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不该,万不该,番僧不该信他妖言,动了恻隐之心。见他生得娇憨可爱,口齿伶俐,而且根骨极佳,便收他为徒。小妖乖巧机警,一路之上使尽手段,哄得番僧心花怒放颇为自得。
“这日,师徒二人在嘉峪关下投宿,小妖诡称祁连山雪峰之上,有刀气出现,前古神兵禹王宝刀……”
说到此处,老和尚忽地瞥了一眼天鸣,顿口不语。
“禹王刀!”天鸣心中狂跳,兴奋地问:“那位番僧,可是宝真和尚?”
老和尚微微摇首,径自言道:“几名古刹弟子跟到嘉峪关下,即为小妖的同伙知觉,立刻遭到截杀。两名弟子当即身亡,一人身负重伤,死里逃生,将一路所见,托人转告寺中,不治身亡。日后如何,不得而知,风传番僧与那小妖进入祁连山之后,便从此失踪了。”
天鸣恨声道:“明枪好躲,暗箭难防,十之八九,宝真前辈遭了小妖暗算……”
话音未落,只听洞外有人接言道:“天意难测,人事难料……”
“什么人?”天鸣惊跳而起。
一位中年道士飘然而入,此人正是曾在黄鹤楼上打问天鸣身份的老道。
金长老深深一注老道,双目半阖,纹丝未动。
两位蒙面人抢进洞来,金长老朝二人摇摇头,二人躬身施礼,悄然退去。
老道深注一眼天鸣,稽首说道:“贫道云游至此,偶尔听到二位在此谈论一段武林公案,贫道恰巧对此略知一二,故尔冒昧闯入,委实抱歉。”
“道长知道什么?”天鸣戒备地问。
“便是宝真前辈后来之遭遇。”
金长老双目倏张,深注老道片刻,重新合闭。
宝真和尚,与雷家颇有渊源,天鸣对他的遭遇比任何人都关注,催促道:“道长,请快快说来。”
老道徐徐言道:“宝真前辈被那小妖诱上雪峰,暗下迷药,将他迷倒,而后将他推下了万丈深渊。”
“就这些?”天鸣不满地问。“前辈从何得知?”
“此乃一位前辈异人所告,也是他亲眼所见。据闻令尊遇害之处,便是宝真前辈被害之处。他二人虽非师徒,却有师徒之名,竟在同一地遇害,宁非天意乎?”
天鸣听他提到父亲,不觉黯然神伤,低沉地说:“晚辈曾去过雪峰祭祀先父,该处悬崖万丈,云遮雾绕,深不见底,任是铁打的金刚,坠落下去,也万无生理。”
老道微笑道:“贫道适才说过,天意难测,人事难料。”
“此话怎讲?”
老道说:“宝真前辈当年功参造化,已练成金刚不坏之身,可以超天地而生。这等奇人,安能轻易就死?再者,他前来中原,本为应劫而来,当知趋吉避凶,保全性命……”
“既然如此,何以为小妖所乘?”
金长老开言道:“佛家讲究因缘果报,已作不出,未作不得。宝真道友乃佛门中人,当知业报种种。”
“宝真前辈倘若未死,家父也应该尚在人世。”天鸣激动地自语,却又不敢相信。
老道拍拍他的肩头,说道:“当年之事,错不在少林寺,施主既然已知前因后果,与少林寺的恩怨,似乎也该一笔勾销了。”
“承蒙前辈指点迷津,晚辈感激不尽,晚辈会谨慎从事。”天鸣恭敬地道。
“如此甚好。”老道欣然道。“令尊当年杀孽太重,他若尚在人世,经此大劫,想来其火性也该不复当年了。施主此去凶险重重,还望恪守根本,切勿重蹈令尊覆辙,坠入魔道。”
“晚辈谨记教诲。”天鸣毕恭毕敬。“据闻御剑神功,已为宝真前辈所得,可有此事?”
“施主从何得知?”
“得自家师。”
“施主对此亦有兴趣?”
“神功秘籍,习武之人,哪个不想?”
老道深注天鸣,问道:“倘若施主有此奇缘,练成不世奇功之后,是否有兴趣问鼎武林霸主之位?”
天鸣笑道:“前辈休要取笑,晚辈不是豪霸之才,亦无豪霸之志。一半是对神功秘技的向往,另一半只是好奇。”
老道微微一笑,道:“唔,世间事,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施主好自为之,告辞!”飘然而去。
“莫名其妙。”天鸣摇摇头,回首问道:“大师可知此人来历?”
“宝真当年也曾言道,他来中原,一为以武会友,二为应劫,看来是真得了。”金长老答非所问。
天鸣惊喜地说:“即是说,宝真前辈真的尚在人世?”
宝真若然未死,乃父尚在人世的可能性极大。
“这位道友适才言道,天意难测,人事难料。”金长老站起身来,道:“施主,因缘已了,老衲告辞!”
天鸣忙道:“大师尚未说明后来的结果,缘何要走?”
金长老道:“小妖毒谋已售,自然成了古刹之主。”
“请问那小妖现在何处?”
金长老迟疑片刻,道:“小妖成为古刹之主,进而控制了中原武林,魔王因此而顺利地侵占了中原。之后,志得意满,频频出京巡游天下。武林志士不甘心受其奴役,闻风而动,要取他性命。小妖习已成古刹绝艺,自然要率领心腹高手,前去护驾了。”
“请问大师,邵立威因何获罪?”
“阿弥陀佛,数十年来,小妖明为古刹方丈,实为魔朝逍遥王爷。他窃据古刹方丈大位之后,遍植党羽,古刹高手,多为其心腹,进而威逼利诱各大门派,拥他为武林盟主。有位俗家弟子,曾经是他的心腹亲信,此人也算是个血性男儿,察觉到此獠的诸多劣迹,以及狼子野心之后,不屑与虎狼为伍,毅然封剑隐退,杜门不出,但也因此而招来杀身之祸……”
晦道老神仙有功于朝廷,官拜逍遥王,不仅在京城有王府,而且在各地建造了大量的行宫,妻妾成群,金屋藏娇,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他的亲信,大多是八旗子弟,但也有不少汉人,邵立威便是其中之一。
邵立威追随老神仙半生,将他诸多龌龊行径看在眼里,更可怕的是,老神仙成为武林霸主之后,胸怀异志,竟然暗中勾结外邦,企图篡谋皇位。
这是夷灭九族的大罪,邵立威又惊又怕,愤然退隐,希图远离是非明哲保身。但老神仙并未放过他,终于杀人灭口,招来灭门之祸。
“救命之恩,不敢言谢,晚辈有事待办,就此别过……”
诸多疑问,已经迎刃而解,天鸣牵挂同伴的安危,归心似箭。
“施主意欲何往?”金长老关切地问。
“前往江南,迎接魔王大驾。”天鸣平静地说。
老和尚取出三颗大还丹,道:“山河易主,社稷沉沦,近百年来,天下志士前赴后继而回天乏术。老衲身为出家人,论理不该过问世事,但我也是汉胄子孙,安能不闻不问?魔王虽然不谙武功,但他身边高手如云,十大剑客尤其可怕,老衲无以为助,送你几颗丹药防身。”
天鸣称谢接过了丹药。
老和尚踌躇再三,又道:“天意已定,非人力能够挽回,还望施主量力而行,切勿率性而为,祸及天下苍生。”
“晚辈记住了。”
天鸣将丹药收入怀中,无意中触到怀中的九龙珮,慌忙取出来,说道:“大师学就天人,可知此物究竟有何用途?”
老和尚接在手中,略略一看,问道:“此物从何得来?”
天鸣讲了得宝经过,老和尚嗟呀不已,道:“世间事,真是扑朔迷离,鬼神难测。施主,你上当了,此乃赝品。”
“什么?”天鸣吃惊地叫:“怎会是假的?”
老和尚道:“据先师言道,真品出于高丽,进贡与唐太宗,乃是以万年寒玉制成,大约半掌,其色翠绿,对日观之,其色如血,中有九龙飞腾,无日不可见,故称九龙珮。盛夏佩之,遍体生凉,不畏酷暑。严冬入掌温热,可御奇寒。更有固本培元,通经和脉活血,清目爽神之功,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之效。习武之人佩之,可以助长功力,一日千里,故谓武林至宝。周边嵌有辟毒、辟邪、辟火、辟水、夜明五珠,佩之百邪不侵。以故自唐至今,历代帝王皆视若性命,亦为武林败类,邪魔外道所觊觎,屡屡入宫盗宝,每出一次,便会引发一场血腥浩劫。目下已是冬季,此物入掌冰冷,隐约有刀工痕迹,五颗珠子,也只是普通南珠,是以老衲一看便知是赝品。”
天鸣这才知道九龙珮的来历和用途,感慨万