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下了这道旨意,重重的吐了一口气,苏州自来富庶,这一次攻打张士诚,苏州、杭州、湖州三地百姓出力最多,这还不算,他还得知,张士诚被抓了才两日,苏州不少百姓,不但有人说起张士城种种好处,常常聚在一起窃窃私语。这让朱元璋很是恼火,心中便涌出了略带惩罚江浙一地的吴地百姓。
李善长看了大半天,自然看得出,张士诚是活不了了,可他没想到一向极为爱惜百姓的朱元璋会拿江浙一带的百姓开刀,有心想上前说两句好话,可一看朱元璋满脸怒气,嘴唇动了动不敢出声来,唯有摇头叹息了声,令了旨意。
张士诚不但的破口大骂,不断骂朱元璋卑鄙无耻,可朱元璋一脸笑吟吟的模样,丝毫不气,书房里唯有李善长,他不敢上前劝说,自然没人再说什么,冲进来的毛骧二话不说抓起张士诚便走,一路上仍旧听到张士诚呼骂声。
“哼,你想死,我偏不让你死?”朱元璋眯着双眼望着渐渐远去的张士诚冷声道。
“你们听着,好好看住他?“
“是!“几个侍卫抱拳应命。
待侍卫出了书房,朱元璋才感觉身子累的厉害,摆了摆手,道:“相国大人,江浙一带加税一事,便有劳你了?“
李善长应了声,摇头出了书房。
当夜,趁人不备,张士诚终于上吊自杀。
大都外城的一处山峰上,一身白衣的王保保站在最顶峰的山巅之上,望着山脚下的将士,数万个蒙古大帐绵延数十里,成群的战马,数十万的大军,来回涌动,将这小小的一座山岚渲染得热闹非凡。
王保保背负着双手,迎面出来的劲风将他一袭白色的衣衫吹得呼呼作响,但他浑然不觉,仿佛呼啸的寒风,根本就不足以让他感到寒冷一般。
他如同巨人一般望着远处的一座山峰,虽隔着远,他站在这里依稀看得见,那山三峰相连形如巨龙,山、水、城浑然一体,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称,据说有汉末有秣陵尉蒋子文逐盗,死于此,三国吴孙权为立庙于钟山,因改称蒋山。因山坡出露紫色页岩,在阳光照射下闪耀金色光芒,东晋时改称紫金山。这个山的名字,这几年王保保一直在听说,最近尤其听得多,听说那座山下的一个叫朱元璋的人,以二十万大军灭掉了一个叫陈友谅的人,而帮他忙的人,有一个叫萧云的兄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张士诚说两句
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民间有祭地藏王的习俗。而在这一天晚上,老苏州们会在自家门口插上星星点点的香烛,俗称“烧狗屎香”。“狗屎香”又叫“久思香”,“久思”正是张士诚小名“九四”的谐音。这些香便是苏州人民烧给他的,明祭“藏王”,暗祭“张王”。
据地方志记载,朱元璋攻下苏州后,因苏州百姓曾支持张士诚,遂对苏州课以报复性的沉重赋税,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苏州占全国1%的耕地,被征用的税粮竟占全国的9。6%,甚至“一县可敌江北大郡”。此外,他还将苏南富户十四万户迁到位于安徽的中都临濠,其中包括了顾瑛、杨基等一大批名士,一时家破人亡惨剧无数。
也是因为张士诚,朱元璋对苏州极度不信任,在位31年里,更换了30位苏州知府。他对有眼无“朱”的苏州士族更是忌恨,不放过任何可以打击的机会。洪武7年(1374年),时任苏州知府的魏观欲在张士诚王宫故地(即皇废基)修建府衙,疏浚河道。朱元璋获悉后顿时大怒,以“兴灭王之基”为由,斩杀魏观等一大批苏州文人。其中“明初四杰”之一的大诗人高启,因为写了一篇应景的《上梁文》,被朱元璋一道加急圣旨押到南京腰斩,再锯成八段。
据查阅,苏州赋税之重,自张士诚死后,一直到明朝正德、嘉靖时期都是全国首屈一指。
正德、嘉靖时上海人陆深对明初全国和苏松税粮的计算:国初总计天下税粮,共二千九百四十三万余石,浙江二百七十五万二千余石,苏州二百八十万九千余石,松江一百二十万九千余石。浙当天下九分之一,苏赢于浙,以一府视一省,天下之最重也。松半于苏,苏一州七县,松才两县,较苏之田四分处一,则天下之尤重者,惟吾松也明代洪武年间苏州府的最高税粮是二百八十万九千余石,是全国第一,比整个浙江省都多。而之后的弘治、万历年间最高都为208万石,这在当时的全国首屈一指丘浚《大学衍义补》曰,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五府又居两浙十九也。考洪武中据《诸司职掌》,天下夏税、秋粮以石计者,总二千九百四十三万馀,而浙江布政司二百七十五万二千馀,苏州府二百八十万九千馀,松江府一百二十万九千馀,常州府五十五万二千馀,是此一藩三府之地,其田租比天下为重,其粮额比天下为多。今国家都燕,岁漕江南米四百馀万石以实京师;而此五府者,几居江西、湖广、南直隶之半。臣窃以苏州一府计之,以准其馀。苏州一府七县时未立太仓州,其垦田九万六千五百六顷,居天下八百四十九万六千馀顷田数之中,而出二百八十万九千石税粮,于天下二千九百四十馀万石岁额之内:其科征之重、民力之竭,可知也已。
skbshge
第1454章最强的敌人()
王保保看了一阵,忽然重重的一叹,脑海里不知不觉的想起了朝廷眼下的局势。
自从脱脱死后,元朝内部酝酿着宫闱政变。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与皇后奇氏、朴不花;右丞相搠思监。密谋造反,只是,反对她的人也很多,以御史大夫老的沙为首。她却有办法叫老的沙失宠于元顺帝,加以放逐。老的沙逃奔到孛罗帖木儿的军营。皇太子派人去要,孛罗帖木儿不给。
至正二十四年三月,右丞相搠思监用元顺帝的诏书,削去孛罗帖木儿的兵权。孛罗帖木儿抗命,而且杀了钦差。四月,孛罗帖木儿带兵进京,见到元顺帝,恢复了兵权与官职(太保,中书平章政事,兼知枢密院事),满意而去:回大同。五月,右丞相搠思监又怂恿了元顺帝,命令王保保进攻孛罗帖木儿的大同。孛罗帖木儿再度带兵来京,皇太子统率若干军队出城抵御,大败,逃到太原,投奔王保保。元顺帝把搠思监与朴不花押解给孛罗帖木儿给杀了,然后孛罗帖木儿进入大都,受拜为中书左丞相,整个政府入于他的掌握。他开除了一些宦官,禁止番僧胡作非为,努力节省中央开支,停止了若干不必要的修缮营造,也把第二皇后禁闭了一百多天。他派遣一位伊苏,带兵南下,打王保保,不料这伊苏却与王保保讲和,连在一起。经过一番商议,王保保决定讨伐孛罗,与伊苏进逼大都,元顺帝事先得知了消息,埋伏了几个勇士在宫内延春阁,把孛罗帖木儿打死。不久,王保保带了太子回大都,皇后奇氏与太子均叫王保保逼迫元顺帝让位,退居为太上皇,王保保不肯。
王保保在大都住了两个多月,不耐烦,请求外出带兵。元顺帝封王保保为河南王,总天下兵,代皇太子出征,驻河南,与军阀李思齐等发生冲突,互相攻伐。二十七年,顺帝削扩廓兵权,分其原统军马,另立大抚军院,由皇太子总制天下兵马,专防王保保。
如今得知了江南局势紧张,元顺帝才不得不召回了王保保,授予兵马大权。
便在这时,王保保的目光落在了远处四匹战马上,马上四人奋力催促马缰,疾驰而来,直奔他的大帐。
王保保眉头一皱,喃喃道:“也不知是姓朱的赢了还是姓张的赢了?“说着快步走下山峰。
王保保的步伐极快,那四匹战马刚刚驰到大帐前,他已经入了大帐。
大帐布置极为简单,除了文房四宝,以及一张挂在帐上军用地形图,一把宝剑之外,剩下的便是一张茶几,一张桌椅,以及一张大床,便再也看不到其他的任何东西。
四人先后进了大帐,跪在丈外说着奉命赶往江南打探的消息。
王保保端坐在那张大床上,面容严肃的听着四人的回报,当听到张士诚兵败平江之时,一脸平静的王保保这个时候才微微露出了一丝惊讶之色。
四人之中,为首一人,恭谨地以手抚胸,向王保保行过大礼后,又说出了最近打探的一个惊天的大消息。
“我等奉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