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管理。而如果说因为管理的问题,让父亲和二叔产生了矛盾,导致兄弟不和,那就绝非自己的初衷了。
而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让刘振东到鱼饵店里面帮忙,他跟父亲之间在性格上有着明显的区别,闹矛盾有很大的可能。
刘振远是比较勤快的,而且非常讨厌懒惰的人,而刘振东呢,头脑要比自己哥哥灵活,但是却比他懒惰。
还有一点,刘青山心里面清楚,那就是自己二叔是个小心眼,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哪怕是亲兄弟比他日子过得好了,他心里都会不平衡的。
中午午饭,只有刘振东和刘青山两个人一块,你一句我一句得聊了起来。
“大侄子,你爸的命,可真是好啊。”刘振东喝了两杯白干之后,说话便有些没了拦遮。
“叔,都一样,你和我爸是亲兄弟,算不得什么好命。”
刘青山说的是客气话,实际上他自己现在都觉得自己这命真不错。当然了,有自己这样一个儿子,父母的命肯定差不了了。
有句话叫“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现在在刘青山的眼里,财富,身份,地位等等,都是触手可及的,都在自己的命里了。
“哎,大侄子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你爸有你这样一个厉害的儿子。哎我问你,你那个鱼饵到底是怎么配的?你跟二叔说一下,我回去也配点鱼饵去卖钱啊。”
刚才还嚷嚷着要到自己鱼饵店里面帮忙的二叔,喝了酒之后竟然喊着自己也要卖鱼饵,而且还要问刘青山鱼饵的配方。
这要不是自己亲二叔的话,刘青山都打算把他赶出去了。
“什么啊,哪里有什么配方,我就是随便用些东西拌一拌,就拿出去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拌出来的鱼饵,他就能上鱼,别人拌出来的鱼饵,他就是上不了鱼,就是一模一样的配方,别人也不行。”
刘青山拒绝了自己的二叔,这让刘振东心里吃了一惊,心说自己这个侄子,不简单啊。
“不过呀,我说侄子,你爸的头脑还是差了些,在咱们清泉岭村开店,能有多大的市场?要我说啊,你要想赚大钱,就必须到县城里面开鱼饵店,然后再打打广告,我觉得一年赚个十万八万的都是很有可能的。”
至于说到县城开店还是在清泉岭村开店,刘青山有他自己的考虑。
听到自己二叔的提议之后,刘青山脑海里面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便忙说道:“哎对了,二叔,我有个想法,我看他们不少贩卖鱼赚钱的,要不你也干这个怎么样?”
“他们都已经干开了,我插进去不好干吧?”
“这有什么不好干的,他们都用我们家的鱼饵,然后到时候我给你个权力,只要那些钓鱼的把鱼卖给你,你开个条儿,到我们家来买鱼饵的时候给他们优惠不就行了。”
听到自己侄子这个主意,刘振东高兴地端起酒杯就喝了一杯,连连点头说道:“山子你行啊,叔平时没白疼你,这才是叔的好侄子啊。”
刘青山心里有数,就只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大寨先范围内的水库里面,一年时间钓出四十万斤鱼来不在话下。鱼贩子都是一块钱一斤收,然后到东区那边是一块五到两块钱卖,扣除人工成本以及运费,一斤鱼大约能有四毛钱的利润,如果一年收十万斤鱼的话,就有四万块钱的利润。而如果形成垄断,把这四十万斤都收过来的话,那可就是十六万的利润了。这还只说大寨乡的范围,要算上整个鲁中县的范围的话,如果能够形成垄断,一年有百万以上的利润也说不定。一百万保证不了,一年有个三五十万的利润,还是很有可能的。
可以说,不经意间,刘青山重生过来之后,正在打造一条能让三百多人致富的产业链。
而刘青山一家呢,也会从这条产业链上获益匪浅。不过刘青山还是挺担心的,自己父亲现在才三十出头,让他一下子富起来,会不会有意外发生呢?
刘振东因为高兴,多喝了两杯,完了之后直接回家睡觉去了。
刘青山在家里百无聊赖的看了会电视,觉得电视节目没意思,便想着家里找点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干。对于一个八零后人来说,有意思的事情,上网,打游戏,看,看电影等等,都算是可以的,可惜现在也干不了。
上网得到到2002年以后,鲁中县城才会出现能上网的网吧,不过网速非常慢。
打游戏呢,网络游戏肯定玩不了了,然后插卡连电视的游戏呢,整个清泉岭村再1991年的时候还没有一个人拥有这样的奢侈品。对于一个小孩来说,小霸王游戏机绝对算是奢侈品,当时好的插卡游戏机都要二三百块钱了,没有几个家长舍得花这个钱。不过1991年的时候,城子坡镇上倒是有几家游戏厅,刘青山曾经进去玩过,一块钱六个铜板,去玩三国志,用不了一会儿就全部玩光了。而且,也只有等到城子坡开物资交流会的时候,自己才有理由说服父亲让自己去城子坡的。然后呢,在村里能干的事情,可能就是看电影和看了。
在1991年的时候,清泉岭村已经有两户人家家里能看电影了,那就是曹敏青和村长家里。
在1991年的时候,家庭看电影的设备是播放录像带的录像带播放机,影碟机这种更先进的东西要等到1993年左右才会流行到清泉岭村的。
要想看电影,看样子还得跟父亲商量商量买个录像带播放机,那玩意两千多块钱,要让刘振远下决心买一部,是得想点办法的。
然后呢,看这件事在当时的年轻人里面还是非常流行的。
找本看,刘青山忽然有了这样一个打算。
第42章 我要看小说()
刘青山爱看,记得在自己上小学到初中的时候,家里养了五六只羊,每天放了学之后,母亲就会打发他到山坡上放羊。而每一次放羊,刘青山都会捧上一本。到了山坡里,找块大石头把领头羊拴在草多的地方,然后自己就找个石窝坑,悠哉悠哉得看起来。
刘青山开始看的年龄比较早,大约是二年级便开始了。为什么他看这么早呢?因为他有个邻居,叫魏少东,是个武侠迷,他们家的武侠多得数不胜数。魏少东比刘青山大个十来岁,到1991年的时候,还没有找媳妇。小时候刘青山到魏家玩,然后看大哥哥魏少东看很痴迷,便好奇得去看。一看,嘿,还真有趣,于是便爱上了这个东西。
什么“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啊,什么“金古梁”,什么“温李黄”啊等等的,刘青山总能在魏少东家找得到。
魏少东床头下面有个大箱子,里面满满当当的,全是武侠。
到刘青山上大学的时候,大路边上,他已经找不到没有看过的武侠了。
刘青山是2002年的时候上的大学,那会儿刚好网络开始流行起来,然后便又开始看网络。什么悟空传、第一次亲密接触什么的,都是在网上看的。
今天是大年初一,刘家家里只剩下刘青山自己一个人了,挺无聊的,于是他便跑到邻居魏少东家,钻进了魏少东的小屋,随手拿了一本天龙八部,被称作是大侠最好的一部武侠了。
刘青山不得不感谢自己的父母,因为在看这件事情上,父母从来没有提出任何反对的意见。这倒不是说父母多么开明,而是因为他的父母都是文盲,根本不知道自己儿子看的书合不合适,健不健康。
刘青山也没跟魏少东打什么招呼,这位大哥哥估计这会儿早找人打扑克去了。
小山村里面娱乐项目少,打扑克在过年期间是顶流行的。四个人凑一桌的升级,六个人凑一桌的够级,整个清泉岭村能凑个一二十桌。过年期间,基本上每条胡同都是一凑几桌,开始打起扑克了。
反正大家饭菜都是现成的,打完了扑克,接着端上来就吃,完了之后再继续打扑克。以这样的方式来放松放松,对忙碌了一年的农人来说,也算是一种欣慰了。
人总不能老是忙不是,要是天天忙,天天忙,那这辈子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刘青山从小不怎么喜欢打扑克,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牌桌上,老是有人太认真的争论起来,弄得场面剑拔弩张的,让刘青山觉得不好。
他更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得看一会儿书,像天龙八部这样的名著,没几分钟自己就读进去了,真是非常的享受。
看书和看电视剧电影最大的不同就是,每一次看书,总会有不一样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