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刑宋-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道宗点头道:“赐坐。”

    有侍从便端了一个凳子,卓然歪着身子坐下,这才将目光扫了扫大帐之中。不由一愣,只见辽道宗旁边还坐着一位绝色美女。这女子的容貌竟然像极了婵娟,只是比婵娟更加成熟稳重,而且略有些丰盈。

    卓然望向旁边的太子,目光中有探寻之色。

    太子明白,低声介绍道:“旁边这位是我的母后。”

    卓然身子一震,他对辽朝的这一段历史是了解的,因为这段历史在辽朝很有名,辽道宗也是很有名的皇帝,他本名耶律洪基,卓然了解他是从金庸的天龙八部里面知道的。

    在里面,耶律洪基是一个雄心勃勃,一心南侵大宋的枭雄。而实际上的耶律洪基,历史上碌碌无为,好酒贪杯,喜好女色,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也从来没有南侵的想法。在他统治期间,宋朝和辽朝之间,真是和睦邻邦,没有发生任何战事,那只是演义而已。

    不过也正是这部妇孺皆知的著名武侠,卓然了解到了这位辽朝皇帝,也因为对他感兴趣,翻阅了相关的资料,知道这位皇帝有一个非常美丽精通汉族文化的皇后,人称萧观音。

    萧观音能够提笔作诗,她的汉文诗作传于后世。想不到现在居然亲眼能见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耶律洪基和他同样名传千古的美女皇后,卓然觉得自己还真是有眼福了。

    卓然觉得很有意思,自己身为宋朝官员,可宋朝皇帝还没见到,反倒是先见到了辽朝皇帝。

    卓然瞧了萧观音好几眼,觉得婵娟很像她,她们两者肯定有血缘关系。不过婵娟肯定不是她的女儿,如果是她女儿的话,那婵娟跟太子就是亲兄妹。既然是亲兄妹,太子就不可能对婵娟有什么情怀,因此最有可能的是旁系血亲。

    所以,卓然低声对太子说道:“婵娟是你的表妹吧?”

    太子不禁愣了,对卓然准确的判断当真佩服,点头道:“没错。”

    他瞧见父亲辽道宗正目光迥然的望着自己二人,便躬身说道:“父皇,卓大人闯入禁地,说是为祭天之事来面见父皇,有话要跟父皇说,所以儿臣就把他带来了。”

    随后,他转身对卓然道:“有什么话你尽管说吧。”

    卓然道:“我听说你们要用婵娟姑娘,也就是耶律丽苔姑娘,婵娟是我给她取的名字。我跟她情投意合,听说陛下准备用她祭天,我就来了”

    辽道宗皱了皱眉,打断了卓然的话:“你们的事朕已经知道了,你想说的话朕也猜得到,所以你就不用开口了,因为朕不会同意的。你擅闯禁地原本是死罪,但念在辽宋兄弟之邦,朕可以赦免你的死罪,依旧让你去辽阳府为官,希望你好自为之。”

    随后,眼望着太子,道:“你派人护送他去辽阳府,让他在那好好做官,没事不要乱走。”

    卓然拱手道:“陛下,我的话还没说完,能否准许我把话说完了你再做决断?”

    辽道宗大手一挥,很不耐烦的道:“你想说什么朕知道,不用再说。”

    “那能否让我见婵娟一面?”

    “不行!”

    卓然转头望向萧观音:“皇后娘娘,婵娟是您的亲侄女,你忍心将她拿去祭天?”

    辽道宗手掌在龙椅扶手上重重一拍,喝道:“把他带下去!”

    站外几个侍从冲进来,就要拖走卓然,萧观音摆手对辽道宗道:“稍等,皇上,臣妾有事要问他,问完再把他带走,您看行吗?”

    辽道宗对皇后非常疼爱,虽然觉得没有必要再跟卓然说什么,但还是不忍心拂了皇后面子,所以挥手让侍从退下,对萧观音道:“你问吧。”

    萧观音瞧着卓然,慢悠悠的声音就像天上的云彩,缓缓飘过:“我听丽苔,也就是你的婵娟,说你擅长诗词。我听太子说过,你曾经在大宋与他在酒楼上比试诗才,你写的那首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很是赞赏。能写出这样诗句的人,绝对不是寻常之人,今日一见,果然少年才俊。但是你或许不知道,本宫也很喜欢汉人诗词,闲暇之时也写上几首消遣”

    卓然心头一动,想起了那天在静月楼上,太子曾经用过的那首诗,后来被苏老泉识破,认为是女人所做,还弄得他下不了台,看来那首诗实际上是萧观音做的。

    他想也不想,便朗声插话道:“我虽然身处南疆,也听过夫人的诗才。夫人有一首诗,其中两句,一直被我视为上乘佳作,名扬天下,足以流芳千古。”

    萧观音柳眉一挑,说道:“哦?是哪两句?”

    卓然摇着脑袋,道:“唯有痴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这两句诗写得极妙。娘娘将前人对赵飞燕的指责,转化成了对赵飞燕的同情,写得情深意重,令人叹为观止。也只有娘娘这样的心境,才能写出如此荡气回肠的诗篇。”

    听到这话,辽道宗捋着胡须点了点头,说道:“你倒还有几分见识,若不是念你有几分诗才。朕不会轻饶你擅闯禁地之罪的,你应该知足了。”

    卓然点点头,说:“多谢皇上。”

    萧观音道:“汉人三国有个典故,曹植七步成诗。魏文帝曹丕担心兄弟曹植夺他的皇位,要对自己的兄弟下手,故意刁难他,命他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做不出,便要杀他。曹植七步之内,写下了千古名篇: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说到这,萧观音扭头看了看辽道宗。

    卓然听到萧观音这话,不由心头一动,心想,萧观音现在用这个典故似乎是有所指。曹丕、曹植兄弟相残,现在辽道宗要那自己侄女祭天,岂不是也应了相煎何急吗?

    不过,他发现辽道宗似乎没有听出萧观音话中深意,还在频频点头,对皇后的话颇为赞赏。心想这皇帝还真心大,又或许他对汉文化一知半解,对这典故实际上也不甚了解,所以并没有什么感触。自己倒不必提醒他,免得节外生枝,于是也跟着点头瞧着萧观音。

    萧观音微微叹息,对卓然说道:“我听说,今年元宵节,你在东京汴梁曾经跟宋朝宰相庞籍韩琦等人以诗会友,作了一首诗,其中两句: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这首诗写得很动情,已经传到辽朝了,我跟皇帝都看了。说实话,对你用情之专还是颇为赏识的,你能够对婵娟如此倾心,她也很欣慰。可是祭天这件事不能改变,这是为了大辽万千苍生,也是婵娟自愿的。”

    “不过念你对婵娟一往情深,我倒可以给你一个机会:曹植能七步成诗,卓大人不知是否也能七步成诗呢?若是能,那本宫就替卓大人向圣上讨个情,准许你见一面婵娟,不过要相隔十丈之外,免得破坏了婵娟的祭天前的净身。这样可以吗?圣上。”萧观音望向辽道宗。

    辽道宗不禁一愣,主持这次祭天的天池宗特使萨满说了,所有给婵娟的饮水食物以及衣物等物要放在十丈以外,不得靠近十丈之内。有什么话要跟她说,也必须在十丈之外。于是点点头说:“皇后这主意不错。也罢,念你一片痴情,又身怀如此才学,朕就给你一次机会。若是能在七步之内写下一首诗词,能得到皇后和朕的认可,便准你在十丈之外见婵娟一面。”

    “但朕奉劝你,不要企图劝说婵娟,因为祭天是婵娟自愿的。她自愿牺牲己身来救天下苍生。——不是朕残酷无情,实在是朕心中要牵挂的是天下。”

    卓然不由心头一动,只要能见到婵娟就还有机会,现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下深深一礼,道:“多谢皇上、皇后娘娘给微臣这个机会,不知道陛下和娘娘对这首诗有没有什么要求?比如题目、限韵什么的。”

    萧观音摇了摇头说道:“这七步成诗已经很难了,就不再给你做什么限制。不过曹植的诗是应景的,你的诗也不能离题千里。把以前的诗作拿来应付那可是不成的,我们也都听得出来。”

    卓然点点头说:“那是自然。须得是应景现做的。”

    萧观音道:“既是如此,那就请吧。”

第197章太子() 
卓然站起身,心头一直在琢磨,现在看来,要救婵娟,没办法跟他们说道理,更不能硬来。要硬碰硬,那就等于鸡蛋碰石头,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给自己惹灾难。必须先想办法留下来,才能寻找机会,说不得只能拍拍他们马屁了。

    想到这儿,卓然眼珠转了几转,便有了主意。

    他长叹一声,道:“微臣对婵娟一往情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