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王者-第7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侧身而坐,目光同时望向了墙上,那墙上挂着两幅画像,画上年代甚是久远,绘的是两个一脸滑稽的和尚画像,下首那人看了半响,突然呵呵一笑,站了起身来,盯着其中一副画像,摇头晃脑了一番后,笑道:“罗老弟,这便是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的画像了吧?”

    为首那人粘着了捻额下的几根长须,同样呵呵一笑,道:“施兄果然好眼光,这么快就被你看出来了?”

    下首的那人俊脸路过一丝得意,微微瞥了一眼那字画,突然开口念叨:“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为首那人脸上笑意不减,瞥了一眼右侧的一副画像,随口接道:“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下首那人诧异的扭过头,盯着为首那人看了一眼,微微一笑,道:“想不到罗老弟也听过这一句?“

    为首那人悠然一笑,眸子盯着墙壁上的左侧的那份自画像,画上那和尚,一袭僧袍,双手合十,神态憨态可掬,一眼望去颇为滑稽的感觉,但那人看了一会儿,脸上的再没了丝毫的笑意,变得严肃起来,盯着画面道:”唐贞观年间,有一个叫寒山子的和尚,在春雨的朦胧的江南,乘舟顺江而下。

    那日,小舟渐渐接近小镇的时候,天色将晚。寒山子依舟望远,但见江面雨雾飘渺,一片浩浩茫茫的深处,山色青蒙,若有若无,玄幻如禅。当细微的雨丝,随着轻风拂肩而过,湿了一袭粗布的袈裟,他却不在意,只是望着。

    小舟终于摇摇晃晃泊至桥头。船家回头笑道:“千里风波出没,终于可以靠岸休息了!”

    寒山子一怔,心底忽起一阵微澜,不禁喟然叹息,恨声隐隐。

    忽地听得冷笑一声。

    寒山子愕然抬头,见岸上走过一个戴笠蓑衣的老者。这人年约六十,面相奇清,神情昂藏,双目炯炯,竹杖芒鞋漫行而过。“

    为首那人神色肃然,宛若老僧入了定一般,下首那人看到心头一动,瞟了一眼左侧的那副画像,心道:“莫非这就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的故事么,为何我不曾听闻啊?“

    skbshge

第968章扬名作传() 
为首那人兀自说道:“寒山子心中一动,合十躬身,口诵佛号。

    老叟停步,作揖为礼,说道:“和尚何来?”

    寒山子低头:“从来处来。”

    老叟又问:“和尚往哪里去?”

    寒山子抬头:“向去处去。”

    老叟笑道:“和尚有意思,很会说话。”

    寒山子摇头:“和尚不会说话,只会念经。”

    老叟抚杖,晒道:“和尚为何念经?”

    寒山子一顿,半晌才回答道:“渡己,更渡人。”

    老叟紧紧问道:“人何需渡?”

    寒山子顺口答道:“天水茫茫。”

    江风拂过,老叟长笑数声。索性干脆一抖蓑衣,迈步飘然跨过近一丈多宽的江面,姿态从容,如在空中徐徐而行,衣袂飞扬的踏上小船。而后,笑问:“地上有路,江上有舟,何需为渡?”

    寒山子愕然。

    春风徐徐,春雨初歇,远处,疏笔水墨般的山水隐隐凸现,清幽萧远;近处,小桥人家,竹篱茅舍,明净鲜活,历历在目。一个桃红的少女,娉娉婷婷的自柳荫深处轻歌而来。

    老叟呵呵一笑:“一个女人。”

    寒山子双目紧闭,摇头晃脑叹道:“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老叟赞叹:“春色微雨,依翠偎红。”

    寒山子苦脸:“渺渺。空空。”

    老叟横目,拈着长须:“和尚动了凡心,原来佛也有假。”

    寒山子睁开双目,脸色大变,长身合十嗔道:“老者可欺和尚,不可欺我佛。”

    老者微笑,从容而道:“女人是人,和尚也是人。如是空空,何来我佛?”

    老叟无姓,和尚无心,

    寒山心中一动,一脸愕然。自此顿悟。

    “有趣,有趣,寒山刻意禅修,虽顿悟,却未若和尚拾得潇洒。寒山大师曾问:还有甚诀可以躲得?拾得说:弥勒菩萨曾云:有人骂老拙,老拙只好说;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为首那人一听呵呵一笑,道:“难得施兄还能记得这么清楚,不容易,不容易啊?“

    下首那人听为首那人赞扬,显然也有些自得,瞥了一眼那人,呵呵一笑,道:“罗老弟不是也记得清清楚楚的么?“

    为首那人道:“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两人微微一愕,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施耐庵与罗贯中,自从一时气愤辞官归隐后,施耐庵仗着名气,在苏州一带做了一名教师先生,平日里教书育人,倒也自在,只是苏州自古是个文化古城,城里有很多书场,说书的艺人们讲古道今,说起历代英雄豪杰的故事,绘声绘色。听的人津津有味,一会儿悲哀,一会儿欢喜。施耐庵也常去书场,和小贩、市民们坐在一起听人讲书。他最喜欢听梁山泊英雄的故事。北宋末年,宋江等人在梁山起义的事,后来经过民间艺人的编讲,流传很广。当时舞台上也经常上演李逵、燕青、武松等人的戏,听得他有些忘乎所以。只觉得世间怎么会有如此好听的故事呢?若是能让更多的人听到这样的故事该多好啊,有了这个念头,他在平日里听这些故事之时,也稍微留心了不少。

    这一日,他外出游荡,在一家书铺里,发现有不少手抄的话本,中间夹着一本书叫《宋江三十六人赞》,书中完整地记录了宋江等三十六人的姓名和绰号。施耐庵如获至宝,立刻掏钱买下这本书。从此,他产生一个想法,要把梁山英雄的事,编成完整的一本书。于是,他就四处搜集材料,并且动手写了起来。

    每写一回,便让朋友看看,一来二去,梁山好汉的故事就在苏州一带传开了,施耐庵的名气也大了些,看多了他的朋友就担心了,就对他说“你写的那些英雄,都被官府称作‘盗贼’,替他们扬名作传,可是冒风险的事啊。”

    施耐庵坚定地回答:“我就是要写这些‘盗贼’为百姓申冤,杀贪官的事。当然,为了减少麻烦,我不会提今朝一个字。”

    为了一心写书,施耐庵关了学馆,请人依据《宋江三十六人赞》,画了三十六张人物画像。他把这些画像挂在房间里,每天仔细观察,用心琢磨,想象这些人物会怎样行动、说话。有时候,他还和画上的人物“对话”,人们常可以听见他一个人自问自答。

    写累了的时候,施耐庵就到酒楼茶馆去坐一会儿,喝上一杯酒或一碗茶,听人们天南地北地聊天,或者到戏园子看戏。他把人们的传说和演员的扮相、表演都用心记住,然后再把这些人物加以变化,写进书里,取名叫《江湖豪客传》,写得都是一百零八位起义英雄,每个人都有一个绰号,像“呼保义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花和尚鲁智深”、“浪里白条张顺”的故事,这些时日,正在写智取生辰纲,晁盖、吴用等草莽英雄与大名府军官杨志斗智斗勇的故事。这段故事极为精彩,却让施耐庵写起来感到有些棘手,因为整个故事都是智多星吴用用计谋夺取生辰纲,整个故事以斗智斗勇的故事写出来才更加好看,更加精彩,为了这个可伤了施耐庵的脑袋,他自小熟读圣贤之书,所学的多是圣人的仁义之举,似这般处处害人的法子,还真不多见,为此‘智取生辰纲’写了数十遍仍不能让他感到满意。正苦恼之时,一个朋友告诉他,说寒山寺有个叫罗贯中的读书人正在写一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故事,说的什么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董卓之乱、官渡之战、赤壁大战的故事,用了好多的计谋,找找他,或许他能帮你出出主意!“

    skbshge

第969章执着的书生() 
“罗贯中的大名,施耐庵并没有听过,当时在他看来,这年轻人的故事一定没什么看头,三国的故事,前有陈寿已经写过《三国志》,后有裴松之作的注解,这样的故事又何必写呢?”施耐庵并没有见朋友的话头放在心生,一味的躲在小楼里写着自己一百零八个好汉的故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