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秋兰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在猜测这个少年的身份。
如果他真是凌云宗的人,不知道他的师父是谁?她如果正式进了凌云宗,她的辈分比他大还是比他小?
据姚志强在这些天帮她打探到的信息,凌云宗三个大师级人物中,除了掌门凌志收了个少年徒弟外,他的二师弟张三一生从未收过徒,三师弟张小山也很久没收过徒弟了。
姚清礼和赵文龙据说是张小山的嫡系徒孙,比她辈分小,不知道跟着姚清礼来的少年,会不会就是凌志的小徒弟?
据说凌志收的小徒弟很少露面,七岁之后就几乎没人见过他的真面目。
小秋兰一边猜测,一边就到了目的地。
砍柴也是有学问的,首先要选择水分少,木质精实的杂树,才耐烧;然后得选择不大不小树杆比较直的,除了容易捆绑外,树杆小了不耐烧,大了不容易砍断。
将树杆砍成一米五左右长,用山藤把它们绑结实,要绑两捆,中间用一条直溜的树杆连接,形状像一个大写的a字。
和小秋兰姐妹一起来的,大部分都比她们大,村里姑娘纯朴热心,先弄好的便过来帮忙,大家一起来的当然是一起回去,一个都不会落下。
挑起绑好的柴回家,下山的路不好走,得小心翼翼。
以前总是磕磕碰碰的小秋兰,像换了一个人,挑起一个大写的a字,走在前头脚步稳健。
到了半路一处阴凉比较平坦的地方,姑娘们不约而同地放下柴捆休息。
一是等待后面走得慢的同伴,二是透一下气,并补充水分。
因为休息的地方,有一条小路直通山涧,山涧有清凉的山泉水从高处流下来,哗哗作响,形成一个小瀑布。
村民们还刻意将小瀑布周围,清理出空位,既能解渴休息又能观赏,大凡上山砍柴的人都会选择在这里停留。
喝了泉水洗了脸,姑娘们嬉闹起来,见同伴还没到齐,她们便齐齐坐在小瀑布下休息等待。
一个姑娘说:“姚家大院请了戏班子,下午就开唱。”
另一个姑娘羡慕地说:“你就好了,和姚婉玲关系好,她答应让你进去看吧?”
“嗯!”姑娘点头,一脸幸福。
一个大大咧咧的姑娘讥讽她:“姚婉玲看不起人,对谁都不屑一顾,你为了和她攀关系,春天给她摘山花,秋天给她摘山果子,这样值得吗?”
姑娘脸红了,呐呐地说:“我也是没办法,我家租了她家的好田,如果不巴结她,怕她挑拨她爹爹,不把好田租给我家了!”
她说的是事实,姚婉玲确实是这样的小人,姑娘们都不再取笑她。
小秋兰满额黑线,租田是要交田租的,不是白拿来耕。
租块田还要巴结她?这地主小姐果然不是一般的讨厌!
又有个姑娘说:“我也可以进去看,香莲说了,到时她带我进去!”
“我回去问问香莲,可不可以带多一个人?”
“她说只能带一个,因为她阿娘和哥哥也要去,她妹妹香芸说最多四个人进。”
“哎呀,不就是听戏吗?在围墙外也一样听!”
“就是,到时候我们就在围墙外听!”
第190章 小秋兰唱曲()
小秋兰无语望天,古时候的姑娘们娱乐节目少,一场简单的台上戏,比天皇巨星的演唱会还有吸引力!
香芸唱的戏,她和王大力去看过听过,咿咿呀呀的真不敢恭维,不知道这个世界的人是喜欢那种调调,还是水平有限?
姑娘们大都一脸向往之色,连小冬兰也呈现出遗憾的表情,四姐教训了姚清怀,她连围墙外都不能去听了,怕被看见赶她走。
小秋兰想逗小冬兰开心,便对她说:“想听戏是不是?别苦瓜一样的脸色了,我唱一段给你听就是!”
小冬兰笑骂她:“你哪会唱,你又没学过戏!你以为唱戏那么容易?香芸从三岁就开始练嗓子!”
小秋兰嘻笑着说:“我真的会唱,唱得没那么专业罢了,不信我现在就唱给你们听!”
乐得姑娘们哈哈笑,齐齐怂恿她:“快唱快唱!快点唱!”
“最好一边唱一边舞,让我们开开眼界!”
“唱得好的话,我给你打个赏!”
“好!我就给你们唱一段!来来来,你过来做我的小媳妇!”盛情难却,小秋兰嬉笑着拉过一个比较漂亮的小姑娘。
姑娘们兴致高涨起来,空出位置给她们俩。
小秋兰清清嗓子开唱了,选了那首她外婆最爱听的,经典黄梅戏曲“夫妻双双把家还”。
这首戏曲是男女对唱,唱一句女声,再唱一句男声。
小秋兰以前为了逗外婆开心,对这首曲下了一番功夫,男声女声她唱得惟妙惟肖。
她像模像样地做了一个娇柔的动作,轻轻抬头看树上,柔着嗓子唱女声: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然后她马上收起女儿娇态,眼望青山,用手在胸前划了一个半圆唱男声:
绿水青山……带笑颜
姑娘们从嬉笑中安静下来,不可置信地看着小秋兰,聚精会神地听着她唱。
她真的会唱,而且唱得那么好听,还是她们从来没听过的曲调!
随手摘下花一朵
我与娘子戴发间
歌词轻松,字与字之间的押韵一环扣一环,是这首名曲的特点。
小秋兰唱到“我与娘子戴发间”的时候,她真的折了一朵小花,嬉笑着插在扮演她的小媳妇头上。
那小姑娘也是个聪明的,趁机作害羞状,姑娘们捂着嘴,乐得喘不过气来,又不敢笑出声,怕妨碍了小秋兰唱戏。
小秋兰兴致高涨,正要接着唱下去的时候,看见有一帮少年向她们这边走来。
她不由得停了声,姑娘们回头看,低声说:“是姚公子赵公子!”
待他们近前,小秋兰快速看了他们一眼,四个少年公子,有一个是姚清怀。
另外三人大约十五岁左右,身着做工考究的公子服,俊逸非凡,是绝对的美男子。
特别是走在前头那一个,俊眉朗目,天青色袍子,衬出他与众不同的高冷秉性,俊脸如同千年冰块,却自然而然的透着贵胄之气。
他探究的目光,在小秋兰身上停了好几秒。
他们无一例外地在腰间挂有玉佩,哦,还有佩剑,走路的步伐沉稳矫健,后面跟着四五个侍从打扮的人。
真是浩浩荡荡啊,像上山打老虎的架势。
这帮公子哥儿,不好好等着吃山珍海味,来这里干什么?还坏了她们的雅兴!
第191章 我不是卖唱的()
因为小道只能供一人通行,姑娘们只能缩在一边,准备等他们过来后马上就走。
没想到,少年们站在小秋兰面前停住脚步,他们的侍从就堵在小道上。
姑娘们走不了,一个个低着头,不敢正视这些贵公子们。
其中一个穿着混色袍子,看起来比较骚包的少年公子,抢先走上前,对小秋兰施了一礼,笑容可掬地问:“小姑娘你好,在下是赵家班赵文龙,请问刚才是你在唱曲吗?”
赵家班在树坪镇,是家喻户晓的存在。
赵文龙给小秋兰的第一印象,是挺不错的,人长得俊不说,还平易近人懂礼貌,一看就是个好相处的。
小秋兰心情很好,人家礼貌地问,她当然得礼貌地回。
便微微一笑说:“我只是随便唱着玩,让姐妹们开心一下,赵公子见笑了!”
赵文龙见小秋兰面对他们三人,从容淡定,没有一般村姑的胆小拘束,他暗暗称奇。
看她那些同伴,缩在一边连头都不敢抬,这小村姑显然与众不同!
他依然笑容可掬地说:“你刚才唱得真好听,可惜唱了一半就停了,我们无意中打搅到你,实在不好意思!”
小秋兰说:“赵公子言重了,这里是公众地方,谁都可以来,我在这里毫无章法地乱跳乱唱,才是不好意思!”
赵文龙说:“没事没事,我们寻声而来,就是想听你唱曲的,请问你这是什么曲,是谁教你的?我怎么从来没听过?”
小秋兰撇嘴,这是经典名曲,当然好听了!
从小在戏班长大的赵文龙,都没听过?难道这个世界压根就没有黄梅戏曲?
那她还是小心点不要露馅,她便敷衍说:“这曲子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上不了台面。时候不早了,赵公子,可不可以请他们让一让路,让我们出去?”
赵文龙拍手叫好:“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