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画什么图案,只是有一天陛下不小心把朱砂滴在了这帕子上面——本宫又极是爱惜这块帕子的,又舍不得丢掉,就只好寥寥添上几笔,作了张踏雪印梅图,倒是比原来的帕子看着喜庆的多。”
“皇后说的极是。”文音与靖榕两人连连称是。
只是靖榕将手交叠,左手叠在那右手之上——右手上的伤痕早已经好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此时那三条伤痕竟似乎散发出淡淡的热,似乎在提醒着谁一样。
皇后与靖榕、文音两人拉了些家常便走了。只是走时将靖榕插在床头的那朵荷花也拿走了。
“我一直觉得皇后端庄雍容,没想到竟是这样一个亲厚之人呢。”文音有些兴奋地说道,她初见皇后时,被狠狠地吓了一跳,本以为皇后该是如宸妃一般凌厉的人物,却没想到竟是十分和善的。
“亲厚吗?”靖榕喃喃自语,那手上几不可见的抓痕似乎又开始隐隐疼了……
第三十章、帝后往事()
皇后一人走出临夏阁,来到大门口,只见外面浩浩荡荡地站着十几排宫人侍女,为首的便是安福。
安福见皇后出来,便赶忙迎上去,急切说道:“可让奴才好一通惊吓,娘娘您怎么就一人进了那临夏阁,还不准奴才等人陪往——这要是有个万一……”
“万一?”皇后凤眉一挑,嘴角颦着一抹浅笑,端是淡淡说道,“万一有什么?莫不是怕那两个孩子对本宫不利?”
“奴才不敢……只是……只是那陆靖榕……”一听皇后语气里有些嗔怒的意味,那平素极善于察言观色的安福急忙下跪,“只是那陆靖榕毕竟是……毕竟是那个人的女儿……”
皇后笑笑,那脸,虽不如年轻女子般娇羞动人,却是风情万种,撩人心魄:“陆廉贞的女儿又如何……她又不是陆廉贞……况且,你觉得陆廉贞会傻到这个地步,派自己的‘女儿’来刺杀本宫吗?”
安福低下头,不发一语。
至于这陆廉贞为何想要刺杀皇后,别人或许不知,可这身为皇后亲信的安福,却明白的一清二楚。
皇后并非赤国人,她本是在赤国东边一个名叫东铁的边陲小国的一位农家女,帝君落难,流亡到东铁,又困又饿,累到到路边,被当时的皇后遇到,皇后心善,便把他带回家诊治。
——这才有了这么一段姻缘。
两人经过三年,闯过敌军阵营,遇过风餐露宿,尝过毒酒噬心……这么一步一步走下来,终于在帝君二十二岁的时候,登上帝位。龙袍加身,九龙凌顶,百官朝拜,三呼万岁。
而帝君亦非薄情之人,他只心系那是民女的皇后——铁凝心。他力压百官所鉴,甚至不惜与祖制相抗,清三宫六院,修独凤楼,只为迎娶一个异国民女,封她为后,站在自己身侧,受万民爱戴。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皇后执掌凤印五年,后宫安泰,偶露欢声,奴婢下人每每称颂皇后之凤德,只可惜……只可惜皇后无子。
非但无子,连公主也未可见。
——百官们,开始骚动起来。
从这异国皇后入宫之时,这声音就从没断过。
——选妃。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生无嗣。
这选秀的折子如雪花一般拥入皇上的御书房——第一年的时候,只有几封,帝君只当看不见,到第五年的时候,皇后无嗣的消息,竟是连街头小儿都当做开玩笑的谈资……
可帝君,一直在瞒着皇后,不让那纷呈的消息飘到后宫里。
直到有一天。
“若愚。我都知道了……”一日,皇后与帝君两人用膳完毕,皇后突然开口,他们两人一向直呼对方的名字,从不用那虚伪的称呼。
“凝心……哪怕……我不会再选妃的……”就像多年前帝君曾对皇后说的那样,一生一世一双人。哪怕皇后五年无所出,哪怕他们两人再无子嗣,他也不会忘记皇后的情意——毕竟,她比所有人,甚至是她们的孩子,都重要多了。
可是,那个退却的人,却是皇后……
“陛下……”她不再称呼他为若愚,而是开始称呼他为陛下,“臣妾以为,李尚书之女年逾十五,姿容秀丽,贤良淑德,堪当良妃。”
那庆隆帝一下子就从椅子站了起来,椅子打翻在地,发出一声巨响,周围奴婢仆人齐齐跪下,无人敢发一语。
帝君是一个何其深沉的人啊。被迫出宫,他未怒过;兄弟阋墙,他未怒过;藩王逼供,他亦未怒过……此时,却只因为皇后一句话,几个字而大怒起来。
可是,他虽是怒,却亦未责怪皇后半句。
君上拂袖而去,只留皇后一人在那空旷大殿之中,左右站的宫人婢女,无一人敢开口。
可帝君,终究还是对皇后情深意重的。哪怕皇后说出了那样的话,帝君还是守着自己的誓言,顶着众人施加的压力,不肯退却一步。
但有一件事情改变世人命运的事情,发生了……
——皇后遇刺。
这深宫内院,警卫森严,却有一黑衣人擅闯入后宫内院,非但闯入,甚至未被一人发现。等那皇后的尖叫传出,那黑衣人早已经不见了……
而那锦衣玉被的床上,留下的,除了皇后那大摊大摊的血迹外,还有一根黑色的鸠羽……
——直到看见那根鸠羽,皇上的心,才终于开始松动了起来。
鸠阁!
江湖上第一的杀手组织。只有有钱就可以请动鸠阁中最好的杀手,也只有鸠阁里的杀手才有潜入大内后宫的本事。可是,是谁请了杀手来刺杀皇后?莫非那些人,终于开始要动手了吗?也正因为这件事,才让庆隆帝下定决心,且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去收服鸠阁这个组织。
但此时此刻,这件事,帝君终究没有查下去。
而另一件事,却这么悄然无声的发生了。
十五日后,李尚书之女李玉容入宫,封丽妃,赐亭云宫。次年产下一子,赐名秦笙。
秦笙?是对谁的情深呢?
此后,帝后的关系,突然变得微妙起来。并非他们不爱对方,他们对互相也并未显出那一丝丝的不满,只是有些什么东西,似乎变了……
就像一棵长在一起的并蒂树,看着两棵树的枝干还是相缠相绕,不离不弃的,可根部,却开始一左一右往两边生长了。
有些东西,一旦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有了第二次,就会有第三次。
生下秦笙的第二年、第三年,帝君又娶了两位大臣的妻子,年长的那一位封为宸妃,略年幼的那一位封柔妃。那两位大臣都是几朝老臣,一文一武、一刚一柔,平素极不对盘,没想到这两位大臣的女儿亦是一个如火,一个如冰;一个如水,一个如油,半分不能相容。
可帝君恩泽布施,却半点也没有偏颇。第四年,二皇子秦筝降世。第五年,三皇子秦萧出生。
这三位皇子的降世,也终于让后宫有了一点点生气,那散布在后宫上的阴霾,也终于日渐消散了。
第三十一章、千缕()
可后宫之中,却越发汹涌起来。
虽然看似每一个人都言笑晏晏地庆贺三位皇子的降生,可储君,一个就够了。
那三个孩子的战争,从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打响了。而他们的母亲,却早已经帮他们把战场开辟好了。原本,宸妃、柔妃两位,一个是大将军之女,一个是首辅之女,是除了皇后之外,地位最高的两人。
他们两人不傻,不会将矛头直接指向对方。那丽妃,就成了一个活靶子。后宫争斗,本该是由丽妃的陨落而开始的,可奇怪的是,只是一个尚书之女的丽妃,竟颤颤巍巍地在后宫之中站稳了脚步。等到所有人都回过神来的时候,丽妃,已经成了除皇后、宸妃、柔妃之外,后宫之中最大的第四股势力了。
后宫中出现了一个奇妙的平衡。与其说是奇妙,不如说是微妙。
皇后不管宫中妃子之斗,宸妃、柔妃并成水火,丽妃身处世外,这样的格局,延续了几十年。宫中日子,看似繁花似锦,实际上,不过是一摊死水而已,而这样的日子,那几个女人,竟过了十多年却还不厌。
——这或许就是权力的魅力吧。
直到有一天,年近十六岁的陆廉贞入宫,而他所代表,乃是鸠阁之主的臣服。帝君一阵称赞陆廉贞之能,并赐予他三品官职,鸠阁之名不变,只是将其归入朝廷管辖。
可那刺杀皇后之人,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