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大郎便接着说道:“请问奶奶,何为‘背祖忘宗’?若是您不清楚,孙子我给你解释一遍,背祖忘宗,其意为背弃祖先忘记祖宗!根据其意思,大郎反复思量,并未曾想到一分,咱们一大家子人,何时何地,做出了背弃祖先忘记祖宗的事情了!既没有,那奶奶何来‘背祖忘宗’这么一说?因此,孙子此时此刻就代表,咱们一家人,向奶奶讨个说法了!”
大郎每字每句,都说的颇为义正言辞,林小桥在一旁静静的瞧着,她的大哥,身上已经渐渐有了作为一家长子的气势。
周氏方才说出那样的话来,其实也真的是脱口而出,随口一说的,说完之后,她也知道自个儿把话说的严重了,尤其是瞧着一向温厚老实的二儿子,脸上也显现出恼怒的神色来时,她的心里还不由自主的生出了一丝的惧意和悔意。
不过,周氏瞧着老爷子还是一动不动的坐着,也未曾出声指责她半句,便以为她说的话,对了老爷子的意思,于是便自我安慰,只要老爷子没生气,即使是说错了,那也是能有人护着的,所以周氏便没有那么害怕了。
反而装出了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来,挺直了老腰杆子坐着,瞧着还挺镇定的。
可是,此时大郎一番有理有据的言语说完之后,周氏的气势便不由自主的弱了下来。
尤其是看到大郎,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她,只等着她说出个所以然来时,周氏更是禁不住脖子往后缩了一下。
周氏情不自禁的瞄了下林老爷子,指望他此时站出来替她解围,可是李老爷子现在却是只顾着,自个儿生气,也没注意到她递过去的眼神。
大郎见周氏迟迟没有开口分辨,便又欺身向前一步,走到周氏面前,语气愈加坚定的说道:“请您给个说法,否则咱大楚王朝的律法何在?污蔑之罪,又该当如何定论?”
大郎越发凌厉的眼神,使得周氏整个身子,都不由自主的往后靠去,一股熟悉的惧意又蔓延了开来。
孽障,真是孽障,老二生出来的那几个,都是天生的孽障啊,周氏虽然被大郎周身的气势给震慑住了,口上说不出话来争辩,但是她还是不忘在心里谩骂着。
“啪——”林老爷子看着自个儿的孙子,居然如此放肆,方才打断他的话语,现在又以气势逼迫周氏,实在是觉得气愤。
大郎听到声响,漫不经心的转过头去瞧了林老爷子一眼,只这一眼便瞧出了,祖孙两个气势孰弱孰强。
林小桥看着自个儿大哥,那一脸的淡定,不得不说今儿个大郎带给她的震撼太多了,就冲着大哥现在的沉稳,自此以后,自个儿一家终于能有个顶梁支柱了!
李氏亦是如此想法,原先她还有些担忧的情绪,在亲眼见着儿子的不畏和稳重之后,一下子便消散了。
而林老爷子也是此时此刻,才深深的感觉到,这个孙子是真真正正的有出息了,能够成为一家之主了,以后老二一家子,就更加难以拿捏了。
林老爷子蓄势待发的火气,就这样被大郎的一个眼神,瞬时灭去了许多。
不过他还是强撑着,呵斥道:“作为长辈训斥小辈两句,又怎么了!无论对错,你们做晚辈的,都应该受着!你作为一个读书的人,更应该明白这个理儿,更应该清楚何为‘不孝’!”
林老爷子的话落,周氏立马便坐直了身子,仿似找到了一条十分有理的说法,口里一个劲儿的念着:“对!对!对!你们晚辈不孝顺,也是一项罪,可以去县官老爷那里告你们!”
大郎听了这话,嘴角勾起一抹讽刺的浅笑,淡淡的瞧着林老爷子,说道:“爷爷甭急着给孙子,又扣上这么一顶大帽子!古语有云‘父慈子孝’,‘父不慈子不必孝’,换言之意为,长辈慈爱,晚辈孝顺,长辈不慈爱,我们做晚辈也无需孝顺!爷爷还是想想,你们这些做长辈的,从前都是怎么待我们的,再来跟我谈‘何为不孝’吧!”
第276章 迁去省城(4)()
然后又转眼瞧着自以为理直气壮的周氏,说道:“奶奶,咱大楚王朝的律法里头,不仅有‘不孝’这一条罪,还有‘不慈’这条罪的!您若是想去找县官老爷做主,咱们一家子定会奉陪到底,顺便再把您以前做下的那事儿,也拿出来说道说道!咋样?”
大郎原是不想再把,那年周氏残害李氏腹中胎儿的事情,拿出来说的,因为那不仅仅是周氏的痛脚,也是自个儿母亲内心深处的伤痛。
但是,今儿个周氏跟林老爷子实在是,太嚣张了,大年初一就来找茬,若是不趁势打压一下他们的气焰,让他们记起该记着的事儿,估计又要跳出来作祟了!
因此,大郎说完这话之后,第一时间便转过身去看了下李氏,见她面色似乎并无不妥的样子,才又转过身来,冷冷的看着林老爷子和周氏。
老两口都不曾开口,面上的神情也是一致的难看,周氏是完全被大郎的话,吓得没了气势,而林老爷子则是被孙子,逼得怒火中烧,却又不能言说,一张老脸憋得通红通红的。
就在祖孙三个如此冷冷对峙之际,一直沉默的林二牛却突然站起身来,有些颓然的说道:“年已经拜了,二老以后自我保重吧!大郎,咱们回家吧!”
说完便不顾众人的反应,率先大步走了出去,大郎和林小桥几个紧跟其后,也跑了出去。
一行人走到院子门口,林小桥才想起来,他们该说的事儿,还没说出口咧,于是她便又跑回老宅的屋里。
也没细看屋里人的反应,一口气把该说的事情,说了出来:“刚忘了说一件事,爷爷奶奶,咱们一家马上就要搬去省城住了,你们二老自个儿多多保重啊!以后咱们就离得远了,不过你们放心,该出的养老银子,咱们肯定是一分不少的,会拿给你们的!另外呢,镇上的那个铺子,咱家也已经转给旁人了,你们没事儿就别进去了,否则哪天被人赶出来,还不晓得怎么回事咧!”
溜溜的说完了这番话,林小桥转身便跑了出去,李氏他们也正站在老宅的院子外面,等着她咧!
大家伙儿结伴回到家里,陈学文母子已经把铜锅点好,各式配菜切好备好,摆上了饭桌,就等着她们回来开饭了。
今儿个中午,林小桥一家没有按照往年一样,下锅饺子,而是在她的强烈建议下,改换为吃火锅。
这是,林小桥能够想到的,在不允许动锅铲的情况下,想到的最为方便又美味的吃法了!
热气腾腾的铜锅里头,汤底已经完全煮开,一屋子都散发着浓浓的鸡汤香味,美食当前,大家伙儿便都暂且,忘记了方才不开心的事情,洗手净面,坐下烫锅子吃。
林小桥拿起筷子,便迫不及待的夹了两片羊肉,在锅里涮了涮,待其烫熟之后,就着她自个儿调制的酱料,蘸一蘸,味道着实不错!
大郎几个,知道自个儿父亲有些伤感,陈学文也是打从林二牛一进门开始,便看出了他的脸色不好,于是三个大小伙子,为了提起他的兴致,便故意营造着热闹的氛围,端杯敬酒,哄闹抢食,一时间林家的屋子里头,好不热闹。
丫鬟下人们,自也早就得了李氏的准话,让他们自个儿在厨房摆了一桌,该咋样热闹就咋样热闹,只不许喝得太醉了闹事儿。
下午,李氏收拾收拾,便领着林小桥几个,去了姥姥家拜年,跟孙氏和李老头子老两口,说了他们一家子要搬去省城的事情。
孙氏自然是千般的不舍,她这辈子总共就两个闺女,原本还有个闺女嫁的近,可以常回来看看的,现在却是两个闺女,都离得远了,这让她心里头怎么能不难过咧!
不过,老两口也知道这大闺女一家,能够搬去省城,也足以说明他们的日子越发的好了,况且这也是为了两个外孙的前程着想,所以老两口难过之余,也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成天的守着林小桥兄妹四个,巴不得能够多看上两眼才能满足,而且还亲手给他们兄妹四个赶制衣裳,做些好吃的,连自个儿的大孙子,都顾不上了。
李氏见着自个儿老娘,为她的四个儿女忙前忙后的,只说不用,但是孙氏一片心意,哪里是她能够拦得住的咧!
而林小桥兄妹四个,住在姥姥家的这几天,最喜欢的就是守在已经两个月大的小表弟身边,成天逗他吐泡泡玩了!
偶尔也会抱上一回,过过瘾,小福虽然现在才两个月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