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一说出口,严皇后本就鲜血淋淋的心窝子,又被插了好几刀,差点没气背过去。
一直以来跪在地上的严嫔更是睁大了眼睛,她万万没有想到,她明明是带着人到紫宸殿讨说法,想给丽婕妤找不痛快,怎么反倒是成全了她?
如果说以前丽婕妤掌权还只是一个名头的话,现如今荣贵妃主动放了权,太子妃再如何是“未来的国母”那也只是太子妃,后宫的事,还是丽婕妤说了算,严嫔此举这不是白白便宜了丽婕妤吗?
说不定,丽婕妤午夜梦回之间,还得感谢她严嫔为她增砖添瓦?
一想到那个场面,一想到自己没有打压到丽婕妤反而还让她的地位更加稳固,让自己晋封的希望越加的渺茫,严嫔险些有些压不住自己的脾气,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克制自己,好半天才缓过来,没有当场给皇上找不痛快,没有给自己找不痛快。
然而严嫔还是小看了在场所有人的眼力,也高看了自己的能力。
她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在闺阁的时候,那也是要星星不给月亮的主,能有什么克制力?这情绪一激动,脸上都带出来些许不忿,也就是这点不忿,给严皇后捕捉到了。
严皇后到底是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后,也了解宣明帝是个什么秉性,或者说,是她自己被插刀都插惯了,不到片刻,也就缓了过来,知道荣贵妃的放权与让丽婕妤与太子妃掌权已经是成了定局,没有任何回转的余地,自己在这其中也讨不了什么好,索性也就不纠结后宫的这点子权利。
察觉到严嫔脸上的异样之后,脑子一转,眸子意有所指的一瞥,让所有人都主意到了严嫔之后,便开了口,“皇上,若是让丽婕妤与太子妃共掌后宫宫务的话,妾恐婕妤妹妹不能服众啊。”
荣贵妃不愧是严皇后的老对手了,后者什么小动作都瞒不过她,也大概猜得到严皇后是个什么打算,以前她都是和严皇后对着干的,这一次,荣贵妃却了不得要襄助一二。
并不是说她俩和解了,好到可以相互帮助的地步,这冰山融化那都是不可能的事,荣贵妃又怎么会和严皇后和解?
只是,严皇后的打算刚好是荣贵妃心中所想罢了,推波助澜一番,偶尔还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更何况,难得的看到严皇后踩着自己人的头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还是踩着严嫔这个嫡出踏脚石,成就了自个儿,荣贵妃不帮她一把,日后怎么看她汴梁严氏土崩瓦解的结局呢?
世家最要不得的就是内部起矛盾、世家子之间争夺宗子的位置、世家女之间相互算计,纵观历史,这些都是世家土崩瓦解的根源,是以,世家从小在教导世家子女的时候,都将这三条不可犯的铁律深深的从小就扎根在了他们的心里。
这才有了百年的世家。
但是,还是那句话,人都是自私的,世家族长再怎么耳提面命,人的私心啊,从来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洗礼,一点一点升起来的野望,这不,严皇后比谁都明白踩着自家侄女的位份千不该万不该,但是她还是做了。
荣贵妃敢保证,严皇后这话一出口,宣明帝只要上了心,严嫔这辈子都只能等待在嫔这个位置上,若无意外,终身难以寸进!
也许,一个被禁足的皇后说的话分量不怎么大,但是一个刚被皇帝赞了“高洁”的贵妃说的话,这分量可不算轻。
就算宣明帝不上心,荣贵妃都有本事让他上心——她就要看看,这严嫔位份怎么升!踩着自家侄女儿的严皇后又该怎么面对严氏一族的责问!
“皇后娘娘这么多年,可算是说了一句妾心坎儿里的话了。”荣贵妃笑了笑,一旁的王嬷嬷递给了她热乎乎的汤婆子,有了这东西暖手,她的心情是越发的好了,就连脸上的笑意都真切了很多,“遥想这么多年以来,这后宫掌权的莫不都是高位妃嫔,元后怀着太子爷的时候,后宫宫务那也是由四妃共同协理,皇后继位之后,偶尔那也是贤妃、良妃两位妹妹共同协理,怎么着那也是个从一品妃位,如今怎就轮到了一个正三品的婕妤?”
这说的是实话,可是这样的实话,由着荣贵妃的嘴娓娓道来,师尧在心里暗自苦笑,总算是领略到了方才严嫔被一个劲儿怼字滋味了。
是的。
在低位妃嫔、小姓宫妃的眼里心中,正三品婕妤已经算得上是她们一辈子可望而不可即的地位尊荣了,但是在这些高位妃嫔,世家女的眼中,正三品婕妤不过是她们随手可以捏死的蝼蚁罢了,算得了什么呢?
要知道,当初一个庶女,一个由严氏送进宫来专门为了给严家生下有严氏血脉的皇子的小严氏,一进宫那都是初封的从二品贵嫔呢。
一个婕妤又算得了什么呢?
荣贵妃这话语气是亲切的,是诚恳的,话里话外都是向宣明帝建议的意思,但是这话的意思,一听那就有些轻蔑了,那是不经意之间透露出来的蔑视,也是世家对于小姓长久以来的蔑视。
可以说,世家那是完全看不上小姓的。
后宫与朝堂息息相关,世家宫妃从来都是这个态度,也就可以预料,小姓臣子在朝廷之上地位是多么的尴尬了。
师尧觉得尴尬吗?
不,丝毫不觉得。
今日的地位决定了她得受着气,受着别人不经意的轻慢,但是日后,谁输谁赢,谁说了算,那可就说不定了。
严嫔一见荣贵妃的意思,心下一喜,连忙跪的端正,务必让宣明帝看到自己的恭敬,开口,“皇上,妾以为贵妃姐姐说的极是,这后宫之中,可从来没有一个区区正三品的婕妤揽后宫宫务的道理,望皇上三思啊。”
之前,师尧也口口声声的让宣明帝“三思”,但是她的三思只不过是明眼人都知道的谦逊罢了,但是严嫔这“三思”可不同,那慢慢的恶意,恐怕只有她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荣贵妃一个没忍住,又给严嫔翻了个白眼,道,“哟,瞧严嫔这话说的,这后宫也从来没有高位妃嫔说话,你一个区区正五品的嫔插嘴的道理。”
严嫔一噎,到底是把后面的话给咽了下去。
还好她咽的早,没见着宣明帝嘴角都开始冷笑了吗?若是严嫔再说出个什么不知分寸的话,指不定宣明帝会怎么着呢。
有些话,严皇后说得,荣贵妃说得,甚至就连太子妃梁殷都说得,但是她严嫔,虽说同是世家女,同是嫡出,但是她就是说不得。
在宣明帝看来,这三个人是什么态度也就算了,他也不计较,但是丽婕妤再不堪,如今在众人眼里那还是宠妃,还是他宣明帝捧在手心儿里的人,要是有人给丽婕妤找不痛快,那就是不将他宣明帝放在眼里。
宣明帝是皇帝,哪里受得了这等气?
严皇后、荣贵妃这些与世家息息相关的宫妃,他自然不好发落,但是一个严嫔,宣明帝还是可以随意处置的,之前,还放任她在后宫蹦跶,那是给严氏一个面子,给严皇后一个面子,现如今她自己都不要面子了,宣明帝还给什么呢?
当即,宣明帝便开了口,低沉的声音回荡在紫宸殿暖阁之中,“依朕看来,严嫔说得没错,这后宫也从来没有正三品婕妤协理后宫宫务一说,既然如此,常盛——”
一旁弓着腰的太监恭恭敬敬的走上前来,正是一直候在一旁的宣明帝的贴身太监大总管常盛常公公。
“奴才在。”
“去,命礼部拟旨,正三品婕妤师氏,赞襄内政、每慎简乎六宫,弼佐王风、务先崇夫四教,恭谨贤良,进退有度,恣以册印,封尔为正二品丽昭仪。”
正三品主位妃嫔以上的宫妃册封,那都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皇帝口谕就能敷衍过去的,必须得礼部择吉日,送来拟定好的甚至册文,由皇帝亲自盖上玉玺,再由太监颁布于妃嫔手中,昭告六宫,这才算是礼成。
而正儿八经的礼部册文都不像是宣明帝说的这么简单,这么短短几句话便了事,但是也就凭着宣明帝的这几句话,金口玉言、君无戏言,师尧便从正三品婕妤晋封为了正二品昭仪!
直接越过了贵嫔,封为了昭仪!这又是何等的荣耀宠爱啊!
旁人若不知道的,恐怕还以为,师尧在后宫那是独得皇上恩宠,晋封位份那也是理所当然,越过了贵嫔晋封位份更是理所应当,也更加惊讶师尧受宠。
但是,只有师尧知道,也许只要师钰在蜀州做出一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