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功劳自是汤和第一,但汤和如今声望日深,军中除徐达之外,数他声望最高,若是再行封赏,朱元璋怕到时不免树大难以剪除,一番沉思后,便以傅友德第一,廖永忠第二,汤和不及二人,不予大封赏。
第三件事则是吏部奏报天下府州县数额。这是他最为关心的事情,故而多看了两边,待吏部奏报天下府州县及官员数额为:府一百四十一,官八百八十;州一百九十二,官五百七十二;县一千零一十三,官三千零四十一。通计府州县一千三百四十六,官四千四百九十三。细细核查了一遍,才放下了手中的朱笔来。
身旁的太监云奇急忙送上泡好的茶汤,朱元璋吐了口气,仰起脸,一口气将一碗茶汤喝得干干净净,方才放了茶碗,正想看看还有什么奏折没批阅,门外一个太监弓着身子走了进来,道:“皇上,锦衣卫副指挥使蒋歓在门外求见!“
“让他进来!“朱元璋抬起头,冷声道。
“是!“那太监应了声,走了出去,不多时,蒋歓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行礼后,垂立在一旁。
朱元璋摆了摆手,身后的宫女太监会意,纷纷屏退。
“监视如何?”朱元璋眯着双眼,低声道。
直到这时,蒋歓才抬起头来,扫了一眼高高在上的朱元璋便是迅速地下了头,抱拳道:“卑职奉命而已监视胡惟庸,此人在杨宪死后,日益骄横跋扈,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先阅内外诸司奏章,对己不利者,辄匿不上报。各地喜好钻营、热衷仕进之徒与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送金帛、名马、玩物不可胜数。他得知大将军徐达对他不满,曾在朱元璋处诬奏其奸行,后竟诱使徐达家的守门人福寿谋害徐元帅——?”
朱元璋默默的听着,当听到胡惟庸的种种不法之事,他竟没有丝毫的怒火,反而微微一笑,只是在
听到末尾处,喃喃说了据:“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声音不大,但蒋歓却听得分明,身子陡然一震,有些惊异的看了一眼朱元璋,此时此刻,他才知道眼前的这个皇帝的可怕,一股惧意从心里缓缓涌起。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冷冷的声音再一次响起:“胡惟庸可有见过李善长?”
杨宪死后,众人都因为这一次皇帝一定会启用李善长,但皇帝并没有这么干,而是让六部将每日的奏折,奏章送到胡惟庸的手中,然后由他呈上来,这样一个信号,众人如何不知,眼下的胡惟庸虽没被正式任命为何丞相,却俨然是丞相之姿了。
蒋歓道:“杨宪出事前与李善长见过一面,此后,多有见面,不过胡惟庸与李大人的管家走的十分亲近!”
“哦”朱元璋点了点头:“他还见过什么人?”
这蒋歓掌管锦衣卫,被朱元璋派遣监视群臣的一举一动,最近则专门负责监视李善长、胡惟庸两人,不用监视群臣,只负责两人,对他来说自然是简单了许多,人手派遣的极为合理,监视的自然是滴水不露。
听朱元璋询问,忙道:“吉安侯陆仲亨、御史大夫陈宁、平凉侯费聚、延安侯唐胜宗、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
朱元璋默默的听着,听到最后双眼里开始露出了杀气:“看来,胡惟庸这是拉人了?会拉李善长么?”
朱元璋摆了摆手,蒋歓松了一口气,知趣的退了出去。
朱元璋眯着双眼段坐在龙座上没有动,胡惟庸如此动作,看来是想在朝中拉帮结派了,李善长在朝中影响巨大,胡惟庸是他一手提拔的,看来胡惟庸是不去放过了李善长了。
“也好,朕便连你一块解决了?”朱元璋眯着的双眼忽然睁开,射出一股杀气,刹那间宫殿里杀气腾腾。
skbshge
第1802章大明公主()
按照明朝宫廷制度来讲,幼年公主一般都随各自的生母居住,住在生母宫殿的西殿,等大一些,为了避讳,会移居其他宫殿,这个就看受宠程度了,出嫁了就不用说了,随夫居住,不过一般都是居正殿正室。
西殿的后面有一座花园,花园南北分隔成四进院落,每一院的布局各具特色,十分得体,山石树木、亭台楼阁经营有绪。屋顶类型力求变化,色彩丰富,有黄、绿、蓝、紫、翠蓝等色,梁枋彩绘大量使用了金线苏式彩画。中轴线布置有变化,后半部轴线略东移。整座花园既有私家园林玲珑秀巧的风貌,又与皇宫华贵富丽的氛围相协调。
此时的一处水池旁,两个女子在不断的走动,身后的一干丫鬟,目光盯着那两个女子,不时的有人大胆的帮忙数着数。
“一、二、三……?“
这两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朱元璋的大女儿,二女儿,临安公主和宁国公主,临安公主为成穆贵妃所生,这成穆贵妃孙氏虽非是皇后,却也是元帅马世熊义女。十八岁的时候,被朱元璋纳为妾。洪武初年,册封为贵妃,位众妃之上。
孙氏敏慧聪颖,端庄秀美,娴于礼法,中规中矩,马皇后曾经向朱元璋称赞孙氏是少有的贤女。孙氏佐助马皇后管理六宫,马后以慈,孙氏以法,相济得治。深受朱元璋宠爱,所生四女之中,临安公主身为长女,且为人聪明活泼可爱,尚未出嫁便册封为临安公主。
在明朝公主地位虽尊贵,但无法与皇子相比。如皇子分封,皆为亲王“一字王”,如楚王,福王等;而比亲王低一级的郡王“二字王”是藩地州县名加郡王王号,如交城郡王,太谷郡王等。
公主则需加上郡县名,如获嘉公主,灵丘公主,等等,似乎是与郡王等级相同。在《明史》中特列专传,驸马附与其中。公主虽有正式名字,但传中不载,绝大多数连生卒年份,婚龄等都无记载,事迹除极个别有泛泛描述外,也没有记载。皇女并不是与生俱来就有公主名号。按明初制度,皇女在出嫁前二日才得册封名号后期不尽遵循,如崇祯帝的长平公主,订婚时就已有封号。有些早夭未嫁者也有追封。而公主册文明示,'古之君天下者,有女必封。尔长序女今已成人,未有封号,特以某郡为尔之号,配某官某之子。彼为驸马,尔为公主。既入某官之门,恪遵妇道,以奉姑舅,闺门整肃,内助长佳,毋累父母生身之恩。'体现了当时社会中,女性,即使是公主也不例外,通过与男性的婚姻来取得身份名号的必要性多数清代公主大抵沿袭此例,先请旨钦定公主品级,婚后举行册封仪式。进一步地说,公主的位号,因皇权而取得,亦因皇权而消长。如果父亲由亲王登上皇位,女儿就由郡主进封为公主,父亲失去皇帝名号,女儿降为郡主或没有名号,如建文帝的妹妹和景泰帝的女儿。皇姊妹则进位“长公主”,皇姑晋位“大长公主”。她们的位号,一生随与掌握皇权者的关系变化而沉浮。与皇子不同,明代公主去世后,陪嫁财产包括珍玩首饰田庄府第金印金册等都要缴回宫里清朝公主去世后,动产收回皇室,不动产留给额附,维持他与家人生计。
临安尚未出嫁便获得封号,一来是长女,二来朱元璋也对其母亲的宠爱,与她玩着蹴鞠的女子,便是日后的(尚未册封)宁国公主,两人都是一身的便装,临安白色长裤,白色的衫子,足下一双绣着虎头的靴子。
宁国公主则是一身黄色的衫子,同样是长裤,长裤宽大,覆盖足踝,也是一双绣着虎头的学子,腰间各自别着一条白色腰带,将两人身子束缚得凹凸有致。
两人都是眉目如画,艳若秋水,临安身材高挑,摸样较宁国要清秀了几分,宁国身子不长,摸样水灵可爱,都是细腰翘臀,娉娉婷婷,各惧美色,难分上下。
但临安虚长了两岁,如今已经十五岁了,女儿家发育的早,那衣衫包裹下的酥胸,已经初成规模,在那腰带的束缚下,臀部丰盈,玉腿修长,比年纪较小,摸样还有几分青色的宁国多了几分女人的味道,显得要好看了几分。
两人这低头他,与水池旁踢打一个黄色的蹴鞠,这蹴鞠在战国时候就已经兴起,但说道大发光彩的,还是因为刘邦的女儿,据《西京杂记》上就记载: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把父亲刘太公接到长安城的未央宫养老,吃穿用度极尽豪华,终日看歌舞伎乐。但他却并不满意,终日闷闷不乐。原来刘太公自幼生活在城市下层,接近凡夫走卒、屠狗杀牛之辈,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离不开斗鸡、蹴鞠。于是,刘邦就下了一道圣旨,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