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将快要腐烂之费无极首级送给伍子胥,伍子胥挥剑乱砍一阵,大放悲声,哭难报父兄及全家之仇,问孙子何时伐楚。
孙子慎重地回答说:“现在伐楚,理应对我有利,但有后顾之忧,不可不除。”
伍子胥问:“何为后顾之忧?”
孙子答曰:“越王允常,领土欲望十分强烈,其文官有文种、范蠡之智者,武官有胥抒、郭如臬等猛将,且有数十万军队,伺机图吴久矣。螳螂捕蝉,需防黄雀在后,否则,彼必乘虚而入,我腹背受敌,亡无几矣!”
伍子胥闻言,不禁脊背透凉,急忙问道:“如何防范越国乘虚而入呢?”
孙子胸有成竹地答道:“派使者探其心理,托言我欲伐楚,请其贷我军粮兵卒。若其应我之求,必无犯我之意,届时方可安心伐楚。”
“倘越拒我之求,又该如何呢?”伍子胥心急如火地问。
孙子坚定地答道:“越拒我求,必将攻吴,故伐楚前必先亡越!”
泛恺来到越国,向越王允常恳求道:“吴与越乃兄弟睦邻,因楚频频侵犯我国,故欲伐之。大王知吴势单力薄,以一国之力伐楚,十分困难,故特向贵国请援,望大王念及兄弟情谊,助吴军粮与兵卒。”
此系国之大事,越王不敢专决,召集宰相范蠡、贤士文种、武臣胥抒及郭如臬等权臣商议。武臣胥抒说:“依臣之见,万不可借,吴国伐楚,为何要牺牲我越国士卒之生命。”
第123章 巧设埋伏 频派使臣(6)()
郭如臬赞同胥抒的意见,说道:“楚远吴近,若吴势日强,对我国是一大威胁,万不可干那负干柴而蹈烈火的蠢事!”
越王一一点头称是,然后指着文种问道:“贤卿意下如何?”
文种拜伏道:“若我将来想扩张领土,非除吴不可,故援吴乃愚蠢之极。吴有孙武、伍子胥等名将,勿需我助,亦可伐楚。今向我求援,必有他图,需谨慎处置。”
越王的目光射向了范蠡,意思是请宰相发表高见。范蠡以富于智略闻名于世,更是一位财政名人,晴天时他买舟以防洪水,洪水期为防他日缺水而多备水车;丰收时米价下跌,用国家财力大量收购,荒年歉收时,便将谷物便宜卖给百姓,故越民一派安和乐利。范蠡用这种手法掌握越国财政十余年,使越一跃而为窥视吴之强国。范蠡见越王用目光征询意见,说道:“吴向我贷兵卒、军粮,并非求我援助,乃前来打探,看我是否会趁其伐楚之际而攻其不备。”
越王闻言大惊,问道:“这该如何是好?”
范蠡说:“若顺其意,彼以为我怕他;若断绝其情,彼将于伐楚前先攻我国。”
越王急问:“左右为难之事,当若何?”
范蠡深思良久,然后答道:“派使郑重送一信函,说我国非常贫困,无力贷兵,只能资助军粮,吴便会安心伐楚,届时我乘虚而入,逐吴王至楚地,占吴地以为我国之领土,方为上策。”
越王深感范蠡言之有理,便郑重修书一封,军粮五百石,遣使送至吴国。
孙子见越王书信,问伍子胥意见如何。伍子胥答道:“送来军粮五百石,表示无侵伐之意,我可安心伐楚。”
孙子摇头说道:“我却不这样想。”
“元帅对送军粮一事如何解释?”伍子胥追问。
孙子答曰:“此信不过是范蠡的欺骗手段,范蠡乃善权谋之人。”
伍子胥全然不解,反问道:“送五百石米粮,何以会是诈术呢?”
孙子分析说:“只有军粮而无士兵,这是个可怕的圈套。以军粮安我心,我即会出兵伐楚,彼便乘虚而入,不可不防也。”
“元帅目光锐利,入木三分,如此以来,我需先灭越。”
“不行,彼待我以礼,我却伐之,不义之举也。”
“虽然如此,亦不可浪费时光。”
“此话亦有道理。”孙子略加思考,正所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样吧,为防越入侵,伐楚前先派王孙骆将军领兵五千,守于吴越边境之龙门山溪谷。如此我便可兴师伐楚,越亦不会犯我。”
伍子胥大惑不解地说:“越若来犯,五千兵如何抵御?”
孙子笑曰:“问题不在兵力多寡,范蠡乃聪明绝顶之人,看我于吴越边境置兵,必知其阴谋已被我识破,决不敢来犯!”
孙子令王孙骆将军守龙门山溪谷,然后利用奸细将此消息传到越国。范蠡闻报,惊讶折服,自叹弗如,心想:“我虽送五百石军粮至吴,阴谋仍让孙武识破,竟于国境置兵,看来他之智略权谋远出我右,与之交战,不知何时会堕其圈套,需格外小心才是”
孙子对越作好防范,兴师伐楚。
第124章 荧荧烛光 灿灿地图(1)()
第二十六章荧荧烛光灿灿地图
孙子一向潇洒大方,悠闲自得,正所谓“湿衣不乱步”。他的一生有三大嗜好,一是弈棋,二是抚琴,三是舞剑。他与阖闾,不仅政治上配合得很默契,而且是亲密的棋友。二人对弈,总是吴王输棋的时候多,但是,只要孙子在身边,阖闾对弈,却除他莫属,因为,孙子弈棋便是布阵,是在方寸之地指挥千军万马,阖闾每有所获,久而久之,在习兵操军方面自觉高明了许多。孙子的居处,总也断不了琴声,哪怕两军正在激战,血染疆场,也会有琴声从他的房舍、帷幄飞出,这琴声或悠扬,或激越,或清幽,或澎湃,琴声抒发着他对这场战争的理解和态度,倘这时有谁悄悄进门,会发现他正坐于琴几之后,瞑目凝思,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至于舞剑,那是幼时在祖父的感召和父亲的强压下养成的习惯,练就的功夫,一生从未间断过,如今做了元帅,执掌一国的军事,这舞剑便又成了职业的需要。然而,近来孙子却一反常态,他突然变得心思重重,目光呆滞,神情抑郁,步履蹒跚,常漫无目的地徜徉于大街小巷。阖闾多次派内侍来元帅府请他进宫对弈,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的琴弦断了,他的琴哑了,人们熟悉的琴声,久未飘出元帅府的高墙,仿佛这七弦琴亦需冬眠入蛰似的。只有舞剑,孙子尚偶尔为之,但却不像过去那样朝朝闻鸡起舞了。因为近来他常失眠,每每翻来覆去,一夜不曾合眼。失眠,对孙子来说,是件稀罕事,即使在家遇不幸,被迫狼狈奔吴的日子里,他也是倒头便睡,山林中,沙石上,曲肱而枕,便鼾声若雷了。可是眼下,夜夜眼皮发涩,眼珠发滑,躺在垫褥上,如卧针毯,直至熬到凌晨,方才有点睡意,因而清晨舞剑也只能断断续续。孙子生活失节,神态反常的原因,阖闾与群臣无不洞若观火,一清二楚。
召陵之会后,十八国联军伐楚夭折,蔡侯含恨而归,途中消灭了不参与召陵之会的楚之附庸沈国(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俘虏了沈侯嘉,归国后杀之。这一年的秋天,楚令尹囊瓦率师伐蔡,蔡侯派使奔吴告急。孙子见全面伐楚的条件业已成熟,与阖闾、伍子胥等议定,以救蔡为由,大兴伐楚问罪之师,以实现多年来的理想。不久灭楚入郢之战即将开始,战前孙子必须拟就方针与战略,以及具体的战斗方案和措施,要周密严实,天衣无缝,这是攸关吴楚存亡、数以万计的生命及天下前途命运的大事,千斤重担压在孙子肩上,他怎能不感到重如泰山呢?
深秋的一个夜晚,孙子卧于床榻之上,像往日一样辗转反侧,他的脑海和心胸,一会儿凝成了一个冰砣,一会儿融化成万丈飞瀑,突然,他的面前幻化出万紫千红的春天,霎时春去秋来,漫山遍野,五谷丰登,硕果累累,压弯了枝头,火红,金黄,透明,闪光,是那样的丰饶,那样的充实。他再也躺不下去了,一个鲤鱼打挺跳下床来,点燃了案头的半截红烛,胡乱抓起一件上衣披在身上,端着烛台步入书房,荧荧烛光下,书房中的一切显得是那么火红,那么明亮。孙子的书房,朴实,典雅,这里没有价值连城的古玩,没有镂花精雕的红木家具,有的尽是竹简书籍,再者便是文房四宝,普通的坐席与几案,虽说颇有些寒碜,但孙子在这里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兵法十三篇在这里修改定稿,一个个克敌致胜的战斗方案在这里拟就,惩治腐败、富国强兵的国策在这里草成这间斗室堪称照亮吴国的光源,吴国由弱变强的策源地,也是灿烂中国文化长河中晶莹的水滴。孙子端着烛台,径直来到悬挂于书房正中墙壁、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