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原本已经开弓上箭。这时见到不禁哈哈大笑,收了弓箭,道:“到底是个雌儿,就是烈了点。不动用些手段还不知道大爷们厉害!”
两人哈哈大笑,大踏步的向这少女走来。
少女挣扎站起,手抓着胡杨树干,咬牙想要跃过这颗枯死的胡杨,不想身后突然风声响起,少女随后只觉得身子一紧。低头一看,竟是一条绳索将自己捆住。
绳索的另一端,另一名瓦剌兵边得意的笑着边拽着绳子。
这是套马索,草原牧民基本都会上这一首。
那少女见此,顿时花容失色,见那两人离自己只有几步之远,突然眼中闪过一丝狠色:“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两个败类。”说罢便向着前面的胡杨树干一头撞了过去。
两个瓦剌兵没想到这少女性格如此刚烈,都大惊失色,正要上前阻止,却突然发现少女身前的胡杨树后闪出一条倩影。
那少女正一头撞在翟锦兰的身上。
翟锦兰虽说听不懂他们对话,可也知道那少女要寻短见。这个时候便没有与陈一凡商量,挺身而出,救下了那瓦剌少女。
同时手中宝剑青光闪过,套在少女身上的套马索随即而断。
两个瓦剌兵见突然有人出手,本是也吃了一惊。及至见到对方是个如同那少女一般的美丽女子,甚至气质上更多了一份清冷雅淡,不禁都心花怒放起来。
“阿尔木,难道是萨满神可怜你我二人,这才又降下一位美丽的姑娘!”那手持套马索的瓦剌兵哈哈大笑道。
翟锦兰不用听懂他们的话,但从他们两双邪恶的眼神一眨不眨的盯着自己,便知道这二人没有安了好心思。
果然便见那两名鞑子兵叽里咕噜说了一阵,哈哈大笑起来,冲着自己跑来。
(本章完)
第536章 胡日乌斯(首更)()
翟锦兰出身英国公府,对鞑子痛恨已久。前几日在大青山更是险些命丧几名鞑子兵死士的手上,这时哪里还会手下留情。
见他二人奔来,心中冷笑道:“姑娘我不来找你们,你们反倒送上门来找死!”
这时那两人已经一左一右包抄过来。一人将套马索向翟锦兰甩了过来,另一人则一手持刀,抢步奔到锦兰近身,伸出满是黑毛的大手就抓向翟锦兰的手臂。
翟锦兰怒从心起,娇喝道:“拿开你的脏手!”说话间宝剑带着一弯冷色闪过。只见她身形飘动之间,刹那之间变作了两个人影,一人一剑,一剑斩断敌人的套马索,另一间却是将伸手来抓的大汉的黑毛手臂斩了下来。
这是《飞莲剑法》中以快取胜的一招,唤作“镜中莲台。”看似两剑同出,实则落在陈一凡的眼中,还是看得清两剑是一前一后。前面一剑斩断套马索,后面一剑斩断了敌人手臂。
这一式与“快剑追魂”宋明远的剑法倒是异曲同工之处。
两人原本以为是萨满大神赐下了一位美丽女子供二人享用,哪里想到来的是一位要命的杀神。
翟锦兰这一剑莫说是他两人,便是江湖中的成名高手也需认真对待,如今倒是有些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只听得断手的瓦剌兵撕心裂肺地惨叫一声,“噗通”跪倒在地,打起滚来。
另一名瓦剌兵脸上的笑容还残留在脸上,然而双眼已经露出了无限的恐怖神色。
他哪里还顾得上地上的同伴,见翟锦兰一双美目中寒光闪烁,也知道不好,掉头就向来路仓皇奔逃!
只跑出去五丈多远,便嗅到一股香风,身后传来一声冷笑。这瓦剌兵便觉得胸口一阵钻心的疼痛。
他大叫了一声,低头看去,胸口前已经多了两寸带血的剑尖。
翟锦兰抽回宝剑,这才发现那嚎啕大哭的瓦剌兵已经没了动静。抬头看去,只见那蒙古少女手中握着滴血的弯刀,斜靠在胡杨树干上,正娇喘不断。
想来是被这两个瓦剌兵一路追赶,这时精神放松,突然便累的瘫软起来。
那女子冲翟锦兰露出一个感激的神色。不过随即脸色大变,盖因不知何时身边已经多了一个身穿青衫,肩披鹤氅的青年男子。
她忙不迭的想要举起弯刀,却发现浑身酸软无力。正在惊恐之时,
却见那男子看了他一眼,对她说了两句话,便转过头向着绿衣女子走去。
翟锦兰见到陈一凡,一脸的煞气才算是消失掉:“大哥!”
陈一凡笑道:“兰儿适才大展神威,救危扶困,当真是巾帼女侠!”
翟锦兰被他说的脸色一红,笑道:“大哥就爱拿兰儿开心,这两个瓦剌兵不过是寻常士兵,若不是见他们实在太不像话,兰儿也懒得多管闲事!”
陈一凡微微一笑,眼神中投来一个赞许肯定的目光:“兰儿管的对,这等败类见到了若是不惩处一番,良心上怎么过得去。”
随后又打趣道:“只是大哥年岁大了,身子迟钝了,倒是让兰儿抢了先。”
翟锦兰知他有意夸赞自己,心中美滋滋的,便咯咯笑了起来。
看在那蒙古女子眼中,直有一种错觉,无法将她与适才那如杀星降临的样子联系到一起。
那少女此时也颇为尴尬。救命恩人与那男子有说有笑的,自己这边也不知是离开好,还是上前感谢好。一时之间有些讷讷不安起来。
不过好在片刻功夫,便看到两人向着自己走来。
那少女一咬牙,忍着疼痛和身体的虚弱感,勉强站起身来。
陈一凡一笑道:“姑娘莫要紧张,我等于你并无危害。这里还处在瀚海之中,不知姑娘怎么被他二人追到这里来了?”他说完,又低头向锦兰说了自己刚才的话。
那女子虽然有些紧张,倒也算得上开朗,先是谢过了两人的救命之恩,这才将事情的经过简略的说了说。
原来这女子名叫胡日乌斯,是瀚海边缘处一个小部落沁克苏部落族长的女儿。
翟锦兰听陈一凡为她讲,胡日乌斯在蒙语中的意思是“雨水!”
锦兰不禁就想起陈一凡说过,这些小部落之人逐水而居,心中暗道:“这姑娘想来深得父亲的疼爱,不然也不会起这个名字。”又想起自己年幼时便被舅父收养,父母尽皆为斩,不禁有些黯然。
这时胡日乌斯又讲了起来。今年的天气不知为何格外的寒冷,部落之中没有储备足够羊群吃的草料,加之瓦剌也先连年穷兵黩武,征伐四方,到处派人抓男丁充兵。如今部落里有半数的青壮男子都被虏去当了兵。因此部落中的生活更为艰苦。
翟锦兰听闻部落中近半的青壮年男子都被抓去当了壮丁,又看到胡日乌斯脸上的愤恨和无奈之情,似乎有些明白陈一凡之前说过的话了。
胡日乌斯身为族长的女儿,见老父亲整天为了部落的生存愁容满面,很是心疼。便带着几个部落中的青年男子骑着马出门寻找草源。部落附近的草早已被他们收割一空,胡日乌斯便想起来,以前自己曾经跟着巴图布赫到这瀚海来玩,发现了这一片绿洲。记得绿洲上水草丰沛,正可收割起来作为部落里羊群过冬的草料。
这位巴图布赫乃是沁克苏部落的第一勇士。翟锦兰见胡日乌斯说道巴图布赫时,开朗的脸上也飞起了一抹微红,心道这人怕是她的心上人吧。
巴图布赫因部落中的男子少了一半,整日里带领剩下的男丁操练兵器弓弩,以防备其它部族的趁机侵略。
胡日乌斯知他每日都很辛苦,便瞒着他带领了十几个青年男子,还有两个与她年岁相仿的女孩子,套上两辆大车便向着瀚海这边而来。
可谁想到刚走到瀚海的边缘,便碰到了一个五十人的鞑子小队。这些人都是赛刊王的部下。
如今赛刊王正奉了也先的命令,带着大兵向东北白山黑水而去,征伐奴儿干都司境内的朵颜和泰宁两卫。此时战事正是吃紧,是以便派遣手下回到草原四处抓劳力壮丁。
(本章完)
第537章 少女乞求(二更)()
朵颜卫、泰宁卫与褔余卫并称为兀良哈三卫。自明太祖朱元璋时设立,一直延续至今。三卫皆是由蒙古部落组成,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身为蒙古部落的特殊性,三卫与大明,与瓦剌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政治上摇摆不定。
如今也先吞并鞑靼,誓要统一草原,合围大明,自然不会让这样的不安定分子留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因此派出了自己的弟弟赛刊王统领大兵攻打朵颜卫、泰宁卫。
胡日乌斯是族长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