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则这么聪明,一定能处理好自己的事,姐姐只等着享姐姐福了,”见尹令则想通,又提出自己的新规划,林珍暗自点了点头,放下了心来。
在过八年,是“灼鼠之变”宫廷跟朝堂都有大变动,林珍其实并不想尹令则过早的接触朝廷,他应该安下心来,好好的学习一番。
“恩,姐姐。我一定会努力的。”尹令则再此跟林珍保证,他也会成为能够保护姐姐的参天大树。
一旁看着姐弟情深的尹父跟尹母,虽然听不大懂女儿跟儿子说的这些,但也很是高兴。
不一会,便有仆妇端进来两个膳食桌,这是尹母知道林珍今日回家的时候,早早便让仆妇备下的。
她的女儿难得回来一次,她希望也能像其他那些女儿出嫁后,回娘家看望父母那样,也给女儿准备一桌丰盛的菜肴。
这样也能联络一下女儿跟家的感情,希望女儿以后能多多照顾一下她的弟弟呢!
林珍看着一桌子的泡菜,真是没什么胃口,不过她还是很给面子的跟尹母坐在一张膳食桌,喝了两口微增汤。
只是林珍的口味早在御膳厨房被众多手艺超凡的尚宫娘娘们养刁了,她根本喝不下这样粗糙的大酱汤。
虽然朝鲜物资贫乏,烹饪手段也那样,可这真是不包括宫廷,尤其是御膳厨房。
而且林珍身为最高尚宫,她的膳食可都是大王的膳食提前预留的那部分啊。算她没成为最高尚宫的时候,也会经常偷吃空间储存的菜品解馋。
所以林珍虽然传来朝鲜这么多年,却还是不能忍受这些泡菜,尤其是尹家的这个厨娘的手艺真的没有多好。
林珍看着一桌子没什么肉丝的咸菜,便知道即使有她最高尚宫的身份,其实这对夫妻与她的弟弟,在这府也不是多好过。
她可是知道,叔叔那一房可是餐餐都有牛肉的。她从袖袋里拿出一个早准备好的荷包,里边装的都是一些散碎的银两。
(其实小猫之前查阅的资料都是说,朝鲜这个时候没有货币,可是大长今里,他们却都用的是铜钱,所以小猫在这里折一些,女主财大气粗,给原主父母弟弟留下的是银两。)
“爹娘,这是女儿在宫的俸禄,还望爹娘莫要推辞。”林珍看出尹父尹母眼的拒绝,便又道:“现在令则还有进学,家艰难在所难免,可是等到令则有了出息,考进士,入朝为官后,好了。到那个时候,女儿还指望令则给女儿撑腰呢!”
“那也不能要你的俸禄,”尹父虽然有些意动,但却狠狠心,又推了回去,他已经默认弟弟把女儿送进宫里,其实不是一点愧疚没有的,他再是不能要女儿的俸禄了。
“都说了,我现在用不这些,在宫吃穿用度,都有宫里的派发额度,以我现在的身份也不需要如何打点了,再说女儿还有,殿们时不时的赏赐呢!”她是真用不了什么银钱的,她以前只是一个普通宫女的时候从不用银钱打点那些宫人,更何况是现在,那都是别人孝敬她好不好。
尹母看林珍并不收回荷包,便有些意动,家最近确实有些艰难,令则在私塾的学费虽然是公出了,可是笔墨纸砚,哪一样不要钱?小儿子在外学,她还不想让他太寒酸,给这个儿子买的东西虽不说多好,可也不是次等的,省得让同窗笑话。
尹父瞪了一眼尹母刚申出来的手,便道:“那这些银钱,给令则拿着买笔墨书本吧,但你且记住,这都是你姐姐的血汗钱,将来你有了出息,可得对你姐姐好,等你姐姐退宫了也得给你姐姐养老。否则我可不饶了你!”
尹父想了想,还是然尹令则收下了这个荷包,他也想让这姐弟两个感情再好些,让儿子多承他姐姐的情,以后女儿也可以理直气壮的依靠儿子。
林珍见尹父已经有了决断,便把荷包递给了令则,她也能明白尹父的意思,也是爱护她的好心。
撤去膳食桌,林珍便得跟尹父与尹母告辞了,她得早大王用晚膳之前回宫。
只不过林珍在她临走的时候,又私下里塞给尹母一个荷包,“娘,我这里还有些银子,不多,有五两,给家里添些肉菜,您跟爹也别太俭省。”
尹母知道,女儿的俸禄也没有多少,每年攒下的钱财还有预备老了,退宫的时候,用来养老,而且之前已经送了些银两给令则,这个她并不打算手下,“你拿回去,宫还有你高阶的娘娘要孝敬,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林珍见尹母如此,便悄声道:“次御膳厨房竞赛的时候,崔家弄坏了我的食材,被我抓了正着,陪了我好些银两,算我吃山珍海味
第247章 朝鲜女官34()
林珍与阿昌在约定好的时间;在宫门外相遇,“娘娘,您回来啦!”阿昌见到林珍回来;紧走几步迎前去;赶忙行了一礼。。
林珍看着两手空空的阿昌;心叹了口气;阿昌虽然有个爱贪嘴的毛病;可是想到她出身的那个家庭;她觉得阿昌能成为现在这个开朗乐观;没心没肺的女孩,实在是老天眷顾啊。
在朝鲜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是重男轻女的;可这些家庭的大部分家庭也会像尹家一样,也不是不爱女儿;只是女孩在家没有男孩来的受重视,资源多。
可像阿昌这样的父母还真是少见,恨不得吸光女儿的骨血,来养育儿子们;也是没谁了。
阿昌每次回家都记得带些礼物,以前还是内人的时候也会把做内人的俸禄全都交给自己的父母。
可她的父母却觉得这是阿昌这个女儿理所应当的;他们是给了阿昌生命的人,阿昌应该按照他们的意愿来做他们安排好的事;然后再把阿昌当做摇钱树一样敲骨吸髓。
“阿昌;你要一直这样吗?”林珍觉得阿昌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否则不会把闵尚宫那个明哲保身的法门学的那么好。
“娘娘;我知道您说的什么,我给他们的钱,跟当小宫女的时候一样多,他们没什么门路,当然不知道我在宫是干什么的了,也不可能知道我与最高尚宫尹尚宫的关系了。”说完,阿昌还朝林珍挤挤眼,一副笑嘻嘻的模样。
林珍敲了一记阿昌的额头,她素声道:“你心里有数行,”说完,端起最高尚宫的架子,拿出汉符走入了宫门。
而原本跟在林珍身后的阿昌也收起了那副没心没肺的模样,摆出一副高傲的派头,还是跟在林珍的身后,也走入了宫门。
在这宫行走,每一个人都带着无数面具,而这些面具其实也是自己最真实的另一面。
林珍带着阿昌快步疾行,只留下了斜斜的影子,倒映在宫的宽阔的石板路。
回到御膳厨房已经是半个时辰后的事了,林珍跟阿昌都换好了衣服,一同加入了御膳厨房紧张的忙碌。
崔尚宫跟崔内人已经被解除禁足放了出来,虽然宫的好些宫人并不再把崔家人当回事,也会在暗处嚼舌头,但摄于崔尚宫往日的威势,其实这些人也不敢在明面做什么。
位置倒调,崔家再也不是往日的崔家,只能夹起尾巴在林珍手下讨生活,想来原主令路也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吧。
崔尚宫将永远活在林珍的阴影下,也是崔尚宫原本不放在眼里,后来极尽可能的打压的尹令路的阴影下。
她将在余下的时光,战战兢兢的过活,生怕她眼的这个曾经被她不看在眼,踩在脚下,只能依附于她的小可怜报复回来。
不过金英还是跟从前一样,一样的冷漠,她好像没有心一样,或者说,她的心本没有在自己的身,也没有在这宫廷里。
韩尚宫在此见到崔尚宫也没什么反应,只是做着手边自己的事,不过她以往,脸到是多了不少笑容。
林珍并不关心这些,她只要御膳厨房的人听话,为她所用可以了,至于是有罪的人,或是正义的人,都无所谓。
她可不打算改变现在御膳厨房的格局。她想的是,顺利度过八年后的,由已故章敬大妃的兄弟与后来的定大妃的兄弟的党争引起的“灼鼠之变”事件,从这里脱身,搭船去往大明,那个她心的故乡之地。
顺利的呈给大王做的晚膳,林珍回到了自己的处所。她要计划一下,在八年后如何能在她脱身后,还能保证尹家现在的日子。虽然看着现在计划这些好像,确实有点早。
“怎么办?怎么办?”大王为什么还没有想起她?已经是特别尚宫李尚宫的连生,在她的偏殿来回不停的转圈。
她的内心非常惶恐,已经好几个月过去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