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宠,神探世子妃-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先是指了指图上的东黎乡的位置,“东黎县的县令林克何在。”

    一着红色官袍男子上前,他四十几岁上下鬓角有些发白,皮肤光滑,眉目清晰,可以看得出保养的不错,“属下在。”

    “你先说下往年汛期来临之时,这蔡京是如何治理与预防的。”

    男子上前行一礼道:“是,往年都采取加固两岸堤坝,在汛期来临时将百姓迁移至高处,等着洪水退了,再回家。”

    “就这些吗?”

    “就这些。”林克肯定的点头,“本御史昨日已查探账目,每年永州汛期前,朝廷都会拨十万两白银做为赈灾费用,而如你所说,仅仅是为了加固堤坝,迁移下游百姓,根本用不了那么多钱,那么其余银两去了哪里?”

    “这,这,属下真的不知,每年都是太守亲自来发放银两,下官从未经过手啊。”林克鼻尖冒汗,他没想到,这个才刚刚来到永州不到一月的年轻御史,一来便轻意找出了祸端,让他有些始料不及。

    “算了,蔡京已死,过去的事也无可追溯。那么从今年起,治水方案策略改变一下。

    第一,趁现在非汛期,组织百姓去河里清淤泥。你看这雍河上游的高原地带,土质疏松,每年带来的泥沙沉积,让河底,逐年增高,河道增宽,所以近几年来,每到汛期必然会发洪水。

    据我所知,东黎县,现有百姓七万人,属于永州内的大县,还请您回去组织发动一下壮年劳力,现下时节,大多百姓,都在家赋闲。我想这项工作应该不难。

    这样给大家按挖泥重量来清算工钱,银子由朝廷的赈灾银子里出。

    第二找最好的石匠来修补破裂的岸堤,同时去北乡开山运石,加固两岸堤坝高度,尤其是下游入海口。若出现任何问题,唯你试问。”她一手指着地图,一面观察着下面的人。除西黎县刘域一直目光灼灼,其余人皆是低着头,不知所思。

    “另外看这里,东涝西旱,是永州城多年的通病,而河道中游,有个缺口,我认为,挖沟取道,可加以引流,将雍河的水一部分改变下河道走向,这样也减轻了下游的蓄洪压力。

    “你们认为如何?”江离问

    “下官并无异议。”

    “好,这件事情你与西黎县刘大人,商量下,十日之后,给我一个具体方案。”

    “是”林克躬身退下。

    “刘卿”一瘦高男了,上前,江离先打量了他一下,今日此人神采奕奕全然不似前日里的蔫。

    “西乡县因河道问题,灌溉一直得不到解决,东涝西旱的状态一直持续多年。西乡县百姓六万,也不少,若只是指望着那一亩三分地的收成,这才造成了这些年,西乡一直贫瘠的缘故。这样,你回去后同样也发动壮年劳力的群众,组织大家去东乡清理淤泥,并将他们的工钱分两边发放,一则是发给留守在西乡的妇女孩童老人,但凡家中有去清淤的,皆可领得。二则把朝廷下拨的钱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直接拿出来,开棚施粥,发给灾百姓,另一部分则是作为清淤工人饭食。”

    “安御史说的对,西黎县的近几年的产出,一直处于永州的末位,是下官无德无能,上任多年一直未曾解决过这个问题。真是惭愧之极”

    这西乡县,刘域县令,据说是多年前从朝中被贬斥到永州西乡县这贫瘠之地。但是具体什么原因,多数人都是讳莫如深。

    “刘卿不必惭愧,原太守在时,一直也未曾用心治理过民生,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纵你有心,也难力改变现状。本官理解。”

    刘域一听这话,眼眶有些泛红,原蔡京在时,他并不得重视,每每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都被驳斥回来,多年以来,一腔热血早已经被磨的所剩无几,而今,这位年轻的御史,一接替蔡京的位置,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整顿州中事务,这让他有些意外。但又看到了希望。

    他上前一步道“御史大人,下官还有些意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卿但说不无妨。”“我西黎县,因地理位置较为特殊,若种植寻常作物,怕是收成不好,但是多年前,我曾去西南边陲云游之时,见那里田地与咱们西乡县地理位置大致相同,多山地,少平原。

    但是他们将利用山地的特殊位置,开发出如梯形的田地,来种植茶叶,引山中溪水,开凿暗井储蓄,雨季既可蓄水,冬季亦可灌溉。我一直在想将这套方案搬至西乡县,但多年来,皆被驳斥回来。所以计划一直搁置。”言毕,他抬头看了看案前之人。江离惊讶的看着眼前这位瘦高的男了,他说起治理方案头头是道,双目炯炯有神。心中暗叹,着实是个人才,同时又为这位治世之才在此埋没在蔡京手下数年有些可惜。她悄悄看了一眼屏风后的贺兰寻,只见屏风后那人也在全神贯注的听着。心知他也对这些想法感兴趣。

    “刘卿,你继续讲。”

    得到首恳后,刘域心是雀跃

    这种植茶叶,一则可做为徭役赋税进贡,二则可与周边县区通商换取粮食作物,由此来提高我西乡县百姓收入。三则,可与西南边陲诸国做贸易往来,换取其他产品。”江离心中暗暗为此人竖起大拇指,仅仅因改变一项种植作作物,就可衍生出这样繁多的商机,眼前这人不简单。

    他笑道“我认为你这办法倒是可行,只是很多细节需得商榷,比如,若没经过验证大面积种植单一农作物,收成如何,这茶树到茶叶如何炒治,也需要懂行的人才。你说的这暗井凿渠,如何实施才不会破坏山体,引发不必要的灾难,等等一系列问题,若不落实清楚,冒然为之,怕是不妥。”

    “下官知晓此事,事关重大,几年来,我命人已经开发了一小块山田,种植茶叶同时又派人去西南边陲学习种茶与炒茶之术,到去年为止,已小有所成同。且下官这几年已将具体操作方案整理好,明日送来给您过目。”刘域兴冲冲的回答道。

    “好。”,她赞道,“北乡县流寇之事,事关国体,需得与长孙侯爷商议后再做决断,目前只能先派一千府兵去巡逻,边境地带。各位今日商议到此为止,各回各位吧。”

    众人皆散,贺兰寻自屏风后出来,两人对视一眼,贺兰寻道

    “你是不是要问我这刘域,何许人也?”“王爷果然是蛔虫啊。”江离笑嘻嘻答。

    “这刘域具体是何年,被贬斥到这来,我还真不知其中详情,我且看他今年已过不惑之年,想来到这里应该已经十几载了。而那时我还未到平城。不过我倒是听过一个传闻。”

    贺兰寻道“什么传闻?”

    江离凑近问道贺兰寻指了指天,江离不解试探问“与天象有关?”

    “错,是该到用膳之时了。”

    偏厅里两人相对而坐,桌上摆着一盘清水白菜,一盘清炒鸡丁。一盘豆腐,菜色简单。

    江离心中一直有疑问,也无心情吃饭。贺兰寻先是看了一眼桌上之菜皱眉问。“这一个月来你就吃这些吗?”

    “嗯,对啊,这还不错呢,有时候都没得吃。你不知那蔡京留下了多少烂摊子需要处理,我又是初涉政务,贺胧呢,让他杀人还行,根本帮不上什么。我处理起来很吃力,走了不少弯路。对了,你还没给我说刘域的事呢。”她一面吃着白菜豆腐,一面思考着刘域今日所讲之事。

    “我只知他是于先帝登基之初时,在朝为官,后来为什么被贬斥,很少有人知晓。而现新帝登基,原在朝老臣,也无人提起过这件事。”

    “哦。”贺兰寻看着眼前少女,一月不见,她肩膀似乎又单薄了些,脸颊凹陷,眼下青黑,心中甚是心疼。饭毕将贺胧招来,将写的方子将给他。“去按这个给我准备。”

    贺胧一脸吃惊的看着纸张之上,漂亮的梅花小篆写着各种食材药材,当归,人身,乌鸡,茯苓,白芷,山楂这,这不是那什么吗?“主人,这是要干什么?难道是?”贺胧笑嘻嘻的问题,语气暧昧,表情猥琐。

    贺兰寻见他这副样子,也不屑搭理,回头见那厮还赖着不走,一抬手,做了个动手的姿势,贺胧立马后退准备逃跑。

    贺兰笑道“快去快回。”于是傍晚之时,尊贵的恒王殿下,带着他牛叉哄哄的小跟班,在厨房里战斗了两个时辰。当江离从书房出来时,便闻到一股勾人肠虫的香味。

    心想自那蔡京死后,这里的厨娘早跑的不知去向,现在做饭的厨娘都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