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齐刷刷跪下去了一半人,皇帝脸上露出了几分嘲讽。
商人本来就是社会的底层人士,要不是朝廷给了他们荣誉,他们一样排在士农工商的最末。
倒是自己对他们太好了,让李家的心养大了,竟然想贪朝廷一口。
众人的反应,更让皇帝加深一定要削弱李家的决心。
他没有动怒,只淡淡地回了一句:“脸面,脸面是什么东西,朕的将士们远在边关,正在挨饿受冻,朕的百姓颠沛流离,连口稀饭都吃不上,都已经这时候了,朕还要这脸面有何用?”
看着还有人似乎是想要辩驳,皇帝语气一振,要是哪位爱卿真的觉得,这项举动有失朝廷颜面,那就请这位爱卿拯救一下朝廷的颜面。
反正他这个皇帝让自己的士兵和百姓吃不上饭,早就没有了颜面,要是谁想要顾忌自己的颜面,那也很简单。
只要他把朝廷这次的军粮和救灾的粮食筹备够了,他就不用出此下策,丢朝廷的脸面!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阵死寂。
这次的灾难到底又多严重,在场的众人都知道,这种情况下,救灾要多少的粮食,他们心中都是有数。
要真的有人能拿来那么多粮食,早就卖给朝廷了,是傻了才会就这么捐助出来。
看到这条路行不通,他们只能想办法从别的地方反驳:“烦请圣上三思,微臣等无能,让皇上忧心,但是商人的背景太复杂,实在难以重用啊!”
商人这一职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鱼龙混杂的职业,要是真有什么别国的探子混进来,祸害我国的子民,这样未免得不偿失。
既然已经决定在朝堂上说这件事情,那么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皇上就已经都考虑好了。
和这些大臣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他们会有什么招数,他的心理最清楚不过。
听到他们提出了这个,他也不急不缓,扔出了自己提前想好的话。
商人的背景复杂是没有错,但只要他们能审查好了,那肯定不会出什么大乱子,至于说什么后果不堪设想,那更是无稽之谈。
这件事情他已经想了好久了,自然是做了万全的准备才告诉诸位的,有关商人的背景,朝廷肯定要查探清楚。
朝廷会另外派出去官员去核实商人的身份,顺便验收他们捐的粮食。
“不知道这第一个捐粮的商人是谁,还请圣上解惑,我等也好向他表示谢意!”
丞相咬着牙,脸色铁青地说出这一句话。
他倒是要看看,什么人胆子这么大,敢在他的嘴里抢吃的。
他算是看清楚了,在让商人捐粮的这件事情上,皇帝是根本不可能松口了。
一起较量了这么多年,皇帝拿他们没有办法,他们也一样拿皇帝没有办法,这次要是皇帝咬牙非要让商人捐粮,他们也只能自认倒霉,把军需这块的利润吐出来。
想到那些非常可观的收入,丞相只觉得心中一阵心疼。
对于执拗的皇帝他是没有办法,但是那个据说是给他捐粮的商人,那他可就想法多了。
除此之外,他还换怀疑根本就没有什么商人,这一切不过就是皇帝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罢了。
关于这件事情,皇上早就和刘青白他们商量好了,这也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
“说起这件事情的发起人,那众位就更要放心了。”皇帝若有所思的敲了敲龙椅,说出来的话,却彻底堵死了他们反驳的路。
这次活动的发起人是刘开将军的二儿子,这也是他能这么快放心的原因。
刘将军现在正在边关奋勇杀敌,他的儿子心疼父亲捐助粮草,能有什么坏心思。
难不成父亲打仗,刘青白这当儿子的还能在这件事情上捣乱,盼着父亲死不成。
消息一出,下面顿时静了静。
不明就里的人还愣怔了,不知道刘开将军从哪里冒出来的儿子,那些知道李家的旧事的人,此时都面面相觑,想要质问李家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无论他们什么反应,在皇帝的强力保证下,发起让商人捐粮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等早朝下了,皇帝就会下诏令,向天下昭告这件事情。
无论李家有多么深的背景,他们毕竟只是商人,是没有资格上朝的,所以早朝上发生的事情,等众人下朝之后,才传到李家的耳里。
“哐!”
第246章 当到头了()
“爹,您消消气。”
李青竹看着从门内扔出来的椅子,赶忙进去安慰李家当家人李耳。
“消气?我怎么才能消气,刘家的那个小崽子没死就算了,现在竟然还敢蹦跶起来从我们嘴里抢吃的。”
李耳的脸上一片阴沉。
之前李青青对刘青白赶尽杀绝的时候,他心中还不以为然,不过是一个没娘的小崽子,能掀起什么大的风浪。
没有想到,最后竟然真的是这个狼崽子给了他们一击。
提起刘青白,李青竹的声音也渐渐弱了下去。
他早就接手了李家的生意,这次筹备军资的事情,也是由他全权负责的,突然杀出来一匹黑马,他才是最恼火的那个人。
要是坏他好事的是别人也就罢了,偏偏是那个除了李青青,他们家从来没有看在眼里的刘青白,他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
现在就有一口气憋在心里,不上不下的,着实让他难受。
想到刘青白,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寒光,这可是你自己找上门来的,怪不得我。
李家的两位当家人的都气成了这样,一直把刘青白当做眼中钉、肉中刺的李青青,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
“夫人你消消火,仔细伤到手啊!”
珍珠看着屋子里被李青青砸了一地的瓷器,眼中泛起显而易见的疼惜,不仅是为了这些瓷器,更是为了李青青。
“我怎么能不气,我就说那贱种天生跟我不对盘,父亲还说我多想了,现在总该相信了吧。”
李青青觉得自己心中的怒火快要压制不住了,恨不得直接冲到刘青白面前暴打他一顿。
前两天刚知道乡试上陷害他的事情没有成功,心中的恼火还没有消除,谁知道刘青白竟然又来京城搞事情。
李青青的脸上升起了一抹阴毒,早知道这样,当初就应该把他跟那个贱人一起毒死。
“哎呦,我的姑奶奶,这话您可不敢乱说啊”
珍珠听到李青青咬牙切齿的说了这句话,赶忙上前捂住了她的嘴。
刘将军出征了,不用想都知道这府里现在到处都是探子,要是李青青的这句话被别人知道了,那可就真的出大事了。
然而,无论李青青和李家怎么愤怒,这件事情都木已成舟,他们没办法改变。
发泄完了自己的愤怒之后,李青竹还得想办法面对眼前的事情。
局面已经对他们很不利,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在和李耳商量过后,他准备先去内务府探探口风。
以往对他们奉若上帝的内务府,这次他们竟然没有办法联系到。
虽然心中很难接受这种落差,但想了想已经收购回来的那么多粮食,李青竹咬咬牙,四处找关系和内务府联系。
“啪!”
“爹,您说内务府这是什么意思,用得着我们跟孙子一样,现在刚有点捐助的苗头,竟然连我们的面都不见了!”
长这么大,李青竹还是第一次知道什么叫世态炎凉。
以前对他尊崇不已的太监宫人们,一夜之间就像是变了一个人,对他的问题,完全没有任何回应。
这也就罢了,想到自己竟然因为无召不能入宫的坑爹理由,不能去内务府,他就觉得一阵荒谬。
他们李家的人进宫,哪次有过召见,内务府在之前不也就是想去就去的吗,他们到底想要搞什么幺蛾子。
别说刘家那个小杂种才刚开始捐粮,就是他已经捐了,他的财力还能有李家雄厚?
“管内务府什么事,上面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罢了,青竹,这次的事情不容乐观啊”到底姜还是老的辣,李耳瞬间就抓住了重点,指出了他们目前的处境。
看着李青竹不解的眼神,他不由叹了口气。
这哪里是内务府的原因,都是上有政策下才有对策,内务府的人对他们这么不客气,究其原因,估计也是因为皇上。
看来他们李家风光这么多年,终于要遇到坎儿了。
“爹,你是说皇上?”听完李耳的话,李青竹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