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月
我总是忘记。
总是忘记她已经去了建邺,总是忘记她已经不在我身边了。
所以才会习惯地连续几个早上跑到她的房间去看她起床没,才会习惯地在心情烦躁时喊着她来做事,才会习惯地在看到什么好玩的物事时转身想拿给她看
那么多的习惯,不知何时养成了。
一时又变了,真有些困难。
每每发现那里空无一人时,心里会有淡淡的失落。
还有那么一点点的后悔…………
后悔让他们离开了。
她不在的日子里,我将全部的心思放在假货事件上。
赤炎、苏锍、仓昼相继来到洛阳。
四海的反击也拉开序幕。
没有了那么多的闲暇去想其他,日子竟也过得飞快。
事情的进展有些意料之外。
原本以为在最初疏漏地的上庸,却在赤炎的随侍蕤宾跟踪中变成了武陵。
这个结果,慢慢接近了我最担心的那个地方。
四海游龙一路走来,商战无数,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可从未有如此的战役,让我们动用这么多心力。
最初的打算是我与赤炎、苏锍去武陵,仓昼带着暗夜十三防与宣夜留守洛阳。
可是,某日与他们商议行程之时,赤炎说:“依着我们轻骑队的速度,半月便可到达。若不是六月天气变化大,我们夜间行进速度会更快。”
六月?
我忽然发现已经快进入六月了。
他们走了也有三四个多月了。
这个特别的月份
第276章 番外之“临”风对“月”:望月2()
那一夜,月光如水,明晃晃的,洒满一地。
我在议事完毕,心念一转,来到了隔壁她的房间。
月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泄了进来,使整个屋子格外的亮。
屋子里的一切,原封未动。
每日都有人来打扫清理,保持着她走之前的整洁与原状。
角落里的几个漆木箱子,静静躺在那里。
一如那张明媚的脸带着坏坏的笑说:“二哥这几箱子衣裳,等你来建邺时,一定给我带上啊!”
梳妆台上,那面铜镜。
仿佛她就坐在那里,散发披肩,略显无奈地耸耸肩说:“没办法啊,我不会梳那么繁琐的头饰。”
那张挂着流苏帷幔的床,恍若当初,她迷迷糊糊地不起床,却在听到我的声音后故作惊讶地说:“呀?二哥你咋来了?”
旁边的镂空银色小挂钩上,那个随风旋转的花灯。
上面的那一株兰花,还有旁边秀美的三行字,依稀是她调皮带着得意地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便是这词中的经典名句。”
屋子里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熟悉。
到处,都是她的影子。
于是,在心里的思念即将溢出之时,我落荒而逃。
这种感觉,即使面对四海面临颠覆我都未曾有过。
逃了,逃回到自己的房子,合上门。
我靠在门上久久未动。
那桌前,可不是那日晚归后夜宵之时的景况么?
她总是吃得开心吃得满足,仿佛饿了多久似的。
那书架前,为何我看到了她拿着一封信探究个不停?
转身冲着我笑,说:“二哥我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哎!”
不知为何,手不自觉地抚上唇边。
那软软的,甜甜的,温暖的感觉,如此清晰。
是那一夜她仓皇地吻我?
还是那一夜我冲动地吻她?
乱了,全乱了
我忽然发现,她,真的,如影相随。
就算人不在此,却到处留下了她的记忆。
有些烦躁。
我来到窗前,看着天上的一轮明月,竟然想起了她经常背的那首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
古难全,古难全。
最后一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么?
看着那如水月光,我忽然发现,我好想她。
真的好想她
第277章 番外之“临”风对“月”:识月1()
垂下眼眸,我任由自己的无力感侵袭全身。
算是沉沦了罢。
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只是记得,她忽然失踪时,那心绞一般的痛,还有害怕失去的恐慌。
只是记得,她明媚欢笑时,我也跟着心花怒放,心情平淡却幸福。
只是记得,她惊慌失措时,心中的怜惜无以表达,拥她入怀成了习惯。
只是记得,她难过哭泣时,心会不自觉地驻足,与她相伴成了默契。
第二日,我便命仓昼带着暗夜十三坊与宣夜留守洛阳,命赤炎带着轻骑队与苏锍去武陵。
而我,任由思念蔓延,泛滥,轻装上马,奔赴建邺。
我,要去寻她!
识月
七岁那年,我随爹爹到梁府时,正是桃花开满树,朵朵迷人眼。
桃树下,襁褓中那个婴孩儿粉嫩如玉。
那小娃儿冲我笑着,旁边的梁老爷指着她说:“这是你的义妹,叫月咏。若临以后可要保护好她呀!”
我有些懵懂,但是重重点头。如同接下一个承诺。
十岁那年,如玉般的小人儿学会了说话,她总会喊我“君哥哥”。
还有一直在我前面的“旭哥哥”。
那个时候,梁老爷总是对我说:若临长大了要辅助日旭,助他大展宏图。
我重重点头,觉得自己肩上很重。
十三岁那年,那个粉嫩的小娃儿开始跟着我四处乱跑,总喜欢让我陪她玩。
而我总是要陪着日旭少爷读书习字。
每每惹得那小嘴嘟起,控诉我“君哥哥最坏了”。
我总是一笑置之,然后对上那大少爷对我略带敌视与防备的眼神。
同年末,爹爹因病故去。
临终前他告诉我说:凡事小心,不可逾矩。我们在梁府,非奴,亦非主,独独为仆。
我重重点头,虽不甚理解,却知爹爹是在叮嘱我收敛光芒,切忌功高盖主。
自此我将一身白衣换下,着一袭青衫,隐在那韶华艳丽的大少爷身后。
第278章 番外之“临”风对“月”:识月2()
十五岁那年,我奉命跟随老管家明叔四处奔波,建立梁府的生意脉络。
为的,是让那身体有恙的大少爷撑起梁府家业打好基础。
临出门,桃花满树,萦绕而飞。
桃树下的女娃已然长大,她艳丽无比地对我说:“君哥哥,我等你回来。”
我俯身行礼,淡淡应道:“多谢大小姐垂念,若临自当竭尽全力,壮大梁府。”
那一刻,我看到她泪水盈盈。
转身,我为梁府赴汤蹈火,忘却万千身后事。
我自是明白,她,终究不是我的妹妹。
梁府,终究不是我的家人。
我,君若临,名为义子,之于梁府,也独独为仆。
十七岁那年,我跟那个叫洛云琖的天才少年建了四海游龙。
并在一路奔波途中遇上三个异人,收为贴身的属下。
他们各有专长,却也性格迥异。
可是独独与我聚在了一起。
于是,我带着他们回到了昭陵,用一个月的时间平了昭陵二十八街,接下了昭陵大半的生意。
当我回到梁府时,义父对我颇为满意,赞誉有加。
风吹帘动,我抬眼看到了一双幽怨的眸子,带着恨意。
那一刻,我有些莫名。
可也转瞬即逝。
对别人的眼光,我已学会漠视。
二十二岁那年,四海游龙成了全国最大的商家,也是朝廷御用商铺,更有了四海十公子。
我身在洛阳便能知道全国的事情。包括昭陵。
听说,梁府的大小姐成了昭陵闻名的风流女子。
与豪门世族家的公子玩乐,与文人墨客言欢,放纵无比。
那一刻,我忽然想起了那桃花满树下的粉色身影,那盈盈一笑的少女,那一脸的纯真。
可是,也只是一瞬而已。
梁家的人,之于我,是报恩,而非承爱。
此时的我,再也不是那个会承诺保护一个女娃的小小少年。
我的心,一如这千年冰山,尘封太久,已不曾记得那春风拂过青草如茵的感觉了。
二十四岁那年,我在一个黄昏之后遇到了一张熟悉的脸,还有陌生的举手投足。
于是,我追查着这背后的秘密,却得到了一位随侍。她叫岳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