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子传-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子急忙还礼:“壮士保护孔丘不死,恩重如山,何罪之有!”

    壮士提过那颗血淋淋的头颅,用刀挑去黑布,星光下隐约可辨右额角上那道三寸多长的刀疤

    又有三名壮士从松林中出来,一齐向孔子施礼问安,他们都是奉晏太宰之命,暗中保护孔子师徒出齐境的。

    高昭子的阴谋破产了,他与晏婴的较量再次以失败而告终。当然,他不会就此罢休,正在思虑这场斗争的前前后后,总结失败的惨痛教训。

    晏婴执政,三十年来,始终奉行着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对鲁,互为唇齿,历代联姻,素为甥舅,决不肯轻易用兵,在一些臣僚看来,有许多天赐伐鲁良机,都被晏婴有意地放弃了。齐鲁关系,屡屡一触即发,都被晏婴缓和了。正如晏婴对孔子表示的那样,在他执政期间,决不使齐鲁交战。晏婴对鲁,颇有些逆来顺受,他每每力排众议,惹得群臣议论纷纷,乃至不满。高昭子正是抓住了齐鲁关系的这一现实,大肆制造流言蜚语,诸如晏婴卖国求荣,牺牲齐国的利益,换取个人的贤名;晏婴接受俘“三桓”之重金贿赂,里通鲁国,是鲁之季孙氏安插在景公身边的一个内奸危言耸听,不一而足。千遍谣言成真理,众口铄金,久而久之,昏庸之辈渐渐对晏婴失去了崇戴与信赖,乃至离心离德。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鲁国发生了内乱,鲁昭公与孔子师徒先后来到了齐国,推动着高昭子这个彩球滚动得更加欢快了,无处不现,耀眼生辉。

    为了除掉晏婴,高昭子拟定了两个方案,第一是收买孔子师徒,借刀杀人;第二,唆使景公亲近重用孔子,出兵助鲁昭公复国归位。这第二个方案,可收一箭双雕之利,一是以孔子抵消取代晏婴的影响和位置,孔子既是靠高昭子荐举、周旋而为景公所用,则必然对高昭子感恩戴德,甘愿为其所用。当然,用孔子,这不过是权宜之计,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自己把持朝政。二是给满朝文武和举国上下造成亲鲁、媚鲁的错觉,而这一切正是太宰晏婴所为,届时再组织力量,发动政变,杀死或驱遂晏婴,像当年杀崔杼逐庆封那样。欲实现这第二方案,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光靠高氏一族孤军奋战,犹似以卵击石,只有高、栾、田、鲍四族联手,方能够抵御晏婴的强大势力,战而胜之。

    自孔子师徒一踏进齐国的疆界,高昭子这两条方案,便双管齐下,尤其对那第二方案,更是煞费苦心,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和力量。

    欲联络四族,同心一向,对付晏婴,并非易事。虽说四家都想宠于君王,都有取晏婴而代之的野心,但他们毕竟曾发生过不共戴天的厮杀格斗,欲捐弃前嫌,破镜重圆,谈何容易!高昭子辗转数夜,熬煎多时,方忍辱含垢,鼓足勇气,硬着头皮,登田、鲍二府之门,游说联络,晓之以利害,动之以真情。

    高昭子的祖父高强,年轻时便嗜酒成性,栾施亦系酒鬼,二人常在一起狂饮,每每喝得酩酊大醉。田无宇和鲍国,则是正人君子,十分鄙视栾、高二人的丑恶行径。久而久之,四族形成两派,彼此少有来往。

    高强与栾施一起聚饮,醉后常议论田、鲍两家长短,田、鲍闻之,渐生疑忌。一天,高强与栾施又在饮酒,醉中高强鞭打奴仆,栾施非但不劝阻,反而火上浇油,致使家奴皮开肉绽。奴仆怀恨在心,乘夜色奔往田府,向田无宇报告说:“栾、高欲聚家甲偷袭田、鲍二家,时间定在明天下午。”出田府,奔鲍宅,家奴所言雷同。鲍国信以为真,当夜约田无宇密谋,决定先发制人。

第50章 四族谋乱 孙武奔吴(5)() 
次日卯时,田无宇率兵车数十乘,赶赴鲍国家聚会,途遇高强迎面驰来,他已喝得半醉,见了田无宇,在车中拱手问道:“率甲何往?”田无宇漫应曰:“往讨一叛奴耳!”并随口问道:“子良(高强字子良)何往?”高强对曰:“吾欲饮于栾氏矣。”既别之后,田无宇御手策马驰骋,须臾来到鲍门,见府门前车徒济济,戈甲森森,鲍国已擐甲持弓,正欲开车。田无宇将他喊住,将途中见闻叙述一遍。不知真假虚实,忙派人前往侦探。探者回报:“栾、高二位大夫,皆解衣去冠,蹲踞而赛饮。”鲍国闻言,长叹一声说:“家奴之言不实,吾辈竟贸然行事”田无宇说:“奴言虽不实,然高强途中见我率甲,问我何往,我漫应以将讨叛奴。今无所致讨,彼心必疑,倘先谋逐我,悔无及矣。不如乘其饮酒,不作准备,先往袭之。”鲍国同意这一见解,两家家甲同时起行,田无宇当先,鲍国押后,杀向栾家,将前后府门团团围住。栾施持巨觥正饮,闻田、鲍两家兵到,不觉觥坠于地。高强虽醉,头脑尚清,对栾施说:“亟聚家徒,援甲入朝,奉主公之命伐田、鲍,无不克矣。”于是栾施悉聚家众,从后门突出,杀开一条血路,径奔齐宫。田无宇、鲍国恐其挟齐侯之命来讨,紧追不舍。景公在宫中,闻听四族率甲相攻,一边急令紧闭虎门,派宫甲护守,一边与晏婴商议对策。晏婴说:“栾、高怙累世之宠,专行无忌,已非一日。高止之逐,闯邱之死,国人怨声载道,今又伐寝门,罪不容诛,宜乘机除之。”于是派王黑率部助田、鲍攻栾、高,栾、高兵败,退于街巷,过街老鼠一般,百姓群起而攻之。栾施先夺东门,高强随后,逃奔鲁国。田、鲍逐两家妻子眷属,尽收其家财食邑,登记造册,献诸景公。景公喜出望外,以高唐之地赐无宇,田氏愈强。

    这是田、鲍、栾、高四族先辈所发生的一场殊死搏斗,随着时光的流逝,虽说横沟越淤越浅,隔阂越缩越短,但毕竟疤痕犹存,症结尚在,如今高昭子欲联络一体,共对晏婴,其难度和工作量,不言而喻。

    一日,田无宇对齐景公说:“群公子向被高虿所逐,实出无辜,宜召而复之。”齐景公当然举双手赞同,于是田无宇以齐景公之命召子山、子商、子周等回临淄,一应器用、幄幕、衣屦,皆由无宇解囊赡置。诸公子得归旧国,已经不胜欢喜,又见生活所需,衣食所用,无不完备,皆田无宇所赐,一个个感激得热泪盈眶。田无宇又大施恩惠于天下,凡王孙公子中之无禄者,尽散资财以助之;访得国中有贫弱孤寡者,遣人将五谷分送至家;凡有借贷,皆大斗出,小斗入,贫而无力偿还者,即焚其贷券。如此以来,国中无不颂田氏之德,纷纷愿为效死而无憾。

    晏婴见民心悉归田氏,劝景公宽刑薄敛,兴发补助,遍施恩泽于民,以挽留人心。齐景公未接受晏婴的这一建议,但却疏远了对田无宇的恩宠与信赖,因而田氏之族,无不抱怨晏婴,这是参与高昭子谋乱的思想基础。

    虽为父子,孙凭与孙书不同,他机敏善辩,胆识过人,外交场合,屡建功勋,疆场征战,令敌闻名丧胆。然而,他刚愎自用,孤傲不逊,与人交游,极不随和,群僚敬而远之。与晏婴政见不合,每每争辩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如此以来,孙凭虽身为大夫,却终不被重用。人难有自知之明,孙凭对自己的短处,毫不认识,把这笔账全都记到了晏婴的名下,因而在高昭子谋划的这场以反晏婴为主要目的的动乱中,充当了主力,而且是赤膊上阵,不似高昭子那样隐秘。如今孔子师徒不肯上圈套,已经离齐;欲发动杀死或驱逐晏婴的暴乱,找不到理由或借口,且条件尚未成熟,阴谋已经败露,不知晏婴将采取怎样的清洗政策,为免获罪,参与者纷纷出逃。孙书业已告老在家,不问政事,更未参与这一活动。他屡屡有功于国,堪称德高望重之元老,料晏婴奈何他不得。高昭子反晏婴,孙凭首当其冲,堪称罪恶昭彰,必须赶紧出逃,否则必遭诛灭。然而孙凭固执成性,以为好汉做事,应敢做敢当,站着一根,躺着一条,一任晏婴发落。孙武虽在专心著兵法,与此事毫不相干,但他是孙凭的独生子,恐株连治罪,不走凶多吉少。孙府上下,争议多次,最后只有孙武携眷属离家出走。

    孙武离家,虽不像抄家灭族那样,后有追兵,前有拦敌,但毕竟是出奔逃难,难能从容不迫,然而所著之兵法十三篇,以及有关资料,却不会忘记携带。

    一日清晨,家丁护送数辆车出城,后跟奴仆若干,观者皆以为是孙府太太、小姐出城走亲访友,或游山玩水,车上乘的是眷属,载的是细软、器物和书籍。辰时过后,孙武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