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以后不许再胡闹,更不许随意跑掉跟我在一起,不许看别的男人。”男人的气息拂在她颈侧,说出一连串的要求。
前面还好,后面太过分了。谈罗被他板起脸教训了一通,事先全无准备,结巴道:“哪有这样。”
不过现在非常时期,夏权貌似还没有消气,谈罗趴在他坚硬如铁胸膛,轻轻嗯了一声。
荏弱的少女,没有浓腻的脂粉味,清清爽爽的,有一张莹白的小小的脸,很容易让夏权想到她才大病初愈。
但她是那样的可爱,娇美温柔的嘴唇,哪怕是浅尝辄止也好,也想要更多更多。
夏权想到曾经,她在自己怀抱内绚丽不可方物,内心更为悸动。
这段时日一直没有疏解,他不觉产生更进一步的亲密欲求,他深吸口气压下那股情绪,猛地拉开她。
谈罗冷不防被推开,看着他微窘冷脸,脑海顶着问号。
“中场休息了,去看看其他藏品。”男人声音依旧低沉磁性,却硬冷地说道。
说完便拉着她走出去。
第136章 捡漏(一)()
夏权与谈罗所买的琉璃树拍出惊人的天价后,大厅内气氛变得更为热烈与刺激。
来到幽野堂的俱是盛京有钱有闲钱的人物,也爱看热闹,才第一轮,幽野堂便拍出如此宝物,都是寻常难见。
他们很庆幸这次到了,才饱了眼福,否则错过这次,就要等待三个月之后,且可能藏品还没有这么好。
幽野堂的拍卖品一向少而精,众人更期待下一轮出现更珍稀的宝物。
在此之前,幽野堂会招待到场者用茶点,还提供场地进行自由交易。
不少人都是冲着有趣与热闹这点来的,买家想捡漏,卖家若是卖出一样藏品,大多也能弥补门票亏空。
不过就是有一点丑话说在前头,幽野堂只提供场地,还有一些辅助设备,不包括审核藏品或鉴别真假。
若是看走眼买到假货,与幽野堂毫不相干。
虽说规矩如此,很多人还是乐此不疲,毕竟能到幽野堂有个座的,都想图个乐子,还有当交鉴别的学费。
跟拍卖时拍品一晃而过,需要考量与争抢不同,可供交易的藏品则有掌眼与研究过程。
谈罗牵着夏权的手,来到一张大方桌前。
这里摆放的参与交易的宾客的藏品,种类冗杂,琳罗满目,他们的主人站在不远处,方便与感兴趣的人交流。
“这实在是太多了。”谈罗对古玩研究不多,看到有些功能稀奇的,都看不过来。
上面的东西不见得多珍贵,却大多特别,譬如一个不知年份的青铜的鱼碟,小半套汉代的六博棋,一套墨玉做的精致的猫爬架,稀奇古怪,全凭爱好与心意出价,若是聊得来,据说半卖半送的也有。
夏权见她好奇的眼睛滴溜溜的,唇边带笑:“盛京喜好文玩的人多,东西自然就多了。我曾去过北面,那里拍卖交易的主要就是瓷器与丝绸,还有官造的用品。”
夏权在她面前,不称“孤”,引得好几个上了年纪的藏家都眼皮直跳,夏权只好拉着谈罗到另一侧,免得那些道德君子说出些上下尊卑的话,破坏两人关系。
两人这一走,正好挤入人声较为鼎沸的桌畔。
这边是瓷器,三人或两人一个桌,先到先得,他们来的正是三人桌。
这里摆的瓷器也不少,盘、碗、洗、瓶,略略看过去大概八件,最惹眼的是一只绿釉如意双耳尊,还有一只红地梅竹纹的抱月瓶。
看热闹的眼看手勿动,余者轮流戴着特制的手套查看,考究些的拿着金丝镜,也不碰,免得被碰瓷。
谈罗都看不中,她有比这两尊好上余倍的,积压在库房且摆不出来呢。
她看中的是一只浅白断纹的仿哥窑碗,碗沿一圈血红边,腻白的碗壁,有破碎之美的裂痕。
前人论五大名窑:“雨过天青话汝窑,如冰似玉品官窑,金丝铁线论哥窑”
“金丝铁线”正是哥窑的标志性特征。
眼前这只谈罗觉得挺入眼,想买来给自己养在药庐捉老鼠的小猫装清水。
第137章 捡漏(二)()
不过值得大多收藏家斟酌的是,正宗的哥窑都是六七百年前的事了,为当时的官窑,而今存世的大多是后面朝代进行仿烧。
每个朝代出品的风格都略有不同,所以收藏的价值也不同。
若是官窑出品,且上了年头,收藏价值也毫不逊色!
毕竟每朝岁月无痕,就那几百精品留存。
在幽野堂这里摆着的这一件,又需要再斟酌。
它不是御窑厂的出品,而是民间私下仿制的珍品,毫无粗野与呆板之气,并不多见。
据说是四百年前的物件,一直由新野一大户之家所藏于暗格,后来祖宅易主,这宝物才重见天日。
就是因为它太新了,便惹人生疑,怀疑是本朝新造之物,怀古感甚重的木匣内,一个小碗,卖得大概1000两,正好是幽野堂入门的钱。
这叫价不便宜。
可怎么说呢,若是真的是四百年前康朝的仿烧品,那可赚大发了,怎么着也得翻百倍,卖万两黄金,一片碎片也能有上千两白银!
若是本朝所制呢,不好意思,大元朝的仿烧技术比较全面了,百两就能交易一个这样的,哄哄土财主还只是勉强。
谈罗笑着问那卖家,“您原价买来多少钱?”
卖家姓文,这文老板也不因为摄政王世子在侧就语气谄媚,凉飕飕地说:“两千两。”
所以他抱着手在这里,卖两样瓷器,另一个瓷枕还能讲讲价,这仿哥窑是一丝一毫也不退让的!
夏权眯了眯眼睛,掠过这被谈罗投注关注的小碗,文老板又是幸灾乐祸又是感叹地说,“我上一手的人买来5000两白银。”
他们不是爱好者,而是做古董买卖的,眼看要砸手上了,通常就忍痛贱卖收回成本。
文老板也是来幽野堂碰碰运气。
若是有人像他以往那样惊为天人,觉得经过运作就能赞不绝口,那就美了。
可惜这次来的冤大头不多,都是持币而沽,尤其是见识过王世子爷参与拍卖的琉璃树,还沉浸在震惊中,也想着买些摆件,好跟上权贵的审美潮流。
“我可以碰一碰吗?”谈罗问他。
文老板也爽快:“可以。”
“若我不戴这手套呢。”谈罗看着他问。
她不是隔着手套就不能感应了,而是不喜欢与人分享一样穿戴于身上的物品。
特别是手套这种工具,戴上就跟十指相扣一样,夏权受得了她都受不了。
文老板鸡贼地看了谈罗最后一眼,赶在夏权脸色神色莫测之前,低着头说,“姑娘随意。”
来幽野堂果然来对了,除了能见世面,还能见到如斯美人,啧,他下半辈子都够吹了。
就是不能多看,否则他怀疑自己会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复古之风历代连绵不绝,谈罗看得也仔细,她水葱般的手指轻轻从古盒内拿起酥酪一般的小碗,借着光线观察细密的“攒珠”。
这碗的确是触手温润,泛酥油光,裂纹有的如柳叶,有的似蟹爪,因为不见天日许许多多年,光泽度较强。
不过谈罗判断的依据不是外在,而是内在。
四百年的古物,怎么也得生出一些气象了这是她最擅长的。
第138章 捡漏(三)()
谈罗作弊般的鉴别法很奏效。
这只小碗,的确是收藏界遗落的夜明珠,真真正正的康朝仿制哥窑碗,上面的墨纹梅花,还有清素的外表,恰如其分地符合禅宗孕育出美的7个要素:不均齐、脱俗、自然、简素、静寂、枯槁、幽玄
是真真正正价值连城的宝贝,合该被放到最好的古董行,被顶礼膜拜。
即便送入宫廷,也是不丢份的。
谈罗不动声色地看了夏权一眼,嗯,若是以后登门造访,作为给小叔子的礼物也不错。
他听闻夏权还有个弟弟,声色犬马,非常顽劣,由于差点害死教坊一歌姬,原本被夏权扔到庄子里管教去了,一溜烟跑到江南,还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后来被夏权抓回来之后,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就老老实实在屋里念书,据说现在已是举人。
谈罗又看了看装碗的匣子,也是好宝贝,雕的是“喜上眉梢”,意头极佳,合该她发财了。
谈罗打定要买的主意,开始杀价!
文老板比较震惊,为什么谈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