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无数,多谢你。”
如此正式,让亦欢不好意思起来:“你这样,就是同我客套了,还有事情吗?时间不早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萧珒轻笑出声,这样的神色更像一个十五岁的男子,他从怀中拿出一包东西来递给沈亦欢,原是封订好的书册,上头还有些许批注,沈亦欢问道:“这是何意?”
萧珒站在她床前,不再往前走进:“前头几页是入学考试的流程,君子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女子则是琴、棋、书、画、射、绣六艺,后头则是前些年的命题与要求学习的书目,女学中有天玄地黄四阶层,若你在考试中有出众的技艺则直接进入天字班学习,一年后通过考试则为结课。阮阮如今还卧病在床,骑射一事父皇有意取消,还有不到十日的光景,家中事情已经了结,你可以放下心来好生练习。”
沈亦欢走到桌前的烛火处,听他叙述,自己则翻看当中的夹页,书本厚厚的,看旁侧线圈想来是匆匆赶制而成,这下又轮到她来谢他,二人目光交汇,都笑出声来,沈亦欢不再阴郁于心,抄起妆台旁白玉长柄团扇朝他掷去,打趣道:“登徒浪子,还不快回去,小心我捉了你见官。”
萧珒一把接过:“小娘子凶煞的很,可不敢招惹,若是恼羞成怒非赖到我家,岂不娶了一尊河东狮在家。”
“去去去,说什么胡话。”
蜡烛已然燃了过半,担心她明日起的晚了困乏,萧珒收起玩闹的心思道:“不闹了,今日的事情都办完了,我也该回了,早些休息,还能再睡一会儿。”
说罢在她额间轻点,隐于黑暗当中,不见身影。
沈亦欢轻抚上面额,收起笑意,目光变得清冷,将那册子仍在案几上,拿剪子剪断烛丝,屋中归于漆黑,她忽然笑了,在黑夜中握着那枚双蝉琥珀,眼角有泪水滑落:如今自己也成了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萧珒此刻想来已经动心,那就借着皇家的手,将你们统统料理干净,什么王权富贵,什么海誓山盟,都见鬼去吧。
后半夜她睡的安稳极了,在梦境中,她仿佛见到了永安侯府的牌匾仓皇卸下,府中残垣断壁花草枯萎,富丽不再,心心念念成为世子妃的那人被卖入教坊司中,一截玉臂万人枕,一点朱唇万人尝。
第64章 。月牙皎洁红锦绕,残荷枯叶水中捞()
次日一早,云叶开了阁楼的琴房,细细清扫去屋内灰尘,揭开盖着的蓝绸旧布,紫檀六相四线镶嵌螺钿琵琶依旧泛着透亮的光,虽然被遗弃的久了,但是它一直在这里静静等待着主人的到来。
旁人并不知晓,沈亦欢弹得一手好琵琶,沈家大爷往来丝路,随行中人自鸣沙山而来,善敦煌舞曲,昔日幼时二人一处学习音律,沈亦善觉其粗鄙弃而择古琴习之,她则喜欢红衫铃铛叮咛作响,仿佛可以看到莫高窟中飞天仙女衣裙飘曳,漫天飞花的景致。
再细细翻了那册书,从中掉落出一页薄荷丝浸染后的纸,上头笔力遒劲庄严雄浑的似是颜体,倒像他一贯凛然气概,上头写着:才艺加试,母后将至。
沈亦欢看完后,将纸平整折叠交与云叶,要她放置在柜顶的小盒中。
重拾琵琶,低眉轻拨,珠落玉盘之音自汀兰小楼而出,她思绪遥遥,想起那年未完的红衣广袖长衫,想要在成婚后在暖阁中为他赤足跳一曲飞天舞,想到他讶异的神色,便满怀期待,时光荏苒而过,始终是一个遗憾,她要重拾飞天,这一回只为自己。
又过了几个日落东升,终于到了考试这日,姜氏起的大早赶至汀兰阁内,将求来的平安符放入她的袖中,临行前再三关切,母女二人迎着朝阳分别在沈府门前。
确认红袖衫与琵琶一并带入了行囊之中后,启程坐一蓝灰布篷马车匆匆往国子监赶去。此次考试有三项:诗词为首,绣艺随后,最后则是才学加试。她并不紧张,眉目舒展,正襟端坐,想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去面对这一切。
车马辘辘,停在国子监门前,旗帜飘摇,高架圆鼓擂动,声声直入心扉。男女分门而入其中,仅可携一仆从随侍。入了集贤门,便至六馆,当中的广文馆正是男子考试的地方;从东侧入敬持门,走过高阶,穿长廊往里便是第三进院落——敬一亭,扯了帏帐,中设高台,方几分列,草席于其上,旁侧摆放了四宝与琴筝乐器备用。
入了敬一亭中,则是编钟悠扬,笛音清脆,文雅至极。沈亦欢递上帖子后便与南星二人站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中,今日打扮的素净,青白色上襦绣了兰花丛丛,下着秋香色腰嵌淡色珍珠百褶留仙裙,外罩过膝杏色滚边银线回字纹褙子,双螺未合薄施粉黛,仅以山茶通草绒花为饰。
她环顾四周并未瞧见萧阮的身影,也就敛下羽睫瞧着手上的杂记小扎,她虽读书不多,却精研细致,小毫笔写些蝇头小楷于其上,由沈邑武装订成册,便于携带,旁人闲聊几句时,她已经粗略翻过这本小记。
一个头戴二梁进贤冠,想来便是国子监中分管女学的主簿大人,身后有青衣直缀小生以布帛束发,捧了托盘,上有签筒,隐约的是各色花的纹样。
此次参选者共计十二人,萧阮分出与定国公嫡五女苏渲一组;待抽签后,沈亦欢手中是圆葵花饰,正欲举起寻人,就见一高颈鹅蛋脸打扮做男子的姑娘大步流星而来。
“在下孟沁然,年十一,敢问姑娘名讳。”那人并未行女子福身礼,只拱手问候。
沈亦欢索性不再还礼,仰头看着她轻声道:“沈家亦欢,十岁,有幸分为一组,还请姑娘多多关照。”
孟沁然肤色有些黝黑,话语间不似长安口音,一颦一笑间梨涡浅浅,许是肤色深的缘故衬的贝齿更加洁白。
初入学的女子主要考量执笔功底与女德诗赋,主簿大人吴氏在上头复述规则完毕后,便开始第一个考察。
入了敬一亭中,拉了一处碧色纱帐,后头隐约可见白须老者相谈甚欢,这便是审核之人。十二名女子分次相对跪坐于台上,只苏渲处独自一人,待分展开竹帘相隔,香炉内燃起青烟缕缕,隐约可以听见广文馆处,锣声响起,想来男子处策论一文更需振奋精神。
执笔默写女德十页,附小诗一首,题目自拟。沈亦欢一早卸下腕上沙袋,再执笔宣纸书写时,轻盈而更稳固;对面的孟家小姐,歪着脑袋奋笔疾书,虽无墨迹斑斑,却显得有些吃力,待沈亦欢停笔完成后,她才堪堪写完女德。
一炷香终熄灭了最后一点,竹帘拉起,由青衣丫鬟收拢上去,递交纱帐后的老者们;此时面前的案几上收去四宝,各放置了两个竹筐,绣棚以竹子圈定,此次以芙蓉为题,限时两柱香。
因时间紧张,沈亦欢并不善刺绣,也不求这得了好名次,只求通过考试,放平心态,力图往芙蓉纹样上靠,令她意外的是,孟沁然不再是笨拙的模样,灵巧穿针引线,一幅并蒂芙蓉引蝶图已经完成,她看向香炉,竟只燃了一柱。
孟沁然见亦欢手中有些笨拙,虽是清爽的天气,额上汗珠细密,抿着嘴唇十分吃力,拿捏着针脚的手已经有鲜红冒出;闲着也是无聊,便轻晃动桌角,拿起另一份绸布,她放慢了速度示意亦欢跟着自己的手法来,在两柱香燃尽前,亦欢竟完整的绣完一幅单色芙蓉图,简单紧凑的针脚也隐有花香飘散。
收了绣棚后,首次的成绩与原本诗作已然列榜而出,字与诗赋分列:双榜首赫然是萧阮的名字,皆为天字阶;沈亦欢字为中,入玄学习,诗赋为下,入黄字阶学习,孟沁然皆为黄字阶层。成绩出来后只筛去二人,座次上也宽松了许多。
待休整完毕,刺绣一门的成绩也列出:孟沁然双面蜀绣芙蓉图一出为上,入天字阶;萧阮与沈亦欢二人不无意外的在玄字一门。
“各位小姐,烦请移驾至湖心亭,才艺加试设席为中,请吧。”吴大人将余下的十人列为两队,丫鬟们已经被请去湖心亭等候。
待行舟掠过水面,残荷最后一丝枯黄也无,只瞧见水波荡漾开来。拾阶而上,便见一着了朱红金线织就九尾凤凰的雍容女子高坐主位,风吹动雀羽鎏金步摇流苏晃动,乌发挽做高髻,眉间花钿夺目,这便是当今皇后苏敬珉。十五岁嫁入凌王府为正妃,随帝征战辽楚,平定五王夺嫡乱象,一朝封后,受万人敬仰。
沈亦欢偷偷瞧了两眼,就看见躲在她身后的萧阮,着绛紫朱雀服,朝天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