来展开的,并没有什么她自己的发挥和情感在里面,虽然这首诗看着文藻华丽,也引经据典,但在她自己心里,纯属是文字堆砌,毫无营养可言。
不过这个世界并没有邵壅,也没有清夜吟,那么她借用的清夜吟的意境就可以直接算作是她的意境,最后的成绩如何,她还真不好预料。曲阜书院对于诗词的评判并不仅仅根据诗词所引动的天地元气的多少,虽然她这首诗作完时感受到了体内增加的不少的念力,却还是不敢抱太大的信心。
好在不管怎么说,诗赋终于是考完了。这一次的考试让她心里愈加下定决定,一定要多多练习作诗,把短板补上!
诗赋考完后仅休息片刻,接着就是策论了。策论考的是时事,青瑶昨晚看以前的试题,发现曲阜书院的策论考的极其灵活,可能今年这次季考考的是农事,下次就是水利了,不过考的最多的还是关于妖蛮的。
青瑶拿到试题,发现这次的考试也是关于妖蛮的,题目非常熟悉,是关于圣刊上个月刊载的一则有关蛮族的消息,那期圣刊青瑶也看了,当时还针对这件事和孔立生他们讨论了一下,没想到书院竟然这么与时俱进,把这件事当做策论的试题了。
那则消息是这样的,蛮族因为也分良蛮与血蛮,良蛮与人族交好,血蛮与人族为敌,所以人族一般是凭借蛮族身上有无暴戾血腥之气来判断良蛮血蛮身份的,但上个月却有一支良蛮族的族长突然向人族申诉,说是人族无故杀了他们的族人,要求人族给他们交代,不然就要翻脸。圣院当即派人去调查此事,发现那些死去的良蛮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们身上充满了暴戾之气和血腥味,并且还出现在了人族与蛮族的战场上,这才被人族误以为是血蛮击杀。
圣院立刻质问那支良蛮族的族长,为何他的那几个族人会身带戾气出现在那里,良蛮族族长却拒不承认,只说他们只是打猎途经那里,刚刚狩猎完身带杀气和血气是正常的,强烈要求人族交出凶手,不然就要撕破两族之间的合作协定。
策论的题目来了,针对以上的事件,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看法,并给出自己的处理意见,言明利弊。
说实话,刚刚在圣刊上见到这则消息时,青瑶就断定了这其中有诈。明眼人都能感觉出来那良蛮族的态度不对劲。人族与良蛮又不是只合作了一天两天,而是上千年了,这千年之中若说没发生过这种误杀的情况,谁也不会相信。但之前出现这种事时也顶多是调查清楚后和平解决,闹到这么大的还是第一次。
另外,这件事发生的场合也很令人玩味,人族与蛮族的战场良蛮不是一向都离的远远的吗?怎么会突然冒出来什么打猎经过?打猎?你猎的是什么?
再联想到人族与妖蛮的和平协约即将到期,而最近大陆上又屡屡发生一些类似于妖兽蛮兽变异这样的奇怪的事,这件事就更耐人寻味了。
良蛮族这是想干什么呢?是想趁机试探人族的底线,以获得更多的利益?还是他们知道了什么,觉得和人族继续合作前途不妙,想现在拆伙?
青瑶又回想起之前和孔立生几人讨论的结果,觉得后者的可能性似乎更大一点,因为据孔立生的内部消息,目前人族与那支良蛮族交涉的结果非常不理想,那支良蛮族似乎是铁了心,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