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阐教第一妖-第3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跨步而出,免伤包含着羞愤以及决绝。

“荒唐!”禺号这个最先主张攻打烈山部族的三朝元老,闻言却是立刻跳了出来,道:“九黎部族来势汹汹,而且我等对它是一无所知。你若贸贸然的行动,岂不是白白送死?”

姜克双眸赤红,浑身的气息很不稳定,他低嚎道:“可是,可是那些都是我的族人啊!”

轩辕沉默了半晌,道:“姜克,而今我人族所面临的东有东夷,西有西疆,南有南蛮,北有九黎,可谓是四面环敌。此刻九黎族既然动了,朕不相信其余几族会按兵不动!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等,也只能等!”

“等?”姜克面色悲戚,失声痛哭:“我等不起啊!”

就在这时,方才离去的那明中年道士又再度折返了回来,涩声道:“启奏陛下,我部斥候与九黎族大军交战,我军不敌,全军覆没!”

“啪!”

“什么?”轩辕拍案而起,英俊的面容由于愤怒变得通红:“那可是近万人的精兵,并且由数十名供奉阁供奉带队,竟然全军覆没?”

“请陛下赎罪!”中年道士敌对这头,声音有些颤抖。

“哎!”未己,轩辕低叹了一口气,道:“下去吧!”

大帐之内一时陷入了沉寂。看着轩辕那张满含怒气的面容,群臣皆缄口不言,生怕捋了轩辕的虎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当帐中燃起烛火,一直闭目不言的九天玄女开口了:

“陛下,此刻既然九黎部族并没有打出北俱芦洲的意思,那就表明北俱芦洲内的族人们尚是安全的。毕竟洲内尚有十数亿的族人们,单单靠着九黎族的管理,根本就占领不过来!所以我们反倒不必担心,待我等养精蓄锐,就斗一斗九黎一族!”

轩辕明白,此时自己再怎么担心也于是无补,所幸便遣散了众臣,回了居所安寝。

数日之后,轩辕终究是等不了了,他下令大军压境,前往北俱芦洲解救被九黎一族奴役的族人们。

轩辕以及众臣静静的坐在中军大帐之中,等待着战报的传来。

时至正午,斥候来报:“报……我军初战告捷,虽伤亡百万兵将,却解救了十分之一的族人!”

傍晚时分,斥候再报:“报……我部所属遇敌于烈山部族之外,九黎族长蚩尤亲自领军攻伐我部大军。我军大败!”

深夜,斥候终报:“报……我部与九黎一族追兵战于渭水之畔,不敌,败逃!”

一道道很是不好的消息,不断的从斥候的口中传来。

轩辕和炎帝姜克的神色都开始凝滞了起来。两侧的文臣武将,也是噤若寒蝉。

看着九黎一族步步紧逼,不论是轩辕还是姜克,心中都是焦虑万分。

姜克在大殿之内不断地来回走动。片刻之后,终于压抑不住心中的懊悔,扑通一声跪倒在了轩辕的面前。

“陛下,姜克有罪!姜克有罪啊!”

姜克没想到自己一手挑起的人族内乱,不仅让整个华夏内陆人族元气大伤,更是给了极北九黎一族可乘之机,以至于北俱芦洲彻底脱离了陈都统治,落入九黎部族之手。

轩辕俯身扶起姜克,叹了口气道:“四方蛮夷自伏羲圣皇开始就不归王道教化。道友何罪之有?此战我部虽败,但我轩辕在此立誓,不平蛮夷誓不还都!”

众群臣皆眸光闪烁,齐齐举手高呼:“不平蛮夷,誓不还都!”



第二卷 巫妖次劫 第一百二十三章轩辕、蚩尤在行动

(PS:继续诚心求订阅!!!)

空荡荡的阪泉平原,猎猎寒风在九天之上嘶嚎,无穷的野兽咆哮声更是响彻天地。让这阪泉平原,更显苍茫。

自从那次陈都大军溃败之后,轩辕整日为此忧愁不已。

是夜,正在熟睡的轩辕,忽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当其再次睁开双眸的时候,身周环境已然大变。

这是一片广袤的沙地,烈日高悬,炙烤着大地。

突然,苍穹之上忽然刮起一场罕见的大风,把大地上的尘垢吹得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片清白的世界。

还未等轩辕缓过神来,画面流转,他转眼又来到了一片葱郁的山林。远处的山岭中,有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大汉,手执千钧之弩,躯羊万群,悠然而清闲。

非常突兀的,天地塌陷。大骇之下,轩辕猛然惊叫出声。

再次睁开双眼的轩辕,已然回到了大营中的居所。

细细想着方才梦中的情景,半响之后,轩辕兴奋地自语道:“原来如此!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边。天下必有姓风名后之贤才!千钧之弩,非是常人可以拉开;躯羊数万群,能牧民为善者。天地间必有姓力名牧之贤才!”

一念及此,轩辕顾不得此刻正值深夜,匆匆召集群臣,赶往中军大帐之中。

轩辕高坐主位,面带笑容的看着两侧的群臣道:“诸位,方才朕做了个梦,梦中出现的只有两个人,一名风后,一为力牧。得此二人,我陈都一部定然可以打破九黎一族!尔等速去其余部洲搜寻,切不可怠慢!”

群臣心中有些奇怪,心道:“区区梦中所示,难道真有其人不成?“

不过既然人皇发话了,众臣还是领命而去!

东昆仑山,三清大殿。

“清明子,你这家伙还真是喜欢多管闲事啊!”通天满脸无奈的看着身前满脸笑容的李清明,说道。

“师叔,这怎么能叫多管闲事呢?”李清明捻起面前的茶盏饮了一口,道:“撇去轩辕乃是天定人皇不说,就算他前世东王公,也曾与我等一同在紫霄宫中听讲。搭把手算什么!”

通天撇撇嘴,道:“说的好像你们之前关系很好一样!”

李清明眯着眼睛看了通天半晌,道:“这风后和力牧亦是当年的紫霄宫中客,他们三个凑到一起,也是天道所归!”

始终在一侧看着两人的原始和老子相视一眼,无奈的摇了摇头。

……

自从那日一梦之后,轩辕是日日寝食难安,在操练兵将们的同时,也在焦急地等待着群臣的消息。

一个月之后,轩辕终于得到消息,说是在南瞻部洲海隅之地,有一名叫做风后的老农,自耕于田,乃是风兖部落伏羲圣皇的后裔。

轩辕闻言大喜过旺,暂时将北俱芦洲之事放下,带领着几名臣属,一路腾云驾雾赶往南瞻部洲,寻找风后。

仅仅半天的时间,轩辕一行人就来到了南瞻部洲的海隅之地。

当行过一片苍郁的田地之时,轩辕忽然听到从田地另一侧传来一阵嘹亮的歌声:“上天圆圆,下地方方,生逢斯世,得遇明王!”

轩辕双眸隐泛精芒,连忙按下云头。只见那田地里正有一农夫在耕作,农夫远远地便瞧见了他们,只是对他们毫不理睬,擦了把汗后,又埋头继续耕作。

轩辕细观那名农夫,却见其大约不惑之年,身长八尺,着一袭兽皮长衣。生的是浓眉大眼,面容方正。一看就是有大智慧之人!

到底是三朝元老,跟在轩辕身后的禺号上下打量了农夫半晌,上前几步,在轩辕耳畔低语道:“陛下,老臣观此人仪表堂堂,眉心偶有金芒闪烁,双眸深邃,却是大智慧之人!而且,其一身修为更是不在我之下。虽是农夫装扮,却是不可小觑!

轩辕点点头,扬声道:“这位阿叔,请问此地是哪里地界,阿叔可是附近村落之人?”

农夫头也不抬的回道:“君臣别途,各安其事,问之何用?”

轩辕听到这一声文绉绉的话语先是一愣,旋即大喜道:“卿乃大贤,非农夫也!”遂摆脱了身后的众臣,向着那农夫走去。

农夫远远望见轩辕向着自己走来,赶忙丢掉了手中的锄头,跪倒于地,口中高呼:“小民见过轩辕陛下,陛下万圣金安!”

轩辕探手将他扶了起来,问道:“快快请起,轩辕可当不起贤士此礼!”

轩辕看着面前略带着一丝儒雅之风的农夫,虽然早已猜出他的身份,可还是问道:“请问贤士高姓大名?”

农夫顺势而起,洒然一笑道:“小民姓风单名一个后字!自幼才疏学浅,不堪世用,惟躬耕而已。”

“果然是他!”轩辕闻言大喜,对着风后长鞠一躬,口中说道:“朕观风贤士乃是大才之人,如今我人族内乱四起,周方蛮夷更是对我内陆人族虎视眈眈。故,特请贤士出山助朕扫平内乱,建不世之功!”

风后闪过轩辕这一礼,恭声说道:“风后早已等待多时,自然遵从陛下旨意!”

轩辕大喜,拉着风后上了庆云,同乘而回。

众人一路前行,当经过一片大泽之时,却见一名樵夫在山林之中左顾右盼。

轩辕驻足观察了许久,见那樵夫生的虎背熊腰,威风凛凛,铺面而来的威武气息令人肃然。

按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