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非如此,王虎那小和尚又怎会一怒之下大开杀戒?所以说,有因必有果,你怪罪王虎之前,可有先想过你自己的过错?再者,那些个恶贼平日里所做之事,哪一件不是十恶不赦的恶事,根本是死有余辜。依老道看呐,王虎不但没错,反而有功。”
老僧想了想,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王施主这一出手,不但收了他们的性命,还断送了他们向善的可能。若能劝他们幡然悔悟,贫僧别说丢掉一只手臂,就是粉身碎骨又如何。”
无奈地摇摇头,易天舒可是很早就领略过老僧的固执了,也不与他争辩,只问道:“你真的不考虑让王虎重回门墙吗?现在你们灵隐寺可就剩你一个人了,等你一死”易天舒叹了一口气:“等你一死,这灵隐寺可就真的烟消云散了。”
老僧微笑道:“缘起缘灭,自有定数。灵隐寺比之其他门派,能残留至今,已数难得,何必求之永恒?”
易天舒大笑道:“倒是我着相了,不说那些,不说那些!”
易天舒本就是洒脱之人,这次前来只是为了见见老友,未免将来留下遗憾。此时心愿已了,也不多留,与老僧又随意聊了几句后,便带着莫离飘然而去。
继续往西,行不几日,便来到的陕西境内,华山脚下。
易天舒虽穿着古朴,不似现代中人,行走闹市之间也从不隐藏踪迹,但有趣的是,民众对他的衣着毫不惊奇,就好像他本就该如此穿着一般,这也让莫离好奇不已。只是不管怎么问,易天舒都笑而不答,只称若是日后境界到了,自然就会理解,让莫离好生郁闷。
这天一大早,易天舒便带着莫离向华山行去。所幸早几天前,易天舒便与莫离提起过,所以莫离学了个乖,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这才跟在了易天舒身后。
华山之险,冠绝天下,而此时大雪凝结于道路之上,若是脚底一滑,说不定就得落入万丈深渊之中,摔得粉身碎骨,又哪有人敢来爬山?只是这反而便宜了易天舒二人,让他可以施展轻功,带着莫离几个跳跃,便消失在了山间。
只片刻,两人就登到了一峰顶之上,常人需要爬上半天的高峰,易天舒只花了短短几分钟,便轻松登达,这还是怕莫离承受不住,否则可以更快。
被易天舒提着,莫离只觉身下景物飞掠,这景象之前也体验过一次,只是那次的山势哪有这般险峻,忍不住叫了出来。然而只叫了两声,莫离便觉得眼前一花,景象终于停了下来,定睛一看,竟已到了峰顶,狂风吹袭之下,身体单薄的他有一种站立不稳的感觉,连忙抓住旁边的易天舒,定住了身形。稳下来以后再一看,此处位于峰顶西北角,身后就是万仞绝壁,前面远远可以看到一个宫殿,殿前有一巨石,形似莲花,原来此处便是华山西峰,莲花峰。
站了片刻,不见易天舒有何动作,莫离睁大眼睛,指着那宫殿问道:“前辈,我们不进去吗?”
易天舒淡淡道:“斯人已去,进去作甚。”
莫离奇道:“不是去那里,那我们来这里做什么?”
易天舒不答,只定定地站在那里,半晌方才自言自语道:“难入微,入微难。世人只道寻常武者绝难踏入入微境,却又怎么知道,入微境何尝不是一道死关?只差一步,便能以武入道,踏入凡人口中仙人的境界,自此长生不死。然而这最后一步,却又卡死了多少惊才艳艳之辈?数十年来,我为了勘破入微,寻遍全球,挑战高手,然而现在看来,却是收效甚微。若是再给我百来年,说不得真能以武入道,只是、只是时不待我,大限将至啊!”
莫离在一旁呆愣无语,他从没见过洒脱不羁的易天舒有这样的表情,心中有些担心,又有些害怕,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只见易天舒怅然道:“前辈,你只凭一部剑经,便造就了一位绝世高手,用一行字将我堂堂昆仑困了千年,这究竟是何等的修为?晚辈全然无法揣度。前辈风姿卓绝,令晚辈恨不得早生千年,不能一睹前辈风采,委实可叹。只是强如前辈,又可是勘破了入微境?若是前辈勘破了入微境,又怎会任凭宗门落到这般田地?想必想必”说到最后,面色惨然,摇头无语。
呆立半晌,易天舒忽然笑了起来,道:“连前辈都逃不过那百年黄土,想必晚辈亦是此生无望了。只是晚辈从来不是束手待毙之人,纵使没几年好活,晚辈也会尽力去拼一拼,看看能不能到达那个传说中的境界。”这时的脸上,已没了颓丧之气,坚毅无比。说罢,向虚空中一拱手:“如此,便不叨扰了。”随即携着莫离跳下身后绝壁,袖袍鼓动,犹如一只大鸟般,在莫离的尖叫声中缓缓滑落。
即使是易天舒,面对生死之事,也不免惶惑。这次来华山,便是为了瞻仰前辈,抒发心中抑郁。此间事了,易天舒再无所求,带着莫离一路舟车劳顿,几天之后,终于来到了昆仑山脚下。
第40章 昆仑山前(二)()
到了昆仑山,易天舒却不往大路走,而是专挑无人的小径,等到确定周围已无游客,这才施展轻功,带着莫离飞奔起来。以易天舒的速度,可谓是行走如电。可即使这样,也足足奔了有一炷香的时间,才开始向山上奔去。这时周围已经是终年无人的深山之中了,雪深过膝,即使莫离全身都是棉衣,仍然觉得寒彻入骨。
等到易天舒站定之时,两人已到了昆仑派山门之前。那山门前的匾额上,写着“昆仑派”三个大字,也是中规中矩,无甚奇处,只是莫离越看越觉得好看,至于为什么好看,他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相反,旁边的山壁上,却刻着“堂堂昆仑,欺人太甚”八个大字,高达数丈,非常醒目。莫离虽然没上过几天学,却也觉得那八个字笔锋凌厉非凡,一笔一划竟如利剑一般,直欲破墙而出,杀人饮血,让他忍不住呼吸一滞,退了两步。
仅凭几个字,就有如此威势,难道这几个字的作者,就是前辈口中那位将昆仑困了千年的高人?莫离心下骇然,不敢再看,连忙偏过头去。
山门之旁,站着一个道士打扮的少年,生得高大壮硕,浓眉大眼,只十七八岁的年纪,就已威武不凡。只是此刻,他却靠在山门之上,打着瞌睡,口水顺着嘴角挂起亮晶晶的细丝,实在是有损形象,让莫离“噗”的一声笑了出来。
“谁?!”听到笑声,那少年一声大喝,猛地跳了起来,一双虎目左顾右盼,颇有几分气势。只是莫离刚才已瞧过他出丑,又怎会被他唬住。
这时,少年终于发现了站在前方的两人,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睛,这才一脸狂喜地叫了起来:“师祖,你回来啦!”说罢,不等易天舒回话,就转身向身后奔去,一边跑,一边大叫:“师祖回来啦!师祖回来啦!师父,师叔,你们快出来,师祖回来啦!”
“这孩子,这么大了怎么还这么沉不住气。”虽然语带责怪,但易天舒的眼中,却透着温暖的笑意。
灵霄殿内,一众道人跪地不起,最中间那老道连连叩了几个头后,才抬起头来,泪流满面道:“师祖,您总算回来了。”
易天舒想起,当年分别的时候,这老道还是个龙精虎猛地中年人,浑身仿佛有着使不完的力气。然而只是一别,当年的中年人便已头发花白,身形佝偻了起来,心中也忍不住有些唏嘘,叹道:“回来了,回来了。你们先起来吧,我们坐下说话。”
口中称是,又叩了一个响头,众道人这才站了起来,等易天舒在主位坐好,方才一一落座。
坐在易天舒旁边,莫离左瞧瞧,右瞧瞧,心中疑惑不已。堂堂昆仑派,听着很威风,但实际上却只有两个老头子,三个中年人,一个年轻人,总共六人,即使加上自己与易天舒,也不过八人,这算哪门子的大门派,与他想象中的武林门派实在差得太远了。后来想想,多半是在山门写字的那个家伙,让昆仑派的名声一落千丈,这才让昆仑落得现在的模样。心中释然的同时,也不免对那个家伙愤愤不已。但同时,他还有另一个疑惑。为何这两个看起来六十来岁的老道士,都称呼易天舒为师祖?易天舒的年纪,分明要年轻很多呀。
疑惑还未解开,便听起初在山门前的那个年轻道人又急切,又有些期待地问道:“师祖,您这次回来,还走吗?”
领头那老道士皱眉喝道:“清和,不得无礼!”
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