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曾国藩日记-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却由不得他。

    说过了,这世上真正的读书人太少太少,曾国藩,他终将被挤兑到一个他极力想逃避的祟高位置上。

    宿命,或者说是使命,总归是命。

    这是写日记时的曾国藩,还没有料到的。

第12章 要严肃不要娱乐() 
六月二十日,论为学之方

    晏起,辰后,筠仙欲归,又为大雨所阻。午后同筠仙至岱云处,又至黎越乔处剧谈,二更始归。写应酬字二方。是夜,在黎樾乔处论为学之方,无过主敬之要,主敬则百病可除。自后守此二字,终身断不敢有陨越。

    北京城中,天子脚下,人文荟萃之地,全国最优秀的学子,尽皆汇集于此。每逢会试时节,聚集京城的学子何啻万人,但能够黄榜中举者,不过百余名,而象曾国藩这样,能够留在翰林院中的,更是屈指可数。曾国藩本人及所居处的环境,堪称是人才中的人才,尖子中的尖子,精英中的精英,鸿儒中的鸿儒。单只是这篇日记中,就跳出来三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头一个是晚清名臣郭嵩焘,字筠仙。在这一天之前,郭嵩焘已经泡在了曾国藩寓所整整一夜,两人交流学问进境与体会。

    第二个叫黎吉云,字越乔。他是曾国藩的老乡兼前辈,曾国藩与郭嵩焘理论不下的问题,就来找他论理。

    第三个叫陈源衮,字岱云。其人性格刚正耿直,所以他将在曾国藩的日记中频繁出没。他最有名的事情,是有一次主考穆彰阿的弟子,对方示意他含糊一下,可他偏不,硬是要碰碰穆彰阿的权势,由此而声名大噪,成为了曾国藩仰敬的人。

    加上曾国藩,出场的四位都是湖南老乡,他们讨论的问题是:学问的关键,或是要点,所谓论学之方是也。他们得出来的结论是:无过主敬为要。

    就是说,作学问要严肃,要认真,不能嘻嘻哈哈,不能打情骂俏。

    这个说法,会让受现代教育理念浸淫的现代人,感觉到难以理解。知识或思想,难道不应该讲究个趣味性吗?讲究个娱乐性吗?干吗一定要板起后娘脸,把学问说得这么可怕呢?

    实际上,学问的趣味性是要的,但这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譬如哄孩子吃的药,包裹着一层糖,但里边的药,是极苦极苦的。学问的趣味性,娱乐性,就在于吸引初学者入门,让你对这门知识产生兴趣,但一旦你真的有兴趣了,就会进入抽象思维的状态之中,抽象思维是极尽严密的,不能具像化。简单说来,就是抽象思维只对内行人感到兴趣,外行人是弄不明白的。任何知识都可以从趣味性开始,并以趣味性展现出来,但思考的过程,是非专业而无法抵达的,这也是许多人在知识领域浅偿辙止,无法深入的原因。

    出现在这则日记中的人物,都是富有着抽象思维天份者,对他们来说,学问本身就是最大的乐趣了。现在他们需要的是,珍视自己所获得的乐趣,并保持终生。而这种对生命乐趣的珍爱和呵护,就是所谓的敬了。

第13章 被压抑的激情() 
六月二十四日,人惭有病,饮食少减,精神不振。

    六月二十八、二十九日,人更不快,每食仅碗饭。

    六月三十日,梁玉臣请吃酒,在余寓所,有伶人,香吏在座。是日,余未吃饭。

    说到抽象思维,那是极耗精血的心智活动。许多人之所以对知识与思想敬而远之,只能沉溺于对别人的攻讦中,以求心理平衡,正是因为这种智力活动太过于消耗能量。曾国藩这边刚刚准备思考一下,就一下子到了生死边缘。

    他病倒在京师的客栈中,奄奄一息,眼瞅着就要与世长辞了。幸好这时候来了个小官员,叫吴廷栋,字竹如,是安徽六安人,他不忍看曾国藩就这样死去,就主动过来帮忙。此外还有曾国藩的同乡欧阳小岑,也来义务护理,才让曾国藩逃得一劫。

    但人这个东西,是很难接受教训的,就因为思考学问,曾国藩险些病死客栈,他却丝毫不肯悔改。每天与救治他的吴廷栋欧阳小岑,大侃思想学问,偏偏那两家伙也是学问狂,知识发烧友,所以这三人每天狂侃人生道理与治国之策,竟然是有惊无险的,逃过了一劫。

    有意思的是三十日那天的记录,这一天冒出来个梁玉臣,他请曾国藩的客,却把地点选择在曾国藩的寓所,这是因为曾国藩身体太弱,无法走太远的路。这顿饭很热闹,梁玉臣带来了漂亮的女名星,温柔的三陪妹,结果闹得曾国藩一天吃不下饭去。

    为什么曾国藩对漂亮女生不感兴趣呢?

    他不是不感兴趣,他也是个正常男人,后来的日记中,他就明确表态不喜欢肥妹,要俏伶伶的苗条妹子。但要命的是,曾国藩终其一生,都被皮癣恶疾苦苦折磨着,他与人对奕的时候,往往是一边思索一边搔挠,银灰色的皮屑哗哗哗的漫洒在棋盘上。这种让人难以启齿的病症,势必会影响到对方的心情,再加上曾国藩本身不是太注意个人卫生,洗澡的次数不是太多,身体的味道上,必然也有着抑制异性激情的功能。

    总而言之,疾病改变人生,影响了曾国藩的性格,让他更习惯于独处,更习惯于淡泊。

    但淡泊之人,也非木石,对年轻美貌的异性也有着渴求的期许。这种期许为恶疾与曾国藩的病情所困,偏偏老梁梁玉臣挑这时候来刺激曾国藩,可想而知,此后的历史,他已经失去了再露脸的机会。

第14章 曾国藩有点三八() 
十一月初五日,写过隙影

    辰后,替陈尧农代写信二封。唐竟海前辈来,继朱啸山来,同至琉璃厂买纸,又同至杨杏农处,又同至萧史楼处,请萧史楼写寿屏。

    早起,写寸大字五十个。辰后,单日读经,双日读史,至午正,未初起,单日读史,双日读集,至天黑止。灯后,写茶馀偶谈,写过隙影。每三、八日出门及做他应酬事。

    漫长的疾病期过去了,曾国藩的身体恢复健康,于是邀朋会友的问学生活又开始了。

    在这一天的日记里,终于出现了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曾国藩称他为唐竟海前辈。

    史家公评,对曾国藩修身治学,影响最大的,共有两个人:头一个就是这里出现的唐竟海,第二个才是倭仁。

    唐竟海,又写作唐镜海,镜海是他的字,本名叫唐鉴。他是湖南人氏,和曾国藩一样出身于庶吉士,从御史一级开始入仕,连续升迁。就在他来拜访曾国藩的前后一段时间里,中英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两厢里出面谈判的主角人物、中国方面是林则徐,英国方面是义律,两人双双被自己的政府革职,林则徐被发配去新疆挖河泥,而义律则被自己的政府扔到了北美德克萨斯任英国代办。而英国女皇维多利亚则在国会中充满激情的演讲,主张对中国战争,结果国会经过了整整三天的辨论,最终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对中国宣战的议案。

    由是英国16艘兵舰,由好望角东航,集澳门海岸,中方的直隶总督琦善,与英方会议于海滩帐篷,并创造性的使用了“贵国”这个称呼,来称呼英国。这个称呼倒是问题不大,严重的问题是,琦善亲眼见到了英国人的厉害,答应将香港租借给英国,这件事大大的激怒了爱国群众。

    租不租香港倒也罢了,虽说是租,香港的关税毕竟还归属中国,可要命的是,琦善将于次年与英方签订穿鼻草约,草约中规定中英双方官吏平等,此举令国人震骇,不幸在草案上签字的琦善,也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再也无可脱身。而唐鉴唐镜海,正是因为公开上书,弹谧琦善误国,声名大震。再加上唐夫子原本祟尚程朱理学,躬亲实践,是当时公认的大学者,公认的意见领袖。他能够亲来探望曾国藩,可知曾国藩当时,也应是小有名气的后起之秀了。

    所以曾国藩在日记里咬牙发狠,要每天练写字,要读遍经史子集,要让自己的学问,与自己所居处的地位相称。而邀朋会客的日子,则定于三、八之日,这个奇妙的契定,多少有点三八。

第15章 修真练丹读黄书() 
十一月初八日,看绿野仙踪

    早起,方既堂来。辰后看绿野仙踪,心甚不收。方既堂复来,至未初始云。沈念农来。灯后,冯树堂来。夜又作诗一首,共四首,写完将寄郭筠仙。

    这一天的日子就逢三八中之八,于是曾国藩开始读。

    他读的是清时的绿野仙踪,讲述一个叫冷于冰的美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