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可是个真实年龄三十四五的成年人,让个十八九的小青年给打了,别说让别人听到不好意思了,就是自己想想也觉得丢人。
“老师,你不会是打算打我吧?”
有的人就讨厌别人把自己想干的事情说出来,尤其是面对惹自己生气的人的时候,对方越这样说,他肯定不会按照对方说的去做。
恰恰孟宪良就是这样的人,看着刘青山一脸惧怕的表情,孟宪良反倒是被逗乐了:“哈哈哈哈,刘青山,你真怕老师打你?老师不会打你的,你到讲台上来我有话跟你说。你是咱们班第一名,我肯定不会打你的。”
刘青山半信半疑小心得走向讲台,然后到了讲台上之后,孟宪良示意刘青山把耳朵凑过去。
“刘青山,你快点滚回去说整个寒假都在家里好好学习了,要不然我肯定揍得你屁股开花。”孟宪良的声音很小,态度很强硬,不容刘青山任何分辩。
刘青山脸上露出难色,也趴到孟宪良的耳朵边上:“可是,老师,我不能撒谎啊!”
“这不叫撒谎!这叫善意的谎言!”
然后,刘青山看着孟宪良,孟宪良看着刘青山,两个人用目光交流了一分钟,忽然刘青山低下了头,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义正言辞,腰杆挺直大声说道:“刚才跟大家开了个玩笑,其实我在家里面的时候,整个寒假都在认真学习,我已经把整个一年级下册的课程都学完了。”
孟宪良是个十七八岁的小孩子,心智也不算成熟,本以为小孩子吓唬两句就会听自己的话,可是没想到刘青山这家伙回去之后,把这个谎撒得也太假了,让孟宪良都有些下不来台了。
“你,你把一年级下学期的内容也都预习完了?”
孟宪良显然不相信刘青山说的话。
真实的情况是,刘青山是个读完大学的人,小学那点内容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小儿科了。
“啊,不信你考考。”
孟宪良一听,也不含糊,转身拿着铅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排十几个字,都是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里面的生字,然后他转过头看着刘青山问道:“这些字你都认识吗?”
刘青山怀着欣赏的态度摇着头,啧啧叹道:“字儿真漂亮!啧啧,这字儿,就是跟书协里的老头比起来也不落下风啊。”
“你到底认不认识?”
刘青山一听,忙将孟宪良在黑板上写出来的字儿念了一遍。
“你还真预习了?”
“那你刚才说在家光玩,还很开心是怎么回事?”
“逗你玩呢老师,像我这种学霸,怎么可能光想着玩呢?”刘青山腰板挺得很直。
这对话,刘青山对孟宪良可是居高临下的,这一下让在座的四十一个小伙伴可就纷纷不淡定了起来。敢跟老师这样说话,而且老师还不生气,这样的人,不当老大,谁当老大?
“你可吓死我了,你以后千万可别这样。哎对了,还有你得谦虚,你忘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了吗?”
“没忘,老师,我就跟你说我整个寒假在家光学习了,我跟其他老师就说我在家光玩呢。”
刘青山这句话逗得孟宪良哈哈大笑,说道:“你小子,一点正经都没有,行了你坐下吧,下一个来说。”
第65章 麦芽糖的诱惑()
就在孟宪良跟自己的学生交流着寒假的一些见闻的时候,忽然他们班的教室门口探进来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脑袋,喊道:“孟老师,来课本了。”
孟宪良看都不看门口一眼,却早就知道门口喊话的是二班的老师赵燕了。
赵燕也很知趣,通知说完,转头就走了。
两个年轻老师表面看起来并不怎么友好,但是时间久了竟然擦出了火化,然后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两个人竟然结了婚。
庙子小学,孟宪良和赵燕是最早的师范毕业生,然后在他们之前,学校里面所有的老师都是民办教师。孟宪良和赵燕是1991年毕业的,然后一直到1995年的时候,才有新的师范毕业生被分配到庙子小学里面来。
所以说,在这个偏远的山村小学里面,孟宪良和赵燕他们两个人是想认识别人也没机会,最后无聊到结了婚的地步,其实也挺可怜的。
想一想,那个年代,交通又不发达,别所到县城了,就是从庙子村到乡政府所在地大寨村,都得跑将近十里路呢。
发达的交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后来正是因为交通发达了,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异地恋,越来越多的异地婚姻,越来越多在a城工作,在b城买房的现象。
“走了?”
孟宪良现在还把赵燕当做一个事业上的竞争对手,实际上在刘青山眼里来看,他俩这就是小孩子过家家,没什么出息的。教师,最大的追求也就是晋级了,晋级之后能多拿不少工资。当然了,职称越高工资越高是在2006年工资套改以后才有的现象,在那之前,职称工资的差距并不大。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刘青山的眼里,觉得孟宪良跟赵燕他们两个竞争的有些莫名其妙。
说白了,赵燕和孟宪良还是个孩子,不成熟,老校长几句话就哄得乖乖得出力了。
门口的孙方伟知道自己老是说的是赵燕,忙说道:“二班老师走了。”
一年级开两门课,语文和数学,同一个老师教。
要是说赵燕和孟宪良竞争最大的意义,那就是失败的那个老师,暑假之后继续教一年级,然后胜利的那个则可以带着教二年级,一直到五年级。
不过即便如此,刘青山还是觉得他们俩的竞争不应该,难道他们俩就意识不到,他们交往的圈子就他们两个人而已,他们俩结婚是迟早的事情,两口子之间抢来抢去的有意思吗?
刘青山知道,最后是孟宪良赢了,而赵燕则为此还大哭了一场。
“老师,咱们去抱书吗?”林茂军伸着脖子,看着自己唯一的老师问道。
孟宪良是刘青山一到三年级唯一的老师,然后四年级的时候加了一门地理,副校长亲自教,五年级的时候加了一门生物,校长亲自教。小升初考试的时候,只考语文和数学,一门满分100分,两门加起来总共200分。
在刘青山上学的年代,从来就没有记得谁能够考双百的。两门课的总成绩能到180分,那就基本上锁定全乡第一名了,而刘青山的分数,基本上也就是在160分左右徘徊。
孟宪良托了托眼睛,指着最后两排的男生说道:“后面一排的男生,跟着班长去抱书。”
听到老师一声令下,后面一排的男生,总共六个人,纷纷站起来,跟着班长林茂军去抱书了。
一年级下学期只有两册书,语文和数学,另外带着配套的基础训练,班里四十二个人,一共也就一百六十八本书而已。打发六个人去,一个人也就抱二十来本而已。毕竟是小孩子,多了也抱不了了。
书发完了,这节课也就下课了,接下来还有两节课,然后大家就放学了。
1992年,庙子小学一节课的时间只有三十分钟,下午十二点四十开始上课,总共三节课,另外加上大课间,到三点半就放学了。
过完年后,白天越来越长了,这么早放学,回家的话,家里面肯定没有人,然后学校里的生活就热闹起来了,许多小伙伴都会在学校里面玩到四点多才会回家。
接下来的两节课,孟宪良上了一节课语文,一节课数学,布置了几个生字的作业,另外还有基础训练上的练习。那点作业,对刘青山来说,几分钟的时间都有些多了,所以放学之后,刘青山就立马先把作业做完,然后背着书包,打算去找曹明他们。
“喂,刘青山,放学了你在门口等着,我哥哥找你有事。”
刘青山看着林茂军,知道这小子虽然吃了自己的煎饼,但是心里面肯定还不死心,便笑着说道:“好啊,我也有事情找你哥哥呢。”
说完,刘青山背着书包便去五年级里面找曹明了。而林茂军,则跑到学校门口去堵着去了。
“明子哥,有个四年级的要找我麻烦。”
刘青山找到曹明的时候,看到他正在收拾书包,然后他们教室里面,曹华、曹喜才和曹玲玲都在那。
学校里面虽然说对高年级的学生到低年级的班级里面严格禁止,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到高年级的班级里面却没有什么要求。所以,刘青山他们每次放学,都会到曹明他们所在的五年级来集合。而等到曹明上了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