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病媳-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亮起和杨尚德对视一眼,心中俱是很无奈。

    李春妮把脸埋在双手之中,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有些想刘青白了,很想很想。

    要是刘青白在,他一定能阻止自己的吧。

    “李兄,你不要把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虽说你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但这件事情真的不能全怪你!”

    李春妮身上阴郁的气息越来越严重,实在不想看着她这样,在田亮起的示意下,杨尚德开始劝说李春妮。

    他本来以为,以李春妮的性格,肯定会反驳,这样他就能趁机开导。

    只要李春妮肯开口,他就一定有办法让李春妮不伤心。

    然而,李春妮只是摇了摇头,没有说一句话。

    车厢又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默,三个人的呼吸声此起彼伏,却再也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

    过了好久,杨尚德受不了这样的沉寂,开始跟李春妮絮叨起来。

    这件事情,他是真的觉得并不完全怪李春妮。

    她的本意是好的,要不是有那些心存恶念的人,那对母女怎么可能会出事?

    难不成你在送给别人东西时,还要把他可能遇到的所有危险都帮他排除了?

    烂好人也不是那么做的,事情的结果确实让大家难以接受,但这并不能否认出发点就是好的。

    那些抢完东西,杀了人的人都没有愧疚,李春妮为什么要这么愧疚。

    她把粮食给那对母女,要是那些人不抢,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事情。

    杨尚德这些说辞显然想了一路,根本没有给李春妮任何反驳的机会,直接把自己所有的想法说了出来。

    除去这些人外,那对母女何尝没有错。

    她们已经在难民潮里走了这么久,之前连那个发霉的饼子都知道要藏着掖着,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世道的恐怖。

    她要是不贪心,在李春妮拿出饼子的时候,在原地饱餐一顿,哪里有后来的那么多事情。

    有这样的后果,是这么多人一起造成的,为什么要李春妮一个人来承担这一切。

    “你这样的伤心是没有任何用的,不过是让自己难受,有用吗?”杨尚德一脸无奈,其实更多的他想抱着李春妮,让她哭一哭。

    “我心里不好受。”

    李春妮终于说了句话,那嘶哑的声音,让在场的两个男人心里都跟着不好受。

    “不好受能怎么样,难道你这样,就可以改变什么?”田亮起的话虽然犀利,但说的也没什么不对。

    事已至此,她再伤心难过,那两个人都已经死了。

    李春妮的表情终于有了些起色,田亮起和杨尚德俱是松了一口气。

    “这不是就对了嘛,要是真的觉得无奈,值得帮助的人还有那么多,要是你能想想办法帮更多的人,那才有用呢”

    这是杨尚德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发生这样的事情,究其根本原因,也就是难民太多,粮食太少了而已。

    “本以为尚德兄思想成熟些,没想到,你竟也这么单纯。”

    他们不过是刚到了纳鼓府,就整个国家而言,纳鼓府的灾情并不算最严重的。

    今年的虫灾牵扯甚远,除了北方的一些地方稍稍好点,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在虫灾过后,就已经民不聊生。

    这么大的灾难,同时在很多地方发生,现在这个国家的受创程度,比他们能看到的要严重许多。

    杨尚德竟然敢轻而易举地说帮帮他们,怎么帮,这么多难民,国家都没有办法,仅凭着一个人两个人的力量,也不过是造成更多像今天这样的悲剧罢了。

    田亮起摇着头,哎,有心无力。

    “怎么就不可能了,只要有心,我就不信真的会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杨尚德对田亮起翻了个白眼,不屑地说道。

    这可不是几千人或者几万人的事情,半个国家的人都是灾民,这样的场景,没有亲眼见过的人,根本不会体会到有多震撼。

    真的想要帮这些人,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就算你家是地主老财又有什么用,万贯家财也能给你散尽。

    “就你知道的多,一路上一句屁话都不见你说,端着个架子,这会儿倒是有这么话,我说的不可以,你倒是有想法,那你说出来啊!”杨尚德听到田亮起在李春妮面前这么说他,立马就不淡定了。

    田亮只是说自己的想法,杨尚德在他眼里,不过是一个稍大点的孩子,说出这种孩子气的话在他意料之内,田亮不欲和他一般见识。

    “杨兄说笑了。”

    杨尚德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他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杨尚德说的刚好是李春妮感兴趣的话题,她接着道,“既然个人的力量改变不了这件事情,那朝廷呢,朝廷总会管吧,难不成就这么看着百姓遭罪?”

    田亮听完李春妮的话,楞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默默叹了口气,不发一言。

    “朝廷的事情错综复杂,我们怎么说得准。”杨尚德脸上带着若隐若现的笑容,似是有些嘲讽的意味。

    田亮见状,喟叹一声,也不再装死,“朝廷怎么可能不关心这些事情,实在是现在,已经无能为力了。”

    历朝历代,但凡有了灾情,首当其冲的都是朝廷。

    民间的舆论越来越激烈了不说,趁着这个机会,边关也开始频频出现战况。

    现在又是虫灾、又是旱灾的,本就忙得自顾不暇,哪儿还能分得出精力去管其他事情。

    对他们国家来说,这是一场灾难,但周围那几个狼子野心的几个国家,显然不会这么想。

    他们开始在边关搞起小动作,虎视眈眈地盯着,在这种时候,朝廷但凡是有一点疏忽,他们可不会含糊,肯定会扑上来,狠狠咬上一口。

    眼下不仅是民众的日子难过,朝廷的日子也不容乐观。

    百姓没有吃的,朝廷看在眼里的,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动作。

    不过一边要准备赈灾的粮食,一边又要筹备军粮,一时之间忙不过来,真的是没有办法。

    别说普通民众现在没有粮食吃,那些在边关驻守的将士们,现在没有军粮,也都是在自己解决,“谁也没想到真的能困成这样,朝廷也不愿意啊。”

第230章 心有余而力不足() 
田亮起话语中透露出一股深深的无奈。

    杨尚德是个耿直的性子,听到田亮起这样辩白,心里那股子执拗劲儿就出现了,“你是不是收了朝廷什么好处,怎么什么时候都向着朝廷说话。”

    朝廷怎么能没粮,平常的时候,百姓交了那么多的税,需要朝廷提供救济的时候,朝廷就用粮吃紧了,不管是给谁说,也没人信啊。

    一直都很平淡的田亮起,在听到杨尚德这么说,不由地瞪了他一眼,“在外面慎言朝廷的事情。”

    看到杨尚德缩了缩脑袋,显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田亮起也没多说这个话题。

    皇帝也不容易,既然坐到了那个位置上,如果可以,谁不想做得更好,搞成现在这副场景,谁也没有皇帝心中难受。

    自从皇帝登基以来,每次要干点对百姓有利的事情,总会有人推三阻四,不让他发布的政令实施。

    不是有句俗语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这种情况下,皇帝能怎么办呢?

    田亮想起皇帝,脸上泛起了一丝苦涩。

    皇帝登基之前,整个朝堂都已经乱成了那样,他一直致力于改变,但效果并不显著。

    朝廷并不是皇帝的一言堂,非但如此,他还要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几个朝中的重要官职,都是几大世家把控的,就算是皇帝,也难以撼动他们分毫。

    百姓都是皇帝的子民,现在闹成了这幅样子,皇帝的心里比任何人都难受。

    天灾人祸,哪一样是只能高座朝堂的他可以控制的,田亮起心头一阵戚戚。

    贵为天子,竟然还没有他这样一个普通人过的幸福自由,确实是让人不敢相信。

    “我就不信,当皇帝还能有这么多弯弯道道。”

    他杨尚德就不相信,当个皇帝都有这么多的不如意,那让他们这些普通人怎么活?

    最关键是田亮起说的未免太夸张,就像是他亲眼见到了一样,杨德尚的逆反心理自是不能平定。

    皇帝本来就是九五之尊,有什么事情,大家不都得听他的,怎么会让他这么为难呢。

    他才不相信,会真的有人公然违抗皇帝的话。

    田亮起苦笑一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有时候,局外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