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什么差事?”慕大小姐换了一幅笑颜,凑上前去。
“可这事本王总认为来得有些蹊跷。”昭浩康非常成功的勾起了慕大小姐的好奇心。
“就因为你想不明白,所以黑灯瞎火躲在房里装深沉?”慕大小姐没好气的撇嘴,说道:“别卖关子了,倒是何事?”
昭浩康叹了一口气,一脸无奈,最终将入宫后的始末都道来。
昭阳国,与邻国泰和国,以汉水为界。
汉水流域,数十万百姓靠着这条江河生存。
汉水,一直波澜不惊,鱼虾丰富,但是每隔六年的六月天,就会泛滥成灾。
昭阳国数百年来,一直逃不开这定律。
久而久之就流传出不少传说,有人说是河神发怒,有人说是朝廷有劫,总之众说纷纭。
为求心安,昭阳国不知道从哪朝哪代的天子开始,每隔六年的五月初五,一年中最毒的阳月阳日,都会筑坛祭天,名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可朝野上下都知,实则是为了汉水流域的泛滥成灾而祭天祈福。
昭阳国的祭天仪式,从筑坛到法器烧制必须都由皇族中人完成,美其名曰是彰显诚意。
身为长子嫡孙的昭浩平,历来都是负责筑天的大任,而次子昭浩安,则负责烧制法器。
“今年皇上给你派上了什么大差事?”慕大小姐喜问道。
“父皇让本王监办法器烧制。”昭浩康盯着远方,眼神琢磨不透。
“抢了安王爷的差事?”慕大小姐好笑的问道。
“采青节的势头还没过,这下恐怕又会开罪万贵妃。”昭浩康隐隐担忧的说道。
“这可不是皇帝老子的意思吗?”慕大小姐装傻的说道,不过顿了一下,她还是觉得有不妥之处,问道:“为何今年安王爷没份?”
“前几日皇后寿宴,二皇兄闹出的事你也亲眼瞧见,如今兵部尚书鲁展直借词抱恙在身,连续三日不曾上朝,可私下又寻了不少要臣,暗中参了二皇兄一本。”昭浩康答道。
“原本这事是后宫的家务事,平白无故牵扯到朝野,父皇正在气头上。”昭浩康又道。
“这是不是该叫着‘自作孽,不可活’呢?”慕大小姐柳眉一弯,满脸笑意。没想到昭浩安还有这样一位拖后腿的岳丈大人。
“你不认为这两件事太过巧合了吗?如果本王再接下烧制法器的差事,旁人一定以为本王从中做了什么勾当。”昭浩康抿紧嘴唇,凝望着面前的慕疏影。
“别用你怀疑的眼光盯着本小姐!”慕大小姐狠狠的瞪了回去,斥道:“你莫非以为是本小姐作怪?就算本小姐有通天入地的本领,如何能算准时机混入安王府引起内讧?”
闻言,昭浩康脸上的狐疑淡了几分。
第195章 王府里的悄悄话(2)()
“可本王总觉得这事来得蹊跷,安王府里妻妾相争,说来寻常,可偏偏岔子出在朝臣眼皮子下。”昭浩康疑惑的双眼变得愈发深邃。
“这不就是笼里鸡作反吗?”慕大小姐咯咯一笑,她才懒得费心思猜谜底,顺手捡来的便宜,傻瓜才会拒绝。
“你当真觉得这事没有可疑之处?”昭浩康追问了一句。
“有!”慕大小姐认真的点点头,说道:“即使有可疑之处有如何呢?保不准是万贵妃或是安王爷人红是非多。”
“你是说这是皇后派人做的手脚?”算来算去,能够有权有势,又能够出手的人就只剩下皇后一人了,可那日毕竟是她的寿宴,她没必要给触霉头。
“皇后?”慕大小姐刚才还神采飞扬的脸蛋倏地冷了下来,好半响都默不作声。
“怎么了?”昭浩康更觉得奇怪。
“你知道王府里孙婆子的底细吗?”慕大小姐突然飙出一句话,让昭浩康楞在当场。
“王爷今日进宫觐见皇上,皇后派沈嬷嬷将本小姐押入宫,没想到这趟倒是不虚此行。”慕大小姐一脸的得意。
“你探听到了孙婆子的底细?”昭浩康焦急的问道。
“歪打正着!本小姐原本是打算从江嬷嬷处下手,谁知道遇见了玉嫔娘娘,才知道她二人原是旧时,正巧玉嫔娘娘相邀。”慕疏影说道。
不待昭浩康询问,慕疏影直接说道:“原来江嬷嬷、沈嬷嬷还有玉嫔娘娘都是昔日皇后身边的四大宫女之一,剩下一人,不用说王爷也该猜到了吧?”
“是孙婆子?”昭浩康倒抽了一口冷气。
“没错!”慕疏影点点头,道:“她跟沈嬷嬷都是皇后闺中时候的婢女,跟随着皇后进宫。”
“孙婆子是皇后派来的人?”昭浩康喃喃的自语道,语气里有着难以置信。
“王爷也觉得这事蹊跷透顶了?”慕大小姐莞尔一笑,从宫里回王府的路上,她脑海里闪过了无数的念头,七七八八归结起来,虽然还是没找出端倪,但是脑子里却摸出了几条线索。
“今日皇后召本小姐进宫,明面上是问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暗地里却给本小姐递来了橄榄枝,她大有拉拢本小姐跟王爷的念头。”慕疏影并没有自问自答,反而抛出了另一个话题。
“看来如你所愿,皇后自知跟万贵妃这么斗下去,一时半会也不会分出胜负,索性让本王成为箭靶子。”昭浩康自嘲道。
“奇就奇在这里,如果孙婆子是皇后派来的人,皇后这么做未免是多此一举了?”慕疏影勾起嘴角,冷笑道:“莫非知道王爷命大,毒不死你,索性抬举你?”
“没道理。”昭浩康迟疑着摇摇头。
慕疏影一听,似乎合了心意,嘴角勾起一抹笑,说道:“所以孙婆子是不是皇后派来王府的奸细,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了。不过本小姐可以肯定,背后有人害王爷,也有人相助王爷。”
“谁会相助本王?”昭浩康一脸茫然的的问道。
“王爷可瞧见了采青节后传出的画本?”慕疏影问道。
第196章 王府里的悄悄话(3)()
“本王一早就入宫去了,那有精力留意到什么画本?”昭浩康答道。
瞧着面前的呆头鹅,慕大小姐忍不住唏嘘,早就料到这厮没有这么高明的手段。于是,从衣袖里取出丁三娘今早寻回来的画本,径直递了过去。
昭浩康纳闷的接过,随手翻了几页,惊道:“出自谁的手笔?”
“一大早出现在京师之地,十个铜钱一本,不少百姓争相抢购,据闻贩卖的是一个书生。”慕疏影说道。
“没想到京师之地倒是人才辈出。”昭浩康随手将画本放在了一旁。
“王爷真是小觑了这画本。”慕疏影伸手为自己注入了一杯热茶,说道:“就是这画本才让采青节的火势越燃越猛。”
“你是说出手相助本王的,就是这作画的书生?”昭浩康反问道。
“第一种可能是这书生闲来无事,去采青节凑热闹,然后连夜作画,又因为生活潦倒,所以当街出售画本。”慕大小姐眨巴着眼睛,抑扬顿挫的说道:“第二种可能就是背后有人操纵这件事,画画的书生远不止一人。”
昭浩康听得一怔,慕大小姐凑上前,挤眉弄眼的问道:“王爷认为那种可能更大呢?”
听慕疏影说得有理,昭浩康伸手将丢在一旁的画本拿了过来,认真翻阅了将近大半,才抬头道:“想来是第二种可能更大,寻常书生要在一夜之间画出这么多画本,势必难如登天。”
“就不知道是谁人在背后相助了?”慕疏影将疑惑的目光投向昭浩康。
“会不会是皇后?”昭浩康瞪圆眼睛。
“不会!”慕疏影一口否决,说道:“皇后今日左探右探,还希望从本小姐口中套出线索。再说了,以往督办采青节的差事都是平王爷,皇后岂会傻得自己打脸,费这般大的心思来为他人做嫁衣?”
昭浩康点点头,算是认同她的说辞。
“你再想想,宫里有谁跟柳惠妃交好的?”慕疏影问道。
昭浩康拧眉苦思了一阵,最终无奈的摇头。
自己的母妃柳惠妃来自民间,虽说得尽皇上宠爱,但是没有外戚撑腰,终究是势单力薄的,在六宫中只能勉强站稳脚跟。
在昭浩康幼时的记忆里,母妃跟六宫中的交往并不多,母妃为人低调,从不张扬,大多数时候都是呆在自己的寝宫里,除了每逢初一、十五给皇后请安的时候,才会跟一同前往的关淑妃、玉嫔以及刘妃等人搭上几句话。
可以说,停留在昭浩康记忆中印象最多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