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冷眼旁观-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氏三番两次提名声,实在是因宝玉的名声已经坏得不能更坏了,只没人敢在贾母面前提起。如今京里都传遍了他在家与表姐妹有染、在外养小戏子等语,连皇帝都听说了。

    皇帝日理万机,本没空理会宝玉这样寻常风流公子的传言,但先前有林如海告了一僧一道的状,皇帝就盯上了贾家。他亲自过问,自然底下人打听得清清楚楚,因听说那一僧一道都是为宝玉之玉而来,宝玉那玉又是从胎里带来的,这般神异,皇帝难免起了戒心。

    故此时贾赦有意分家之事,贾府众人尚未能全知,皇帝却已知道得一清二楚。来禀报之人正是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专管京中治安火禁诸事的。只听他道:“这荣国府的老夫人可真是偏心的很,臣妻早就说起过,西宁侯贾琏贾侯爷乃是长房长孙,竟比不得二房的哥儿受宠。况且那贾宝玉并没有什么可称道之处,听说从小儿就爱调脂弄粉的,也不知那异兆怎么竟落在他身上了。”

    皇帝笑道:“他若果真只爱调脂弄粉,朕倒还放了心了。只是照你说来,西宁侯竟是从小儿就不得宠的?不是贾妃之故?”

    裘良忙道:“其实不得宠的不是西宁侯,而是其父一等将军贾赦贾恩侯。我们原也是打小儿的交情,所以知道些。因其弟工部员外郎贾存周自幼酷爱读书,所以老荣国公偏宠次子,老夫人也更疼小儿子,恩侯虽是长子,倒不如其弟有体面,便是袭了爵,荣国府人情往来用的仍是二房贾员外的帖子,府中主事之人也是二房太太,据臣妻说已有十来年了。可见恩侯不过空占个爵位的名头罢了,也难怪他为了分家竟肯让爵。”

    皇帝听了道:“朕正要说,这爵位本是朝廷封赐的,并非私产,哪能容他说让给谁就让给谁?朝廷自有制度,按律法也该传给西宁侯才是,或是依保龄侯府的例,着西宁侯其弟承袭爵位。”

    裘良忙垂首道:“陛下容禀,那西宁侯只有一个庶出的弟弟,按律只在没嫡子时才轮得到他袭爵。”

    皇帝道:“那西宁侯也还有儿子不是?着他儿子袭了罢。”

    皇帝发了话,底下人自然不敢再辩。那裘良原与贾赦有些交情,后来因他得了实职,贾赦始终为闲散勋贵,相互间不免远了。如今贾琏有了前程,好些人家便与贾赦重拾了交情,裘良也未能免俗。因回府后便打发人给贾赦送了消息并道恭喜。

    贾赦却并不觉得喜,他比二房更想将这爵位让出去。一则王夫人因这爵位不依不饶,为儿孙计;二则公中的亏空全是王夫人一手料理出来的,他才不想背着。且因当年贾代善更偏宠贾政,贾赦对父亲传下来的爵位不说嗤之以鼻,也不十分当回事儿。故听说皇帝露了这意思,贾赦便有些急了,一时又想不着好法子,连年都没能过好。

    最后还是贾珍给出了个馊主意,过了年贾赦就装起病来,上奏折道自知命不久矣,因深知贾母疼宠贾政之心,故自愿将爵位传与贾政,以免自己死后长房二房为此爵位争执起来,伤了和气。一面又在外传流言道如若他不肯答应让爵,二房就要置他于死地,绝了长房一脉。

    这等豪门秘辛最是令常人津津乐道的,便是那些高门大族听了,亦想起王夫人近一年来无故不出门交际,多少都有些信了。又有林如海和贾琏舅舅张大人都帮着贾赦说话,只道百善孝为先,贾赦孝心虔敬,朝廷虽有律法,也当成全孝子。如此贾赦还得了个孝子的名头,贾母得知后火冒三丈,又不能辩,生生被满京城人都知道了她偏心。欲要训斥贾赦,却又更坐实了偏心的说法,因此也训斥不得,只得忍气不提。

第99章 爵位承继() 
却说新年伊始;贾赦就闹出让爵这事来;朝中不免议论纷纷;多对贾赦此举十分不解。?乐?文?当今太平盛世,武勋爵位比开国时难得多了,只为西北用兵一事;多少人抢破了头;贾赦反要让爵;众人自然深以为异。因贾赦于朝中无职;故朝中官员都与他并无私怨,只就事论事。除林如海等几家近亲深知内情;其余众人都不同意让爵一事。

    譬如礼部吕大人便参了贾赦一本;说他“视国之公器犹如私产”;这意思就与皇帝不谋而合了;爵位乃是朝廷封赐;哪能自家说给谁就给谁?若不是看在太上皇份上,贾琏又新近立了功;皇帝早夺了贾府的爵了,还容得你贾赦说要就要,说不要就不要?

    但工部赵侍郎却说贾赦“孝心可嘉,本朝以孝治天下,当旌表之”。这赵侍郎不单与林家交好,亦是贾政的上官,贾政既无才干,又懒于任事;回回考评都是中等,入朝多年只升了半级,还是因元春封妃,贾政才沾了光外任学差,赵侍郎自然看他十分不惯。如今听得贾赦被逼让爵给贾政,赵侍郎便义愤填膺起来,一面为贾赦说话,一面还参了贾政一本,道是“官以任能,爵以酬功。贾政既无能为,又无功于国,何以封爵?且纵容内宅女眷肆意妄为,公然以国公府主人自居,可见早有觊觎之心,如此人品德行,不堪为官。”

    这话还是客气了,若不是看在贾妃面上,赵侍郎原是要参贾政渎职的。按说贾政该极力推辞爵位,才能保住名声,偏他又不在京中,便是邸报也不能那样快。贾宝玉更不能指望,王子腾亦不在京中,二房想求人都没处去求,贾家其余亲友都是与整个荣国府打交道,若论交情却没几个与贾政有私交的,因此竟无一人帮贾政辩驳。

    又有都察院左都御史孙大人举出律例来,本朝律法从未有让爵之理,便是贾赦此刻就病死了,荣国公的爵位也该由贾琏承继,一身双爵也是有过旧例的,只照较高的爵位称呼就是。或是如贾母娘家史家一般,史湘云之父原是爵主,他早逝又无子,这爵位才轮到其弟史鼎袭,史鼎却也出息,获封了忠靖侯,方将祖上传下来的保龄侯爵位让给了老三史鼐。但那时老史侯爷尚在人世,爵位是从老侯爷身上传给了史鼐,贾家却又有不同,爵位已是贾赦袭了,除非贾赦这一支后嗣死绝了,方能轮到贾政,否则绝无二房袭爵之理。

    各方都有理,一时争执起来,相互都不能说服,连皇帝也不能说贾赦为孝顺贾母而舍去爵位是错,太上皇还在寿康宫里,于孝之一字上皇帝是绝不能含糊的。因此大正月里各部院朝臣便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原不过荣国府一府之中的两房之争,竟演变成朝廷爵位承袭制度的律例之争,直至皇帝下令,择定于正月二十六日会朝廷议。

    如此大的动静,莫说是贾母,连大观园中宝钗、三春等人也尽知了,诸丫鬟婆子更是纷纷议论起来,道:“难怪长房的两个哥儿多灾多难的,原来还有这缘故在里头。”都疑心王夫人,只不敢明言。事已至此,王夫人虽心中暗恨贾赦捅了个大篓子,却又不敢做手脚,唯恐再生事端。贾母却并非坐以待毙的性子,贾赦指了她的名头行事,贾母也不好辩,只趁二六之期入宫探视元春之际去拜见了甄贵太妃。

    如今甄家虽然倒了,甄贵太妃在上皇跟前仍是极有体面,贾母一来,也不说贾赦的不是,只夸他孝顺,道:“百善孝为先,我儿有这等孝心,便是我原无意,也只得成全了他。”又道:“非是我偏心,实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琏儿现大有出息,长房日后是不用愁的,二房却没了依傍,同是我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难不成竟要我跟着长房享福,叫小儿子分了家出去受罪不成?”

    这话却戳中了甄贵太妃的心思,忠顺王不正是上皇疼宠的小儿子?因向上皇道:“荣国公夫人并非偏心,实因爱子,其情可悯。”三言两语劝得上皇对贾府二房生出同情之心。上皇便召了皇帝去问道:“这荣国公府爵位的事儿,议得如何了?”

    皇帝道:“不论从哪一条儿律例论起,都没有让爵给他们家二房的道理,只是有流言道是贾恩侯的长子死得不明不白,长孙亦多灾多难,恐怕若不抛了这爵位,子孙有性命之忧,所以他才如此大度。”

    上皇听了不由皱眉道:“谁说的这话,一派胡言!若果真有此事,该命大理寺去审理,如若不然空口无凭,就是诬陷。”

    皇帝却笑道:“这倒不能定准了是诬陷,荣国公府也是常请太医的,宫中太医都记档,如今且去寻了与贾家相熟的太医一查便知。”

    太上皇听了这话,便知是已有些蛛丝马迹了,因再不提这话,转而说起当日贾代善的功勋来。皇帝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