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王者-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庄王虽不理会,但多少也有些收敛,那里知晓,楚庄王一上来便问:“我听说大禹铸有九鼎,从夏传到商,又从商传到周,成为天下的宝贝,现在放在洛阳。这鼎有多大?有多重?”

    这一劈头盖脑的问话,把王孙满吓呆了。因为九鼎是大禹治水时,用九州进贡的铁铸成的,它是九州的象征,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把它作为世代相传的国宝,它标志着天子的尊严,象征着王位的神圣,从来都是奉若神明,不容许任何人过问的。

    王孙满呆了一会,冷哼了声道:“欲一统天下,在德不在鼎。昔大禹有德,各方朝贡,献金九牧,以铸九鼎。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成王定鼎于郏鄏(洛邑),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受命于天。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第187章红轮西坠() 
庄王用轻蔑的口气说:“那九鼎有什么了不起呀?从楚国的仓库里随便拿出一点废铁就足够铸成九鼎!”但经此一问,也知取代周王室权力的时机还不成熟,于是整师而退。

    但王孙满一听这口气,吓得不敢在这里多停留,赶忙向楚王告辞回洛阳。他一边走一边想:自古以来,任何人不敢过问九鼎,今天楚王问九鼎的轻重和大小,而且那样蔑视九鼎,是把周天子没放在眼里,莫非是想灭周朝而统领天下!他越想越害怕,连忙快步往回跑。

    此时,周定王在宫里坐立不安,正等着王孙满的消息。王孙满一进宫,周定王劈头就问:“楚国那个叫旅(庄王的名字)的小子说些什么?他对你的态度如何?”

    王孙满急忙下跪,结结巴巴地说:“哎呀,不,不得了呀!这世道变、变、变了啊!”说着呜呜地哭了起来。

    周定王见此情景,更着急了,赶忙追问:“你快说,是怎么回事?”

    王孙满一边套一边说:“楚子狗胆包天!他,他问九鼎有多大、多重,他还说,从楚国仓库里随便拿出一点废铁,就足够铸成九鼎。”

    庄王问鼎,有损于天子的尊严,更是对周朝政权的威胁。这平素被尊奉如神的周定王一听到这个消息,又生气又害怕,一时沉默不语,呆若木鸡。过了一会,他起身一遍又遍地抚『摸』九鼎。大臣们知道了这个消息,都来安慰周定王说:“陛下放心,陛下万福!九鼎天命所系。天命不可改变,苍天会保佑您!”

    这个故事,七王爷熟读能详,但万万没料到世间还有一把名为“问鼎”的宝刀,他自小立下了经世济民、统一天下的大志。他懂得“明政无大小,以得人为本”的道理,广招贤才,网络英豪,以图大举。如今这把宝刀竟名为“问鼎”实乃他心中所想,不由得又惊又喜。

    那老道瞧七王爷的神『色』,寻思:“瞧这娃娃也是块练武的材料,这把刀在老道手上,不过是一把废物了吧,倒不如传了他!”心念所动,盯着七王爷沉声道:“今日你总算和贫道有缘,这把”问鼎“宝刀便赠送于你,不过你的答应我一个条件!”一听老道这话,七王爷便知这老道要传刀了,他本就对这“问鼎”宝刀爱不释手,这会儿更是欣喜交加,只觉一颗心突突突的跳个不停,那里还站得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犹如小鸡捣米,俯伏在地颤声道:“道长只管说来,晚辈一定照办!”

    那老道也不让他起来,黏着胡须“嗯”了一声,忽然沉声道:“我中原武学博大精深,加之历代前辈先人的历练,是以我中原刀法无敌于天下,今日你这娃娃与老道算是有缘,相识一场,这把”问鼎“宝刀便赠送于你,望你日后勤学苦练,将其刀法发扬光大!”七王爷伏地地上,耳听老道将这把宝刀传送于己,又磕了三个响头。

    那老道瞧在眼里微微点了点头,又道:“你本是聪明之人,刀法如你并非难事,所期望于你,日后在发扬我中原刀法之时,必须要牢记:“刀剑乃利器,以之行善,必善无穷,以之纵恶,必恶患无穷,今日我要你答应贫道:“一生之中绝不用这柄宝刀错杀一个无辜之人,否则,我必定回来取你项上人头!”七王爷大惊,急忙拜服在地,颤声道:“道长传授我宝刀,若是日后我错杀一个无辜之人定不得好死!”那老道瞧他说的诚恳,点颔首道:“好了,你起来吧!”七王爷站了起来,那老道道:“瞧你刚才所说那般话语,料你也并非『性』恶之人,不过善恶之间,有时难以分辨,但只要你心存善意,且不动用问鼎宝刀杀人,料来也不会错杀好人!”

    “是,晚辈谨遵道长教诲!”

    那老道“嗯”了声,忽然道:“宝刀传于你,自是有刀法,这里有刀谱口诀一张,你却好生收着!”说完,手一挥,一张白纸如漂浮的柳絮一般径自朝他胸口飞来。

    那老道虽说和七王爷相距不远,但这么一挥手,那纸张便如被风吹送了一般,缓缓飘了过来,七王爷实没想到世间还有这般武功,心中惊讶之余,不由得暗道:“汉人的武功果然博大精深,比起我蒙古人来何止强了千倍万倍,若非宋氏朝廷昏庸无道,我大元纵是有铁木真、忽必烈又岂能侵占汉人疆土呢?”

    那老道瞧七王爷脸上『露』出敬佩神『色』,呵呵一笑,转过身就此离去,离开之时,七王爷听到那老道唱起了歌,他站在敢往前,但那歌声却听得分明:“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

    片石枕头,蓑衣覆地。南北任眠,东西随睡。

    轰雷掣电泰山摧,万丈海水空里坠,骊龙叫喊鬼神惊,臣当恁时正酣睡。

    闲想张良,闷思范蠡,说甚曹『操』,休言刘备。两三个君子,只争些小闲气。

    争似臣,向清风,岭头白云堆里,展放眉头,解开肚皮,打一觉睡!

    更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

    那老道边唱边沿着华山古道进了华山,七王爷再望时,那里还有人影,但见华山五峰兀立,风骨峥嵘,其后峰峦耸峙,没入云雾之中,似与天通;观、院、亭、阁、皆婷婷而立,却见不到半个人影,宛若神仙一般消失在山际。

    七王爷呆呆的望着那老道走过的华山古道,不由得想起了一个人来:“难道我遇到是睡仙陈抟老祖?”

    后世流传陈抟自白『毛』女神那里学了《周易》通晓了八卦大意,从此无书不看,飘飘然有出世之志。十八岁那年,父母双亡,他于是抛散家财隐居山中。后来梦见『毛』女传授他炼形归气、炼气归神、炼神返虚的大法,便遵命奉行。

    士大夫们不远千里慕名而来,陈抟却侧身而卧,不予理会。众人见他鼾声如雷,都纷纷叹息而去。

    后唐明宗皇帝听说了他的高名,御笔亲书派使者持诏征他出山。陈抟不违抗圣旨,只得来到洛阳歇见天子。见了天子,陈抟却不拜,满朝文戊大惊失『色』,明宗却不怪,感叹说“高士是不用长礼来对待的。”就将他送到礼贤宾馆,释心照料。陈抟一无所用,早晚只在蒲团上打坐而已。明宗三番五次驾幸礼贤宾馆,有时恰好逢他睡卧,也不敢惊动他,就回去了。明宗心理知道他是一个异人,对他愈加敬重,想让他担任要职,陈抟根本不答应。丞相冯道向明宗建议说:“眼下正值风雪交加之际,陈抟独座蒲团,必然寒冷。陛下可派一使者,带上一坛佳酿,再选美女三人送他佐酒暖足。他如喝了酒,要了美女,不愁他不接受官爵!”明宗点头称是,从宫中选出妙龄少女三人,和美酒送去,“望先生万勿推辞。”陈抟欣然收下,开杯畅饮,对送来的美女,也不推辞。明宗见了龙颜大润。第二天派冯前去加封官爵,但只见三位美女在房中,早以不见陈抟踪影。冯问“陈抟先生哪去了?”美女说:“陈先生喝完酒倒头便睡,五更时才醒,他说我们一夜辛苦,无物相赠,于是就提诗一首,让我们回复天子,然后就飘然出门而去。”冯只好领三个美女回朝见驾。明宗一看,那诗写的是:

第188章一刀在手() 
雪为肌体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得来。

    处士不兴巫峡梦,空烦神女下阳台。

    明宗读了诗,叹息不已,派人四处寻访,毫无消息。想不到今日碰到,但转念一想,陈抟老祖自端拱二年应宋太宗之邀请后,在京都住了一个月后,在华山九岩石屈膝盘坐在地上,右手支颐,闭目而逝。门人于是制作了石匣盛放他的尸体,并用几丈长的铁索琐住,安放在石室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