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想提醒我的是这个,对吗?”
卓然甚至于有些骇然,他没想到苏轼能够如此准确的说出自己的意见。仅仅是从自己告诉他的这则寓言便体会到了,不愧为当世文豪,流传千古的大家。其心智聪慧已经远超常人。
卓然便郑重的点头说道:“这骆驼既是官家也是你,我不希望你把他压倒,我当然也不希望他把你压倒。你们都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你对新法的抨击也多到要让官家爆炸的临界点了。再也经受不起任何的言词。”
“所以我真的希望你到了湖州,就去钓钓鱼。找几个歌姬湖上喝酒唱歌,尽情游历山水。同时给当地百姓做些实事,把你对朝政的抨击的经历放在给老百姓做实事上,不要再把最后一根稻草扔出来。”
“所以你给皇上的奏折,或者给其他人的信件,文稿等等,都对新政不要指责。甚至不要再提,才能保得你的平安。要知道,你平安对百姓来说是福。因为你是一个做实事的人,你为政的地方百姓有口皆碑。当年在黄州,我在你手下做捕快的时候,我听了不少百姓对你的夸赞支持。”
“你不是说你父亲是一个目光独到之人吗?如果你真的相信令尊的话,那就请你相信他对我的判断。把我今天告诉你的事情牢牢的记着,这根稻草千万不能再压上去。行吗?”
苏轼呆了,瞧着他半晌,终于摇了摇头,说道:“很抱歉,我知道别人不喜欢我说这些,特别是关键。官家已经不止一次的警告我,再肆意妄为,只怕我的乌纱帽难保了。但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拿着朝堂的俸禄,怎能眼看着官家一步步滑向泥潭却不提醒?却为了自保而视而不见呢?”
他这番话,似乎再跟卓然说,又似乎在自言自语。眯着一双醉眼,低垂着头含糊不清的嘟囔着。
卓然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我知道明哲保身,但求无过不是你的性格。如果你真的是这种人,你就不会是苏轼了。但是我真的不忍心看到你后来倒下的那一天,你不想想你自己,也要想想你的妻儿,他们会跟着你受苦的。你忍心看着他们跟着你倒霉吗?”
“还有你的亲戚朋友,和跟着你一起发牢骚的那些人,势必受到牵连。你忍心祸及他们吗?你现在已经不是你一个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不能光图嘴巴痛快。你要好好想想你说的这些话到底有没有用?既然没有用,你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重复,你这不是在摧残官家吗?”
“他现在还听不进你的话,将来事实会让他知道的,他会改变的。即便将来他不改变,后人也会改变的。假如他是正确的,那后人还会坚持,他也会坚持。你说的话又有何用处呢?除了给你和家人亲戚朋友带来麻烦之外。”
苏轼缓缓抬头,甚至眼圈都有些红了。鼻子酸酸的说道:“老同学,你肺腑之言我铭刻在心但是。我虽然现在答应你了,我知道我的性格,我也知道我做不到。所以答应也是白答应,反倒成了食言了。”
“因此就这么着吧,该来的总会来的。也许我将来会后悔,但我做的时候我至少不会后悔。我将来的后悔也不是因为我做了这件事而后悔,而是连累了家人和亲戚朋友。但是我没办法改变。我就是这么个臭脾气。”。
说着,咚的一声,脑袋重重地磕在了酒桌子上,震的碗筷都跳了一下。
卓然知道多说无益,话已经说到。而且苏轼也喝醉了,再说下去就剩酒话了。于是便出来,叫苏轼的跟班把他搀扶上马车送回去。
苏轼上马车之前,用力的拍了拍卓然的肩膀。说道:“当我这老骆驼忽然倒下的时候,你还会来看我吗?”
卓然笑了笑说:“令尊说的话你真的记住了吗?”
苏轼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用手指点着卓然说道:“聪明,聪明的回答。好,但愿我不会倒下,若是倒下的那一天,我的精神也不会倒下。你若来,我便是用水酒泡菜也要跟你一醉方休。”
说着,摇摇晃晃爬上了马车。挥挥手,乘车远去,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第二天早上,卓然带着小青来到了提刑院的驿站。那壮汉还在呼呼大睡,侍从赶紧把几张纸递给他。说从卓然离开之后到现在这壮汉说的话和做的事,他没有离开屋子,一直在屋子中。
有时在窗外看风景,有时傻傻的坐着发呆。有时呼呼大睡,说话很少,说的含糊不清。唯一能听到的是三个名字,还有仙女,天上的火,其他就辨别不出来了。
卓然点点头,这些字也是他之前听到过的,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卓然便让小青到床前去辨别一下,看能否认出来?
小青到了床前,定睛仔细观瞧。随即小青摇了摇头,说道:“这个人我不认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天池宗的人?不过天池宗这么大,即便是天池峰,侍从也有上千人。很多人别人认识我们,我们却不认识别人。”
这倒是完全可以理解。就像百姓和官员,官员不可能认识每一个百姓,但是百姓差不多也都认识官员,道理是一样的。
小青眼见卓然脸色有些沮丧,豁然说道:“我不认识,并不代表别人不认识。京城还有不少我们天池宗的人在干各种事情,现在天宗池不存在了,他们也只能靠自己去谋生。不过私底下我们还是有往来的,我去把他们叫来都来认一认,看能不能认出他来?”
卓然心头一喜,说道:“这倒是个好主意。没错,你就这么办,去叫他们来认一下,看看能不能认出来?
小青答应了。
卓然带着小青刚要走,忽听的正在睡梦中的壮汉嘴里又叫道:“天火,天火。烧死我了,我要被杀死了,不要烧火呀!天上着火了,天上着火了。”
卓然回头看了看小青,小青也满是疑惑的望着卓然。
小青说道:“天上着火,天上怎么会着火呢?难道是云彩被太阳光照着,火红一片,他才认为是天上着火了吗?因为他疯了。”
第1600章 承欢膝下()
卓然又说道:“不对,他在被关到地牢之前是正常的。他大部分时间是关在地牢里的,暗无天日,是看不到外面的天空的,也就看不到彩霞。发疯之前不会把血红的晚霞当成天上走火,发疯之后他基本上没有机会看到晚霞。”
“而那一天应该是他第一次见到。因为把他从地牢里放出来,我就一直留意他的。他如果有这样的举动,我应该知道。所以他有这样的感觉,应该是在他发疯之前,既然是发疯之前,他的神智就应该是正常的。”
“所以他所说的天上走火,绝对不是天上的云彩被太阳照红,变得像火烧一样。而应该是真的看到天上着火了,可是就像你说的,天上怎么会着火呢?”
卓然顿时想到了,自己在辽朝用氢气球在天空点燃时的场景。那种场景在辽朝很多人都看到了,说是天火,那是卓然告诉他们的。他当时在那些人中间的某一个吗?又或者他当时就在附近看到了天上着火吗?如果是那样的话,那是不是说冰霜就在那里呢?
卓然皱着眉思索着,这的确是一个很难的抉择。如果说现在自己赶到辽朝上京往西数百里的草原深处去寻找冰霜,仅仅因为一个流浪汉说了天火。卓然觉得还是不足以让他下决心。
虽然现在他没有冰霜的消息,已经着急的一颗心像猫抓似的。但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乱。一方面不能够抛弃一切到处去胡乱寻找,地方太大了。当然,也不能错过任何蛛丝马迹。而现在就已经发现了这样的蛛丝马迹,但是现在这个线索还不够清晰。
卓然决定继续等待,等到获得比较确切的线索再去求证或许更适合。
接下来的几天,小青一直满城的去联络以前的天池宗的教从,让他们到提刑院的驿站来辨认。结果先后招来了二三十个以前的天池宗的教从,有一些还是当时有官职的。但是来了之后,经过辨认都摇头说不认识,从来没见过。
但是小青没有气馁,天池宗太大了,鼎盛的时候遍布天涯,那么大的教派,相互之间不认识还是很正常的,仍然有机会。等待认识的人出现,只要他的确就是天池宗的人,有希望总比没有希望的好。
又等了一个月,已经进入了仲夏了,天气热的简直要把人给烤熟了。
卓然正坐在院子的一颗老槐树下的躺椅上。拿着一杯香茶,右手一卷书,正在那悠闲的看着。旁边小青拿着一把大蒲扇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