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在小姨和吴巧儿两人的手上,犹疑了片刻,便摸出了正主儿的手。
当然,其实这一关也是林小桥故意弄的热身的,毕竟新娘子的芊芊玉手跟妇人的手,肯定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因为顺利过关,李二虎便也顺利的掀开了新媳妇的盖头,盖头挑起的那一幕,看着新娘子那娇羞的美颜,李二虎傻不愣登的愣在那里好一会儿。
接下来,一对新人又经历了喝交杯酒,吃半生不熟的饺子,这一系列的礼数习俗之后。
两人眉眼传情还不到片刻,大郎二郎两个人便又开始怂恿着,大家伙儿出些怪招了,这些招数新鲜又好玩,逗得大家伙儿时不时的开怀大笑。
李氏姐妹两个被急匆匆的拉来之后,现在也是看的津津有味的,连收拾碗筷的事儿都给忘了。
这第一个嘛,便是经典的吃苹果招数了,新郎新娘两人中间吊着一个苹果,以两人都要咬到苹果才能作数。
李二虎今儿个或许是因为喝了酒的缘故,所以胆儿相较于平时要大了许多,因此他倒是一点儿也不见扭捏,任着大家伙儿折腾着。
但是,这新媳妇就不一样了,面皮儿薄着咧,起初都是扭扭捏捏的,不怎么放得开,咬个苹果都不敢抬起头来。
两人迟迟都不能一块儿咬到,不过这嘴皮子碰上倒是已经好几次了,每回都惹得大家伙儿大笑不止,后来李二虎一急,便直接抓着苹果自个儿咬了一口,然后又送到吴巧儿的嘴边,让她也咬了一口。
这也算是勉强通过了吧,不过李二虎刚才耍横的模样,可是让众人几乎笑倒了。
第二个招数‘套香蕉’,由李二虎仰面躺着,用两腿夹住一根香蕉,然后让吴巧儿站在大郎设定的位置,用套圈去套中香蕉,必须得在一炷香的时间里头套中三次才可。
这个套圈也是林小桥他们用竹条做的,圈口并不很大,只比香蕉的口径大上一点儿,所以要想套上,也是得费上一些功夫的。
吴巧儿连套了好几次都没能成功的套上,大家伙儿又在旁边一直起哄,所以她便显得更加的心慌手抖了,那两片脸颊也不知是羞的,还是急的,反正看上去是通红通红的,就跟要煮熟了似的。
林小桥站在一旁,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只得挺身上前,把着她的手,帮着套进了三个,这才得以过了关。
接下来,大郎二郎两人,又出了好些个新奇的招数,例如互猜对方的生辰八字,新郎新娘谁要是猜错了,就得当着大家伙的面,被另一方骑在身上,围着圈圈爬三圈。
所幸,这两个小男女原本就是互相爱慕的,所以都比较关心彼此,都准确的猜出了对方的生辰八字,这个回合,并没有受到惩罚。
第221章 琐事(1)()
还有端来一盆面粉,面粉中间放上一根羽毛,一对新人必须同时面对面的共同把羽毛吹起,结果却是吹得自个儿满头白面,然后众人还得齐声儿大叫“祝一对儿新人,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洞房里头别开生面的场景,一直闹到了亥时,夜已很深,大家伙儿才肯散去。
众人走后,这小两口才有了可以独处的时间,此时李二虎的酒也早已经被闹醒了,两个新人被折腾了一天,现在才能得以清净。
摇曳的烛火,印着两人旖旎的身影,漫漫的长夜,一对儿新人,就此沉浸在他们的洞房缠绵里头
晨起,林小桥起床的时候,李家小院里的众人,都已经穿戴的整整齐齐,坐在堂屋里头,等着新媳妇来敬茶。
起初,她还以为吴巧儿睡过点了,到现在还没起床,不过等她洗漱妥当踏进堂屋,看见自个儿姥姥姥爷那一脸遮掩不了的笑意之时,就知道事情肯定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
林小桥小声儿的询问了一下自个儿的姐姐,原来她们的小舅妈甚是贤惠,在大家伙儿都还没起来的时候,她就已经早早的起床烧好众人的早饭了。
孙氏按着惯例起来想给大家烧早饭的时候,吴巧儿已经在洗刷那些,昨儿个晚上没来得及收拾的碗筷了。
直到方才看见大家伙都起来了,她才打了声招呼,回房去换身衣裳,顺便把李二虎叫醒起床。
林小桥刚刚坐下也就一盏茶的时间,李二虎和他媳妇就携手进来了,两人那如胶似漆的甜蜜小模样,在场的人只要是带了眼睛的,都已经看到了。
一对儿新人按着程序走,敬过公婆茶后,孙氏和李老头子拿出了一对儿玉镯子,看那成色不错的样子,价钱应该少不到哪里去,可见老两口对于这个新媳妇的满意。
李氏姐妹两个作为新人的姐姐,各自掏出了一根银簪子,这样的礼,在庄户人家里头,已经算是比较厚重的了。
走完这个俗套的程序后,众人齐齐聚在一块儿吃起了早饭,饭桌上孙氏并未曾给新媳妇立规矩,也宣称自家是小户人家,她也并非那等爱挑起是非的婆婆,所以这立规矩的事儿就免了,只要以后新媳妇进门以后,能够勤勉持家,一家人和和顺顺的,她就满足了。
饭后,大家就各自收拾行装,忙着准备上路出发了,现在已经是五月下旬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已经在为着收麦子做准备了。
若不是李二虎的婚事实在重要,也没有啥子庄稼人,愿意在这时候,选择外出的。
小姨一家子离得又远,所以必须得紧着时间赶路才成,林小桥一家子也得早早的赶回镇上去,铺子已经关门两天了,今儿个是务必要做生意的。
因此,这回大家伙儿前几天也是顾着忙成亲的事情,现在也没啥子时间好好的团聚片刻,两家人匆匆忙忙的互相念叨一声‘要常联系,记得写书信’,便各自赶着车启程了。
林小桥一家子,到了镇上就各分几路散去,李氏急着去菜市采购食材,大郎二郎两兄弟则赶着去学堂念书,林小桥姐妹两个跟着林二牛先回了趟自家的宅子,叫上郑寡妇一块儿去铺子。
新的一轮忙忙碌碌的生活,就这样展开来了,铺子的生意一如往常,大家伙儿每天忙的疲累不堪,一个月下来,两家人分红,也能有四五百两的收入。
为了给李氏和郑寡妇两人分担一些灶上的活计,铺子里头又新招了一个打杂的人手,接替赵氏的岗位,而赵氏现在便干起了炒菜的活儿,这样到了饭点忙起来的时候,三个妇人在灶上轮着换把手,都能轻松许多。
五月底的时候,林二牛雇了七八个短工,带着他们忙活了三天时间,把自家那十亩田的麦子,从地里头都收割回来,已经收进了自家的摆放粮食的仓库里头。
林二牛带了些新一茬的麦子来镇上,李氏让他拿去磨面的作坊都磨成了白花花的面粉。
林小桥试着用这些面粉,做了两回蛋糕,不过都没有没有成功,连基本的蛋糕样子都没有做的出来,每次揭开锅盖看到的,都是一大块儿没有熟的面团子。
一家人本着颇为期待的心情,等待着林小桥能够端出新鲜的美味吃食出来,可是结果却是如此,大郎二郎两兄弟着实失望了一番。
最后,还是李氏舀了两瓢面粉,加了些水,做了一锅面疙瘩汤,当做晚饭给全家人一起享用。
林小桥看着自个儿面前这一碗普普通通的面疙瘩汤,忽然就想起了她初来这边的第一顿饭食,那时候的她由于受伤所以体质虚弱,李氏为了给她补身做了一碗味道还不如现在的疙瘩汤。
可是在那样的一家子落魄条件下,那碗漂着点点油腥的面疙瘩,却显得尤为的珍贵,想起当时哥哥姐姐们那副眼馋却没有一人开口要吃的样子,林小桥小小的内心里头,就塞满了感动。
看着一家人现在各个都气色红润,想着这一年多来家中条件的逐步改善,林小桥就觉得特别的满足和欣慰
六月初,已经进入了盛夏时节,天气越发的酷热难耐了,为了给客人们提供方便,林小桥在铺子门口,又新张贴了一张告示:本店为广大新老顾客们考虑着想,新推出一项服务,允许客人提前订餐,留下地址和定金,到了饭点儿,就会有专人送饭上门。
这样一来,那些客人们就可以在前一天或是当天清晨,在铺子定好餐,免去他们中午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出来吃饭了。
此告示一出,就有很多客人都纷纷迫不及待的享受了这一服务,有些老顾客甚至已经一次性付足了,一个月的定金。
如此一来,每每到了饭点儿,铺子里头就显得空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